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17988      Online Users : 4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307


    Title: 地方政府城市企業化治理—北京上海文創園區之形塑
    Governance in Urban Entrepreneurialism of Local Government-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and Shanghai`s Cultural Industries Quarters
    Authors: 曾占旭
    Contributors: 魏艾
    Wei, Ai
    曾占旭
    Keywords: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城市企業主義
    地方政府治理
    利益分配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8-06 11:55:54 (UTC+8)
    Abstract: 2011年初,中國大陸把“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許多城市紛紛制定創意產業發展戰略,並把它作為城市未來的支柱產業進行培育。在地方政府為主導體系下的發展策略,文創產業成為新的獲利支柱,許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便如雨後春筍。從許多既有文獻上來看,中國大陸文創產業園區的發展,行動者非常多,但是主要的掌控者依舊在地方政府,本論文將透過城市企業主義的論點為基礎,分析北京、上海四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個案,觀察文創園區形塑的參與者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互動,從地方政府的視角切入,探討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與利益分配,並試著歸納中國大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構過程與發展模式。
    Reference: 一、中文
    (一)書籍
    Charles Landry著,楊幼蘭譯,創意城市(臺北:馬可波羅文化,2008年)。
    R.E.caves著,孫緋等譯,創意產業經濟學—藝術的商業之道(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5月)。
    王佳煌,都市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牛維麟、彭翊,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研究報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向勇、劉靜,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實踐與觀察,(北京:紅旗出版社,2012年)。
    李天鐸等,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臺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5日)。
    徐中孟,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
    高起祥、袁振宇,北京文化產業研究(北京出版社,1999年)。
    孫潔,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動力機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張國祚,文化軟實力藍皮書: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報告(2010),(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年)。
    張曉明、王家新、章建剛,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3月)。
    黃光男,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臺灣:典藏藝術家庭,2011年7月5日)。
    蒯大申,上海文化發展報告(201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月)。
    厲無畏,創意產業導論,(上海:學林出版社,第6版,2006年6月),頁57-59。
    (二)期刊
    于伯華、鄭新奇,「耕地危機與城市化進程的盲目性」,城市問題(北京),2003年第三期。
    于海,「舊城更新敘事的權力維度和理念維度——以上海"田子坊"為例」,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王文劍、仉建濤、覃成林,「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FDI的增長效應」,管理世界(北京),2007年第三期。
    王世崇,「北京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SWOT分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6月第12卷第3期。
    王有強、盧大鵬、周紹杰,「地方政府財政行為:地方財力與地方發展」,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9年第二期。
    王芳芳、董隢,「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及其弊端」,城市問題(北京),2010年第二期。
    王振寰、黃書緯,「從社會主義城市到世界城市:上海城市調節模式的轉型」,台灣社會學刊,2001年12月第26期。
    王翠霞、羅雁翎、高源,「發展我國創意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企業經濟(江西),2006年6月第六期。
    王磊、李瑩、田超,「中國的城市企業主義—表現形式、制度基礎與影響效應」,公共行政評論(北京),2012年第二期。
    孔善廣,「土地財政:地方政府增收的理性行為與相關制度的缺陷」,學習與實踐(湖北),2007年第五期。
    孔建華,「北京798藝術區發展研究」,新視野(北京),2009年第1期。
    孔健華,「文化經濟的融合興起與北京想像-基於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再研究」,藝術與投資(北京),2009年第02期。
    包永江、于靜濤,「建立以稅收為調解手段的徵地制度探索」,稅務研究(北京),2003年第十期。
    佟賀豐,「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概況及其啟示」,科技與管理(哈爾濱),2005年1月第一期。
    柳金財,「中國大陸分稅制實施與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形成:問題與影響」,育達科大學報(台北),2011年第29期。
    姚定英,「論我國文化經濟與文化產業政策的演變」,中國外資(北京),2011年04月第239期。
    馬洪春,「分稅制對鄉鎮政府的影響及對策」,社會科學(江蘇),2010年第五期。
    郭全中,「我國文化產業園區研究」,新聞界(成都),2012年第18期。
    郭貴成、吳群,「基於委託----代理理論析中國耕地保護體制障礙」,中國土地科學(北京),2008年4月第22卷第4期。
    徐德富、涂雲龍,「我國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行為分析」,現代商業(北京),2007年第二期。
    耿曙、陳振偉,「揮別發展型國家﹖昆山地方治理模式的轉型」,政治學報(台灣),2004年第37期第6卷。
    殷醒民,「論上海技術創新中的產業集聚性」,復旦學報(上海),2004年第四期。
    康芸,「風險投資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問題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北京),2010年第八期。
    陳東,「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一卷。
    曹海濤、葉日崧,「中國大陸公有企業的民營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分析途徑」,中國大陸研究(臺北),2010年10月第53卷第四期。
    曹康林,「張賢亮:我不是甚麼”紅頂商人”」,商界名家(武漢),2005年第5期。
    張弘遠,「中國大陸經濟轉型中後發展地區的政府角色與企業行為」,東亞季刊(台灣),2000年1月第31卷第1期。
    張煒、姚海棠,「試析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因素」,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三期。
    張養志,「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研究」,國外社會科學(北京),2009年第五期。
    張曉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特質與發展關鍵」,安徽電子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六期。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96年6月第三十四期。
    劉坤億,「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台灣),2003年第13期。
    蔣冬青,「文化產業的制度變遷及其創新」,文化創意產業(北京),2013年3月。
    魯育宗,「上海創意產業發展報告」,上海經濟,2005年第3期。
    厲無畏,「創意產業:城市文化的創新與實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上海),2010年第七期。
    厲無畏,「創意產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化創意產業(北京),2013年1月。
    譚軍、顧江,「後危機背景下的產業轉型與文化創意產業成長」,江淮論壇(安徽),2010年第六期。
    (三)碩士論文
    朱俏沫,「論政府在推進創意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管理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9日)。
    郭佩豔,「記憶的延續——舊產業建築園區與創意產業園的結合」,深圳大學建築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錢敏傑,「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探討」,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所碩士論文,(2009年9月)。
    (四)報章雜誌
    蔡江渝,「上海創意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究」,財經界(北京),第二期(2007年)。
    (五)官方文件
    「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會領導小組辦公室,2011年4月。
    「關於加快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市政府,2009年。
    「上海創意產業發展重點指南」,上海市經濟委員會,2005年11月。
    「關於上海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發展瓶頸及對策的調研報告」,上海市政府,2011年。
    (六)網路資源
    周文翰,「中國的文化產業園區建築熱」,中德文化網,2010年12月,http://www.goethe.de/ins/cn/lp/kul/mag/dis/kul/zh6884784.htm.
    范昕,「創意園區變國家級旅遊景區 創意園區?創意地產?」,新華網(北京),2011年2月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ouse/2011-02/03/c_121044865_2.htm.
    褚勁風,「上海創意產業園區的空間效應與空間區位」,上海中小企業,2010年9月1日,http://www.creativecity.sh.cn/news_detail.aspx?id=1033.
    張漢,「地方統合主義與文化導向的城市更新:從輪船碼頭到寧波美術館」,開放時代(廣州),第三期(2011年),http://www.opentimes.cn/bencandy.php?fid=299&aid=654
    劉新圓,「甚麼是文化創意產業」,國政研究報告,2009年5月13日,http://www.npf.org.tw/post/2/5867.
    謝耘耕,「上海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現狀與對策」,人民網-傳媒頻道,2009年09月21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10090227.html.
    「上海四大創意基地:M50」,東方文創,2013年7月23日,http://shcci.eastday.com/eastday/shcci/c/20130723/u1a7540754.html.
    「上海市促進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實施辦法」,中國上海, http://service.shanghai.gov.cn/newdtbs/policy/PolicyDetail_1230_0_0_0_25042.html.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年)」,新浪地產,2009年10月14日,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09/10/14/72901_all.html.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網,2013年11月1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網, 2011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中國國土資源公報(2001-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http://www.mlr.gov.cn/zwgk/tjxx/.
    「中國統計年鑑(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國政府網,2009年9月26日,http://www.gov.cn/jrzg/2009-09/26/content_1427394.htm.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首都之窗,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xx/sywgh/t833175.htm.
    「北京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北京統計信息網,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ndgb/201402/t20140213_267744.htm.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bjpc.gov.cn/fzgh_1/csztgh/200710/t195452_6.htm.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新華網,2011年3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htm.
    「從新天地到八號橋做盧灣創意地產排頭兵——記盧灣區政協委員、時尚生活中心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黃瀚泓」,上海政協,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ode4810/node5040/node5162/u1a43825.html.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人民網,2006年09月13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26/71018/4814170.html.
    「創意產業的特徵」,中國藝術設計聯盟,2006年8月13日,http://www.arting365.com/media/creative/2006-08-13/1155470766d132634.html.
    「創意概況」,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creativecity.sh.cn/creativeshanghai2.aspx.
    「集聚區列表」,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http://www.creativecity.sh.cn/creativeshanghai2.aspx.
    「構建良好法治環境 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http://www.bjrd.gov.cn/zhuanti/sejrdwngzhg/jdzh/t910690.htm.
    新華網,2014年2月28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02/28/c_119545614.htm.



    二、英文
    Bache, Ian and Flinders, Matthew, Multi-level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Hall, Tim and Hubbard Phil,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new urban politics, new urban geograph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20, no. 2 (June 1996).
    Hamlin, Kotler P., M. A., Rein P. I., and Haider D. H.,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3).
    Harvey, David, “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Vol. 71, No. 1, 1989.
    Jessop, Bob and Sum, Ngai-Ling, “An Entrepreneurial City in Action: Hong Kong`s Emerging Strategies in and for (Inter)Urban Competition.” Urban Studies, vol. 37, no. 12(November 2000).
    Li, H. & Zhou, L. A.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89(2005), No.9-10(September).
    Li, Linda Chelan, Centre and Province: China 1978-1993, Power as Non-Zero-Su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Logan, J.R., and Harvey L. Molotch.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Marks, Gray, Liesbet Hooghe and Kermit Blank,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s: State-Centric v. Multi-leve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 34, No. 3,(1996).
    Marks, Gray, “Structural Policy and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 the EC”, The Stat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Vol. 2, (1993).
    North, D.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Scharpf, Fritz W., “Notes Toward a Theory of Multilevel Governing in Europe”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Vol. 24, No.1(2001).
    Wang, 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Urban Growth in China(Farnham: Ashgate, 2011).
    Wu, Fulong, “The (post-)socialist entrepreneurial city as a state project: Shanghai’s reglobalisation in question”, Urban Studies, vol. 40, no. 9(August 2003).
    Young, Craig and Sylwia, Kaczmarek, “Chang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post-socialist city: place promotion and imagery in Lodz, Poland.”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165,(January 1999).
    Zheng, Jang, “THE “ENTREPRENEURIAL STATE” IN “CREATIVE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Volume 32, Issue 2, (may/201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0260015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60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