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85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00147      在线人数 : 9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514


    题名: 契訶夫短篇小說中的異化主題
    Alienation in Chehkov`s short stories
    作者: 劉盈汐
    贡献者: 劉心華
    劉盈汐
    关键词: 契訶夫
    異化
    短篇
    馬克思
    韋伯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08-12 13:59:32 (UTC+8)
    摘要: 「異化」(alienation)問題是西方文學常探討的主題,也在俄國文學界造成影響,契訶夫創作年代正逢俄國社會從封建形式轉型成資本主義社會之時,其接近生活的寫實風格反映當時俄國的「異化」現象與「異化」現象對人心的影響,本論文將採用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和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兩人的「異化」理論,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契訶夫短篇小說中的「異化」主題。

    論文主文分作四大章進行論述。第一章說明馬克思與韋伯兩人的「異化」理論,並從歷史、思想界與文壇角度架構俄國當時社會背景;第二章闡述契訶夫的生平與創作歷程,梳理「異化」現象的脈絡,分析契訶夫前期作品的「異化」成因;第三章和第四章著重於後期作品的研究,筆者將「異化」現象所造成的影響分成內在反映和外在表現兩部份,藉由「異化」理論剖析作品。

    關鍵詞:契訶夫、異化、馬克思、韋伯、祛魅、官僚、疏離、異常
    參考文獻: 壹、 契訶夫著作

    契訶夫著,汝龍譯。《契訶夫小說全集》 第一卷~ 第十卷。上海:上海譯
    文,2008。
    契訶夫著,汝龍譯。《契訶夫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契訶夫著,刁紹華、姜長斌譯。《薩哈林旅行記》。哈爾濱:黑龍江出版
    社,1980。
    Чехов, А. П. А. П.Чехов Том I~ XII. М.: Наука, 1974.
    Чехов, А. П.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и писем Т. 3., М.: Наука, 1976.
    Чехов, А.П. Летопись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 А.П.Чехова, М.: Наследие,
    2000.
    Chekhov, A. P. The Personal Papers of Anton Chekhov: His Notebook Diary
    and Letters on Writing. USA: Lightning Source Inc, 2002.
    Chekhov, A. P. Letters of Anton Chekhov. USA: Textstream, 2010.
    Chekhov, A. P. Note-book of Anton Chekhov. USA: Textstream, 2010.
    Chekhov, A. P./ Brunello, Piero (EDT)/ Lencek, Lena (EDT). How to Write Like Chekhov: Advice and Inspiration, Straight from His Own Letters and Work. USA: Pub Group West, 2008.

    貳、 中文書籍

    一、 專書

    Fritz Ringer著,馬樂樂譯。《韋伯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Ken Morrison著,王佩廸、李旭騏、吳佳綺譯。《古典社會學巨擘-馬克思、
    涂爾幹、韋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12。
    Reinhard Bendix著,劉北成等譯。《韋伯:思想與學說》。台北:桂冠出版
    社,1998。
    Rius。《馬克思》。台北:立緒文化,1996。
    王兆徽編著。《俄國文學論集》。台北:四季出版社,1979。
    布羅茨基主編,蔣路、孫瑋譯。《俄國文學史》(中卷)。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5。
    白曉紅。《俄國斯拉夫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任子峰。《俄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伊列里茲基著,譚善余、丁文安譯。《別林斯基的歷史觀點》。北京:三聯
    書店,1956。
    朱元發。《韋伯思想概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米羅諾夫著,張廣翔等譯。《俄國社會史 個性、民主家庭、公民社會及法
    治國家的形成(帝俄時期: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山東濟南:山
    東大學出版社,2006。
    別林斯基著,滿濤譯。《別林斯基選集第二卷》。上海:時代出版社,1952。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李明濱。《俄羅斯文化史》,台北:亞太圖書,2000。
    李邁先。《俄國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69。
    杜勃羅留波夫著,辛未艾譯。《杜勃羅留波夫選集》。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3。
    汪民安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周澤之、羅保國、劉國紅、項鍔、何靜合著。《社會歷史之謎的科學解答 馬
    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講》。上海:三聯書店,2007。
    林進平。《馬克思的「正義」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9。
    洪謙德。《從韋伯看馬克思:現代兩大思想家的對壘》。台北:揚智,1998。
    郎咸平、楊瑞輝。《郎咸平帶你重讀經典資本論與國富論》。台北:高寶國
    際,2013。
    韋伯著,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孫中興。《馬克思[勞動異化]的異話》。台北:群學,2010。
    孫伯鍨、張一兵。《走進馬克思》。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孫伯鍨。《盧卡奇與馬克思》。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宮敬才。《盧卡奇的哲學思想》。臺北市:唐山, 1983。
    徐祖武主編。《契訶夫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格奧爾吉耶娃著,焦東建、董茉莉譯。《俄羅斯文化史》。北京:商務印書
    館,2006。
    留里科夫著,韓凌譯。《車爾尼雪夫斯基》。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馬克思.韋伯著,于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2008。
    馬克思.韋伯著,王容芬譯。《馬克斯.韋伯的兩篇哲學演講 倫理之業》。
    北京:中央編譯,2012。
    馬克思.韋伯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台北:遠
    流出版社,1996。
    馬克思.韋伯著,黃丘隆譯。《馬克思.韋伯》。台北:結構出版群,1989。
    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844年
    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馬衛紅。《現代主義語境下的契訶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曹靖華主編。《俄國文學史(上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湯姆.洛克曼著,楊學功、徐素華譯。《馬克思主義之後的馬克思─卡爾.
    馬克思的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童道明。《我愛這片天空 契訶夫評傳》。北京:中國文聯,2004。
    馮景源。《馬克思異化理論硏究》。北京市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87。
    路雪瑩。《契訶夫與梅里霍沃莊園》。濟南市 : 山東友誼, 2007。
    瑪麗雅‧巴甫洛芙娜‧契訶娃著,史永利譯。《遙遠的過去︰我的哥哥契
    訶夫》。中央編譯社,2011。
    赫爾岑著,辛未艾譯。《赫爾岑論文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
    劉仲文。《盧卡奇》。台北:東大圖書,1990。
    劉昌元。《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
    劉皇杏。《契訶夫作品的悖論詩學》。台北:冠唐國際圖書,2011。
    歐茵西。《俄羅斯文學風貌》。台北:書林出版社,2007
    盧卡奇著, 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歷史與階級意識 : 關於馬克思主
    義辨證法的研究》。北京 : 商務印書館, 2009。
    盧卡奇著,白錫堃、張西平、李秋零等譯。《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下卷》。重
    慶:重慶出版社,1993。
    盧連章。《程顥程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謝勝義。《盧卡奇》。台北:東大圖書,2000。
    韓水法。《韋伯》。台北:東大出版社,1998。
    顧忠華。《韋伯學說當代新詮》。台北:開學文化,2013。
    張西平。《歷史哲學的重建──盧卡奇與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北京:三
    聯書店,1997。

    二、 期刊論文

    支丹。〈淺析契訶夫小說中的人物媚俗心理〉。《學理論》。洛陽:解放
    軍外國語學院,2012,第29期,196- 197。
    王澤應。〈祛魅的意義與危機〉。《湖南社會科學》。2009,第4期,頁
    1- 8。
    安春華。〈從〈套中人〉看契訶夫的創作意識〉。《中州大學學報》。第
    26卷第三期,2009,頁62- 65。
    吳曉雷。〈柔弱的靈魂-對契訶夫短篇小說〈窩囊〉的會話與功能分析〉。
    《文教資料》。2011,第16期,頁20-22。
    肖娜。〈契訶夫小說不同時期的幽默與諷刺藝術〉。《肇慶學院學報》。
    2009,第30卷第3期,頁34- 37。
    胡月霞。〈從卡謬的薛西弗斯神話--看現代人的幸福與荒謬〉。《通俗
    文學與雅正文學第七屆論文集》。2008,頁2- 5。
    胡世君。〈身分政治〉。《文化研究@嶺南》。2009,第12期,頁1- 4。
    孫兆恒。〈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與環境〉,《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006
    年,第22卷第1期,72- 74。
    徐孟宜。〈契訶夫作品中的治療者形象〉。《俄語學報》。第18期,2011,
    頁55-74。
    郭新峰。〈論托爾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惡」思想〉。《柳州師專學報》。
    2010,第25卷第1期,頁79- 82。
    彭甄。〈價值缺席:“女性行動”旨向的設定──契訶夫短篇小說《跳來跳去
    的女人主題分析》〉。《俄羅斯文藝》。2010年,第1期,頁28- 32。
    賀來。〈哲學如何回應「祛魅」的世界──理解當代哲學的重要視角〉。《天
    津社會科學學報》。2012,第5期,頁89。
    鄢定嘉。〈契訶夫「聖誕節慶故事」的諧擬手法分析〉。《俄語學報》。
    第17期,2010,頁149-172。
    劉心華。〈從契訶夫筆下的空間探討19世紀末的俄國女性議題〉。《俄語
    學報》。第17期,2010,頁129-148。
    劉文飛。〈別林斯基與果戈里的書信論戰〉。《外國文學評論》。2006,
    第一期,頁14- 16。
    劉皇杏。〈契訶夫短篇小說中作者觀點之表現模式〉。《俄語學報》。第8
    期,2004,頁35- 38。

    三、 學位論文

    張緒真。〈論契訶夫在社會、心理、精神層面下的瘋狂主題〉。國立政治
    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黃怡瑛。〈論契訶夫與布寧作品中的莊園形象〉。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李卓璋。〈「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以《罪與罰》與《卡拉
    瑪佐夫兄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參、 英文書籍

    Gorky M., Kuprin A.I., Bunin, I. A., Koteliansky S. S. (tr.), Woolf L., (tr).
    Reminiscences of Anton Chekhov. New York: B. W. Huebsch, 1921.
    Heady, 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M.
    Dekker, 1991.
    Loehlin, James N.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Chekho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 2010.
    Malcolm, Janet. Reading Chekhov: A Critical Journey. USA: Random House Inc, 2002.
    Nobokov, V. Lectures on Russian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1.
    Roland, L. Johnson. Anton Chekhov 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s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Canada, 1993.
    Sekirin, Peter (EDT)/ Twigg, Alan (FRW). Memories of Chekhov: Accounts of the Writer from His Family, Friends and Contemporaries. USA: McFarland & Co Inc Pub, 2011.
    Speirs, Logan. Tolstoy and Chekho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Tabachnikova, Olga (EDT)/ Ure, Adam (TRN). Anton Chekhov Through the Eyes of Russian Thinkers: Vasilii Rozanov, Dmitrii Merezhkovskii and
    Lev Shestov. USA: Anthem Pr, 2010.

    肆、 俄文書籍

    Paul, Debreczeny. Палата № 6- причта или патологическ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Munchen: Verlag Otto Sagner, 1997.
    Авдеев, Ю. В Чеховском Мелихове. М.: Мелихово, 2004.
    Аношкина, В. Н.. Громова Л. Д., Катаев В. Б.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етературы XIX века 70-90е годы. М.: МГУ, 2001.
    Белинский, В.Г..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енений в 13 томах Т.12.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1926.
    Белинский, В.Г..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енений в трех томах.Т.3.
    М.: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тств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48.
    Гречнев, В. О прозе XIX- XX вв.: Л.Толстой, А.Чехов, И.Бунин, Л.Андреев, М.Горький, Ф.Тючев, Г.Иванов, А.Твардовский.СПБ: Соларт, 2009.
    Громов М.П. Чехов М.: Мол. Гвардия, 1993.
    Евсеев, Д. М. Чеховская Москва. М.: Гелиос АРВ, 2009.
    Кавелин, К. Д. Публицистика. СПБ:Типография, 1898.
    Катаев, В. Б.(Ред. Кол.). Чеховский вестник. М.: Макс Пресс, 2006.
    Катаев, В.Б.(ред.). Чехов и Германия. М.: МГУ, 1996.
    Катаев, В.Б. Чехов плюс.: Предшественники, современники, преемники. М.: Языки Культуры, 2004.
    Ктаев, В.Б. Сложность простоты Рассказы и пьесы Чехова. М: Изд- во
    Московс. Ун-та, 1998.
    Лотман, Ю.М.. Беседы о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СПБ.: Искусство СПБ, 1994.
    Муратова, К. Д. Летература конца XIX – начала XX века. Ленинград:
    Наука 1983.
    Соколов, А.Н.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етературы XIX века. М.: МГУ, 1960.
    СПБГУ, 2007.
    Сухих, И.Н. Проблемы поэтики Чехова. СПБ: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ПБГУ, 2007.
    Флеровский, Н. Положение рабочего класса в России. М., 1938.

    伍、 網路資料

    金濤。〈契訶夫筆下的庫頁島〉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1/251519.shtm)
    (2013.06.02)。
    姜曉潔。〈論契訶夫小說的荒誕性〉,(http://goo.gl/AH8vf)(2013.07.28)。
    孫兆恆。〈契訶夫筆下的“套中人”與環境〉,(http://goo.gl/k0pW2)
    (2013.10.23)。
    張大春。〈關於一點點的契訶夫〉,(http://goo.gl/iFQro)(2013.10.04)。
    張保明。〈契訶夫《苦惱》以小見大的構思特點〉,(http://goo.gl/03Ivb)
    (2013.10.09)。
    梁長應、祝紅波。〈契訶夫文學書簡中的小說創作理論述評〉,
    (http://goo.gl/qt6CW)(2013.06.16)。
    Christian Schwaabe。〈馬克思•韋伯——現代世界的祛魅〉,
    (http://www.goethe.de/ins/cn/lp/kul/mag/que/zh8250983.htm)
    (2013.11.04)。
    Апрышко П. П.. Белинский.(http://goo.gl/tGcHNd)(2013.09.22).
    Батюшков Ф.Д..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http://www.my-chekhov.ru/articles/old1.shtml)(2013.07.13).
    Петрова Т.Г.. А.П. Чехов в литературной критике русского зарубежья. (http://kostromka.ru/revyakin/literature/421.php)(2014.01.13).
    Чехов А. П. Летопись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 А. П. Чехова.
    (http://chehov.niv.ru/chehov/bio/letopis/letopis-1886-2.htm)(2014.01.19).
    Чехов А. П. Письмо Киселевой.
    (http://chehov.niv.ru/chehov/letters/1887-1888/letter-218.htm)(2013.11.23).
    Чехов А. П. Письмо Суворину А. С.
    (http://chehov.niv.ru/chehov/letters/1890-1892/letter-1091.htm)(2014.01.13).
    Жить по правде (по повести А. Чехова «Мужики») .(http://goo.gl/0w77Jn)(2014.02.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斯拉夫語文學系
    9955400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5540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斯拉夫語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0701.pdf1758KbAdobe PDF2347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