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871/143842 (78%)
Visitors : 49963699      Online Users : 4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99


    Title: 國家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 中國TFT-LCD產業個案研究(2000-2010)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 : China TFT-LCD case studies(2000-2010)
    Authors: 黃聖琳
    Huand, Sheng Lin
    Contributors: 魏艾
    Wei, Ai
    黃聖琳
    Huand, Sheng Lin
    Keywords: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政府關聯企業
    策略性產業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3 16:31:42 (UTC+8)
    Abstract: 中國TFT-LCD產業在十五計畫至十一五規劃期間(2001-2010年),相對於東亞先進者出現產能快速的產能擴張與技術追趕現象。本研究認為:在此現象背後,政府所提供的科技產業政策扮演主要促成因素。

    本研究藉由整理中國TFT-LCD產業在2000-2010年間的發展歷程,歸納各時期TFT-LCD產業的發展模式與政府產業關係。本研究發現:中國政府部門持續對TFT-LCD產業所推出優惠政策手段,為促成本土TFT-LCD產業大量投資與技術進步主要因素;與中國政府部門具有產權聯繫的大型TFT-LCD面板廠,為科技產業政策主要執行者與受益者;地方政府基於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以提供基礎建設與股權投資方式,積極執行科技產業政策,與當地投資設廠的TFT-LCD面板廠藉由股權關係進行結盟,同時擔任企業所有者與保護者角色;中國TFT-LCD產業與外資間關係,則從九五計畫時期單純設備購買輸入,至十五計畫時期,轉為與二線外資共同投資設廠與技術開發,至十一五規劃時期,隨一線主要外資獲准直接設廠,與本土企業轉為競合關係。

    本研究認為:中國TFT-LCD產業的國家產業關係,主要企業受產業景氣循環制約,須持續進行先進製程設備投資保持經濟規模,因此對政府部門政策優惠與資本挹注維持依賴,因此兩者間在國家與產業關係上,維持一管制/扈從及挹注/接受模式。此一依賴關係,並未因主要企業製程進步與規模擴大而出現改變,反而更形鞏固。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 專書
    王文岳,「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家—產業制度的建立、發展與轉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淑珍,台灣邁向液晶王國之秘(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2003)。
    王綺年,「我國產業政策與大陸政策之矛盾-以薄膜液晶顯示器為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吳培福,「中國發展策略性產業之外資政策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呂爾浩,「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模式:2000-2005一個跨國比較的途徑」,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拓墣產業研究所,兩岸面板產業大戰略(台北:拓墣科技,2010)。
    ------,迎擊外商強烈競爭下的中國光電產業(台北:拓墣科技,2005) 。
    ------,洞悉面板產業大未來(台北:拓墣科技,2004)。
    ------,透視TFT-LCD面板暨顯示器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台北:拓墣科技,2005)。
    ------,新舊勢力交替下的中國科技列強(台北:拓墣科技,2004)。
    ------,觸底反彈的中國面板產業掃描(台北:拓墣科技,2010)。
    林文斌,「日本、韓國、台灣金融體制改革的比較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徐作聖,「國際科技政策比較分析之研究-以美、日、韓、中國大陸、澳、以色列為例」,國科會委託研究(2001年)。
    陳泳丞,台灣的驚嘆號:台日韓TFT世紀之爭(台北:時報出版,2004)
    徐作聖、賴賢哲,科技政策理論與實務 (台北:全華科技,2005)。
    袁建中等,科技管理:觀念與案例(台北:聯經出版,2004)。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科技政策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
    張順教,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台北: 雙葉書廊,2006)。
    張昌財等,科技管理導論(台北:全華科技,2004)。
    陳師孟等,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翰蘆圖書,1991)。
    蔡偉銑,「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過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賴士葆等,科技管理 (台北:華泰文化,2005)。
    鍾俊元、張文珊主編,平面顯示器年鑑(台北:工研院,2006)。
    瞿宛文,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學會,2003)。
    瞿宛文、安士敦,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出版,2003)。

    (二) 期刊論文
    王信賢,「物以類聚:台灣IT 產業大陸投資之群聚現象與理論辯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3期 (2004年9月),頁85~109。
    王綺年,「國家角色與產業發展之連結:比較台灣與韓國之薄膜液晶顯示器產業」,東亞研究,第39卷1期( 2008年1月),頁95~12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韓國產業發展制度與政策」,經濟發展政策及制度叢書 (台北: 行政院經濟委員會經濟研究處,1990)。
    徐斯儉,「國際競爭下的中國高科技產業:以半導體產業為例」,收錄於中國經濟專題研究論文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經濟資料庫,2006年10月)。
    張順教、呂承恩,「半導體晶片學習效果分析」,產業論壇,第7卷第2期 (2005),頁47~66。
    張順教、張景森,「TFT-LCD 產業學習效果」,產業論壇,第6卷第1期 (2004),頁33~56。
    蔡增家,「南韓經濟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1963~1997」,問題與研究,第37卷11期(1998年11月),頁29~48。
    ------,「資本控制與金融自由化:以日本為例」,問題與研究,第38卷3期(1999年3月),頁71~93。
    薛瀾,「美國科技政策重大轉變的源由」,美歐月刊,第9卷第6期(1994),頁105。


    二、英文部分
    (一) 專書
    Amsden ,Alice,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Atkinson, Anthony and Joseph Stiglitz, 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 (N.Y.: McGraw-Hill, 1980).
    Gerschenkron, Alexander,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Book of Essa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Grant ,W.,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N.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89)
    Johnson, Chalmers,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Wade ,Robert,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3).

    (二) 期刊論文
    Chiang, Jong-Tsong, “Technological Spin-Off: Its Mechanisms and Nations Context,”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41(1992).
    Glasmeier ,A.K.,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25 (1986), pp.197~211.
    Tung ,Chen-Yuan, “Made by Taiwan but made in China: the impact of Taiwanese businesspeople’s outward investmen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in China on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in Kevin H. L. Zhang ed,China as a world workshop(London: Routledge,2006),pp.85~10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6260002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26000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2101.pdf2357KbAdobe PDF24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