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50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3588      Online Users : 9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075


    Title: 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研究:制度原理的側面
    The Study of Idea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rom Tang to Northern Song
    Authors: 林冠成
    Lin, Kuan Cheng
    Contributors: 劉祥光
    Liu, Hsiang Kwang
    林冠成
    Lin, Kuan Cheng
    Keywords: 科舉
    科舉議論
    鄉里
    鄉舉里選
    地方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4-01 11:15:48 (UTC+8)
    Abstract: 唐北宋是前期科舉時代。當時,科舉已是常貢取士制度,但其取士合理性尚未確立,包括察舉與九品官人法在內的鄉舉里選仍具有較高的取士權威。唐北宋的為政者與士人對於科舉有各種看法,其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政治觀點、思想預設以及時代趨勢。本文考察唐北宋的科舉取士議論,討論較具影響力的看法,勾勒各時期的議論傾向及發展,並從制度原理的角度做說明。
    以「地方」為底本的政治刻劃,即鄉里,是理解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的關鍵。鄉里在鄉舉里選時代兼具取士與穩定社會政治秩序的機能,它在科舉時代徹底瓦解,多數的唐北宋改革者試圖恢復鄉里的取士機能或社會政治機能,但他們提出的方法、訴諸的手段、改革的理念都不一致。這是唐北宋在科舉改革方面爭喋不休的主因。
    價值內向化與取士公正化是中唐至北宋的科舉改革前提,卻也是科舉改革窒礙難行的障礙。為了兼顧二者的要求,多數北宋士人寄希望於養士取士合一,並在神宗熙寧初年達成共識。熙豐的失敗使得共識破裂,最終走向北宋晚期的議論立場二元化及理論空洞化之境,也是南宋理學家「內向化」的原因之一。
    Reference: 徵引資料(按筆畫、字母排序)
    一、 史料
    1. 王符,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王定保,《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1960。
    3.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4. 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王栐,誠剛點校,《燕翼貽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6. 王安石,李之亮箋注,《王荊公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
    7. 司馬光,校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8. 司馬光,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9. 司馬光,李之亮箋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
    10. 包拯,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9。
    11.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12. 朱熹,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3. 杜佑,王文錦等人點校,《通典》,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
    14. 李肇,《新校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1962。
    15. 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16. 李覯,《李覯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17. 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18. 沈作喆,《寓簡》,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三, 1986。
    19.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0. 邵伯溫,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 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2. 范燁,《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
    23. 范仲淹,薛正興校點,《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24. 柳宗元,柳宗元集點校組,《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25. 洪邁,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26. 袁枚,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7.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28. 徐幹,蕭登福編,《新編中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
    2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30. 徐松輯,苗書梅等點校,《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31. 徐松,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32. 陸贄著,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33.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34. 張方平,《樂全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集部三,別集類, 1986。
    35. 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36. 葉夢得,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37.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1986。
    38.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39.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40.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41. 劉知幾,張振珮箋注,《史通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42. 劉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43. 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4. 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45. 歐陽脩,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46.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收錄於《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47. 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48. 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49.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50. 蘇頌,王同策等點校,《蘇魏公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二、 專書
    (一) 中文
    1. 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3.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5.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6.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8.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2004。
    10.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書局,1998。
    11.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1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4。
    13.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15.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16.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17.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18.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19. 李弘祺,《宋代學校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20.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05。
    21.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26. 陶希聖,《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27.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28. 許倬雲著,程農、張鳴譯,《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29. 陳興德,《二十世紀科舉觀之變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0.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錄於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寅恪卷》,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1. 陳雯怡,《從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32. 張希清,《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33. 張國剛、喬治忠等,《中國學術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34.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35.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
    36.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37.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9. 賈志揚(John W. Chaffee)著,譯者不詳,《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40. 劉海峰,《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1.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
    42.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43.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學生書局,1958。
    44. 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45.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局,2006。
    46.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47.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49.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5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1.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52. 戴維‧比瑟姆(David Beetham)著,胡漢雲譯,《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53. 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54. 韓明士(Robert P.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宗教、民間信仰與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55.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6.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57.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二) 英文
    1.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hip: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De Weerdt, Wilde,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4.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Miyazaki, Ichisada, trans. Conrad Schirokauer, China’s Examinatioon Hell: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6.
    (三) 日文
    1. 近藤一成,《宋代中國科舉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2.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1969。
    三、 單篇論文
    (一) 中文
    1. 小島毅著,鞏穎譯,〈宋代天譴論的政治理念〉,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玉超,〈淺析章學誠的科舉觀〉,《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5,2007。
    3. 王春利,〈試論章學誠的科舉觀〉,《理論月刊》,2007:6,2007。
    4. 王煒,〈論清中期官方的科舉觀——以兩種史料的對比研究為方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3,2009。
    5. 中村圭爾著,劉馳譯,〈南朝貴族地緣性的考察〉,《南京曉庄學院學報》,2005:4,2005。
    6. 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徙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7. 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8. 史華慈 (Benjamin J. Schwartz), 〈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收錄於許紀霖、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 包弼德(Peter K. Bol)著,李鐘濤、劉建偉譯,〈政府、社會和國家:關於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觀點〉,收錄於田浩(Hoyt C. Tillman)主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 守屋美都雄著,黃金山譯,〈父老〉,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1.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思想史中「自然」的誕生〉,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2.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古代的天人相關論──董仲舒的情況〉,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3. 沈金浩,〈論「三言」「二拍」的科舉觀與門第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 4,2000。
    14. 李兵,〈書院大師朱熹的科舉生涯與科舉觀評析〉,《湖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2004,頁20-23。
    15. 李弘祺,〈公正、平等與開放〉,《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6. 李弘祺,〈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7. 李弘祺,〈宋神宗朝太學政策的兩個階段〉,《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8. 邢義田,〈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19. 邢義田,〈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秦漢史論稿》。
    2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與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21. 佐伯富著,索介然譯,〈宋代的皇城司〉,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22. 宋晞,〈異論相攪──北宋的變法及其紛爭〉,《歷史月刊》,138,1999。
    23. 柯鎮昌,〈試論蒲松齡的科舉觀〉,《蒲松齡研究》,2010:2,2010。
    24.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著,陳炳權、高文浩譯,〈人的動機理論〉,收錄於林方主編,《人的潛能與價值──人文主義心理學譯文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5. 祝尚書,〈宋代科舉殿試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6. 祝尚書,〈宋代進士科考試的詩賦經義之爭〉,《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7. 祝尚書,〈北宋「太學體」新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8. 祝尚書,〈論宋初的進士行卷與文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9. 祝尚書,〈宋代科舉糊名謄錄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0. 祝尚書,〈宋代科場的作弊與革弊〉,《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1. 島田虔次著,鄧紅譯,〈宋學的展開〉,《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2.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3. 高明士,〈唐代官學的發展與衰落〉,《幼獅學誌》,9:1,台北,1970。
    34. 高津孝著,潘世聖譯,〈宋初行卷考〉,《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高津孝著,程章燦譯,〈北宋文學之發展與太學體〉,《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 陳興德,〈科舉觀:科舉學研究的新視角〉,《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009。
    37. 陳智超,〈南宋二十戶豪橫的分析〉,收錄於鄧廣銘、徐規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8.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1998。
    39.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1994。
    40. 張清法,〈蒲松齡科舉觀成因探析〉,《名作欣賞》,2008:4,2008。
    41. 張邦煒,〈略論唐代科舉制度的不成熟性〉,《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2. 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上)〉,《北京聯合大學學報》,8:1,2010。
    43. 張希清,〈唐宋進士科取捨依據的演變〉,《文史哲》,2010:4,2010。
    44. 許晗童,〈歸有光的科舉觀〉,《文學教育(上)》,2010:5,2010。
    45.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6. 梁庚堯,〈南宋官戶與士人的城居〉,《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7.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8. 梁庚堯,〈南宋城居官戶與士人的經濟來源〉,《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9. 虞寧寧,〈丁韙良的科舉觀及其影響〉,《教育與考試》,2010:6,2010。
    50. 渡邊信一郎著,牟發松譯,〈關於意識型態階級——中國專制國家的統治階級〉,《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51.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
    52.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53. 楊連民,〈試論《紅樓夢》的科舉觀〉,《山東社會科學》,2004:7,2004。
    54. 劉海頻,〈《儒林外史》呈現的科舉活動與科舉觀〉,《教育與考試》,2008:4,2008。
    55. 劉增貴,〈晉南北朝時代的鄉里之情〉,收錄於熊秉真主編,《欲蓋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7。
    56. 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隋唐五代〉,收錄於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7. 劉馨珺,〈北宋洛陽耆英會:從碑銘談士大夫的交往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2008。
    58. 劉祥光,〈宋代的時文刊本與考試文化〉,《台大文史哲學報》,75,2011。
    59. 劉祥光,〈婢妾、女鬼與宋代士人的焦慮〉,收錄於《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發展》,台北,東華書局,2004。
    60.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理性選擇和環境結構〉,《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1.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從實質理性到過程理性〉,《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2. 穆朝慶,〈范仲淹的循名責實選士觀及其改革科舉的價值取向〉,《中州學刊》,2007:6,2007。
    63. 穆朝慶,〈宋代糊名法與謄錄法的若干問題〉,《中州學刊》,1983:5,1983。
    64.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65. 錢穆,〈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6. 錢穆,〈再論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7. 錢穆,〈中國歷史上社會的時代劃分〉,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8. 錢穆,〈中國歷史上之考試制度〉,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9. 錢穆,〈初期宋學〉,《中國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70. 蕭啟慶,〈元延祐二年與五年進士輯錄〉,《台大歷史學報》,24,2000。
    71. 韓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遷徙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2003:4,2003。
    72. 韓昇,〈科舉制與唐代社會階層的變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1999。
    73. 韓昇,〈序一〉,收錄於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 龔延明、何平曼,〈宋代「殿試不黜落」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1,2005。
    (二) 英文
    1. Bol, Peter K., “Emperor Can Claim Antiquity Too: Emperorship and Autocracy under the New Policies,”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 Chaffee, John W., “ Huizong, Cai J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 1982.
    7. Levine, Ari Daniel, “Term of Estrangement: Factional Discourse in the Erly Huizong Reign, 1100-1104,”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Singer, Marcus G., “Negative and Positive Duti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59, 1965, 97-103.
    (三) 日文
    1. 中村圭爾,〈鄉里の論理——六朝貴族制のイヂオロギ——〉,《東洋史研究》,41:1,1982。
    2. 竺沙雅章,〈宋代官僚の寄居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41: 1,1982。
    3. 竺沙雅章,〈北宋士大夫の徙居と買田〉,《史林》,54:2,1971。
    4. 荒木敏一,〈宋太祖科舉政策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24,1966。
    四、 網路資源
    1. 說文解字線上版,網址:http://www.shuowen.or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7153007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3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00701.pdf3027KbAdobe PDF21898View/Open
    300702.pdf14KbAdobe PDF213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