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02479      Online Users : 7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582


    Title: 勞動合同法對外資在中國經營之影響
    The labor contract law impacts to the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uthors: 鄭煒儒
    Contributors: 王文杰
    鄭煒儒
    Keywords: 勞動合同法
    勞動法
    勞動合同
    勞動成本
    外資
    外商投資企業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3-09-09 11:08:24 (UTC+8)
    Abstract: 追求經濟成長是中國大陸這幾十年來的發展重點,但追求經濟成長所衍生的勞動問題卻日益嚴重。雖然中國大陸在1995年頒布《勞動法》,但執行成效不佳,反而由於經濟發展,產生更多新的勞資問題。因此,2007年6月29日中國大陸頒布第一部有關勞動合同制度的全國性專門法規《勞動合同法》,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希望藉由此法的頒布,能杜絕勞動者權益長期受到忽視、侵犯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之立法目的係以傾斜保護勞工之權益為主,並基於《勞動法》之基礎而具體地以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集體合同、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等八章,共九十八條條文來規範勞資雙方之權利義務。當中國大陸勞動法令內容從定義模糊不明到明確規範;從有法「應」依到有法「必」依的過程中,必然對企業的營運管理產生影響。

    《勞動合同法》之施行將對於眾多赴中國大陸從事商業投資活動之外商投資企業,在關於企業經營成本、企業內部管理、企業招聘人力及法律責任…等方面產生重大之影響及衝擊。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工業增加值比重中佔了四分之一,就業人數至2007年達1583萬,對外商的衝擊為何?尤其是勞動力密集產業。所以希望外商投資企業能評估《勞動合同法》所造成之影響,針對《勞動合同法》之衝擊而擬訂完善之因應策略。《勞動合同法》實施後所產生的影響,台商應如何面對﹖希望本研究可以做為台商企業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參考。
    Pursuing the economical growth has been the main policy of China for decades. However, the labor problems derived from such development are getting worse.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ssed the 《Labor Law》 in 1995, it achieved little in execution and resulted in more labor-management problems. Thu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mulgated the first national labor specific regulations, 《Labor Contract Law》 on June 29, 2007 and has put it into effect since January 1, 2008. The law has been expected to eliminate the situations of long term ignorance and offense of labor rights.

    The purpose of 《Labor Contract Law》 incline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s. It is based on the 《Labor Law》 and clearly specifie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by the eight chapters, a total of 98 Articles: General Provisions, Conclusion of employment and Termination of Employment Contracts, Special Provisions (Collective Contracts, Placement, Part-time Labor), Monitoring Inspections, Legal Liability, and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According to the law, Mainland China will experience the china will experience the changes: from the vague definition to clear standards and from the law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 Such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enforce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has dramatically impacte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on the company operating cost,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spects of employment and legal liability…etc.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ccount for a quarter of the added value. Employees of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had reached 15.83 million by 2007. What the impact will be on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especially on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will re-evaluate the impact of 《Labor Contract Law》 and formulate effective measures. With the execution and the impact on enterprises, how should the Taiwan inventors cope with? The researcher hopes the study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the Taiwanese enterprises with investment in China.
    Reference: 一、中文著作
    1. Mary F. Cook著,吳雯芳譯,人力資源外包策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初版。
    2. 王文杰著,中國大陸法制之變遷,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
    3. 王文杰著,嬗變中之中國大陸法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二版一刷。
    4. 王文科、王智弘著,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05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08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年。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09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
    8. 佛洛波特恩(Furubotn, Eirik G.),孫經緯譯,新制度經濟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9. 吳宏洛,轉型期的和諧勞動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5月。
    10. 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1. 袁明仁,大陸勞動合同法最新解決之道及應用實例,台北: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2008年4月初版。
    12. 陸敬波著,勞動合同法HR應用指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
    13. 賀紹奇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用問答,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
    14. 張左己主編,中國勞動體制改革硏究,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15. 張海平編著,高上社會研究法第二回,台北:高點出版社,2005年。
    16. 程延園編著,勞動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7. 黃同圳,大陸台商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風和出版社,1995年。
    18. 黃越欽著,勞動法新論,台北市:作者自刊,2006年修訂三版。
    19. 黃茂榮著,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2002年9月4版。
    20. 湯樹榮、習龍生主編,勞動法實務全書,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21. 董保華,勞動合同法的軟著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初版。
    22. 齊志榮、徐小洪,中國勞動關係導論,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 熊春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解釋與應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初版。
    24. 鄭玉波主編,民法債編論文選輯上冊,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年初版。
    25. 劉清波著,中國大陸司法制度,台北:華泰書局,1995年4月初版。
    26. 韓忠謨著,法學緒論,臺北:韓聯甲發行,2002年再版。
    27. 關懷、趙履寬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務全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28. 龔基云著,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研究,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二、中文期刊
    1. 丁明智,外商直接投資的就業效應剖析,軟科學2005年第19卷3期,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頁26-29。
    2.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4期,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3. 王紅領、李稻葵、馮俊新,FDI與自主研發:基於行業資料的經驗研究,經濟研究2006年0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頁44-56。
    4. 王全興,勞動合同立法爭論中需要澄清的幾個基本問題,法學2006年09期,上海:華東政法學院,頁19-28。
    5. 王健君,需要合理博弈的利益集團,瞭望2007年12期,北京:新華通訊社,頁58-61。
    6. 牛勇平,國際直接投資與我國就業量之間的關係,經濟學動態2001年1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頁29-32。
    7. 毛亞斌,如何依法應對金融危機——淺析中國企業經濟性裁員現象,上海企業2009年03期,上海:上海企業聯合會,頁10-12。
    8. 田成平,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的說明—2005年12月24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7年第五號,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07年7月,頁420-423。
    9. 江小涓,跨國投資、市場結構與外商投資企業的競爭行為,經濟研究2002年09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頁31-38。
    10. 朱偉雄、陳晴敏,〈論大陸基層工會委員會〉,《台商張老師月刊》第47期,2002年3月,台北:台北市企業經理協進會,頁10-12。
    11. 汪習根、王麗莎,論勞動權法律保障機制的完善—全球化視野下的思考,湘潭大學學報,武漢:湘潭大學2005年9月,第29卷第5期,頁85-88。
    12. 余永定,FDI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國際經濟評論2004年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04年3~4月,頁22-23。
    13. 何魯麗,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情況的報告—2005年12月28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6年第1號,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06年2月,頁82-87。
    14. 李杰,論提高勞動者的市場博弈能力與發展和諧勞動關系,集團經濟研究2007年26期,北京: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2007年9月,頁94-95。
    15. 李敏,私營企業雇主與雇員關係的博奕分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廣東省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頁54-57。
    16. 李春雲,《勞動合同法》對企業解雇成本的影響分析,《當代經濟》2008年10期,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省經濟幹部管理學院,頁40-42。
    17. 沈坤榮、耿強,外商直接投資、技術外溢與內生經濟增長—中國資料的計量檢驗與實證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頁82-93。
    18. 谷書堂、李鋒,勞動力市場配置──國有企業勞動就業制度改革的方向,經濟縱橫1994年07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科聯,1994年7月,頁1-4。
    19. 吳民平,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提出新挑戰,上海企業2007年第10期,上海:上海企業聯合會和上海市企業管理協會,頁11-13。
    20. 邵騰,企業如何有效地減免勞動爭議的發生,人口與經濟2007年02期,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4月,頁68-72。
    21. 芮立新,勞動合同立法的宗旨、背景及主要制度,中國勞動2007年7月,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16-20。
    22. 胡光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2006年12月24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7年第五號,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07年7月,頁423-428。
    23. 胡光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三次審議稿)》審議結果的報告—2007年6月24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07年第五號,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07年7月,頁431-432。
    24. 姚樹潔、馮根福、韋開蕾,外商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經濟研究2006年第1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頁35-46。
    25. 孫建中、王美麗,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經濟影響及對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年06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12-14。
    26. 陳浩、劉葆金,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人力資本發展的影響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年02期,山東省濟南市: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山東省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山東師范大學,頁127-130。
    27. 陳繼杰,外商直接投資對可持續發展影響的研究綜述,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年06期,北京:中共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頁72-77。
    28. 郭東杰、譚嵐,勞動合同法律的經濟分析,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05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頁78-83。
    29. 郭慧敏、張艷香,〈勞動合同法的經濟分析——探討權利的優化配置〉,《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湖南:湖南師範大學,頁73-76。
    30. 常凱,勞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題中之義,中國勞動2004年01期,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25-27。
    31. 常凱,論政府在勞動法律關係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中國勞動2004年12期,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4-7。
    32. 常凱,關於《勞動合同法》立法的幾個基本問題,當代法學2006年06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2006年11月,頁31-34。
    33. 康靜萍,構建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勞動經濟學,當代經濟研究2007年04期,吉林省長春市:中國資本論研究會、長春稅務學院,頁45-48。
    34. 許曉軍,工會在勞動合同法中的權利及作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北京: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7年10月, 頁1-4。
    35. 閆海,我國經濟性裁員的法律規制及改革,學術論壇2010年02期 ,廣西南寧市:廣西社會科學院,2010年2月,頁127-133。
    36. 湯耀國、朱瑩瑩,超越部門立法,瞭望2007年04期 ,北京:新華通訊社,頁46-47。
    37. 程延園,勞動合同立法:尋求管制與促進的平衡,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79-85。
    38. 程延園,勞動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勞動者與企業的權益,法學雜誌2007年第3期,北京:北京市法學會,頁33-36。
    39. 程延園,《勞動合同法》:構建與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104-110。
    40. 程漢大,正和博弈是立憲成功之道,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頁20-24。
    41. 黃任民,論勞動關係的勞動經濟學研究視角,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北京: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07年10月,頁20-23。
    42. 黃智聰,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生產效率之比較-以工業部門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一期,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1月,頁94-123。
    43. 喬健、姜穎,中國大陸市場化進程中的勞資衝突及其治理,政大勞動學報19期,台北:政治大學,2006年01月,頁41-74。
    44. 楊景宇,廣泛宣傳、認真學習、切實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第12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頁4-10。
    45. 楊杰,薪酬管理規定的變化和實施,中國勞動2007年12月,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14-17。
    46. 桑百川,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對我國的就業貢獻,開放導報1999年04期,廣東省深圳市:綜合開發研究院,頁31-32。
    47. 霍倩佳、羅良文,外商直接投資的就業效應分析,理論月刊2005年01期,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頁53-55。
    48. 董保華,依法、合理選擇用工形式,中國勞動2007年8月,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19-22。
    49. 董保華,論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現代法學2007年第6期,重慶市: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11月,頁69-75。
    50. 董保華,勞資博弈之道——兼談勞動合同立法博弈中「強資本、弱勞工」的觀點,社會科學家2009年01期,桂林市:桂林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8-14。
    51. 劉偉林、胡曉鵬,論跨國公司的就業效應,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12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頁64-68。
    52.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資與就業--個人力資本分析框架,財經論叢2004年01期 ,浙江:浙江財經學院,頁1-14。
    53. 蔡維力、張愛軍,當代中國的勞資博弈——《勞動合同法》焦點條款的法經濟分析,《山東社會科學》2008年05期,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104-107。
    54. 蔣天成,及時完善規章制度有效預防勞動糾紛,中國勞動2007年11月,北京: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研究所,頁45-46。
    55. 鍾輝,FDI對中國就業影響的動態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5年12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頁11-15。
    56. 關懷,《勞動合同法》與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法學雜誌2005年第05期,北京:北京市法學會,頁6-9。
    57. 魏文彪,民主博弈是立法公平的必要程式,人大研究2006年12期,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頁11。
    58. 魏浩征,2008年十大勞動爭議案件點評,工會博覽(社會版) 2009年02期,北京:北京市總工會,頁24-25。
    59. 顧永紅、胡漢輝,外商直接投資激勵對產業升級影響的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7年10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頁59-63。

    三、中文論文
    1. 李彥銳,中國大陸勞動合同制度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硏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2. 吳聯稚,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的調整與影響---以某台商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3. 徐維秉,企業因應中國勞動合同法之變革策略及其對心理契約、組織承諾、核心競爭力、與組織績效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4. 黃春玉,中國實施勞動法對台商之衝擊及台商之因應,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5. 趙東濟,中國(共)涉外投資法之研究—以三資企業經營管理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四、中文報章雜誌
    1. 李書良,富士康帶頭遵守勞動合同法 對台企產生指標作用,台北: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3日,A11版。
    2. 李書良,中國人保部 轟媒體 挺富士康,台北:工商時報,2010年7月24日,A11版。
    3. 呂國禎、林亞偉,「新勞改」將把台商逼出大陸?,商業週刊2007年10月第1037期,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80。
    4. 蕭勝鴻,勞工成本將增五成 郭台銘急見吳儀,商業週刊2007年9月第1035期,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62。

    五、外文書籍及期刊
    1. Balasubramanyam, V. N.; M, Salisu and D. Sapsfor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EP and IS Countries”, Economic Journal , 1996, 106 (January) , pp92-105.
    2. Bhagwati, J. N., 1994,“Free Trade : Old and New Challenges”, Economic Journal , 104 , pp231-246.
    3. Brander, J. A. and B. J. Spencer. Export Subsidie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val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5, 18, pp83-100.
    4. Dunning, J. 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London:Allen & Unwin, 1981.
    5. Hwang, H. and C2C. Mai. The Tariff-jumping Argument and Location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 32, pp109-129.
    6. International Employment Law: The Multinational Employer and the Global Workforce, Christian T. Campbell & Donald C. Dowling, Jr., 1999.
    7. International Labour Law: Selected Issues, Dr. Lammy Betten, 1993.
    8.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a workers` education manual, Geneva,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1998, 4th (rev.) ed.
    9. Labor Law: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a Free Society, Walter E. Oberer & Kurt L. Hanslowe & Timothy J.heinsz,4d ed,1994.
    10.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engines of growth ,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2, New York : United Nations, 1992.

    六、網路資料
    1. 104人力銀行網站,網址:http://www.104.com.tw/CFDOCS/2000/pressroom/104news961212_.htm,最後檢閱日期:2010年7月5日。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網址:http://big5.mofcom.gov.cn/aarticle/tongjiziliao/v/201002/20100206785656.html,最後檢閱日期:2010年7月5日。
    3. 張潔平、朱一心,〈中國工運要求成立獨立工會改變國運軌跡〉,《亞洲週刊》2010年二十四卷二十三期,香港:亞洲週刊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c&Path=241323811/23ae1a.cfm,最後檢閱日期:2010年7月5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5261010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6101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10101.pdf985KbAdobe PDF2626View/Open
    010102.pdf985KbAdobe PDF240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