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402739      Online Users : 5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7889


    Title: 鶴與鷺鷥的飛行──閱讀李渝與郭松棻
    Authors: 鄧安琪
    Contributors: 陳芳明
    鄧安琪
    Keywords: 李渝
    郭松棻
    現代主義
    保釣運動
    心源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7-29 16:09:03 (UTC+8)
    Abstract: 這篇訂名為「鶴與鷺鷥的飛行」的論文,是以李渝為研究中心,郭松棻為對照。以鶴與鷺鷥這兩種相像,又各自在兩人文本中具有象徵中國與台灣意味的鳥類代表兩位作家,除了精神上的高標意涵,更是因為兩位作家在生命、文學旅程、文本及生活中,具有極大的相關性、相同性,且兩人互相陪伴、觀摩、砥礪、頡頏的過程,正宛如兩隻鳥類在空中時高時低或快或慢地相伴飛行。因此本篇論文從兩位作家的生命史著手,採取傳記(歷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較閱讀法,將兩人文本作歷時性與共時性的閱讀,旨在掌握作家創作的主題內涵,分析其文學技巧,梳理兩人作品隨生命歷程演變的軌跡,並比較兩人文本的「同中之異」及「異中之同」。
    論文第二章筆者先回顧兩人的成長地及過程、同時代的重要大事和氛圍,藉以了解其創作的背景和源頭。接著論文的第三章主要在追溯兩人出國及釣運的介入退出,期間思想和創作的轉折,並探究藝術和哲學評論與兩人小說文本之間的關聯性。其中李渝提出的「多重渡引」手法和「心源」理念,以及郭松棻的哲學思考和兩人的小說創作關係密切,透過上述發現,有助於筆者釐清小說思想脈絡和內涵。第四章則探討兩人回歸文學的心路歷程、初期創作,並兼論影響兩人最鉅的兩位作家──魯迅和沈從文,除了藝術手法及主題意識相近,兩代之間也傳承著知識份子特有的龐大苦悶和使命感。第五章則是李渝和郭松棻的文本比較,藉由具代表性的篇章,分析兩人的異同。除了精深的現代主義美學技巧、歷史與家國的極大關懷等相似點之外,其中筆者以為最大的差異在於主題意識──桃花源的尋得與失落,追究其差異的形成則與李渝的「心源」理念息息相關。最後,第六章結論部分,筆者總結李渝與郭松棻生命和創作的研究為三點:一、作家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不斷介入和退出的行動,正足以顯現其崇高深厚的人格底蘊。二、不論外在風格差異,兩位作家的文本內裡都具有寧靜溫柔而抒情的一致氣質。三、對書寫美學的極致追求,及其堅毅高潔的意志,不僅拔昇兩位作家的作品於時代、地域、民族意識和生命處境之上,進入世界藝術的領域,也使他們化身為鶴與鷺鷥,超越現實,真正成為李渝筆下永恆的「傳奇」。
    Reference: 【李渝、郭松棻著作】
    一、李渝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李渝:〈那朵迷路的雲〉,台北:《雄獅文藝》22:6,1965.06,頁22-27。
    李渝:〈五月淺色的日子〉,《聯合報》7版,1965.08.19。
    李渝:〈返鄉──再見純子〉,台北:《現代文學》復刊第10期,1980.03。
    李渝:〈冬天的故事〉,《聯合報》29版,1990.06.07。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洪範,1991。
    李渝:《應答的鄉岸》,台北:洪範,1999。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渝:《夏日踟躇》,台北:麥田,2002。
    李渝:《賢明時代》,台北:麥田,2005。
    李渝:〈給明日的芳草〉,台北:《印刻雜誌》8:7,2012。
    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台北:印刻,2013.06。
    二、郭松棻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郭松芬(郭松棻原名):〈王懷和他的女人〉,台北:《大學時代》10,1958.04。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青石的守望〉,台北:《文季》1:2,1983.08。
    羅安達(郭松棻筆名):〈三個小短篇〉,台北:《文季》1:3,1983.08。
    郭松棻:〈母與子〉,香港:《九十年代》172,1984.05。
    郭松棻:《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
    郭松棻:《雙月記》,台北:草根,2001。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2002。
    郭松棻:〈落九花〉,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005.07。
    郭松棻:《驚婚》,台北:印刻,2012.07。
    三、李渝非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李渝:《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台北:雄獅,1978。
    李渝:〈華盛頓廣場〉,《中國時報》8版,1983.03.05。
    李渝:〈女明星˙女演員〉,《中國時報》8版,1983.03.08。
    李渝:〈並非敗者〉,《中國時報》8版,1983.06.09。
    李渝:〈童年雖然「愚騃」,也永遠存在──評影片「城南舊事」〉,《中國時報》8版,1983.09.19。
    李渝:〈重逢〉,《中國時報》8版,1983.11.10。
    李渝:〈又荒唐˙又蒼涼──從馬奎茲到台灣鄉土文學〉,《中國時報》8版,1984.09.02。
    李渝:〈觀點與風格──光輝的中國文人傳統〉,《中國時報》8版,1984.09.12。
    李渝:〈翻譯並非次等事〉,《中國時報》8版,1985.01.13。
    李渝:〈模仿與獨創〉,《中國時報》8版,1985.02.16。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台北:《當代》,1986.08,頁60-69。
    李渝:〈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台北:《當代》,1986.12,頁97-103。
    李渝:〈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和個人上〉,《聯合報》21版,1988.10.18。
    李渝:〈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和個人下〉,《聯合報》21版,1988.10.19。
    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敘述風格〉,台北:《女性人》,1989.02,頁90-112。
    李渝: 〈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台北:《聯合文學》,1989.02,頁156-165。
    李渝:〈六月是花開的季節〉,《聯合報》27版,1989.07.23。
    李渝:〈煉獄進出〉,《中國時報》27版,1990.02.27。
    李渝:〈簡談「陽關」〉,《中國時報》27版,1991.04.06。
    李渝:〈多一些想像力,就多一些傳奇〉,《中國時報》38版,1991.11.15。
    李渝:〈葛蒂瑪《朱利的族人》和她對「女作家」的看法〉,《中國時報》31版,1991.11.28。
    李渝:〈追憶似水年華〉,《聯合報》25版,1992.08.23。
    李渝:〈禮物〉,《聯合報》25版,1992.10.26。
    李渝:〈翻譯比創作更重要〉,《中國時報》27版,1993.08.08。
    李渝:〈文藝失憶史〉,《中國時報》35版,1995.01.02。
    李渝:〈來自伊甸園的消息上〉,《中國時報》39版,1995.05.08。
    李渝:〈來自伊甸園的消息下〉,《中國時報》39版,1995.05.09。
    李渝:〈跋扈的自戀──張愛玲〉,《中國時報》39版,1995.09.14。
    李渝:〈保釣和文革〉,《中國時報》15版,1996.09.09。
    李渝:〈情愛豪艷〉,《中國時報》27版,1997.04.25。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上〉,《聯合報》41版,1997.05.20。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中〉,《聯合報》41版,1997.05.21。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下〉,《聯合報》41版,1997.05.22。
    李渝:〈沈從文──邊城文魄〉,《作家身影》9,台北:春暉影視,1997。
    李渝:〈莊嚴〉,《聯合報》37版,1999.06.14。
    李渝:〈風定〉,《聯合報》37版,1999.04.11。
    李渝:《族群意識和卓越風格》,台北:雄獅,2001。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台北:《聯合文學》216,2002.10。
    李渝:〈光陰憂鬱:趙無極作品一九六○至一九七二〉,台北:《藝術家》57:1,2003。
    李渝:〈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香港:《明報月刊》, 2004.05,頁98-100。
    李渝:〈似錦前程〉,《聯合報》E7版,2004.05.14-15。
    李渝:〈日光女子〉,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10,2004.06。
    李渝:〈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香港:《明報月刊》,2004.06,頁103-105。
    李渝: 〈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香港:《明報月刊》,2004.07,頁102-104。
    李渝:〈戒愛不戒色──張愛玲與她筆下人物〉,香港:《明報月刊》,2004.08,頁74-77。
    李渝:〈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香港:《明報月刊》,2004.09,頁84-88。
    李渝:〈以浪漫的自豪走過歷史橋梁──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尋中國古建築〉,香港:《明報月刊》,2004.10,頁93-95。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聯合報》17版,2005.03.14。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下〉,《聯合報》17版,2005.03.15。
    李渝:〈悄吟和三郎──蕭紅和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上〉,《中央日報》17版,2005.04.12。
    李渝:〈悄吟和三郎──蕭紅和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下〉,《中央日報》17版,2005.04.13
    李渝:〈創作無疆界〉,香港:《明報月刊》,2005.08,頁46-47。
    李渝:〈收回的拳頭〉,《聯合報》E7版,2005.08.19-20。
    李渝:〈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香港:《明報月刊》,2006.07,頁97-99。
    李渝:〈六時之靜〉,《聯合報》E7版,2006.12.20。
    李渝:〈交腳菩薩〉,《聯合報》E7版,2007.07.03。
    李渝:〈故宮案〉,《中國時報》E7版,2007.09.04。
    李渝:〈寫作外一章〉,《聯合報》E7版,2007.09.26。
    李渝:〈飼虎〉,《聯合報》E7版,2007.12.21。
    李渝:〈參觀故宮──胖妹,妳在哪裡?〉,《聯合報》E3版,2008.08.08。
    李渝:〈永春〉,《聯合報》E3版,2008.08.30。
    李渝:〈美艷校長〉,《中國時報》E4版,2008.09.09。
    李渝:〈離散和團員(上)〉,《聯合報》E3版,2009.03.15。
    李渝:〈離散和團員(下)〉,《聯合報》E3版,2009.03.16。
    李渝:〈《懷念高信彊》美好時代〉,《中國時報》E4版,2009.05.14。
    李渝:《行動中的藝術家:美術文集》,台北:藝術家,2009.09。
    李渝:《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台北:印刻,2011.04。
    李渝:〈敬念高居翰老師〉,《聯合報》D3版,2014.02.26。

    四、郭松棻非小說著作(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郭松芬:〈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台北:《現代文學》9,1961.07.20,頁5-27。
    郭松芬:〈這一代法國的聲音—沙特〉,《文星》76,1964.02,頁16-18。
    郭松芬:〈大台北畫派1966 秋展〉,《劇場》7-8 合期,1966.12.15,頁23-31。
    乙龠欠(郭松棻筆名):〈文學與風土病〉,美國加州大學中國同學會主編《大學》1卷4期,1968.09。
    未署名:〈中國近代史的再認識〉,美國:《大風通訊》,1970.05.01。
    鐵曇(郭松棻筆名):〈阿Q與革命〉,香港:《盤古》36,1971.01。
    未署名:〈當頭棒打自由主義者〉,美國:《戰報》1(一二九示威專號),1971.02.15。
    未署名:〈「五四」運動的意義(一二九示威大會演說辭)〉,美國:《戰報》1(一二九示威專號),1971.02.15。
    賀靈(郭松棻筆名):〈組織學生法庭,展開人權保障運動〉,美國:《戰報》2,1971.06.01。
    羅龍邁(郭松棻筆名):〈打倒博士買辦集團!〉,美國:《戰報》2,1971.06.01。
    簡達(郭松棻筆名):〈台獨極端主義與大國沙文主義〉,美國:《戰報》2,1971.06.01。
    龍貫海(郭松棻筆名):〈三種中國人,一種前途〉,美國:《柏克萊快訊》,1971。
    簡達(郭松棻筆名):〈保釣運動是政治性的,也是民族性的,而歸根結柢是民族性的〉,美國:《東風》1,1972.04。
    心台(郭松棻筆名):〈台灣的前途〉,美國:《東風》1,1972.04。
    胡飛(郭松棻筆名):〈揭穿國民黨所謂「聯俄阻共」的陰謀〉,香港:《盤古》46,1972.04.15。
    胡飛:〈五一五前夕的感言〉,美國:《柏克萊快訊》9,1972.04.20。
    羅龍邁:〈拆穿「小市民」的假面具〉,美國:《柏克萊快訊》10,1972.07.05。
    未署名:〈有關「台灣人民」部份〉,美國:《台灣人民通訊》1,1972.09.19。
    簡達:〈把運動的矛頭指向台灣〉,美國:《東風》2,1972.10。
    羅龍邁:〈處變大驚下的一劑定心丸:一駁「小市民心聲」〉,美國:《東風》2,1972.10。
    簡達:〈談三反運動〉,《東風》4,1973.10。
    羅隆邁:〈談談台灣的文學〉,香港:《抖擻》創刊號,1974.0,頁48-56。
    羅安達:〈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香港:《抖擻》2,1974.03,頁1-10。
    張澍(郭松棻筆名):〈蓋世比—美國七十年代的英雄典型〉,香港:《抖擻》5,1974.09,頁12-17。
    李寬木(郭松棻筆名):〈從「荒謬」到「反叛」--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一)〉,台北:《夏潮》2:5,1977.05.01,頁15-18。
    李寬木:〈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二)〉,台北:《夏潮》2:6, 1977.06.01,頁15-20。
    李寬木:〈冷戰年代中西歐知識人的窘境—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三)〉,台北:《夏潮》3:1,1977.07.01,頁7-10。
    羅安達:〈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香港:《抖擻》23,1977.09,頁1-10。
    羅安達:〈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現代宗教法庭和新教義)〉,香港:《抖擻》24,1977.11,頁1-6。
    羅安達:〈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替無產階級規定歷史任務)〉,香港:《抖擻》26,1978.03,頁1-10。
    羅安達:〈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行動中的列寧主義)〉,香港:《抖擻》27,1978.05,頁1-17。
    羅安達:翻譯 Santiago Carrilo《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1-4章,香港:《抖擻》29-32,1978.09-1979.03。
    郭松棻:〈喜劇˙彼岸˙理性──談木心的散文〉,美國:《中報》副刊,1986.06.20。
    郭松棻:〈一個創作的起點〉,台北:《當代》42,1989.10.01,頁84-89。
    郭松棻:〈魯迅──鐵屋外的吶喊〉,《作家身影》2,台北:春暉影視,1997。
    羅龍邁:〈『五四』運動的意義〉,《春雷聲聲》,林國炯等編,台北:人間,2001。
    【專書】(依照作者姓名筆畫編排順序)
    又吉盛清:《台灣今昔之旅》,頁285,台北:前衛,1997.09。
    王尚勤:《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台北:水牛,1995。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第一集,台北:爾雅,1998。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第二集,台北:爾雅,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 家》,台北:麥田,200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4。
    王德威編選‧導讀:《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卡謬(Albert Camus)著,柔之譯:《異鄉人》,台北:小知堂,2000。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王才勇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90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4。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
    1988.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
    呂赫若:《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12。
    李瑞騰主編:《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認識台灣作家的十二堂課》,桃園:中央大學,2005。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談:《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1996。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宜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下)》,台北:桂冠,2002。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宜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上)》,台北:桂冠,2002。
    季季:《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87。
    周芬伶、彭錦堂等編:《台灣後現代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林國炯等編:《春雷聲聲:保釣運動三十週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2001。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
    封德屏主編:《比翼雙飛:二十三對文學夫妻》,台北:文訊,1988。
    思想編委會:《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2007。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2005。
    唐文標編:《一九八四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1985。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1998。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
    尉天驄編:《燃燒的年代—─唐文標懷念集》,台北:帕米爾,1986。
    張系國:《昨日之怒》,台北:洪範,1988。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7。
    張忠棟:《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1998。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錯:《西洋文學術與手冊》,台北:書林,2005。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台中:中縣文化,1995。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麥田:台北,2006。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時報文化,1991。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一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二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週年文獻選輯》第三卷,
    台北:人間,2006。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1998。
    陳義芝編:《八十二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93。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許俊雅編:《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2005。
    詹姆斯˙喬哀斯(James Joyce)著,杜若洲譯:《都柏林人》,台北:志文,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前衛,1997。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
    黑格爾(G.W.F.Hegel)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2001。
    楊匡漢:《中國文化中的台灣文學》,武漢:長江文藝,2002。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4。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199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 。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09。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1995。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廖瑾媛:《四季、彩妍、郭雪湖》,台北:雄師,2001。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史畫集》,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台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編:《台北記憶》,台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7。
    劉大任:《我的中國》,台北:皇冠,2000。
    劉大任:《紐約眼》,台北:印刻,2002。
    劉大任:《空望》,台北:印刻,2003。
    劉大任:《晚晴》,台北,印刻,2007。
    劉大任:《浮游群落》,台北:聯合文學,2009。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台北:三民,1994.10。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2001。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
    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第三冊》,台北:傳記文學,1987。
    劉紹唐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一冊》,台北:傳記文學,1989。
    樓成宏主編:《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簡編》,上海:百家,2006。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1987。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 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2001.12。
    鄭穎:《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台北:印刻文學,2008。
    魯迅:《魯迅小說合集》,台北:里仁,1997。
    盧卡奇(Georg Lukacs)著,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1997。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被埋沒的台灣文藝作家》,台北:前衛,1988。
    謝里法:《我的畫家朋友們》,台北:自立晚報,1988。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台北:望春風文化,1999。
    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著,顧鈞譯:《沉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北京:
    三聯書店,2003。
    顏元叔:《離台百日》,台北:洪範,1978。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翔譯:《S/Z》,台北:桂冠,2004。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文化,2005。
    【學位論文】(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謝春馨:《八○年代「臺灣文學」正名論》,中壢:中央中文系碩士論文,1995。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高雄:中正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台中:東海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台中:中興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高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2。
    周慶塘:《八○年代台灣政治小說研究》,台北:臺大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中壢:中央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台北:文化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台南:成大台文所碩士論文,2003。
    莊永同:《長廊杜鵑望鄉關:劉大任小說研究》,台北:文化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台北:文化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籍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北:台大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
    吳靜儀:《文學的寂寞單音:郭松棻小說研究》,高雄:中山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簡義明:《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新竹:清大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
    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花蓮: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林怡君:《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10。
    【報紙、期刊論文】(依照發表年代編排順序)
    張文翊:〈回到廣闊的文學天地裡:訪李渝〉,《中國時報》〈人間副刊〉39版,1983.10.02。
    唐文標:〈〈月印〉評介──無邪的對視〉,《1984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1985。
    季季:〈夜琴評介〉,《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87,頁31-34。
    黃碧端:〈在迷津中造境:評李渝的《溫州街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8:4=88期,1992。
    吳達芸:〈齎恨含羞的異鄉人──評郭松棻的小說世界〉,《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
    董維良:〈小說初讀九則〉,《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
    張恆豪:〈二二八的文學詮釋:比較月印和泰姆山記〉,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1995。
    羊子喬:〈橫切現實面,探索內心世界:郭松棻〉,《神秘的觸鬚》,台北:台笠,1996。
    黃碧端:〈敘事的矛盾和失落的號聲:我看〈號手〉〉,台北:《中外文學》25:10,1997.03。
    南方朔:〈廢墟中的陳儀〉,台北:《中外文學》25:10,1997.03。
    張殿:〈郭松棻三度中風〉,《聯合報》46版,1997.8.18。
    李桂芳:〈終戰後的胎變:從女性、歷史想像與國族記憶閱讀郭松棻〉,台北:《水筆仔》3,1997.09。
    張殿:〈郭松棻病況好轉〉,《聯合報》46版,1997.9.22。
    李進:〈李渝出版小說集《應答的鄉岸》越過生命暗流遠航泊岸〉,《聯合報》41版,1999.04.12。
    張殿:〈回家——訪小說家李渝〉,《聯合報》41版,1999.04.19。
    施淑:〈世變與事變〉,《聯合報》48版 ,1999.06.14。
    許素蘭:〈流亡的父親,奔跑的母親:郭松棻小說中性/別烏托邦的矛盾與背離〉
    ,台北:《文學台灣》32,1999.10。
    林文義:〈看那篇冷清的潮汐—讀《郭松棻集》〉,台北:《文訊》177,2000.07。
    吳達芸:〈聽李渝說金絲猿的故事〉《中央日報》21版,2000.10.26。
    林文義:〈遠方來信──試寫郭松棻〉,《聯合報》37版 ,2001.01.07。
    王順興:〈追憶似月年華〉,《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1.03.04。
    徐淑卿:〈郭松棻藉小說重回台灣故土〉,《中國時報》,2001.03.10。
    宇文正:〈郭松棻獲巫永福文學獎〉,《聯合報》37版,2001.06.16。
    陳建忠:〈月之暗面〉,《自由時報》副刊,2001.11.29
    王德威:〈無岸之河的渡引者──談李渝的小說〉,台北:《聯合文學》211期,2002.05,頁20-27。
    郝譽翔l:〈給永恆的理想主義者──評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夏日踟躇》,台北:麥田,2002。
    陳文芬:〈郭松棻、王文興、周夢蝶文壇潔癖作家新作誕生〉,《中國時報》14版,2002.08.15。
    范銘如:〈亞細亞的新孤兒〉,《聯合報》,2002.10.20。
    陳明柔:〈當代台灣小說中歷史記憶的書寫——以郭松棻為觀察主軸〉,《台灣文學史書寫研討會》,台南:成大台灣文學所,2002.11.20。
    梅家玲:〈月印萬川,星光燦爛〉,《中國時報》34版〈開卷〉,2002.12.08。
    楊美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郭松棻小說創作與美學世界〉,《自由時報》副刊,2003.04.06。
    林佩瑾:〈無聲的初雪:由複調理論看李渝的〈江行初雪〉〉,台中:《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8,2003.05,頁139─148。
    陳明柔:〈郭松棻小說中的漂流與記憶〉,台中:《靜宜中文系教師學術論文發表會》,2003.05.20。
    楊佳嫻:〈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台北:《中國文學研究》第17 期,2003.06,頁199─224。
    廖玉蕙:〈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225期,2003.07。
    黃錦樹:〈即將過去的未來〉,台北:《聯合文學》19:9=225期,2003.07。
    魏偉莉:〈論郭松棻文化身份的思索〉,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3.11。
    何雅雯: 〈震耳欲聾的寂靜——讀郭松棻,想像台灣〉,台北:《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2003.11.13-15。
    王德威:〈冷酷異境裡的火種:郭松棻的創作美學〉,台北:《聯合文學》210,2004.04。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台北:《中外文學》33:1=385,2004.06。
    王韶君:〈想像、象徵與真實——釋郭松棻作品中的母親形象〉,台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期刊》6,2004.07,頁83-104。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台北:《中外文學》34 卷第二期,2005。
    鄭穎:〈由「多重引渡」論李渝小說中的現代性與歷史書寫〉,《2005 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5。
    鍾玲:〈霧中花──李渝〈朵雲〉的敘事方式〉,香港:《文學世紀》5:7=52,2005.07。
    林幸謙:〈敘事主體的在場與不在場:李渝〈朵雲〉的「雙重渡引」空間〉,香港:《文學世紀》5:7=52,2005.07。
    舞鶴訪談,李渝整理:〈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07。
    陳希林:〈知名小說家郭松棻病危〉,《中國時報》D8版,2005.07.08。
    陳希林:〈郭松棻最後時刻文壇友人關切〉,《中國時報》D8版,2005.07.09。
    藍麗娟:〈甦醒吧,郭松棻〉,《中國時報》E7版,2005.07.11。
    丁文玲:〈郭松棻和李渝、李銳和蔣韻以文學相許〉,《中國時報》B1版,2005.07.17。
    陳建忠:〈流亡者的思想病歷郭松棻的文學道路〉,《中國時報》B3版,2005.07.17。
    林文義:〈孤挺花:小說家郭松棻的最後一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5.07.18。
    林衡哲:〈懷念郭松棻:一位永遠望鄉的理想主義臺灣作家〉,《自由時報》副刊,2005.08.08。
    黃錦樹:〈未竟的書寫—閱讀郭松棻〉,《自由時報》副刊,2005.08.08。
    邱立本:〈郭松棻雜憶〉,美國:《世界日報》,2005.08.15。
    謝朝宗:〈悼念作家郭松棻之逝〉,紐約:《明報》日報,2005.09.16。
    李歐梵:〈悼念我的老同學郭松棻〉,紐約:《明報》日報,2005.09.16。
    謝里法:〈二○○五年,飄的聯想:追念陳其茂、蔡瑞月、郭松棻〉,台北:《文學台灣》57,2006.01。
    劉雪貞:〈在歷史的想像中重生:以「新歷史主義」觀點解讀郭松棻〈今夜星光
    燦爛〉〉,台南:《南榮學報》9 期,2006.03。
    林文義:〈作家永別:黃國峻、袁哲生、黃武忠、郭松棻〉,台北:《聯合文學》258,2006.04。
    黃啟峰:〈集體記憶的書寫:論《溫州街的故事》的時間、空間與敘事〉,《2006
    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
    學館籌備處,2007。
    李娜:〈「美國」與郭松棻的文學/思想旅程:以《論寫作》為中心的考察〉,《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鄭穎:〈凝視與回望:李渝的現代主義小說實踐〉,《2007 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7。
    林文義:〈簡報如葉:追記‧郭松棻〉,台南:《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9,2007.04.10。邱瑞鑾:〈時光、記憶與郭松棻〉,《自由時報》副刊,2007.06.26。
    林怡君:〈李渝的生命關懷探析──以小說中的軍官為核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第八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
    楊佳嫻:〈強悍而美麗:訪劉大任談他的文學歷程〉,台北:《文訊》268:19-25,2008。
    蔣興立:〈論李渝小說中的庭園書寫〉,高雄:高師大《國文學報》第十一期,2010.01。
    楊佳嫻:〈純情時光及其告別──評《拾花入夢記》〉,《聯合報》D3版,2011.06.18。
    簡義明:〈煉字者郭松棻〉,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7:11,2011.07。
    許素蘭:〈未曾見面˙恍如相識〉,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7:11,2011.07。
    吳達芸:〈間雜錯落亂針繡──初讀郭松棻遺作〈驚婚〉前篇〉,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7:11,2011.07。
    陳芳明:〈記憶是一面鏡象──讀郭松棻遺稿〈驚婚〉〉,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7:11,2011.07。
    楊佳嫻:〈回來──評《九重葛與美少年》〉,《聯合報》D3版,2013.09.07。
    趙嵐音:〈李渝小說〈夜琴〉中的現代主義文學技巧〉,彰化: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2014.01,頁1-24。
    林欣誼:〈憂鬱纏身,作家李渝過世〉,《中時電子報》,2014.05.07。
    陳宛茜:〈十年走不出喪夫痛,作家李渝自殺身亡〉,《聯合新聞網》,2014.05.07。
    王曉藍:〈李渝,走了〉,台北:《文訊》,2014.06。
    簡義明:〈理想主義者的抒情時光──追憶李渝〉,台北:《文訊》,2014.06。
    楊佳嫻:〈從未失去的庭園──悼李渝〉,台北:《文訊》,2014.06。
    張讓:〈好美!真美!──回想李渝二三事〉,《聯合報》D3版,2014.06.2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691200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12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101.pdf2681KbAdobe PDF2366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