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王元賢(2003)。《候選人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北縣第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9)。《傳播内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角色認同與政策議題》。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相尹 (2001)。《公領域內女性角色的性別反思-以國會女性助理為例》。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王海波(2009.8.27)。<馬來西亞華媒駁斥種族主義指責:勿帶有色眼光>,《中國僑網》。上網日期: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chinaqw.com/hqhr/hrdt/200908/27/177768.shtml 王國璋(1997)。《馬來西亞的族群政黨政治(1955~1995)》。臺北:唐山。 王國璋 (2003)。<馬來西亞華社的領導危機>,《僑協雜誌》 ,81: 12-15。 王樂麗、朱浤源、鄭月裡 (2000)。<融合或衝突?馬華伊斯蘭近代發展初探」簡介>,《漢學研究通訊》,19(2): 219-235。 王曉梅(2009)。<馬來西亞華人族群認同與語言傳播之間的互動>,鄭文泉、傅向紅(編),《粘合與張力 當代馬來西亞華人的族群内關係》,頁175-187。雪蘭莪: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 丘光耀 (2003).<雙重文化霸權下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與文化認同新探>,《海華與東南亞研究 》,3(4): 95-120。 石凔金 (2005)。《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古鴻廷 (1994)。《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 》。 臺北:聯經。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合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臺北:群學出版社。(原書Allan Johnson [1997]. Gender Knot: Unraveling Patriarchal Lega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伊斯蘭姐妹組織 (2004)。《伊斯蘭與女性雪蘭莪》。吉隆坡:星洲日報。 沈天奇(2006.8.10)。<從馬來西亞城鄉規劃剖析白小事件與增建華小制度>。上網日期:2010年6月3日,取自http://www.djz.edu.my/resource/images/doc/zjhx/article2.pdf 吳志怡 (2003)。《女性政治人物媒體形象之建構─以總統府緋聞案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吳庚(1983)。《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臺北:聯經。 李郁青(1996)。《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貞德(2009)。《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美馨(2005)。《女男女大不同?電視新聞如何報導政治人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何國忠 (1993)。<多元文化下的徬徨:馬來西亞華族知識分子的困境>,《問題與研究》,32(1): 77-86。 何國忠 (2002)。<馬來西亞華人文化>,《文訊》,195:36-39。 李偉滿(2008.04.24)。<四朝野政黨女從政者鹹認 女性要醒覺打破傳統思維>,《獨立新聞在綫》。上網日期:2008年7月1日,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579 呂貴香(2007)。《西北穆斯林婦女地位的變遷與調適 : 以臨夏穆斯林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硏究所96年度碩士論文。 吳富盛、陳芸芸(2004)。《性別新聞學》。臺北:韋伯。(原書Cynthia Carter、Gill Branston、Stuart Allan[1998].NEWS, Gender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宋鎮照(1996)。《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臺北:五南。 李寳鑽 (1998)。《馬來西亞華人涵化之研究-以馬六甲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林合勝 (2001)。《馬來西亞華人角色轉變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宗仁 (1985)。<馬來西亞華人問題>,《臺灣教育》,412: 36-38。 林若雩 (2001)。《馬哈迪主政下的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關係(1981-2001)》。 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邱宜儀、蘇蘅(2009)。<政治名人與媒體:馬英九報導的新聞框架初探>,《新聞學研究》,99:1-45。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九○年代婦女參政運動》。臺北:女書文化。 韋政通(1991)。《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水牛。 韋政通(1987)。《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紀傳財(2009)。<改變.希望.人民力量>,《透視308 馬來西亞覺醒了…》,紀傳財編。吉隆玻:海濱出版(馬)私人有限公司。 洪嘉蔆(2003)。《運動新聞文本的性別意涵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 (2002)。<台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17-58。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 孫和聲、唐南發編(2007)。《風雲五十年-馬來西亞政黨政治》。吉隆玻:燧人氏事業。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7:141-166。 莊迪澎 (2002)。《看破媒體》。 吉隆玻:破媒體。 莊迪澎(2004)。《強勢首相 VS弱勢媒體:給馬哈迪的媒體操控算帳》。雪蘭莪:破媒體傳播事業社出版。 莊迪澎(2009)。<威權統治夾縫中的奇葩—馬來西亞獨立運動方興未艾>,《新聞學研究》,99:169-199。 夏倩芳、張明新(2007)。<社會衝突性議題之黨政形象建構分析──以《人民日報》之「三農」常規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91:85—142。 祝家華、潘永強 (2007)。《馬來西亞國家與社會的再造》。吉隆玻:益新印務有限公司。 陳子瑩(2007.12.05)。<政黨占印刷媒體半壁江山 張曉卿成印刷媒體大贏家>,《獨立新聞在綫》。上網日期:2009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5502.html 陳中和 (2003),<多元族群國家原教旨主義政黨理念之探討-以馬來西亞伊斯蘭黨為例>,《亞太研究論壇》,21:69-100。 陳中和(2006.11)。《馬來西亞伊斯蘭政黨政治-巫統和伊斯蘭黨之比較》。吉隆玻: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 張正霖(2002.1.15)。<日據時期台灣新美術運動保守風格的總體脈絡與意識形態分析>,《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上網日期:2010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773.htm#note84 張存武、湯熙勇編(2002)。《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臺北:華僑協會總會。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1)。《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晉(2008)。《媒介與社會性別研究:理論與實例》。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臺北:正中。 張錦華 (1999)。〈女性主義與傳播研究〉,《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王雅各主編,頁93-130。台北:心理。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07)。《女性主義媒介研究》。臺北:遠流。(原書:Zoonen, L.V.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張璐(2009)。<希拉蕊與佩林:婦女運動、性別政治和美國總統大選>,《美國研究》,1:84。 陳耀薇 (2007) ,<伊斯蘭女權主義?>,《台灣東南亞學刊》, 4(2): 129-133。 黃士春(1984)。《馬來西亞聯合邦憲法(華文譯本)》。吉隆玻。 揚允運(2009)。<媒體變!變!變!>,《透視308 馬來西亞覺醒了…》,紀傳財編。吉隆玻:海濱出版(馬)私人有限公司。 黃田榮(2004)。<2004年大選華人政治分析>,潘永強(編)《舊政府新政權:馬來西亞2004年大選與政治走向》,頁41-74。吉隆玻:大將出版社。 傅向紅(2009)。<身體自主權的萌發 試探馬來(西)亞婦運的内在張力>,鄭文泉、傅向紅(編),《粘合與張力 當代馬來西亞華人的族群内關係》,頁117-131。雪蘭莪: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 黃招勤(2004)。《西馬來西亞華文報之發展與困境── 多族群環境中報紙角色和功能的轉變》。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 黃厚滋(2002)。《性別政治與社會變遷-馬來西亞馬來婦女社會性別形成之分析》。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偉步(2008)。《星洲日報研究》。吉隆坡:復旦大學出版社。 彭偉步(2009)。《新馬華文報文化、族群和國家認同比較研究中》。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黃國富(2008) 。<遲滯中突露曙光:馬來西亞的媒改行動>,《新聞學研究》, 97: 283-318。 黃國富(2008b)。<掙紮在威權政體與族群政治中的媒體改革——以馬來西亞「撰稿人聯盟」的實踐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5(2):89-118。 曾慶豹 (1990) ,<儒學在馬來西亞華社之發展及其前景>,《孔孟月刊》,28(7): 15-25。 賀璋瑢(2006)。《兩性關係本乎陰陽-先秦儒家道家經典中的性別意識研究》。臺北:巴蜀書社。 葉明德 (2002) 。<馬來亞華人政治參與型態與困境>,《亞洲研究》,43: 117-165。 楊建成(1982)。《馬來西亞華人的困境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探討一九五七~一九七八》。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楊婉瑩(2008)。<書評:Gender and Election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性別與選舉:打造美國政治的未來﹞>,《臺灣民主季刊》,5(2):175-180。 楊意菁(1999)。<形象與性別政治的迷思?探討女性候選人與媒體形象建構>,「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廖小健(2007),《戰後馬來西亞族群關係研究》,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趙浩生(2005.11.28)。<政治遊說、國際公關與中國形象——趙浩生教授清華大學演講錄>,《中華傳媒網 學術網》。上網日期:2010年6月12日,取自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2803 潘永強(2000)。《馬來西亞國家機關與公民社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永強 (2004) 。<抗議與順從:馬哈迪時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 《海華與東南亞研究》,4(2): 54-86。 鄭至慧(2008)。<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主編,頁81-120。臺北:女書文化。 鄭赤琰 (2000) 。<華人選民在馬來西亞大選中的槓桿作用>, 《亞洲研究》,36: 34-46。 範若蘭(2004)。<1929-1933年經濟危機與中國女性人口國際遷移:馬來亞個案研究(1929-1941)>,《婦女研究論叢》,57:55-61。 範若蘭(2009)。<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馬來西亞穆斯林婦女>,《東南亞研究》,5:71-77。 潘慧玲(2003)。《性別議題導論》。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蕓蕓(2006) 。《馬來西亞族群別婦女勞動參與之趨勢,1957-2000》。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鎮基 (1993) 。<馬來西亞種族保護政策的評析>, 《僑協雜誌》,40: 29-32。 賴觀福主編 (1982) 。《馬華文化探討》。吉隆玻: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 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國立編譯舘。(原書:Bryan Turner [2008]. 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anations in Social Theory. Third edition. London: SAGE. ) 謝臥龍主編(1996)。《兩性、文化與社會》。臺北:心理出版社。 謝臥龍(2002)。《性別:解讀與跨越》。 臺北:五南。 謝偉倫 (2009.02.27) 。<巾幗何須讓鬚眉?--女性政治參與狂想曲>, 《獨立新聞在綫》。上網日期:2009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8939.html 蕭新煌(2000.10)。《東南亞的變貌》。臺北:九冠印刷品有限公司。 羅世宏等譯(2008.08)。《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原書:Barker, C.[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 Thousand Oaks : Sage.) 羅燦煐(1998)。<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臺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159-190。 顧長永、蕭新煌主編(2002)。《新世紀的東南亞》。臺北:五南。 顧長永(2009)。《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臺北:商務。 -(2008.10.24)。<馬來西亞回教理事會裁決:禁止女性衣著舉止“男性化”>,《愛白網》 。上網日期:2009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aibai.cn/info/open.php?id=18729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1)。<馬來西亞>。上網日期:2010年5月17日,取自http://gender.wrp.org.tw/Page_Show.asp?Page_ID=171 -(2008.08.17)。<馬國前副首相復出 補選掀開三角戰>,《大紀元》。上網日期:2010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8/17/n2231709p.htm -(2008.02.23)。<小辣椒馮寶君棄戰,你覺得她該走還是留?=> 馮寶君宣佈退選120小時後歸隊>,《第六感海外華人論壇》。上網日期:2010年7月15日,取自http://forum.6cn.org/thread-412531-1-263.html AHMAD, A. (1998). Woman in Malaysia, Country Briefing Paper. Programs Depart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ivision (SOCD) staff. Azizah, W. (2002). Case Study Women in Politics: Reflections from Malaysia. In International IDEA. Beckwith, K. (2003). The Gendering Way of States: Women’s Representation and State Reconfiguration in France,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Babaszak, L. A., Beckwith,K. & Rucht,D. (Eds), Women`s Movement Facing the Reconfigurated Stat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roll, S. J. & Linda M. G. Z. (1993). Feminist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Science. In Finifter, A. W.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ang, C., & Hitchon, J. (2004). When does gender count: Further insights into gender schematic processing of female candidates` political advertisements. Sex Roles, 51, 197-208. Connell, R. W. (1990). The State, Gender, and Sexual Politics: Theory and Appraisal. Theory and Society, 19, 507-544. Dancz, V.H. (1987). Women and Party Politic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t, K. P. (2000). Representing Gay Men on American Television.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9(1): 59-. Hamzah, A. (2002). Women in the media: facing the challenges.In Omar, R. & Hamzah, A. (Eds.), Women in Malaysia: Breaking boundaries (pp.65-86). Kuala Lumpur:Utusan Publications and Distributors Sdn Bhd. Joseph, C.(2006). Negotiating discourses of gender, ethnicity and schooling: ways of being Malay, Chinese and Indian schoolgirls in Malaysia. Pedagogy, Culture & Society,14(1),38. Inglehart, R., Pippa, N. (2003). Rising Tide: Gender Equality and Cultural Change around the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2009.08.31). Women in Parliaments. Retrieved September 30, 2009, from http://www.ipu.org/wmn-e/world.htm Li, C.Y. (2000). Confucianism and Feminist Concerns: Overcoming the Confucian “Gender Complex”.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7(2),187-199. Ministry of Women and Family Development (2003). The Progress of Malaysian Women since independence1957-2000. Kuala Lumpur: Ministry of Women and Family Development. Mohamad, M. (2004). Women’s Engagement with Political Islam in Malaysia. Global Change, Peace & Security, 16(2),133-148. Ng,C., Mohamad, M. & Tan, B.-H. (2006). Feminism and the women`s movement in Malaysia : an unsung (r)evolu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Ng,C. (1999). Positioning women in Malaysia: class and gender in an industrializing stat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Ong, A. (1990). state versus Islam: Malay families, women`s bodies, and the body politic in Malaysia. American Ethnologist,17(2), 258-276. Ong, A. & Peletz, M.G. (1995). Bewitching Women, Pious Men: Gender and Body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kin, S. M. (1998). Feminist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Kourany, J.(Ed), Philosophy in a Feminist Voice: Critiques and Reconstructions (pp. 116-144).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hillips, A. (1998). Democracy and Representation. In Phillips, A. (Ed), Feminism an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hode, D. L. (1998). The Politics of Paradigms: Gender Difference and Gender Disadvantage. In Phillips, A. (Ed), Feminism an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n,C.B. (2000).The Religio of Chinese in Malaysia.In Lee,K.H.& Tan,C.B. (Eds),The Chinese in Malaysia (pp. 282-315).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ing, H. (2007). Gender discourse in Malay politics: old wine in new bottle? In E. T. Gomez (Eds),Politics in Malaysia: The Malay dimension (pp.75-106).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Zaharopoulos T. (2007). The news framing of the 2004 olympic games.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