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62064      Online Users : 8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037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376


    Title: 分享與開啟:數位相機與生命意義之敘說的兩個案例研究
    Authors: 白詩瑜
    Contributors: 柯裕棻
    白詩瑜
    Keywords: 數位相機
    數位攝影
    意義
    敘述訪談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5 14:33:33 (UTC+8)
    Abstract: 本文旨在探究,數位相機與人們之間的意義構連,在經過數位化後的數位相機進入生活之後,如何改變家庭關係、自我論述、個人生活記憶和社會網絡,而數位相機對其生命歷程意義何在。

    本文透過文獻回顧,耙梳攝影和照片的基本概念,從底片相機的意義、功能和敘事方式,與其再現真實的討論,歸納出底片相機的可能性及運作方式,接著討論進入數位化後的數位相機,其意義和功能、分享特性、敘事方式以及再現危機,整理數位相機的特殊性和與底片相機的共通性。另透過敘述訪談(narrative interview),分析兩個案例,以發現其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建構屬於他們和數位相機的互動意義。

    研究發現兩個案例皆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位相機,使生活過得更順遂,心情更平穩(紓壓、平衡),兩者亦將數位相機作為解決(情緒、人際、生活困境)的方式,並從中又開啟了不同的領域(創作、部落格),並將之分享。兩人在現實生活中,皆因工作失去平衡,而後透過數位相機,找到調節生活壓力和彌補缺憾的方式,且獲得超越記憶與保存的意義,而衍生出更深層的情感。

    因此數位相機不僅延續了傳統相機的記憶留存的功能,且更加的著重在溝通、分享與認同。數位相機並非只是一個科技物,而是實際深入於人們生活之中,參與並建構人們的生活,共同與人們創造出獨特的意義。再者,數位相機使得攝影的意義並不僅止於照片本身或事件之中,而是包括拍攝的動作、拍攝前的意圖和運用的方式,皆有其代表性。其產生的意義是延伸、互動的,透過被攝者、觀者和攝影者的定義,找出自身角色與意義,並將意義延伸出更為複雜的解釋,深入於生活之中,持續影響著彼此。
    Reference: Flick, U. (1998). Narrative as Data.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pp.98-106).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Frohlich, D.M.(2002). Requirements for photoware. 2002 ACM conference on CSCW.

    Hagel, J., & Armstrong, A. G.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rmon, A. (2005). We simply can‟t stop shooting.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June 30 , 2011,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05/05/06/technology/06iht-ptphotos07.html?_r=1>

    Kirk D., Sellen A., Rother C., Wood K (2006) Understanding photowork.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06, Montreal, 1 Apr 2006. ACM, New York.

    Kindberg T., Spasojevic M., Fleck R., Sellen A. (2005, February 25). I saw this and thought of you: some social uses of camera phones. (HP laboratories Brist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hpl.hp.com/techreports/2005/HPL-2005-37.pdf

    Lasén, A. &Gómez-Cruz, E.(2009).Digital photography and picture sharing: Redefining the Public/ Private divide. Knowledge, Technology& Policy, 22(3), 205-215.

    Miller A., Edwards W. (2007). Give and Take: a study of consumer photo-sharing culture and practi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07, San Jose, p.347–356. Retrieved from http://delivery.acm.org/10.1145/1250000/1240682/p347-miller.pdf?key1=1240682&key2=6179760031&coll=DL&dl=ACM&ip=140.119.149.56&CFID=14502172&CFTOKEN=42700062

    Okabe D. & Ito M. (2003, August 23) Camera phones changing the definition of picture-worthy. Japan Media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ojr.org/japan/wireless/1062208524.php

    Risto S. & Frohlich D. M.(2011). From snapshots to social media - the changing picture of domestic photography.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Rheingold, H. (1993).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later D. (1995). Domestic photography and digital culture. In Lister M. (eds.), The photographic image in digital culture(pp.129–146). Routledge:London.

    Van Dijck J.(2008). Digital photography: communication, identity, memory. Visual Communication 7(1):57–76.

    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W. M. (2002).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王嘉如(2009)。《數位相機造形演變與趨勢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鉦勻(2007)。《網路使用者的分享行為及社群忠誠度對於 Web 2.0 網站使用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無名小站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5。高雄市:麗文。

    丁興祥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 M. Runyan)

    方嘉培(2009)。《不同品牌消費型數位相機前後期產品風格分析》。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朱嘉雯(2006)。《消費性數位相機品牌知名度與產品風格對消費購買決策之影響》。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政賢等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原書:Flick U.. Qualitative soziaforschung)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原書:Flusser V..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台北:攝影家。(原書:Rothstein A..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宋佳諭(2010)。《數位相機市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新竹市大學生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信彥(2007)。《彩色影像「高品質再現複製」系統—「從數位相機到LCD顯示器色彩轉換模組」之研究與建立》。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昭良(2004)。《紀實攝影專題:HAPPY LANDING-家庭照相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薇(2009)。《「照慾症」:城市漫遊中的數位攝影實作》。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宜君(2010)。《消費者對數位相機色彩價值感的認知差異》。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志翔(2010)。《與病毒共舞─婆娑生命之美紀實攝影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惠民(2005)。《台灣解嚴(一九八七)前後紀實攝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視界》,台北:麥田。(原書:Berger J.﹝1985﹞The sense of sight)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Berger J. ﹝1972﹞.Ways of seeing)

    吳雅樂(2009)。《權力的再現與再現的權力:新華網的川震新聞攝影之政治性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婉蓉(2000)。《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所碩士論文。

    盛繼潤、黃少華譯(1980)。《攝影與社會》,台北:遠流。(原書:Gisele F.. Photography& society)

    許綺玲(2001)。《糖衣與木乃伊》,台北:博創印藝。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原書:Benjamin W.. Walter Benjamin essais)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雜記》,台北:台灣攝影。(原書:Barth R.. La chamber claire)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照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遠流。

    倪鳴香(2009)。〈「我就是這工作,在工作中蛻變」:以生命史觀詮釋一位幼師職業角色之自我創化〉,《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118:26-31。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7-44。

    倪鳴香(2004)。〈敘述訪談與教育學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26-31。

    陳立盈(2009)。《鄧南光社會紀實攝影作品人物形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雨農(2009)。《應用資料採礦技術於數位相機產業消費者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
    譜。(原書:Marita S. &Lisa C..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陳胤廷(2008)。《數位相機品牌權益與來源國形象影響購買意願之研究─以台北市國立大學之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

    陳弘岱(2006)。《《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宇(2006)。《居家環境中照片的意義》。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耀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原書:Sontag S.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章光和(2002)。《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之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

    彭佳宣、倪鳴香(2005)。〈「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中正教育研究》,4(2): 115-141。

    彭佳宣(2004)。《「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張美陵(2010)。〈日常生活的快拍攝影:從真實的臨在感,到數位生活的網絡影像〉,藝術教育研究,19:115-148。

    張家瑄(2009)。《以中高齡使用者之觀點探討數位相機介面圖像符號及輔助型式之設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煜麟(2007)。〈資訊素養者的論域分析:傳記研究法的應用〉,《中華傳播學刊》,11:157-206。

    黃妙雯(2010)。《視覺與聽覺感性意象之關聯─以數位相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黃亞紀譯(2010)。《直到長出青苔》,台北:遠足文化。(原書:杉本博司)

    黃仁益(2010)。《解構。建構。時尚攝影—攝影創作與論述》。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建(2002)。《數位相機(DSC)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居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一(2002)。《當代數位攝影影像消費的特質與意義-以大頭貼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原書:Sontag S.. On photography)

    楊智捷(2007)。《數位化的美麗與哀愁--新聞攝影產製變化初探》。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雲娥(2009)。《台灣數位相機代工產業的供應商涉入新產品開發模式之研究-以兩家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廖進成(2006)。《數位相機顧客價值之研究-「方法-目的鏈結」模式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廖哲明(2004)。《大台北地區數位相機消費者之購買行為與市場區隔》。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筠(2010)。《品牌策略、品牌體驗、品牌權益與品牌績效之研究-數位相機產業實證》。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純(2007)。《影響品牌延伸成功因素之實證研究---以數位相機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所碩士論文。

    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2008)。《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鄭淑玲(2009)。《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銀髮族對於數位相機接受度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劉惠媛譯(2002)。《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原書:Berger J. About looking)

    劉宇妍(2008)。《數位攝影中擬像特質之研究與運用-以時報廣告金像獎公益類暨個人平面廣告設計創作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劉明清(2010)。《影像自身—攝影創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美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論文。

    劉奎麟(2010)。《應用限制理論於專案管理-以數位相機產品開發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謝昇憲(2010)。《智慧型影像處理技術於高階數位相機之應用》。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蕭中台(2008)。《中高年齡層數位相機使用者介面之設計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所碩士論文。

    顏博震(2007)。《科技介入藝術:數位時代的攝影本質及其當代社會應用》。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簡宏璋(2006)。《論攝影圖像之多維度─攝影術、機具與數位世界交涉現象之反思》。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錚(2010)。《觀念的街頭》,杭州:浙江攝影。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845100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451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2780KbAdobe PDF272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