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1924      Online Users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854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542


    Title: 《博物志》博物書寫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Broad Learning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Things in Bowu zhi
    Authors: 廖秀倩
    Contributors: 高莉芬
    廖秀倩
    Keywords: 《博物志》
    博物書寫
    博物
    張華
    志怪小說
    《山海經》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8-12 14:04:05 (UTC+8)
    Abstract: 面對西方「物質文化」的研究浪潮,筆者尋思中國古代是否也存在對「物」的關照。故本作以《博物志》文本為主體,針對「博物書寫」、「志怪小說」進行追索,分析中國古代博物書寫,如何認識有形無形之物,進而找出《博物志》所蘊含對「物」的觀照,與對宇宙世界的認知。
    由此出發,筆者就《博物志》中「物」字之使用,進行定義,發現《博物志》所載記之「物」,包含神祕意味的無形之「物」,進而囊括天下的琳瑯物資。由於中國古代對「物」的寬泛興趣,使得博物書寫本身帶有超越物質甚至常世秩序的變化觀念,而與志怪小說合流,匯聚而成《博物志》。然而在圖書分類上,《博物志》橫跨雜家、小說家,同時屬於地理博物體志怪一脈,為了釐清這些紛然雜陳的性質,本研究乃以地理博物體志怪之祖《山海經》的書寫模式及內容進行追溯。
    筆者認為《博物志》不同於《十洲記》、《神異經》宗教輿圖或道德諷諭的轉向,既有神話傳說、禮制典籍、醫藥方伎的記述,又兼顧生活觀察及日用常識。《博物志》雖有意識地追仿《山海經》,卻不再刻板地依託在山川列位之上,而是有意識地連綴怪異物事,以供博物之士覽鑑。在主題的摘選上,更進一步從地理概念的「荒野」轉向「人間」。這類博物知識被簿錄於文字書寫中,形成「博物志」的書寫傳統,遂有《續博物志》、《博物志補》、《廣博物志》等作追隨。
    晉代好清談,人物品評之風熾盛,反映在文學作品中,除了追求博聞強記的用典現象外,鬼神幻異的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也與志人小說相互影響,成為博物家的慣用文體。故張華創作《博物志》絕非偶然,而有其時代意義與個人特質的交融。
    在這樣的思潮下創作出的《博物志》,其形成的時代需求因素,可綜合歸類為幾項:(一)人物品鑑需要談資:誌寫人物的特殊行為,也連帶帶起誌寫物異的風潮;(二)施政參考:寒門的亂世機會;(三)博物君子的不朽:著書提供知識寶鑑,是子書時代士人的基本功。《博物志》以文字書寫保存博物學的面貌,其博物書寫特色為:(一)辨別異同的簿錄原則;(二)抄錄補充;(三)博物的審美奇趣;(四)導異為常;(五)生活定位。
    借由博物家分辨、歸類,使得這些看似無用於世間的「異物」,獲得知識分類的定位,終能為人所用。這便是博物書寫最大的意義。
    Reference: (一)主要文本
    1. ﹝晉﹞張華撰;﹝清﹞錢熙祚輯;嚴一萍選輯:《博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指海本。
    2.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3. ﹝西晉﹞張華編纂;張恩富譯:《博物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4. ﹝晉﹞張華著;祝鴻杰譯注:《博物志新譯》,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
    5. ﹝清﹞黃丕烈輯:《士禮居黃氏叢書》,揚州:廣陵書舍,2010年。
    6. 唐久寵:《博物志校釋》,臺北:學生書局,1980年。
    (二)古籍(按年代先後排列)
    1. ﹝周﹞左丘明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2. ﹝周﹞左丘明傳;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重印二版。
    3. ﹝漢﹞劉安著;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二刷。
    4. ﹝漢﹞東方朔撰;(日)長澤規矩也解題:《神異經》,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
    5.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6. ﹝漢﹞劉向輯;左松超著:《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7. ──────;王冬珍等校注:《新編管子》,臺北:編譯館,2002年。
    8. ﹝漢﹞揚雄著;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重黎》,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三刷。
    9. ﹝漢﹞王充撰;蕭登福校注:《新編論衡》,臺北:臺灣古籍,2000年。
    10. ﹝漢﹞班固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1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12. ﹝漢﹞鄭玄著、﹝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十三經注疏本。
    13. ﹝漢﹞劉劭原作;劉君祖撰述:《人物志》,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1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5.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1980年。
    16. ─────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7. ﹝晉﹞張湛注;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二刷。
    18.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19.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0.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1994年。
    21. ﹝南朝梁﹞蕭繹撰;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2. ﹝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北京:新華書局,1996年二刷。
    23.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24.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25.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26.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一》,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27. ﹝唐﹞劉知幾原著;姚松、朱恆夫譯註:《史通》,臺北:臺灣古籍,2002年。
    28.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
    29. ﹝宋﹞李昉等撰;據﹝清﹞孫潛手校談本影印:《校補太平廣記》,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年。
    30.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31. ﹝宋﹞鄭樵撰;﹝明﹞陳宗夔校:《通志二十略》,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
    32. ﹝宋﹞李石:《續博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33.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二刷。
    34.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35. ﹝金﹞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36.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1980年。
    37. ﹝明﹞張漙題辭;殷孟倫輯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38.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年。
    39. ﹝清﹞永瑢、紀昀等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40. ﹝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41. ﹝清﹞阮元校勘:《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十三經注疏本。
    42.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重印。
    43.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 2009年。
    44.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45. ───────;何晉點校:《尚書孔傳參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6. 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三)今人專著
    1.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重印。
    2.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3. ───:《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4. ───:《海內十洲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5.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6. 王澧華:《兩晉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
    8.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9. ───:《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10.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二版。
    11. ───:《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12.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1993年。
    13.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1996年。
    14.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重印。
    15.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重修訂本。
    16. 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7. 孟悅、羅綱主編:《物質文化讀本》,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8. 林瑞翰、逯耀東編:《晉會要》,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19. 吳功正主編:《古文鑑賞集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再版。
    20.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1956年。
    21. 姜亮夫:《張華年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22. 姜劍雲:《太康文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3. 周次吉:《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24. ───:《神異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25. 周瀚光等主編:《六朝科技》,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26. 林尹註釋:《周禮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五版。
    27. 林淑貞:《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臺北:里仁,2010年。
    28.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29.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0. 范寧:《范寧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31. 俞士玲:《西晉文學考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32.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恐懼》,臺北:立緒文化,2008年。
    33.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再版。
    34. ───:《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三刷。
    35.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1995年。
    36. ──:《中國古代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37. 袁閭琨,薛洪勣主編:《唐宋傳奇總集‧唐五代》,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2003年。
    39. 唐長孺:《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41. 馬鐵浩:《《史通》與先唐典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2. 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43. ───:《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2007年。
    44.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1994年。
    45. 陳喬楚:《人物志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46.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最新修定重排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重印。
    48.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49. 曹道衡、沈玉成撰:《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50. 張儐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51.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板橋:稻鄉出版社,1993年。
    52.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鑑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53.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54.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1983年。
    55.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2000年。
    56. 葉慶炳:《談小說妖》,臺北:洪範,1977年。
    57. ───: 《中國文學史》,臺北 : 臺灣學生,1987年。
    58.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1996年。
    59.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0. ───、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61. ───選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1年增訂版。
    62.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1993年。
    63. 楊博文:《諸蕃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64.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65.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1998年。
    66.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臺北:三民,2005年。
    67. ───:《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
    68.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69. 趙榮:《中國古代地理學》,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70.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71.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72.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73. ───:《中古詩人研究》,臺北市:里仁出版,2005年。
    74.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年。
    75.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著:《魏晉思想(乙編)》,臺北:里仁出版,1995年。
    7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修訂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77. 劉葉秋:《魏晉南北朝小說》,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78. ───:《歷代筆記概述》,臺北:木鐸出版社,1993年。
    79.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80. ───:《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81. ───:《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臺北:新文豐,2010年。
    82. 鄭德坤:《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1981年。
    83. 鄭祥福:《李歐塔》,臺北:生智,1995年。
    84.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1997年。
    85. ───:《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86. 盧雲:《漢晉文化地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87.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修訂三版。
    88.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8冊,臺灣:聯經,1998年。
    89.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1993年。
    90. 謝明勳:《六朝小說本事考索》,臺北:里仁,2003年。
    91. ───:《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2011年。
    92. 韓格平主編:《魏晉全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93. (日)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94. (日)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滄濟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5. (日)內藤虎次郎:《內藤湖南全集》第十卷,東京:筑摩書房,1969年。
    96.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
    97. (日)佐竹保子:《西晋文学論:玄学の影と形似の曙》,東京:汲古書院,2002年。
    98. (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譯:《西晉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99.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重印。
    100. (日)青木正兒著、范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01. (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苗力田譯註:《形而上學》,臺北:知書房,2001年。
    102.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新店:桂冠,2005年。
    103.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年。
    104. (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著,王浩譯:《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5. (美)李約瑟(Joseph Needham)撰,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至四冊,臺北:臺灣商務,1974年。
    106. (美)康若柏(Robert Ford Campany), Strange Writing: anomaly accoun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Stat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107. (法)克勞德‧李維斯陀(Claude Lévi-Strauss)原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和熟食》,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108. (法)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講演:《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09.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2年。
    (四)期刊論文
    1. 王國維:〈釋物〉,《觀堂集林》卷六,收入《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1968年。
    2. 王富祥:〈博物志疏證〉,《臺東師專學報》第4期,1976年4月。
    3. 王叔岷:〈漫談文學通才〉,收錄於《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4月。
    4. 王媛:〈《博物志》的成書、體例與流傳〉,《中國典籍與文化》第4期,2006年。
    5. ──:〈范寧《博物志佚文》補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2009年9月。
    6. 于翠玲:〈從「博物」觀念到「博物」學科〉,《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
    7. 王煥然:〈漢代通西域對文學的影響〉,《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0卷第6期,2010年11月。
    8. 朱淵清:〈魏晉博物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0年9月。
    9. 江曉原:〈中國文化中的博物學傳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11年11月。
    10. 李婕:〈論《博物志》地理敘述的價值與意義〉,《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6年。
    11. 李劍國:〈早期小說觀與小說概念的科學界定〉,《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4卷第5期,2001年9月。
    12.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14;第104卷第2期,2002年2月,頁1-15;第104卷第3期,2002年3月,頁1-10。
    13. 林文月:〈關於文學史上的指稱與斷代──以六朝為例〉,《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次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96年4月。
    14. 吳儀鳳:〈張華〈鷦鷯賦〉及其衍生賦作之思想探析〉,《中山人文學報》第10期,2000年2月。
    15. 周遠方:〈中國傳統博物學的變遷及其特徵〉,《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第5期,2011年。
    16. 夏南強:〈類書分類體系的發展演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40卷2期,2001年3月。
    17. 唐久寵:〈張華博物志之編成及內容〉,﹝晉﹞張華原編:《博物志》,臺北:金楓出版,1987年。
    18. ───:〈范寧博物志校證評論〉,﹝晉﹞張華原編:《博物志》,臺北:金楓出版,1987年。
    19. 康韻梅:〈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的敘事動機〉,《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2003年。
    20. 陳軍、孫輝:〈先秦、秦漢博物學初探〉,《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9年2月。
    21. 陳元鵬:〈傳統博物知識裡的「真實」與「想像」:以犀角與犀牛為主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2010年5月。
    22. 陳志勇:〈論「猿猴盜婦」故事的文人想象與宗教敘事〉,《民族文學研究》第2期,2013年。
    23. 曹旭:〈論西晉詩人張華〉,《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0年。
    24. 馮承基:〈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卷第2期,1973年9月。
    25. Daiwie Fu(傅大為), “A Contextual and Taxonomic Study of the ‘Divine Marvels’ and ‘Strange Occurrences’ in the Mengxi bitan”, Chinese Science no. 11 (1993-94), p.3-35.
    26. 傅大為:〈從文藝復興到新視野──中國宋代的科技與《夢溪筆談》〉,收錄於祝一平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10年。
    27. 葉舒憲:〈方物:《山海經》的分類編碼〉,《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2000年。
    28. 程克雅:〈物魅、節令與禨祥──春秋戰國時代的自然觀與象徵詮釋〉,《自然的書寫:第三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04年。
    29. 賀珍:〈試論《四庫全書總目》小說類的分類問題──以《博物志》、《山海經》為例〉,《呼倫貝爾學院學報》第16卷第1 期,2008年2月。
    30. 彭兆榮:〈此「博物」亦或彼「博物」:這是一個問題〉,《文化遺產》第4期,2009年。
    31.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32. 鄭在書:〈《山海經》神話到小說的轉化機制──以《神異經》為中心〉,收錄於朱曉海主編:《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2001年。
    33.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
    34. ───:〈身體行動與地理種類──謝靈運〈山居賦〉與晉宋時期的「山川」、「山水」論述〉,《淡江中文學報》第18卷,2008年6月。
    35. ───:〈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收錄於陳珏主編:《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新視野》,新竹:清大出版社,2011年。
    36.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4年。
    37. 羅欣:〈淺論《博物志》的哲學思想〉,《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6卷第4期,2006年。
    38. ──:〈《博物志》成因三論〉,《求索》第9期,2007年。
    39. 顧頡剛:〈五藏山經試探〉,《史學論叢》第二冊,收入《中國期刊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40. (日)松本幸男:〈若き日の張華について〉,《立命館文學》500號,1987年。
    41. ───────:〈「列子」の説話と張華「博物志」〉,《立命館文學》508號,京都:立命館大學人文學會,1988年。
    42. ───────:〈「四庫提要」の「博物志」評價について〉,《學林》第11號,京都:立命館大學中國藝文研究會,1988年。
    (五)學位論文
    甲、臺灣地區
    1. 王仁鴻:《《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3. 許聖和:《「博物思維」與六朝文學》,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4. 張嘉珊:《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蔡慧瓊:《張華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6.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乙、大陸地區
    1. 李芳:《《博物志》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2009年。
    2. 杜昊:《張華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碩士,2009年。
    3. 郝敬:《《博物志》與博物空間觀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09年。
    4. 樊偉峻:《魏晉南北朝博物類志怪小說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09年。
    5. 韓晉:《唐前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審美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06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13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301.pdf2375KbAdobe PDF229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