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501/145531 (79%)
Visitors : 53373663      Online Users : 12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066


    Title: 旅遊業如何善盡個人資料保護措施之研究
    A Research of How to Fulfill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Authors: 高月美
    Contributors: 周宣光
    高月美
    Keywords: 個資法
    資訊安全
    綜合旅行社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4-01 11:15:02 (UTC+8)
    Abstract: 1980年「OECD隱私保護及個人資料之國際傳輸指導方針」為立法基礎, 而1991年台灣加入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時,歐盟與該APEC先後都提出了個人資料保護原則,做為其所屬會員國遵循的依據。在已開發中的國家均非常重視個人的隱私權,所以台灣也於2012年10月1日正式立法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並實施。

    旅遊業是一個整合的產業,其委外合作的廠商很多,如:航空公司、簽證中心、飯店、車公司、送機公司、海外分包商、導遊及領隊等等,在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的作業面上經手的單位及人員眾多,其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的潛在風險亦較高。所以旅遊業若因個資的外洩即將面臨有刑法、民法及主管機關的罰鍰,因此不得不重視個資法實施後所帶來的風險。

    本研究以大型綜合旅行社面臨個資法自身的因應做法,了解個資法條款,進而先對內部進行個資的盤點、員工教育訓練、資訊安全的改善設置與個資管理等規範,設立標準作業模式,外部的委外單位以合約與定期稽核管理。進而輔導長期與其合作的同業業務夥伴善盡個資保護措施,以期達到消費者安心、同業放心的「多贏」局面。
    "誌 謝 i
    摘 要 iii
    目 錄 iv
    圖 次 vii
    表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旅遊業特性 4
    壹、 旅遊業之定義及營業項目 4
    貳、 旅遊業之特性 6
    參、 旅遊業交易模式 7
    第二節 隱私權概念與保護原則 9
    壹、 隱私權之定義 9
    貳、 隱私權之理論 10
    參、 隱私權之保護原則 13
    肆、 小結 15
    第三節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重點摘要 16
    壹、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沿革 16
    貳、 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其施行細則 20
    參、 個人資料管理系統與認證制度 23
    肆、 個資保護攸關之資訊安全規範與認證 27
    第四節 風險管理概要 32
    壹、 風險之定義與風險關係模型 32
    貳、 風險管理體系 35
    第五節 小結 46
    第三章 旅遊業個人資料保護潛在風險 47
    第一節 法律要求與潛在風險 47
    壹、 網路說明不完善的潛在風險 48
    貳、 個資文件作業流程的潛在風險 49
    參、 委外單位作業的潛在風險 50
    第二節 旅遊業服務流程潛在風險 53
    壹、 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前個資已經開始逐漸累積 53
    貳、 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後,個資大量增加 53
    參、 旅遊業個人資料之特性 54
    第三節 旅遊業交易模式與產業結構潛在風險 57
    壹、 旅遊業交易模式之個資風險分析 57
    貳、 產業結構潛在風險 59
    第四節 旅遊業資訊系統安全潛在風險 62
    壹、 電子商務網站安全性問題 62
    貳、 個資的存取軌跡管理規範不全 63
    參、 作業端之資安意識與管理問題 63
    肆、 語音紀錄保存與稽核作業不夠周全 64
    伍、 資訊部門專業與管理問題 64
    第五節 小結 66
    壹、 綜合旅行社承擔最大的個資風險 66
    貳、 缺乏個資法認知的風險 66
    參、 資訊系統不符安全規範的風險 67
    第四章 綜合旅行社與業務夥伴個資保護措施 69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9
    壹、 訪談內容與訪談程序 69
    貳、 訪談對象簡介 70
    參、 訪談內容整理 71
    肆、 訪談內容分析 73
    第二節 旅遊業內部管理個人資料之保護措施 77
    壹、 旅遊業內部業務作業流程個人資料管理 77
    貳、 旅遊業內部管理個人資料辦法 79
    第三節 同業業務夥伴管理個人資料之保護措施 82
    壹、 個資存放與管理辦法制訂 82
    貳、 個人資料保護教育訓練 83
    參、 責任歸屬之討論 83
    第四節 小結 85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壹、 同業業務夥伴對個資法認知現況 86
    貳、 內部及外部控管所帶來的效益 88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90
    壹、 擴大研究範圍 90
    貳、 個資法之推廣 90
    第六章 參考文獻 91
    第一節 英文部份 91
    第二節 中文部份 91
    第三節 網路部份 93誌 謝 i
    摘 要 iii
    目 錄 iv
    圖 次 vii
    表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旅遊業特性 4
    壹、 旅遊業之定義及營業項目 4
    貳、 旅遊業之特性 6
    參、 旅遊業交易模式 7
    第二節 隱私權概念與保護原則 9
    壹、 隱私權之定義 9
    貳、 隱私權之理論 10
    參、 隱私權之保護原則 13
    肆、 小結 15
    第三節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重點摘要 16
    壹、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沿革 16
    貳、 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其施行細則 20
    參、 個人資料管理系統與認證制度 23
    肆、 個資保護攸關之資訊安全規範與認證 27
    第四節 風險管理概要 32
    壹、 風險之定義與風險關係模型 32
    貳、 風險管理體系 35
    第五節 小結 46
    第三章 旅遊業個人資料保護潛在風險 47
    第一節 法律要求與潛在風險 47
    壹、 網路說明不完善的潛在風險 48
    貳、 個資文件作業流程的潛在風險 49
    參、 委外單位作業的潛在風險 50
    第二節 旅遊業服務流程潛在風險 53
    壹、 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前個資已經開始逐漸累積 53
    貳、 消費者購買旅遊產品後,個資大量增加 53
    參、 旅遊業個人資料之特性 54
    第三節 旅遊業交易模式與產業結構潛在風險 57
    壹、 旅遊業交易模式之個資風險分析 57
    貳、 產業結構潛在風險 59
    第四節 旅遊業資訊系統安全潛在風險 62
    壹、 電子商務網站安全性問題 62
    貳、 個資的存取軌跡管理規範不全 63
    參、 作業端之資安意識與管理問題 63
    肆、 語音紀錄保存與稽核作業不夠周全 64
    伍、 資訊部門專業與管理問題 64
    第五節 小結 66
    壹、 綜合旅行社承擔最大的個資風險 66
    貳、 缺乏個資法認知的風險 66
    參、 資訊系統不符安全規範的風險 67
    第四章 綜合旅行社與業務夥伴個資保護措施 69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9
    壹、 訪談內容與訪談程序 69
    貳、 訪談對象簡介 70
    參、 訪談內容整理 71
    肆、 訪談內容分析 73
    第二節 旅遊業內部管理個人資料之保護措施 77
    壹、 旅遊業內部業務作業流程個人資料管理 77
    貳、 旅遊業內部管理個人資料辦法 79
    第三節 同業業務夥伴管理個人資料之保護措施 82
    壹、 個資存放與管理辦法制訂 82
    貳、 個人資料保護教育訓練 83
    參、 責任歸屬之討論 83
    第四節 小結 85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壹、 同業業務夥伴對個資法認知現況 86
    貳、 內部及外部控管所帶來的效益 88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90
    壹、 擴大研究範圍 90
    貳、 個資法之推廣 90
    第六章 參考文獻 91
    第一節 英文部份 91
    第二節 中文部份 91
    第三節 網路部份 93
    Reference: 第一節 英文部份

    Daniel J. Solove, “Conceptualizing Privacy”, Cal. L. Rev., 2002.

    Inness, J. C., “Privacy, Intimacy, and Iso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rosser, W., “Privacy [A Legal Analysis].”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of privacy,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107.

    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ies,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 L. Rev, Vol. 4, pp 193.

    Thomson, J. J., “The Right to Privacy.”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75, pp 295-314.


    第二節 中文部份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徐新隆,「數位時代下資訊隱私權問題之研究-以個人資料保護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羅亦斯,「網路環境與網路使用者的身分對個人隱私權動機的影響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田育菁,「社群網站於我國隱私權保障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2003年10月,頁92。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五)-人格權的性質及結構:精神利益與財產利益的保護(上)」,台灣本土法學,第104期,2008年3月,頁86。

    謝銘洋,「網路上資訊隱私權保護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信朗,「資訊隱私權保障與網路犯罪通訊監察法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謝崇浯,「電話行銷法律問題之研究-以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之衝突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陳虹年,「政府對資訊之取得與運用-以隱私權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榮堅,「論風險實現」,收錄於其個人著作《刑罰的極限》,月旦,1998年12月,頁160。

    陳榮傳,「由法律觀點論資料跨國流通」,經設法治論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5期,1991年1月,頁307。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85年10月,頁37-45。

    吳寂絹,「從隱私權看資料探勘技術之應用」,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亞萱,「新版個資法對於企業客戶關係管理活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日本台灣法律家協會,2003年12月,頁2。

    林奇德,「以個案研究探討企業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落實策略實務」,2013年。

    江衍勳、林子群、盧玲朱,「100年度個人資料保護參考指引」,國家資通安全技術服務與防護管理委外服務案,2011年。

    林美月,「組織落實個人資料保護法執行方案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威達,「電子商務個人資料管理制度建置計畫」,2011年。

    鄭香貝,「植基於個資法以建構國軍個資保護評鑑機制之研究-以國防大學管理學院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小玲,「個資法及ISO 27001共通性與操作概述」,2010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風險管理作業手冊」,2005年。

    侯望倫,「風險管理概論投影片」,2013年。

    教育部提昇校園資訊安全服務計畫,「ISMS 建置實務(二)風險管理投影片」,2008年。

    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國際個資保護發展趨勢與標準規範」,2012年。

    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資訊系統風險評鑑介紹」,2010年。

    台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實際效益」,2010年。


    第三節 網路部份
    「個資法上路,企業要做好11項安全維護措施」,2012年,http://www.ithome.com.tw/privacylaw/article/7662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193202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320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