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第一節 英文部份
Daniel J. Solove, “Conceptualizing Privacy”, Cal. L. Rev., 2002.
Inness, J. C., “Privacy, Intimacy, and Iso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rosser, W., “Privacy [A Legal Analysis].”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of privacy,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107.
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ie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 L. Rev, Vol. 4, pp 193.
Thomson, J. J., “The Right to Privacy.”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75, pp 295-314.
第二節 中文部份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徐新隆,「數位時代下資訊隱私權問題之研究-以個人資料保護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羅亦斯,「網路環境與網路使用者的身分對個人隱私權動機的影響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田育菁,「社群網站於我國隱私權保障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2003年10月,頁92。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五)-人格權的性質及結構:精神利益與財產利益的保護(上)」,台灣本土法學,第104期,2008年3月,頁86。
謝銘洋,「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護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信朗,「資訊隱私權保障與網路犯罪通訊監察法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謝崇浯,「電話行銷法律問題之研究-以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之衝突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陳虹年,「政府對資訊之取得與運用-以隱私權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榮堅,「論風險實現」,收錄於其個人著作《刑罰的極限》,月旦,1998年12月,頁160。
陳榮傳,「由法律觀點論資料跨國流通」,經設法治論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5期,1991年1月,頁307。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85年10月,頁37-45。
吳寂絹,「從隱私權看資料探勘技術之應用」,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亞萱,「新版個資法對於企業客戶關係管理活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日本台灣法律家協會,2003年12月,頁2。
林奇德,「以個案研究探討企業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落實策略實務」,2013年。
江衍勳、林子群、盧玲朱,「100年度個人資料保護參考指引」,國家資通安全技術服務與防護管理委外服務案,2011年。
林美月,「組織落實個人資料保護法執行方案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威達,「電子商務個人資料管理制度建置計畫」,2011年。
鄭香貝,「植基於個資法以建構國軍個資保護評鑑機制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管理學院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小玲,「個資法及ISO 27001共通性與操作概述」,2010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風險管理作業手冊」,2005年。
侯望倫,「風險管理概論投影片」,2013年。
教育部提昇校園資訊安全服務計畫,「ISMS 建置實務(二)風險管理投影片」,2008年。
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國際個資保護發展趨勢與標準規範」,2012年。
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資訊系統風險評鑑介紹」,2010年。
台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實際效益」,2010年。
第三節 網路部份
「個資法上路,企業要做好11項安全維護措施」,2012年,http://www.ithome.com.tw/privacylaw/article/76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