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93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2/144379 (79%)
造訪人次 : 51214632      線上人數 : 9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32


    題名: 永不止助!五位老人醫院志工 之生命故事
    Keep helping! Life stories of five elder hospital volunteers
    作者: 蔡旻真
    Tsai, Min Chen
    貢獻者: 呂寶靜
    Lu, Pau Ching
    蔡旻真
    Tsai, Min Chen
    關鍵詞: 志願服務
    老人志工
    生命歷程
    voluntary service
    elder volunteers
    life course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3-09-04 09:46:11 (UTC+8)
    摘要: 本研究藉由生命歷程觀點的特殊性,同時從鉅視層面的社會結構與歷史脈絡,以及微視層面的個人經驗,檢視老人志願服務的動態參與過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針對五位老人醫院志願服務者,以生命史的方式呈現其志願服務參與的過程是如何隨著生命歷程的發展而持續或變動,並陳述其變動的因素,同時以生命歷程的五個觀點(1)生命幅度發展原則、(2)行動力的原則、(3)時間與空間的原則、(4)時機原則,以及(5)連結關係原則,作為檢視每個位受訪者是如何受到鉅觀層次¬-社會脈絡、歷史事件以及用人單位的制度變革;微觀層次-個人的生命幅度、生命事件衍生的各種角色之間的競合關係;中介層次¬-志工與其他志工、工作者所產生的互動等等,此三個面向的交互作用而持續的參與志願服務。研究結果發現:
    一、老人志願服務參與經驗:
    首先在投入時數與服務類型部分,五位受訪者中有三位志願服務者曾參與過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但目前僅一位受訪者持續參與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其他兩位受訪者則僅參與醫院志願服務。其志願服務工作類型的選擇,往往受到參與動機與參與契機的影響;參與時數則受到參與單位對於時數的要求,至少每位一週都參與3個小時。其次,在參與動機部分,發現五位受訪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主要為自我取向與人際取向的因素,且其參與動機是多元且異質的,隨著經歷不同的生命經驗,而影響其持續參與的動力。第三,在參與獲益部分,與過去研究相似,包括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肯定自我價值、替代性的社會角色等。最後,在而參與條件部分,本研究的受訪者不論是個人能力條件、經濟狀況或時間運用條件皆有所差異,但他們卻皆在志願服務的服務經驗中,找到展現自我價值的地方,並且獲得持續參與的動力。
    二、生命歷程觀點看志願服務參與經驗:
    從老人在志願服務參與經驗中,可以發現他們的參與經驗是同時受到微觀層面、鉅觀層面、人際層面三個層面的影響。且發現無論在生命中的哪個階段,都是一直持續處於動態的過程,志工會調和每個不同生活場域中的角色,讓自己在經歷生命階段的改變、角色競合的衝突時,利用各種資源與自己的能力,在自主安排之下,持續的參與至今。
    This study aims at looking for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experiences of elder volunteers, and is from both macro levels: soci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nd micro level: self-experience.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presents life histories of five elder hospital volunteers. The author tried to figure out what happened within the developing of their life courses and the reasons of keeping or transforming their volunteer works.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five principles interact with interviewe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m and their volunteer works. The five principles are: (1) the principle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2) the principle of agency, (3) the principle of time and place, (4) the principle of timing, and (5) the principle of linked lives, as the view of each interviewees’ volunteer experience, Following is the discussion:
    1.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of elder volunteers:
    Three of the five interviewees had participated in more that one type of volunteer works. However, only one of the three continues to participate in more than one volunteer works, and the other two interviewees involved in hospital volunteer work only. The author also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basic requirement for the volunteer working hours. The basic working hours, which are defined by the working units, are at least three hours a week.
    Secondly, the motivations of all the interviewee can be divided into self-oriented factors and 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 factors. The motivations are diverging and continually affect the interviewees with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Third, benefits of participation, similar to previous studies, are including the make like-minded friends, certainly self-value, and alternative social role.
    Although the ability, economic status, and free time of all interviewees are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All interviewees can still find their self-value and be motivated form their volunteer works.
    2.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in volunteering experience:
    From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s, the readers can find that their experiences are the composed of micro level, macro level, interpersonal level, and the impact of three levels. The readers can also found that no matter what stage in life, are continued in a dynamic process, volunteers will reconcile each of the different role of the field of life, and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until now.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6),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王正、鄭清霞(2007)。降低貧窮與國民年金。社區發展季刊,116:頁50-74。
    王增勇(1999)。社會如何支持照顧者─從政策面談起,頁133-137,收錄於2000,《預約溫馨有活力的二十一世紀 : 1999年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 厚生基金會。
    王 完(2001)。國民小學義工角色期望與角色踐行調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成榮(2004)。工作與家庭衝突對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嘉琪(2003)。超級媽媽的拉鋸戰場-工作媽媽參與志願服務時面對的家庭壓力。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辦,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
    石麗君(2007)。女性專業工作者在進修、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朱佩蘭(2001)。安老與社會工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朱岑樓譯,Blau,Z. S.原著(1988)。變遷社會與老年。台北:巨流。
    沙依仁(1996)。高齡學。台北:五南。
    沙依仁(2005)。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李淑杏、莊美華、莊小玲、莊安慧、梁香、黃良圭、金幼婷、陳可欣、王淑真、黃惠滿、許燕玲、林雪貴、黃琴雅等人編著(2009)。人類發展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李宗派(2007)。老化概念(Ⅱ):行為科學之老化理論與老化理論研究趨勢。台灣老人保健學刊,3(2),頁25-61。
    李瑞金、馬逸華、陳美真(1995)。台北市銀髮族社會參與需求研究。財團法人台北市行天宮委託研究,中興大學社會學系。
    吳家慧(2005)。高齡志工有效管理策略之探究¬-以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怡真(2001)。家庭照顧者之支持性服務需求。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曲輝等譯,喬納森.唐納原著(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
    吳宜姍(2005)。「請讓我們更靠近」-老年男性配偶照顧者針對居家服務系統運用之主觀經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下)。嘉義:濤石文化。
    沈桂枝(2000)。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家蓉(2006)。退休教師志願參與學校服務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硏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寶靜(2002)。第五章 老人福利服務,收錄於呂寶靜 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呂寶靜(2004)。老人手足社會功能之初探:從生命週期探究法出發。國科會研究。
    呂寶靜(2010)。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經驗初探:社會整合的動力與展現。高齡社會南區研究成果發表會。
    呂朝賢、鄭清霞(2005)。中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台大社工學刊,12,頁1-50。
    呂美慧(2008)。從攻城到突圍:一位邊緣教師之生命史敘說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6,頁77-99。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宋麗玉(2002) 。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收錄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主編,社會工作理論。台北:洪葉。
    余慧君(1999)。以性別角色態度、生活型態、工作投入之角度探討女性經理人工作與家庭之調適。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余月嬌(2003)。退休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調適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和桃園地區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東龍(1998)。高雄市老人保護服務高齡志工之角色壓力探討。
    林虹似(2007)。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慈濟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Nancy Hooyman, and H. Asuman Kiyak原著(2003)。社會老人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秀眉(2002)。基隆市公部門志願服務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娟芬(2002)。婦女晚年喪偶適應歷程與策略。神學與教會,1(27):頁150-175。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台北,五南。
    邱汝娜、王綉蘭(2003)。從志願服務談社會關懷之實踐。T&D飛訊,12,頁1-17。
    邱月雲、陳素春(2006)。老人福利法規及老人福利政策發展趨勢。律師雜誌,326:頁19-26。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台北:基礎文化。
    周家華(2000)。老人學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
    周麗芳(2001)。我國退休金制度與老人經濟安全保障之探討。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頁103-147。
    姜靜繪譯,華克‧史密斯、安.克拉曼原著(1998)。世代流行大調查:從1909~X 世代。台北:時報文化。
    胡幼慧、姚美華(1996)。第七章: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張宏哲、林哲立編譯(1999)。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雙葉書廊。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頁225-235。
    張婉玲(1995)。高齡人力志願服務政策之執行成效評估-以台北市為個案分析。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慧芝譯,Diane E. Papalia, Sally Wendkos Olds & Ruth Duskin Feldman原著(2002)。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麥格羅西爾。
    馬慧君、張世雄(2006)。變遷社會中的女性-一個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國際文化研究,2(2),頁59-97。
    孫本初、蔡志恒(2006)。世界各主要國家推動退休公教人員參與志工之現況相關資料。行政院人事行政局95年各國人事制度資料委託蒐集編譯報告。
    袁緝輝等(1991)。當代老年社會學。台北:水牛。
    徐慧娟、張明正(2004)。臺灣老人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現況:多層次分析。臺灣社會福利學刊,3(2),頁1-36。
    梅陳玉嬋、齊銥、徐玲著(2006)。老人學。台北:五南。
    許釗涓(1993)。高雄市社會服務機構運用高齡志願服務人力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出版。
    陳鴻圖(2004)。台灣史。台北:三民。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Neil J. Smelser原著(1995)。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郁芬(1999)。婦女擔負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處境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慧(2000)。殘病老人出院後主要照顧者之角色調適過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峰瑛(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寶瑟(2008)。中老年志工的服務動機、社會支持、服務學習效果及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郭靜晃、吳幸玲譯,Philip Newman, Barbara Newman原著(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郭珮怡(2008)。高科技產業員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瑞霞(2003)。台灣不同類型志願服務之狀況及其差異之探討。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粘容慈(2004)。重新發現力量-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充權經驗。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陸洛、陳欣宏(2002)。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14:頁221-249。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倪鳴香(2003)。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論幼師角色的形成。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學術研討會。
    倪鳴香(2004)。社會變遷中幼師專業角色形成與認同歷程之研究。國科會研究。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曾中明(2006)。老人福利概況及政策展望。台灣老人醫學雜誌,1(3):頁12-121。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1993)。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空大。
    黃舒玲(1993)。助人協談志願服務人員角色壓力與離職傾向相關因素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耀滄(2008)。我國年金制度發展初探。台灣勞工雙月刊,14:頁24-32。
    黃慧真譯,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原著(1995)。成人發展。台北:桂冠。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頁30-44。
    辜慧瑩(2000)。退休調適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喻大綸(2008)。從大陸到台灣:一個資深榮民生命史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葉鄉誼(2006)。銀髮中的華冠-參與安養機構服務的高齡志工之生命故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俊郎(1994)。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老人教育,5:頁26-35。
    葉肅科(2005)。高齡化社會與老年生活風格。社區發展季刊, 110:頁230-242。
    楊國樞 (1985)。臺灣社會的多元化:回顧與前瞻。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的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社。
    楊靜利(2002)。台灣婚育狀況與婚姻配對模式之變遷。收錄於「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楊雅嵐(2006)。老幼兼顧之經驗初探 : 以兼顧失能配偶與年幼孫兒的女性照顧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永芳(2004)。建立我國老年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素嫺(2003)。社區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以台中縣社區長壽俱樂部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育青(2006)。成年前期子女經歷父母罹患癌症其家庭角色經驗與個人發展任務之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培村(1995)。退休的生涯規劃。收錄於蔡培村主編,老人學習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
    蔡文輝、徐麗君(1987)。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蔡啟源(1995)。影響高齡持續參與志願服務之因素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崇振(1996)。推展老人參與社會志願服務之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頁93-104。
    蔡美玉(2002)。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佩姍(2005)。參與志願服務老人之生命意義探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佳雯(2001)。非營利組織中的女性志工--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頁53-73。
    劉素滿(2009)。女性校長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關係之質性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賴素燕(2007)。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慶華(2008)。苗栗縣退休公教人員志願服務參與障礙之探討。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蕭麗華(2008)。社會福利機構對高齡志工的運用模式¬-以苗栗縣為例。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佳容、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徐育愷譯,Rice, F. Philip原著(2005)。人類發展學,台北:五南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嚴慧珣(2006)。高齡婦女參與志願服務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頁7-16。
    二、 英文部分:
    Clary, E. Gil and Mark Snyder (1999). ’ The Motivations to Voluntee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8(5):156-159
    Elder JR and Glen H (2000). ’life course’ in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edited by Edgar F. Borgatta, editor-in-chief, Rhonda J. V. Montgomery.
    Elder Jr, Glen H., Monica Kirkpatrick Johnson and Robert Crosnoe (2004).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the Emergency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eylan T. Mortimer and Michael J Shanahan(eds.),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Hooyman, Nancy R. and H. Asuman Kiyak(2005). ’Social Gerontology’(7TH ). Pearson Education Inc.
    Morgan, Leslie A. and Suzanne R. Kunkel (2007). ’Chap.1 Aging and Society’ in Aging, Society, and the Life Course(3r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LC.
    Morrow-Howel, Nancy l., Song-Iee Hong and Fengyan Tang(2009) ‘Who Benefits From Volunteering?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Benefits’. The Gerontologist 49(1):91-102.
    Mutchler , Jan E., Jeffrey A. Burr and Francis G. Caro (2003). ’From Paid Worker to Volunteer: Leaving the Paid Workforce and Volunteering in Later Life’. Social Forces,81(4):1267-1293.
    Novak, Mark (2006). ’chap 6 Life span development’ .Issue in Aging: an introduction to gerontology. Pearson Education Inc.
    Oesterle, Sebrina., Monica Kirkpatick Johnson and Jeylan T. Mortimer (2004). ’Volunteerism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Social Force, 82(3):1123-1149.
    Okun, Morris A and Amy Schultz(2003). ‘Age and Motive for Volunteering: Testing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Psychology and Aging,18(2):231-239.
    Omoto, Allen M.(2000). ’Volunteerism and the Life Course: Investigation Age-Related Agendas for Action’ .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3):181-197.
    Rozario , Philip A.(2006). ’Volunteering Among Current Cohorts of Older Adults and Baby Boomers’. Generations,30(4):31-36.
    三、 網路資料:
    內政部(2006)。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導計畫。
    http://sowf.moi.gov.tw/care/spt.asp,下載於2009/12/22。
    內政部社會司(2009)。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http://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9102817592271.doc ,下載於2009/12/22。
    內政部統計處(2008)94年、95年、96年內政統計通報-社會福利志願服務成果統計(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下載於2009/09/18。
    內政部統計處(2009)。民國97國人零歲平均餘命估測結果。
    http://sowf.moi.gov.tw/stat/Life/97年平均餘命估測結果.doc ,下載於2009/08/19
    行政院(2007)。人口政策白皮書。
    http://www.ris.gov.tw/ch9/0970314.pdf ,下載於2009/07/10
    行政院(2009)。戶籍登記現住人口數按三段、六歲年齡組分。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6.xls ,下載於2009/6/20
    行政院主計處(2006)。受雇員工動向調查。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12515121071.pdf ,下載於2009/12/10
    行政院主計處(2008)。97年中老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972915445771.doc ,下載於2009/12/1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處(2007),勞動統計櫥窗。http://www.cla.gov.tw/cgi-bin/download/AP_Data/Message/stat/stat01/.message/20077/17/469c77cf:376a/469c86f0.doc ,下載於2009/09/22
    呂建德(2009)。退休人力資源活化策略。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
    http://blog.www.gov.tw/blog/2e896527-4194-4859-9682-06bb6aec7934/post/77487e77-8662-4f02-82e3-1f390ae70f9a.aspx ,下載於2009/12/10
    林美伶(2006)。空巢期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55:http://society.nhu.edu.tw/e-j/55/55-42.htm ,下載於2009/12/20
    林如萍(2008)。祖孫互動現況全國調查。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研究。http://www.edu.tw/files/news/EDU02/%E7%A5%96%E5%AD%AB%E4%BA%92%E5%8B%95%E7%8F%BE%E6%B3%81%E5%85%A8%E5%9C%8B%E8%AA%BF%E6%9F%A5.ppt 下載於2009/12/17
    林明慧、陳曾基(2009)。台灣安寧療護發展現況。
    http://cisc.twbbs.org/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13&blogId=1 ,下載於2010/10/11
    陳志成(2005)。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46:http://society.nhu.edu.tw/e-j/46/46-09.htm,下載於2009/ 11/26
    莊奕琦、林祖嘉(2007)。台灣產業結構變化分析與因應策略:去工業化與空洞化之剖析。載於台灣經濟研究院舉辦之「當前台灣經濟面臨之議題研討會」論文集。http://www.moea.gov.tw/~ecobook/books/thesis/a.pdf ,下載於2009/12/20
    許禮安(2006)。尊重生命與尊嚴死亡--安寧療護簡介。http://tw.myblog.yahoo.com/an0955784748/article?mid=323&prev=324&next=322&l=f&fid=9 ,下載於2010/10/11
    經建會(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報告。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 ,下載於2009/08/14
    Bureau of Labor(2008).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8’.
    http://www.bls.gov/news.release/archives/volun_01232009.pdf ,下載於2009/10/16
    Brigeland, John M., Robert D. Putnam and Harris L. Wofford(2008). ‘More to give’.AARP . http://www.civicenterprises.net/pdfs/aarp_moretogive.pdf ,
    下載於2009/10/2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6264011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401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1101.pdf216KbAdobe PDF2444檢視/開啟
    401102.pdf151KbAdobe PDF2379檢視/開啟
    401103.pdf1502KbAdobe PDF260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