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373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51/144438 (79%)
造访人次 : 51270558      在线人数 : 9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730


    题名: 論蘇新戰後的民族認同 (1945-1981)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Su Xin After World War II (1945-1981)
    作者: 陳彥鈞
    贡献者: 孫善豪
    陳彥鈞
    关键词: 蘇新
    台灣共產黨
    民族主義
    光復初期
    日期: 2013
    上传时间: 2014-02-10 15:01:11 (UTC+8)
    摘要: 終身奉獻於台灣的左翼運動先鋒蘇新(1907~1981),於日治時代成為台灣共產黨員起,致力於社會階級革命橫跨數十載,是台共組織中少有的智囊文膽,相當重視文字宣傳力量。本文關注的焦點在於,為何在日治時代從事激進武力革命路線的蘇新,從二戰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到二二八事件爆發的一年半間,台灣政局腐敗、經濟瀕臨全面崩潰,當時從事報社編輯的蘇新,卻不曾對國民政府做出任何批判,遑論激進的武力革命,對照起舊台共領導人謝雪紅,在台中組織「二七部隊」與國民政府軍隊爆發衝突,蘇新為何放棄階級武力革命路線實則令人費解。若深入研究光復初期的各式文獻資料,即可發現蘇新不僅發表政論文章維護國民政府、三民主義,無視於光復初期的混亂局勢,往後隨著國民政府的迫害流亡香港,蘇新對於中國的民族認同情感更毫無遮掩的展露而出,運用報章社論大肆抨擊蔣氏政權,並不斷呼籲台灣應歸屬於中國領土一部分,不應走向獨立或遭他國託管,如此的民族信念,即便到蘇新逝世前仍堅持不輟。本論文將運用蘇新長期身為新聞人所留下的大量文獻資料,透過其撰寫的新聞報導、政論文章、回憶錄與自傳等各式文獻,了解蘇新的民族主義思想,是如何影響其階級批判精神。
    參考文獻: 一、史料

    汪大淵著,蘇繼局校釋,《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二、專書

    王子毅,《台灣》,自由出版社,1944年。

    丘光明,《中國古代度量衡》,臺北: 臺灣商務,1994年。

    毛澤東,竹內實監修,《毛澤東集》第六冊,東京市:蒼蒼社,1983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臺北:帕米爾出版社,1987年。

    古瑞雲,《臺中的風雷》,臺北:人間出版社,1990年。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 草根文化,1998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柯喬治(George H. Kerr),《被出賣的台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徐子為、潘公昭,《今日的臺灣》,上海: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1945-46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楊克煌,《台魂淚(二):我的回憶》,臺北:楊翠華發行出版,2005年。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臺北:商務,1977年。

    臺灣省糧食局(編),《臺灣糧食統計要覽》,1949年。

    陳若曦,《現代小說叢刊》,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臺北:麥田文化,2009年。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文化,2006年。

    陳佳宏,《海外台獨運動史 : 美國「臺獨」團體之發展與挑戰 : 50年代中至90年代中》,臺北:前衛,1998年。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 : 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

    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霍布思邦(Eric Hobsbawm),《極端的年代》,臺北:麥田文化,1996年。

    簡炯仁,《臺灣共產主義運動史》,臺北:前衛,1997年。

    蕭欣義,〈祖國臍帶誰剪斷? 中台關係史的回顧〉,《台灣之將來:學術論文集》,高雄:新臺政論雜誌,1986年。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蘇新,《憤怒的臺灣》,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蘇新,《永遠的望鄉人-蘇新文集補遺》,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鐘逸人,《辛酸六十年》,臺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8年。

    三、期刊論文

    李筱峯,〈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二十九卷第四期,1991年。

    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 總論明人的台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第四十期,2007年。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研院三民所,1984年。

    楊亮功、何漢文,〈調查「二二八」事件報告〉,《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陳純瑩,〈光復初期臺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臺北:中央研究院,1993年。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2年。

    陳儀深,〈台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台灣史研究》,第17卷第2期,2010年。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臺北:中央研究院,1993年。


    四、學位論文

    黃文源,《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0年。

    五、網路資源

    《臺灣關係法》全文 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民族問題的決議〉,新華網http://big5. 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9/content_696160.htm

    六、英文專書

    Edgar Snow, Red Star Over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4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99252011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201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01101.pdf831KbAdobe PDF228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