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6768      Online Users : 9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2027


    Title: 互動裝置創作過程中轉譯之研究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uthors: 吳台瑾
    Contributors: 陳百齡
    吳台瑾
    Keywords: 互動裝置
    互動
    轉譯
    權力與體制
    行動網絡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12-02 17:52:18 (UTC+8)
    Abstract: 數位互動裝置是日受重視的新媒體,比起單向的溝通模式,互動裝置接受觀賞者的訊息,並做出適當的互動,讓訊息傳遞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互動裝置相較於其他的創作如繪畫、雕塑、影像等專注於創作技法和藝術內涵,互動裝置在必要的技法和創作涵養外,似乎與社會脈動、人際互動等也必須涉獵,其他創作是與自己的對話,數位互動裝置與觀看者、製作團隊、社會風氣等互動也是完成作品必要的過程,因此本文想藉以探究互動裝置創作者,如何在創作過程保持理念、善用技術,還能進行人與物、有形與無形間的轉化、轉譯,最終完成數位互動裝置創作。

    本文採用訪談和個案分析的研究方式,並進行三個創作範例研究,主要著重在創作過程中轉譯以何種方式運作,並能夠順利串連不同的參與單位,使創作結果能夠達成既定目標。

    研究發現,互動裝置的創作是一個集體創作模式,創作團隊是依任務進行分工的組織,形成有目標的行動網絡,在網絡當中各元素有其責任目標,靠著創作主導者的指揮溝通協調,也就是有效的轉譯,將理想意念傳遞給各元素,而轉譯必須依附在行動網絡中才得以順利進行,因為依責任分工的組織模式,自然形成了權力體制,創作者擁有被認同的主導權力,轉譯得以在團隊中順利運行。而掌握數位科技技術,更能使權力在組織彰顯,轉譯更順暢,創作目標的完成更明確。

    因此數位互動裝置創作團隊是以知識類別作任務分工的組織形式,這樣的分工提供創作者擔任轉譯角色存在的空間,所以依知識類別分工會自然形成權力場域,而權力場域協助轉譯進行,但不可忽視的是,科技工具是組織體制內,權力行為展現的代理,也是互動裝置轉譯的關鍵能力。
    Digital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are increasingly popular new media. Rather than one-wa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receive messages from viewers and respond with interactions accordingly, endowing communication with more possibilities. Unlike other artistic creation, like painting, sculpture, or video works, which only focuses on creative skills and artistic content,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are also involved with social pulsa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hile those artistic pursuits represent the artist’s dialogue with himself/ herself, the completion of digital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relies o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viewers, creation teams, and social atmosphere. Hence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how the creators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hold onto ideas, exploit technology, and facilitate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object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to make digital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The research method applied is interview and case study. By means of three cases, we focus on how translation i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creation process while different participants are successfully connected before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goal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stallation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e creation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is a collective creative collaboration. The work team is an organization divided by tasks. During the process, an actor network with goals is formed. Each actor of the network has its own goal. Through command and coordination by artistic creators, a.k.a. effective translation, the ideas and concepts are passed on to each participant. In order to succeed, translation has to take place among actor networks. Since a task-oriented organization model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power institution, transl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among the team with artistic creators having recognized commanding power. Moreover, the ability to harness digital technology further manifests the power among the organization, facilitat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chieving the goal of completing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s.
    Reference: 【中文部分】
    Mac Crepon著、李鳳新翻譯(2005)。《製造敵人的文化》。果實出版社。
    王志弘、李秉霖、李家儀等著、(2011)。《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群學出版社。
    王年燦、沈宛儒(2007)。<走入虛擬博物館>。《美育雙月刊》。157:26-33
    于遠航(2005)。《虛擬團隊專案中知識整合與成效之研究:以ERP系統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乏筆(2010)。< 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關於傅柯理論發展的反思>。《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3期。
    呂理政著(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南天書局
    李維菁(2005)。<非常厲害的異常虛無-當代藝術中的關於消費、跨界的一些思考>。《典藏今藝術》。160:151-153
    李嘉浤(2007)。《以角色為基礎之權限控管系統中情境角色與情境權利關係之研究與實作》。中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書民、李欣穎等。(2000)《數位藝術 : 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林文源(2010)。<由非現代政治的難題到在地策略-評《我們未曾現代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0:393-416。
    林威辰(2010)。《數位互動裝置藝術的場域特性研究》。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治美、呂清夫。<以後結構主義文本觀論數位裝置藝術之互動表現形式>。交通大學數位朋比研討會。
    吳佳綺(2009)。《公共空間的影像監視:一個科技社會學的反思》。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論文。
    吳仁潔(2006)。《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公共藝術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文彥(2004)。《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邊陲(鄉村)地區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發展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論文。
    格蘭.凱斯特(Grant Kester)著、吳瑪俐、謝明學、梁錦鋆翻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創作》。遠流出版社。
    紀慧君(2002)。《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許朝欽(2010)。《《測我.我測》互動裝置藝術之探討與創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 34:3:357-429。
    胡懿勳(2003)。<從藝術社會學立場看藝術商品化過程>。《現代美術》,48:35-38。
    徐道義(2007)。<掙脫藝術創作固有特徵疆界—數位藝術>。《美育雙月刊》。
    157:1-3。
    徐為公(2003)。《事件行銷之說服理論建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永賢(2007)。<數位奇觀與新互動倫理--當下數位藝術的發展及可能性>。《藝術家》。65:3,162-167。
    陳翰平(2004)。《運用數位藝術表現公共藝術情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婷(2008)。<什麼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的跨越與轉化>。《藝術家》。399:260-262。
    陳豪毅(2010)。<群眾初探:初論數位藝術中的群眾性>。2010第四屆數位藝術評論獎學術論文首獎。
    陳文寬(2006)。《加減應用問題中多餘資訊的辨識》。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嘉豪(2011)。《互動敘事中自動產生符合情境的攝影機規劃》。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
    林佩淳、陳韻如(2008)。《從科技藝術探討當代跨領域創作之發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TAIPEI 2008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類發表。
    曾介宏(2004)。《知識社群營造之研究—以數位藝術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曾鈺娟(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鈺娟(2003)。<科技革命與藝術創作>。《臺灣美術》。52:25-39。
    張白苓(2007)。<淺談數位藝術創作之互動設計概念>。《美育雙月刊》。
    157:4-9。
    舒奎翰(2006)。<晚期傅科的主體與權力觀:一個嘗試性的分析>。《文化研究月報》,55期。
    孫維三(2010)。<尼可拉斯‧魯曼的系統傳播概念與應用:旺旺中時集團vs. NCC 風波的案例分析>。《新聞學研究》。104:31-65。
    彭馨慧(2003)。《公共藝術之「場所性」研究-關於幾個公共藝術作品的現象學分析》。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瀅珍(2011)。《台灣當代藝術中的觀眾參與式作品分析:2001-2010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黃柏蒼、劉嘉茹(2002)。《SBI在密度概念學習促進之研究》。第三屆化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楊弘任(2009)。<社區在行動:從批評者到轉譯者>。台灣社會運動研討會。
    葉依菁(2003)。《從公共藝術形式探討人、作品、環境之互動關係—以台北地區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麗真(2003)。<科技藝術的發展脈絡:由國際經驗到台灣現況>。《臺灣美術》。52:12-24。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等翻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桂冠出版社。
    廖彥鈞(2004)。《科技物件或數位概念-由台灣科技藝術之意識形態看「造境」一展》。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盧崇真(2009)。<魯曼社會系統理論對藝術社會學研究的知識論啟發>。
    第六次臺灣社會理論研討會。
    張恬君(2002)。<學與思-資訊時代的科技藝術>。《今藝術》。123:74-77。
    張恬君(2001)。<運用科技表現之視覺藝術>。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75-83。
    郭文昌(2004)。《公共藝術的美學思維:公共藝術的轉角思維》。春暉出版社。
    郭文華(2009)。<跨國跨科際交鋒下的標準論述與知識前鋒>。《科學發展》。433:79-82。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藝術家雜誌社。
    顏映如(2006)。《互動式廣告運用在公共場域中訊息溝通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光莒(2005)。<地域主義思想與綠建築>。《環境與藝術學刊》。3:13-22。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10:233-264。
    簡子傑(2004)。<智性門檻與玩具情境:邱昭財的互動裝置>。《典藏今藝術》。141:84-85。
    蕭雅真、葉哲榮、鄭志明、范丙林(2005)。 <視訊與音訊遊戲應用在公共藝術中的表現—以廣告為例>。第三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
    陳瑞麟主編(與薛甯中合著)(2009)。〈概念變遷:斷裂或連續?〉《分析的技藝──林正弘教授七十祝壽論文集》。學富出版社。
    楊瑞彬(1991)。<作為符號的藝術品>。《現代美術》。34:84-89。
    湯瑪斯.戴伊(Thomas R. Dye)著、柯勝文譯(2000)。《權力與社會:社會科學導論》。桂冠圖書公司。.
    王志弘(2003)。<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周邊族裔消費地景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49-203。
    余秋雨(2008)。《新文化苦旅 (余秋雨文化散文全集)》。爾雅出版社。
    波利亞(G. Polya)著、蔡坤憲譯(2006)。《怎樣解題 How To Solve It》。天下文化出版社。
    蔡承佑、曹筱玥、陳圳卿(2010)。《互動科技與水墨藝術之融合-以黃光男水墨畫作「圓仔花」為例》。《東海大學台灣感性學會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梁玉芳(1990)。《新聞基模之研究 : 專家與生手知識結構差異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盈勛(2007)。〈傳播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基礎〉。《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淡江大學。
    劉育東(2000)。《專家設計師搜尋策略之設計思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緯(2010)。權力與論述:傅柯理論介紹。上網日期:2012年11月27日
    http://chianweilee.blogspot.tw/2010/09/blog-post.html
    謝明勳(2004)。互動藝術互動性研究。上網日期:2011年10月13日,取自
    infodate.nctu.edu.tw/teaching/techart/assi/interactivity.ppt
    陳瑞麟(2009)。行為者網絡理論。上網日期:2011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scu.edu.tw/philos/97class/97-2%20STS/STS%2012.ppt。
    賴俊雄。傅柯的《規訓與懲罰》。上網日期:2012年11月25日
    www.ln.edu.hk/mcsln/3rd_issue/pdf/key_concept_01.pdf
    陳佩言。Hersey & Blanchard 之情境領導理論探究。上網日期:2012年12月3日http://mood.jses.ntpc.edu.tw/dyna/menu/index.php?account=yuan84555
    賴彥甫(2010)。再談傅柯:域外、權力與主體。上網日期:2012年12月11日http://geosheep.pixnet.net/blog/post/4787558
    李賢輝編著(1999)。《多媒體藝術概論》台北:台灣大學遠距教學課程教材。上網日期:2013年2月12日http://ceiba.cc.ntu.edu.tw/th6_500/

    【英文部分】
    Latour, B. (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K. D. Knorr
    Cetina & M. Mulkay (Eds.),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pp. 141-17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alsham, G. (1997).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IS research: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In A. S. Lee, J. Liebenau, and J. I. DeGross (Ed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London: Chapman and Hall, p.466-480.
    Arnoldi, J. (2001). Niklas Luhman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8, 1-13.
    Hans Robert Kogler, The Power of Dialogue:Critical Hermeneutics after Gadamer and Foucault, trans. Paul Hendrickson(Cambridge, Mass:MIT, 1999),pp.262,263
    Foucault, Michel. (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ichel. (1976)La volonté de savoir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1). Paris: Gallimard.
    Foucault, Michel. (1994) Dits et écrits I-IV, édition établie sous la direction de Daniel Defert et François Ewald avec la collaboration de Jaques Lagrange. Paris: Gallimard.
    Kotler, P. (1997). From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pp. 172.
    Lewin, K.(1926). Vorastz, wille und bedurfnis (Intention, will, and need).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7, 330-385
    Gibson, J. J.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allon, M. (1986)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J. Law.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196-223
    Luhmann, N. (1990a). Essays on self-reference. New York: Columbia.
    Luhmann, N. (1990b). The cognitive program of constructivism and a reality that
    remains unknown. In W. Krohn, G. Küppers & H. Nowotny (Eds.), Self-organization: Portrait of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uhmann, N. (1992). What i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2, 251-259.
    Hutchby, I. (2001). 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Sociology, 35(2), 441-456.
    Costall, A. (1995). Socializing affordances. Theory and Psychology, 5, 467-481.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Stiegler, B. (1998). Technics and time, 1: The fault of Epimetheus.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8941008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4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