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060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5/144300 (79%)
Visitors : 51157595      Online Users : 8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6


    Title: 尉天驄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Authors: 廖任彰
    Liao, Jen Chang
    Contributors: 陳芳明
    廖任彰
    Liao, Jen Chang
    Keywords: 尉天驄
    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文學
    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9 11:18:27 (UTC+8)
    Abstract: 本論文題目為《尉天驄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結構上析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其次對研究題目、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逐一界定。第二章「尉天驄早期的文學活動」,沿著生平與經歷介紹,試圖清晰早年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接觸的軌跡,透過分析其少作,驗證尉天驄對現代主義美學的接納程度,試圖探索出尉天驄參與運動的起點。第三章「尉天驄與現代主義的接軌─革新《筆匯》,《筆匯月刊革新號》」,道出尉天驄投身運動的沿革,闡述《筆匯月刊革新號》發刊的時空背景,勾勒其所實踐的理想藍圖,以比較同時期同性質之刊物,論斷時代價值。第四章「尉天驄之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與創作」,筆者試圖透過解讀尉天驄的論文與評論,歸納其對現代主義文學的主張,並且採取貼近閱讀,以分析詩作與小說呈現尉天驄的藝術高度,兼以檢驗主張與實踐是否產生落差。第五章「尉天驄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從現代過渡到寫實的《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介紹尉天驄所主導的第二波現代主義文學傳播,澄清向來對刊物的誤解,透過量測與《現代文學》的距離,凸顯個別價值,達到經緯文學史座標的目的。除此,強調刊物的過度色彩,檢視尉天驄與所屬文學集團之現代主義文學觀的轉變,為接下來全面揚棄現代主義預作伏筆。第六章「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的訣別」,利用文學的內外緣發展與時局的困頓,建構出對批判平臺─《文季季刊》─的論述,並且延伸時空軸線至鄉土文學論戰,見證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的決裂,完整尉天驄對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參與歷程。第七章則為結論。
    Reference: 一‧尉天驄編、撰之文本資料
    (一)期刊雜誌
    尉天驄等主編:《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1期-第2卷11.12期(臺北市:筆
    匯月刊社,1959.05.04.-1961.11.20)。
    尉天驄等主編:《文學季刊》第1期─第10期(臺北市:文學季刊社1966年10
    月10日─1970年2月15日)。
    尉天驄等主編:《文學雙月刊》第1期─第2期(臺北市:文學雙月刊社1971年
    1月15日─1971年4月15日)。
    尉天驄等主編:《文季季刊》第1期─第3期 (臺北市:文季雜誌社,1973年8
    月10日─1974年8月)。

    (二)作品集
    尉天驄:《到梵林墩去的人》(臺北市:大林書店,1970年12月)。
    尉天驄:《文學札記》(臺南市:新風出版社,1971年12月)。
    尉天驄:《眾神》(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3月)。
    尉天驄:《天窗集》(臺中市: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3月)。
    尉天驄:《路不是一個人走得出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5月)。
    尉天驄:《民族與鄉土》(臺中縣:慧龍文化有限公司,1979年1月)。
    尉天驄:《第二次大戰後台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92年4月)
    尉天驄:《棗與石榴》(臺北市: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三)選編集
    尉天驄選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市:遠流.長橋聯合發行部,1978年4月)。
    尉天驄選編:《燃燒的年代─唐文標懷念集》(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86年6月)。
    尉天驄等編選:《總是無法忘卻》(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
    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
    尉天驄等編選:《溫馨,在回望之後》(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

    (四)單篇撰文
    1.《中國論壇》半月刊
    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上)〉,《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6期(1983年12月25日),頁56-63。
    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中)〉,《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7期(1984年1月10日),頁65-68。
    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下)〉,《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8期(1984年1月25日),頁61-68。
    尉天驄:〈臺灣文學往何處去?〉,《中國論壇》半月刊18卷第3期(1984年5月10日),頁20-23。
    尉天驄:〈由飄泊到尋根─工業文明下的台灣新文學〉,《中國論壇》半月刊21卷第1期(1985年10月),頁54-61。後編入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評論卷(壹)》(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2.《中外文學》
    尉天驄:〈浪潮中倒退的必被淹沒〉,《中外文學》第4卷第4期(1975年9月),頁96-117。改題自1964年4月所撰〈在浪潮中倒退的必被淹沒─五四
    以來的新文化運動〉,後從《中外文學》抽印,與〈對現代主義文藝的考察〉(即刊登於一九七三年八月《文季季刊》第一期之〈幔幕掩飾不了污垢─對現代主義的考察兼評歐陽子的「秋葉」〉)併成《民國以來中國文藝思潮的探討》,將本文列為第一編。

    3.《INK文學生活誌》
    尉天驄:〈歲月十帖〉,《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8-40期(2006年10月─12月)。後收入《棗與石榴》。
    尉天驄:〈反省與展望〉,《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回顧與二十一世紀的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6年11月29日)。
    尉天驄:〈百年冰雪身猶在─記臺靜農先生〉,《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5期(2007年1月),頁196-203。
    尉天驄:〈土地的守護者─憶楊逵〉,《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8期(2007年4月),頁184-189。
    尉天驄:〈悲憫的笑紋─記王禎和〉,《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10期(2007年6月),頁198-204。
    尉天驄:〈燃燒的靈魂─懷念唐文標〉,《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11期(2007年7月),頁198-203。
    尉天驄:〈獨步的狼─記失人紀弦〉,《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頁207-213。
    尉天驄:〈孤寂的旅程─懷念何欣先生〉,《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4卷第3期(2007年11月),頁202-208。
    尉天驄:〈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陳映真的旅程〉,《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208-214。
    劉思坊整理:〈知識份子的自我定位─尉天驄對談劉大任〉,《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90-103。

    4.《現代詩》季刊
    尉天驄:〈三二九〉,《現代詩》季刊第2期夏季號(1953年5月),頁27。
    尉天驄:〈故鄉〉,《現代詩》季刊第3期秋季號(1953年8月),頁53。
    尉天驄:〈南方輯〉,《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
    尉天驄:〈百葉窗〉,《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
    尉天驄:〈都市的歌〉,《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
    沙陀(尉天驄):〈秋歌〉,《現代詩》季刊第23期 (1959年3月),頁15。

    5.其它
    尉天驄:〈論新詩的發展〉,《大學生活》第4卷第9期(1959年1月),頁40-47。
    尉天驄:〈論中國新詩的發展〉﹐《幼獅文藝》第186號(1969年6月),頁17-24。
    尉天驄:〈唐倩回台灣〉,《聯合文學》第4卷第2期(1987年12月),頁73-87。
    尉天驄:〈詩人與同溫層〉,《中央日報》副刊版,1997年11月2日。後收入
    張素貞主編:《他站成一株永恆的梅─梅新紀念文集》(臺北市:大地出版社,1997年12月),頁139-145。

    二‧其餘編、撰者之文本資料
    (一)期刊雜誌(依刊物出刊日期先後排列)
    自由中國雜誌社編:《自由中國》全二十三卷(臺北市:自由中國社,1949年11月20日─1960年9月1日)。
    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全8卷(臺北市:文學雜誌社,1956年9月─1960年
    8月)。
    文星雜誌編輯委員會主編:《文星》全98期(臺北市:文星雜誌社,1957年11
    月─1965年12月)。
    現代文學社編:《現代文學》全51期重刊本(臺北市:現文出版社,1991年12
    月)。
    文季雜誌社主編:《文季文學雙月刊》第1卷第1期-第2卷第5期(臺北市:
    文季雜誌社,1983年4月10日─1985年6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或發行單位首字筆劃多寡排列)
    王溢嘉編譯:《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縣:野鵝出版社,1980年9月)。
    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主編:《現代台灣文學史》(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台灣作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別冊》(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4年3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定本),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5年)。
    向 陽:《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 : A study ofphenomenon of theliterary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2001年)。
    向 陽:《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
    林書揚等編輯,王乃信等翻譯:《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六年》(全五冊)之第一冊《文化運動史》(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
    年6月)。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0年5月)。
    季 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臺北市: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臺北市:新新聞,1995年)。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1月)。
    郭 楓:《老憨大傳》(臺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國家圖書館編印:《臺灣文學作家年表與作品總錄1945-2000》(臺北市:國家圖書館,2000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臺灣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
    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9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碁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高雄市: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10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再版))。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時報文化版社,1994年)。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臺北市:南天書局復刻,1995年)。
    廖星橋主編:《外國現代派文學藝術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趙知悌編:《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7月)。
    劉登翰、莊明萱主編:《台灣文學史》第二冊(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京市: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
    劉王瓊:《碭山縣志》,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130號碭山縣志(一)》(臺北市: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年)。
    蔡念中:《大眾傳播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蘇俊吉:《西洋美術史》(臺北市:正文書局,1985年6月)。
    David Jary &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1998年9月)。

    (三)單篇論文與評論研究(依著者姓氏筆劃由多而少排列)
    七等生:〈期待白馬卻出現唐倩─陳映真〈唐倩的喜劇〉之變奏〉,收錄於七等生:《離城記》(臺北市: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頁75-85。
    七等生:〈給安若尼‧典可的三封信〉,《臺灣文藝》96期(1985年9月),頁71-77。
    王德威:〈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收錄於王德威著:《小說中國》(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頁337-341。
    王 拓:〈一步一步踏進現實的世界〉,《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 ,頁66-67。
    王禎和等:〈我們很懷念那段時光〉,《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頁64。
    王鼎鈞:〈遺恨〉,見王鼎鈞:《短篇小說透視》(臺北市:大江出版社,1969年9月),頁124。
    白先勇:〈花蓮風土人物誌〉,見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2月),頁1-21。
    白先勇:〈「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見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冊(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5月),頁5-18。
    白先勇:〈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見白先勇等箸:《現文因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26-37。
    田成英:〈社會思潮對馬華文學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東亞文學研討會講稿,1997年12月,1997年11月寫成於南京大學。
    司馬遷:〈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見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7月),頁1065-1071。
    沈玄廬:〈十五娘〉,收錄在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50-59。
    吳 浩:〈《文季》研究資料初編〉,《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
    6月),頁116-130。
    吳穎萍編:〈台彎文學雜誌評論目錄〉,《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138-151。
    李瑞騰:〈後期:《文季》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年9月),頁44-58。
    李瑞騰專訪李昂,楊光整理紀錄:〈我的小說是寫給兩千萬同胞看的〉,見《文訊雜誌》(1996年10月),頁72-76。
    李歐梵:〈浪漫之餘〉,見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7年)。
    李歐梵:〈張愛玲─淪陷都會的傳奇〉,見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頁283-317。
    李 昂:〈洪範版序〉,見李昂:《花季》(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4月),頁1-3。
    呂正惠:〈從《筆匯》到《文季》〉,《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43-46。
    呂正惠:〈七、八十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新地文學》1卷2期(1990年6月),頁34-53。
    余光中:〈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文學雜誌》第7卷第4期(1959年12月),頁26-32。
    沈玄廬:〈十五娘〉,收錄於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50-59。
    宋雅姿:〈人間觀看速寫─專訪雷驤先生〉《文訊雜誌》第242期(2005年12月),頁22-31。
    宋雅姿:〈一生為文學拚搏─郭楓的冷路與熱情〉,《文訊》第256期(2007年2月),頁12-27。
    林柏燕:〈從張愛玲的小說看作家地位的論定〉,《文學探索》(臺北市:書目書評,1973年),頁103-108。
    林欣誼專訪:〈尉天驄細數文壇事筆匯風雲〉《中國時報》,2009年12月18日。
    林明德:〈懷念王夢鷗教授特輯〉,《文訊》第204期(2002年10月),頁89-92。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成大歷史學報》第25
    號,(1999年12月),頁321-337。
    林瑞明:〈《筆匯》的創刊、變革及其影響〉,《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11月29日)。
    林麗如:〈豪情不減當年:專訪尉天驄先生〉,《文訊》205期(2001年11月),頁95-98。
    林巾力:〈西川滿「糞寫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第34期(2005年12月),頁145-174。
    岡崎郁子著,葉笛譯:〈劉大任─求新天地於美國的知識分子作家〉,見岡崎郁子著,葉笛 等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臺北市:前衛出版
    社,1997年1月),頁211-243。
    邱怡瑄:〈「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四:作家與媒體的關係〉,《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109-110。
    邱貴芬:〈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收錄於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頁197-273。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收錄於沙淑芬主編:《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頁87-103。
    周宏承:〈夜思〉,《現代詩》季刊第2期(夏季號)(1953年5月),頁27。
    周作人:〈人的文學〉,原載《新青年》第5卷第6期(1918年12月15日)。見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0
    年),頁193-199。
    南方朔:〈從張愛玲談到漢奸論〉,見《張愛玲紀念文集─華麗與蒼涼》(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18-226。
    侯作珍:〈論紀弦的現代詩運動〉,《臺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3期(2002年7月),頁34-46。
    胡為美:〈在鄉土上掘根─遠景五版代序〉附錄於王禎和:《嫁粧一牛車》(臺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頁281-291。
    施叔青:〈序:仍然跳動的心〉,見施叔青:《完美的丈夫》(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3月),頁1-3。
    施叔青:〈追逐成長〉,見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頁177-189。
    王禎和等:〈我們很懷念那段時光〉,《出版家》第57期(1977年5月),頁64。
    施 淑:〈鹽屋〉,見李昂:《花季》(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4月),頁5-18。
    思 兼:〈記筆匯月刊〉,《青溪》54期(1971年12月),頁121-128。
    姚一葦述,許南村記:〈論〈到梵林墩去的人〉〉,參見林淑慧:《藝術的奧秘:姚一葦文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附錄三,頁254-263。
    姚一葦:〈秋懷禎和〉《中國時報》21版,1990年9月16日。
    姚一葦:〈《現代文學》與我〉見白先勇等箸:《現文因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50-58。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藝術〉,見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頁1-43。
    唐文標:〈張愛玲雜碎〉,見唐文標編:《張愛玲雜碎》跋(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6年5月),頁157-165。
    夏志清:〈人的文學〉,收錄於夏志清著:《人的文學》(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年3月),頁223-244。
    夏濟安:〈評「月落」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第2期(1956年10月),頁25-44。
    郭 楓:〈發刊詞─我們仍然信仰著文學〉,郭楓主編:《新地文學季刊》創刊號(2007年9月),扉頁。
    張聖誦著,應鳳凰譯:〈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臺灣文學評論》第3卷第3期(2003年7月),頁52-76。
    張誦聖:〈評汪曾祺《寂寞與溫暖》〉,《中國時報》開卷版,1989年3月20日。後收錄於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
    司,2001年6月),頁239-248。
    張 健:〈青春紀事又一章〉,收錄於柯慶明主編:《臺大八十─我的青春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1月),頁234-243。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2006年6月4-5日)。
    陳芳明:〈毀滅與永恆〉,見《張愛玲紀念文集─華麗與蒼涼》(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27-237。
    陳芳明:〈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戰論〉,《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年4月),頁163-175。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149-160。
    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頁164-176。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
    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63。
    陳芳明:〈歷史的歧見與回歸的歧路〉,收錄於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頁91-107。
    陳芳明:〈花開冬季〉,《聯合文學》第268期(2007年2月),頁20-25。
    陳芳明:〈寬容比愛強悍〉,收錄於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74-88。
    陳芳明:〈作品導讀:笛〉,收錄於陳芳明編著:青少年台灣文庫小說讀本2-《約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2月),頁208-209。
    陳乃菁:〈柏楊:我只是天真的文化人〉《新台灣新聞周刊》第354期(2003年1月),頁82-84。
    陳建忠、沈芳序編:〈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一九二五~二○○三〉,《文訊》213期(2003年7月) ,頁119-137。
    陳映真:〈試論陳映真〉,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3-18。
    陳映真:〈後街─陳映真的創作歷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12月19日-23日。
    陳映真:〈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頁64。
    陳映真:〈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71-80
    陳映真:〈期待一箇豐收的季節〉,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37-46。
    陳映真等:〈「艱難的路,咱們一路走來」座談會○1〉,見人間出版社編輯部:《清理與批判》(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頁193-215。
    陳宛茜、賴素鈴:〈名人對談:尉天驄、黃春明〉,《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7年7月3日。
    馮子純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一:我們是看什麼雜誌長大的〉,《文訊》215期(2003年9月),頁93-96。
    馮子純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二:編輯是做什麼的〉,《文訊》216期(2003年10月) ,頁101-104。
    黃春明等:〈「情義和文學把一代作家凝聚到一起」座談會○2〉,參見人間出版社編輯部:《清理與批判》(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頁216-233。
    凱文‧巴略特作,青春譯:〈七等生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哲學、神學與文學理論〉,《臺灣文藝》96期(1985年9月),頁78-90。
    黃春明:〈王老師,我得獎了〉《聯合報》副刊,1998年9月22日。
    黃春明:〈黃春明的創作年表〉,見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月),附錄。
    曾萍萍:〈《筆匯》概述〉,《文訊》240期(2005年10月),頁78-81。
    曾萍萍:〈戰城南─分說景美、木柵的《文季》、《三三集刊》、《神州詩刊》〉,《文訊》240期(2005年10月),頁55-59。
    曾琮璓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五:文學雜誌與台灣文學發展〉,《文訊》217期(2004年1月),頁140-142。
    楊 照:〈為甚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收錄於沙淑芬主編:《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8月),頁71-86。
    廖咸浩:〈論陳映真〉,見楊澤編:《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頁171-176。
    趙知悌:〈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序〉(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7月),頁1-13。
    齊 璜:〈白石老人自述〉,見齊璜口述,張次溪筆錄:《白石老人自述》,(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73年9月),頁1-110。
    劉大任:〈《紅土印象》─自序〉,見劉大任:《紅土印象》(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0年10月),頁1-4。
    劉春城:「王禎和小說創作年表」,見劉春城:〈一幢房子開始的文學生涯─初讀王禎和〉所附,收錄在王禎和著:《人生歌王》附錄(臺北市:聯合文學
    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4月),頁237-238。
    劉紀蕙:〈追求娃娃的自戀書寫─評李昂的〈有曲線的娃娃〉〉,《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月),頁86-92。
    劉思坊整理:〈知識份子的自我定位─尉天驄對談劉大任〉,《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90-94。
    劉延陵:〈水手〉,收錄於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69-70。
    蔡源煌:〈後設小說的啟示〉,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189-196。
    蔡源煌:〈存在主義的文學與自我追求〉,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97-104。
    蔡源煌:〈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23-24。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臺灣》26期(1998年4月) ,頁236-269。
    應鳳凰:〈人與雜誌的故事─文藝雜誌與臺灣文學主潮〉,《聯合文學》第十七卷第八期(2001年6月),頁17-29。
    應鳳凰:〈文學出版與文化生產機制〉,《文訊》第188期(2001年6月),頁6-8。
    應鳳凰:〈五○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28-34。
    應鳳凰:〈勤寫譯、多參賽、砥礪文友─鍾肇政與五○年代文學運動〉,《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141-143。
    應鳳凰:〈五○年代文學圖書的生產與特色─兼談個人的搜集經驗〉,《文訊》第214期(2003年8月),頁37-41。
    鍾肇政:〈台灣作家全集總序─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台灣文學發展縱橫談〉,見台灣作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
    卷─別冊》(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3月),頁1-38。

    (四)學位論文
    洪珊慧:《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李昂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陳全得:《台灣《現代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
    藍博堂:《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羅秀菊:《《文季》文學史地位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廖瑛瑛:《反抗權威與認同危機─七等生和《文學季刊》文人集團的交往及決裂》(嘉義:南華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五)網路資料
    施正鋒:〈和平研究與和平教育〉,網址:
    http://ws2sun.ndhu.edu.tw/~cfshih/seminar/20030910/20030910.ht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網〉,網址:http://www.hs.ntnu.edu.tw/2003web/code.phps=spirit&url=1&id=5&p=hshistory/grahis-2.html
    〈尉屯在線〉,網址:http://www.yutun.net/
    〈碭山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網址:
    http://www.dangshan.gov.cn/dsxnews/News_View.asp?NewsID=22
    〈1947-1990年來台灣發生的主要政治事件〉,網址:
    http://big5.huaxia.com/TaiWanShiChuang/TaiWan/ZhengZhiShiJian/GBK/6113.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3912003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301.pdf2070KbAdobe PDF2274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