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令瑩(2001)。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屏地區國中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智鴻(1986)。我國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嘉寧(2003)。台南市不同父母教養方式之國中生的生活適應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大專生參與專題研究計劃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NSC91-2815-C-017-002-H),未出版。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瓊玉(2006)。臺南縣市國民中小學專任行政人員人際關係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理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金香(1978)。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清(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治勳(2003)。青少年同儕關係評估及其特性之探討-以憂鬱傾向與壓力歷程特性為指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鐡雄(1996)。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價值觀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6),153-162。 何金樺(2002)。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汪履維(1981)。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姍姍(1984)。性別角色、價值觀念與人際吸引之相關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樹人(1987)。價值問卷在生計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6,21-22。 林文瑛、王震武、黃富源(1999)。青少年犯罪形成歷程的學校因素探討。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世欣(199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靜宜(1998)。專科學生工作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雅雯 (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強華(1990)。學生次級文化的瞭解與運用。教師天地,44期,頁19-22。 徐慶娟(1996)。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馬藹屏 (1997)。青少年次文化初探。學校衛生,30,頁55-59。 候崇文(1998)。少年出入不當場所問題及其與一般少年行為上的比較。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8:1-22。 陳正宗(1999)。當今青少年價值導向之質化研究。教育部八十八年委託研究計劃。台北:教育部。 陳武天(2007)。國中學生同儕關係、偏差行為與中途輟學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秀卿(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湘(1998)。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嘉泉(2003)。國中學生價值觀與綫上遊戲經驗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粘沅如(2004)。我國國中學生價值觀之調查研究-以彰化市三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民杰(2010,11月)。什麼事會聽同學的?–同儕對學生行為之影響。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4。檢索日期,取https://tted.cher.ntnu.edu.tw/?p=350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黃牧仁譯,Erwin 著(1999)。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臺北:五南。 傅佩榮(1997)。德育與儒家價值觀。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18-28。 黃小芳(2009)。國中學生性格特質、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郁婷(2006)。國中學生文化資本、同儕互動及內化判準對寫作動機與作文品質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傑(1995)。當代青少年的次文化。青少年醫學研討會。 黃德祥(199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Frondizi,Risieri著,黃藿譯(1984)。價值是什麽?價值學導論。台北:聯經。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 23, 149-193。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燕如(1988)。父母管教態度對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價值取向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自強(1984)。國中生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1,7-28。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態度、同儕互動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淑媛(2003)。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幸秀(2006)。青少年刺青次文化認同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薛凱方(2004)。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麗芬(1990)。父母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對子女工作價值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羅一萍(1997)。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dler,F.(1956).The value concept in soc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2,272-279. Akers,R.L. & M.D.Krohn & L.Lanza-Kaduce & M.Radosevich(1979),Social learning and deviant behavior: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4:636-665. Allport,G.W.,Vernon,P.E.,& Lindzey,G.(1960).Study of values. Manual and test booklet(3rded.).Boston:Houghton Mifflin. Baldwin,A.L.,Kalhoun,J.,& Breese,F.H.(1945).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Psychological Monographs,58(3). Baumrid,D.(1974).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compentence through socialization.In A.D.Pick(Ed.).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7,3-48.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minnesota Press. Becker,W.C.(1964).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In M.L.Hoffman & L.W.Hoffman(Eds.).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New York:Russell Sage. Berk,L.E.(1997).Child development.Boston:Allyn and Bacon. Bronfenbrenner,U.(1961).Some familial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in adolescents.In Petrullo, L.& Boss,B.M.(Eds.),Leadership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 Coleman,J.C.(1991).Friendship and the peer group in adolescence.In J.Adelson(Ed.).Hank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408-431).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Kevin Durkin(1995).Development social psychology:from Infancy to Old Age.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Elder,G.H.(1962).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hild rearing relationship.Sociometry,1(25),241-262. Erikson,E.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York:Norton. Graig,Delores.E.(1989).The school as a value influencing institu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06- 510. Hetherington,E.M.,& Frankie,G.(1967).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warmth,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2),119-125. Hoffman,L.W.(1977)Changes in family roles,socialization,and sex differences.American Psychologist,32,644-657. Kennedy,Gregory E.(1992).The value and commitment to work and family roles:influence of gender and family background.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8- 383. Kluckhohn,F.R.,& Strodtbeck,F.(1961).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EvanstonⅡ:Row Peterson. Lair,J.(1984).Change induction groups,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peer counseling.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1.2,493-494. Maccoby,E.E.& 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 P.H.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Mckernan,J.& Rusel,J.L.(1980).Differences of religions and aer in the value systems of Northern Ireland adolescents. Britiah 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V01.19(2),pp.115-118. Mussen,& M.E.Heatherington(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 Perry,R.B.(1926)General Theory of valu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mroy,D.K.(1966).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64,73-78. Roger,C.R.(1969)Freedom to learn. Rokeach,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press. Santrock,J.W.(2003).Adolescence.Texas:McGraw-Hill. Schaefer,E.s.(1959).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12,295-302. Schwartz,S.H.(1992).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T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In M.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5,pp.1-65,Orlando,FL:Academic Press. Sears,R.R.(1957).Pattern of child rearing:N.Y.:Harper & Row. Willam,W.C.(1958).The PAL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2,478-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