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93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223992      在线人数 : 1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37


    题名: 成年未婚媽媽婚姻與生育之抉擇
    The decision-making of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among adult never-married mothers.
    作者: 鄭雅云
    Cheng Ya Yun
    贡献者: 謝美娥
    鄭雅云
    Cheng Ya Yun
    关键词: 成年未婚媽媽
    未婚
    生育
    未婚單親
    never married mother
    unmarried
    childbearing
    single mother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3-09-04 09:47:30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針對成年未婚媽媽之婚姻與生育決策進行探討,了解成年未婚媽媽從未婚懷孕初始至生育之經驗與感受、分析決定未婚生育之因素,以及彙整未婚生育歷程之需求。透過本研究期待可瞭解:一、探討成年未婚媽媽未婚生育之經驗與感受;二、分析成年未婚媽媽婚姻與生育抉擇之因素;三、整理成年未婚媽媽未婚生育之需求,以利社會工作實務相關參考。本研究使用立意取樣與滾雪球抽樣策略,與台北市大孜婦女中心、台北市文山婦女中心合作,選取符合本研究設定之研究對象參與研究,並以滾雪球策略以研究者自身之網絡邀請受訪者,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社會工作實務參考。
    依據研究問題與目的,研究者邀請北部地區十二位成年未婚媽媽進行一對一的深度訪談,研究結果茲分述如下:
    一、成年未婚媽媽決定生育之因素包含「避免殘害生命」、「生理因素」,以及「情感因素」。(一)生理因素:擔憂超過生育年齡、擔憂孩子健康狀況不佳、擔憂墮胎對本身健康不佳。(二)情感因素:欲生下喜歡之人的孩子與希冀生育可綁住兩人的關係。
    二、決定留養之因素則包含下列五項:對孩子難以割捨的情感、孩子是感情的寄託、渴望為人父母、認為自行撫養對孩子較佳,以及養育是負責任的行為。
    三、成年未婚媽媽婚姻決定之因素主要包括兩大部份:「考量婚姻之成本」與「考量婚姻之效益」,前者包含個人因素中的渴望自由、避免無法融入對方家庭、對婚姻形式不認同、對婚姻角色不認同、對婚姻沒有信心以及避免與不適任之男友結婚;後者則包含不需害怕他人眼光、獲得家人諒解,以及可以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四、成年未婚媽媽於未婚生育之時,主要的需求可分為以下四點:害怕他人眼光、徬徫無助之心態、財務困難與親職無法負荷。
    五、研究發現成年未婚媽媽在婚姻與生育之決定上,含有社會交換的觀點,並且受到婦女成年早期發展任務之影響;其次,在面對困難時,亦符合生活模式所提出會先對壓力源進行評估,並尋找環境之資源以利交流調適。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中時電子報(2007)。《只要孩子不要爸,非婚生子創新高》。PChome電子新聞台網頁(http://blog.xuite.net/cghs/class/9755516)。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2008)。《非婚生子女日增 權益待保障》。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網頁(http://www.natwa.org.tw/newslistdetail.php?id=788)。
    內政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兒童局(2008)。《內政部兒童局(歷年婚生、非婚生、棄嬰或無依兒童出生登記人數)》。內政部兒童局網頁(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社會司(2009)。《內政部社會司(特殊境遇婦女人數概況)》。內政部社會司網頁(http://sowf.moi.gov.tw/03new/new03.htm)。
    內政部社會司(2009)。《內政部社會司(特殊境遇婦女符合款項)》。內政部社會司網頁(http://sowf.moi.gov.tw/03new/new03.htm)。
    牛憶先(2000)。《影響未成年懷孕母親生育後復學之家庭、經濟與社會觀範因素》。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芬(2006)。《從女性主義觀點看未成年懷孕女性性別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麗容(1995)。《台北市家庭結構變遷與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第259 輯。
    任麗華、傅凱祺(2005)。〈未婚懷孕少女生育之福利需求與政策內涵:人文區位的分析〉,《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3期,頁41-108。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朱柔若譯,Neuman W. L.原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揚智文化。
    江亮演(2008)。《婚姻與家庭》。台北:松慧文化。
    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統計專區(台灣地區育齡婦女生育概況)》。行政院主計處網址頁(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835&ctNo de=531)
    行政院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統計專區(台灣地區65歲以下成年人對婚姻有關的看法)》。行政院主計處網頁(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835&ctNode=531)
    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統計專區(主要國家女性同居及未婚生子概況)》行政院主計處網頁(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835&ctNode=531)
    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統計專區(主要國家婦女婚育概況)》。行政院主計處網頁(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835&ctNode=531)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第26期,頁71-95。
    吳尌君(2005)。《婚姻與家庭》。台北:華騰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nel Quinn Patton原著(2008)。《質性硏究與評鑑》。台北:揚智文化。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沙依仁(1986)。《婚姻與家庭》。台北:隆盛。
    李紹嶸、蔡文輝合譯,Lamanna M. A. and A. Riedmann原著(1987)。《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沈滿華(1997)。《青少年未婚媽媽孕期生活經驗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兒福聯盟研發組(2008)。《台灣棄兒現況分析》。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網頁(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p0.php?id=234&typeid=25&offset=0)
    周彥亨(2004)。《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培萱(2000)。《台北未婚媽媽之家青少女決定生育的經驗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念縈譯,Zanden Vander原著(2008)。《人類發展學 : 青少年與成人發展》,台北 : 麥格羅希爾。
    林松齡(2000)。《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台北:五南。
    林淑芬(1985)。《未婚媽媽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雯(2004)。《懷孕少女生育決定歷程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五南。
    胡帅慧(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帅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徐光國(2004)。《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帅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73。台北:巨流。
    洪雅真(2001)。<外遇、分居、離婚與再婚>。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適應》。台北:心理。
    胡帅慧(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帅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翁秀毓(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70-101。
    張乃千(2006)。《高雄地區非預期懷孕少女懷孕生育中求助經驗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芝譯,Papalia E. D., S. W. Olds and R. D. Feldman原著(2005)。《人類發展 :成人心理學》。台北 : 麥格羅希爾。
    郭靜晃、吳幸玲譯, Philip and B. Newman原著(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君婷(2006)。《台灣中高教育程度女性之生育動機與抉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庭(2004)。《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華(2003)。《未婚單親媽媽在單親歷程中的逆境突破》。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靜雁(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彭淑華、鄭麗珍、張英陣等譯(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導論》。台北:洪葉。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重慶。
    陽琪、陽琬譯,Norman Goodman原著(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與出路〉。胡帅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39。台北:巨流。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蔡惠華(2000)。《2000 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孛普查之弱勢族群探究-單親家庭、原住民族群及老年人口概況》。國立政治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孚娟(2002)。〈以性別觀點看婚姻關係與婚姻治療中的權力議題〉。《諮商與輔導》,第204期,頁2-8。
    勵馨社工部(2001)。《勵馨未婚懷孕成果報告書》。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網頁(http://www.goh.org.tw/topic/data/report_pregnant3.pdf)
    戴碧萱(2006) 。《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聯合新聞網(2007)。《現代未婚媽媽 已成年佔七成》。奇摩新聞網頁(http://tw.myblog.yahoo.com/jw!ywOTrjWQGgQGB3tGY040/article?mid=5959)。
    聯合新聞網(2009)。《南紡員工廁所產女嬰 丟棄垃圾桶死亡》。聯合新聞網頁(http://www.udn.com/2009/8/1/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052474.shtml)。
    鍾聿琳(2003)。《產前婦女之護理》。載於陳彰惠、周智蕙、鍾聿琳、李從業、鄧素文、陳玟秀編著,婦嬰護理學(頁59-71)。台北:空大。
    簡春孜(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空大。
    簡春孜、鄒帄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藍采風(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帅獅。
    顧鑒塘、顧鳴塘(1994)。《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龔妍儒、楊靜利(2008)。《從婚育歷程變化探討婚姻本質的改變-以先有後婚者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年年會暨「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龔鈴智(2005)。《青少年及親代的性別角色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縣高職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二、外文部份
    Bachu , A. (1995).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1994 ’,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p.20-482,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Bachu , A. (1997).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1997 ’,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p.20-499.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Bachu , A. and M. O’Connell (2000). ‘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2000 ’,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p.20-543,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Bachu , A. and M. O’Connell. (2000).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1998 ’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p.20-526,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Cherlin, A., Cross-Barnet, C., Burton, L. M., & Garrett-Peters, R. (2007). ‘Promises they can keep: Low-income women`s attitudes toward motherhood, marriage, and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0 : 919–933.
    Downs, B.(2003)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2003’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 pp.20-548, 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Driscoll, K. A. ,G. K. Hearn., V. J. Evans., K. A. Moore., B. W. Sugland., V. Call.(1999).‘Nonmarital Childbearing among Adult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178-187.
    Dye, J. L. (2005).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June 2004 ’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 pp.20-555. U.S. Census Bureau.(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Dye, J. L. (2008). ‘Fertility of American Women: 2006’ in 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pp.20-558,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prod/www/abs/fertilty.html)
    Farber, N.B.(1991). ‘The process of pregnancy resolution among adolescent mothers.’ Adolescence, 26(103):697-716.
    Gitterman A. (1996). ‘A Brief Overview’ ,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Adv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hap3.
    Gitterman, B.C. and Gitterman. Alex (2008). ‘An Overview’ ,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Adv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hap3.
    Holland, R. (2009). ‘Perceptions of Mate Selection for Marriage Among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Educated, Single Moth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JCD , 87(2):170
    Hrdy, S. B. (1999). ‘Mother nature: A history of mothers,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 ’,The woman that never evolved. New York: Pantheon
    Lydon , J.(1993). ‘Pregnancy decision making: predictors of early stress and adjustment’, Psychology of Woman Quarterly, 17: 223-239.
    Mannis S. V. (1999). ‘Single Mother by Choice.’ Family Relations, 48(2):121-128. Marks N. F. and S. S. McLanahan (1993). ‘Gender,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5( 2):481-493
    Mollborn, S.(2009). ‘Norms About Nonmarital Pregnancy and Willingness to Provide Resources to Unwed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1):122-134.
    Onderko, P.(2007). ‘Married v.s single moms: who’s got the better deal?’ , Baby Talk, 72( 7):65-68.
    Payne, M(2005). ‘Systems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pp.142-160.
    Stein R. and G. S. Donna.(2009). ‘Number of Unwed Mothers Has Risen Sharply in U.S. Women in 20s, 30s Are Driving Trend’, Report Shows. Washington, D.C.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6264004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264004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4101.pdf1285KbAdobe PDF2139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