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899879      Online Users : 6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046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462


    Title: 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 與青少年自我中心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method,self-identity and the adolescent egocentrism
    Authors: 李盈瑩
    Contributors: 王鍾和
    李盈瑩
    Keywords: 青少年自我中心
    父母管教方式
    自我認同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5 15:29:26 (UTC+8)
    Abstract: 為暸解北台灣地區高中生之自我中心表現與性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間的關係,乃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共5所高中、高職學校之學生466人為研究對象,再採用個人基本資料問卷、「青少年自我中心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自我認同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高中生的自我中心傾向、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皆略高於中等。
    二、高中生知覺父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專制權威」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寬鬆 放任」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三、高中生知覺母親所採用的管教方式以「寬鬆放任」型為最多,其次則為「專制權威」型,而最少採用的管教方式為「忽視冷漠」型。
    四、高中生的自我認同傾向以「認同遲滯」型為最多,其次則為「認同混淆」型,而最少傾向於「認同預定」型。
    五、不同性別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及「假想觀眾」特徵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男高中生比女高中生會有較多的「個人神話」特徵表現。
    六、男高中生知覺父母採用最多的管教方式類型為「專制權威」,而女高中生則為「寬鬆放任」。
    七、女高中生傾向「認同遲滯」型的多於男高中生;男高中生傾向「認同有成」型、「認同混淆」型及「認同預定」型的多於女高中生
    八、性別與父母管教方式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九、父母採用不同之管教方式,整體高中生的「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 父親或母親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2. 父親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假想觀眾」特徵。
    3. 父親或母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開明權威」及「專制權威」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4. 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比採用「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高中生會越常顯露出「個人神話」特徵。
    十、 性別與自我認同並不會交互影響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
    十一、自我認同類型不同之高中生的「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有顯著差異存在:
    1.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及「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自我中心的表現。
    2.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遲滯」型的高中生,比「認同混淆」型及「認同有成」型者,較常顯現出「假想觀眾」的特徵。
    3.自我認同類型傾向「認同有成」型的高中生,比「認同遲滯」型及「認同混淆」型者,較常顯現出「個人神話」的特徵。
    十二、整體高中生的「認同有成」、「認同遲滯」之自我認同傾向及父親採用「寬鬆放任」的管教方式等變項,為預測高中生「整體自我中心」表現、「假想觀眾」特徵及「個人神話」特徵的重要變項,預測力分別為12.7%、14.3%及14.7%。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的參考。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南發(1990)。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論、研究與應用。教育學刊,第9期,p.201-238。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江南發(1990)。青少年期自我統合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南發(1995)。青少年自我中心主義與偏差行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7期,p.2-9
    任以容(2003)。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第14期,p.221-222。
    吳靜吉(1986)。掌握人生方向盤─自我認同的追尋。張老師月刊,第3期,p.78-89。
    吳英長(1988)。少年期自我中心的探討。台灣教育,第449期,p.20-26。
    吳金香(1978)。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第4期,p.39-72。
    林清財(1985)。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斌(2004)。中學生自我中心傾向及其解決策略—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6期,p.65-69
    邱秀燕(1999)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 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孫旻儀(2005)。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4)。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書局。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燕如(1988)。父母管教態度對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價值取向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 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霏、雷靂(2006)。青少年假想觀眾和個人神話觀念的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第14卷,第6期,p.873-879。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李綢(1983)。大專男女生自我統整程度與職業選擇丶學習滿意度及父母養育方式之比較硏究。教育心理學報,第16期,p.89-98。

    陳明輝(2001)。靑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陳坤虎(2001)。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慧如(2004)。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姵君(2008)。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麗娟(1992)。新制師院生職業認定和生涯成熟的輔導效果研究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第5期,p.123-178。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梁雲霞(1987)。大學生自我統整、成就動機、性別角色與事業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鹿美麗(2008)。初中生自我中心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第16 卷,第2 期,p.199-200。
    曾育貞(2002)。刺激尋求動機、靑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硏究 : 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曾筱婕(2010)。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國中生幸福感。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英虹(2003)。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芬(1982)。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慧雯(2002)。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社會活動經驗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淑燕(1986)。年級、性別、自我統整與成敗歸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費江濤、蔣濤、鄭瑜(2009)。青少年自我中心心理探究。經營管理者,第17期,p.15。
    詹淑芬(2005)。中學獨生子女生活壓力與自我認同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智馨(1996)。大學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第28卷第1期,p.7-28。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姿君(1994)。大學生自我認定狀態與其生涯決定程度及自我分化水準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貴(2006)。青少年自我統合危機、自我調整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鄭靖芬(2005)。師範學院生與一般大學校院教育學程生就讀歸因、生涯自我效能、自我認定狀態與任教承諾之比較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謝佳芳(2007)。幼兒所知覺的父母管教方式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筱萍(2004)。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一萍(1997)。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戴薏珊(2003)。大學生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自我認同風格之關係硏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裡。



    貳、西文部分
    Adams, G.R., & Jones, R.M. (1981). Imaginary audience behavior: A validation study.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 1-10.
    Adams, G.R., & Jones, R.M. (1982). Adolescent egocentrism: Exploration into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1, 25-31.
    Adams, J.S. (1992).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nolik, S.A. (1981). Imaginary audience behavior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s among delinquent and nondelinqu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 443-454.
    Baldwin, A.L., Kalhoun, J., & Breese, F.H. (1945). 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58(3).
    Baumrid, D. (1974).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compentence through socialization. In A.D. Pick (Ed.).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7, 3-48.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minnesota Press.
    Becker, W.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 In M.L. Hoffman & L.W.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New York: Russell Sage.
    Bronfenbrenner, U. (1961). Some familial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in adolescents. In Petrullo, L. & Boss, B.M. (Eds.), Leadership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Rinehart,and Winston.
    Elder, G.H. Jr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hild 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ry, 25, 241-262.
    Elkind, D. (1967). 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38, 1023-1034.
    Elkind, D. (1985). Egocentrism redux. Development Review, 5, 218-226.
    Elikind, D. (1978). The child’s reality:Three developmental themes. Hillsdale,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lkind, D., & Bowen, R. (1979). Imaginary audience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5, 38-44.
    Enright, R.D., Lapsley, D.K., & Shukla, D.G. (1979). Adolescent egocentrism in early and late adolescence. Adolescence, 14, 687-695.
    Enright, R.D., Shukla, D.G., & Lapsley, D.K. (1980). Adolescent egocentrism- sociocentrism and self-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9(2), 101-116.
    Eriskon, E.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Gray, W.M., & Hudson, L.M. (1984). Formal operation and the imaginary audi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0(4), 619-627.
    Greene, K., Rubin, D.L., Hale, J.L., & Walters, L.H. (1996). The utility of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 egocentrism in designing health promotion messages. Health Communication, 8(2), 131-152.
    Hudson, L.M., & Gray, W.M. (1986). Formal operation,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the personal fable. Adolescence. 21(84), 751-765.
    Hurlock, J.E.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Kimmel, D. C. & Weiner, I. B. (1985). Adolescence: A developmental trans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apsley, D.K., & Murphy, M.N. (1985). Another look at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Development Review, 5, 201-217.
    Lapsley, D.K., FitzGerald, D.P., Rice, K.G., & Jackson, S. (1989).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the “new look” at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A test of 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4, 483-505.
    Lapsley, D.K., Jackson, S., Rice, K., & Shadid, G.E. (1988).Self-monitoring and the “new look ” at the imaginary audience and personal fable: An ego-develop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3, 17-31.
    Lewis, H. L. (2003). Differences in ego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cross age, ethnicity, and gender.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3(2) , 159-189.
    Maccoby, E.E., & Martin, J.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rcia, J.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Ed.),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Margolies, P., & Weintraub, S. (1977). The revised 56-item CRPBI as a research instrument: Reliabil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3, 472-476
    O`Brien, M.T. (1988). Identity disorder and career counseling theory: Recommendations for conceptual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udent Development, Storrs, CT. Eric Document ED312 546.
    O`Connor, B.P., & Nikolic, J. (1990).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formal operations as source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 149-158.
    O`Connor, B.P. (1995).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r as source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 205-227.
    Protinsky, H., & Wilkerson, J. (1986). Ego identity,egocentrism,and formal operations. Adolescence, 21(82), 461-466.
    Pumroy, D.K. (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Riley, T., Adams, G.R., & Nielson, E. (1984). Adolescent egocentrism: The association among imaginary audience behavi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parental support and rejec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3(5), 401-417.
    Roe, A., & Siegelman, M. (1963). 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pment, 34, 355-369.
    Sears, R.R. (1984).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In S.A.Mednick,M.Harway, & K.M. Finello(Eds.).Handbook of lomgitudinal research:Vol.1.Birth and childhood cohorts.pp.161-174. New York:Praeger.
    Vartanian, L.R. & Powlishta, K.K. (1996).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cognitive foudations of adolescent egocentrism.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6(2), 157-178.
    Willam, W.C. (1958). The PAL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2, 478-49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7152022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202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2201.pdf104KbAdobe PDF2371View/Open
    202202.pdf205KbAdobe PDF2281View/Open
    202203.pdf788KbAdobe PDF294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