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西文部分】 Bateson, G. 1972 “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 In: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Pp.177-19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illois, R. 1961 Man, Play and Games (tr. by M. Barash).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Droogers, André 1989 “Syncretism,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In: Dialogue and Syncret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Jerald Gort [et al], eds. Pp. 7-24 .Amsterdam/Grand Rapids: Rodopi/Eerdmans. 1996 “Methodological Ludism: Beyond Religionism and Reductionism.” In: Conflicts in Social Science. Anton van Harskamp, ed. Pp. 44-67.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Enjoying an Emerging Alternative World: Ritual in Its Own Ludic Right.” In: Social Analysis, 48(2):138-154. 2006 “The Third Bank of the River: Play, Methodological Ludism and the Definition of Religion.” In: Playful Religion: Challeng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ton van Harskamp [et al], eds. Pp. 75-96. Delft: Eburon. 2009 “Defining Religion: A Social Science Approach.”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Peter B. Clarke,ed. Pp. 263-279.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l, Sam D. 2000 “Play.” In: 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Willi Braun and Russell T. McCutcheon, ed. Pp. 451-462. London ; New York : Continuum. Goffman, 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Ordinar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中譯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徐江敏、李姚軍譯。臺北市:桂冠,1992。 Harskamp, A. van [et al] 2006 “Afterwords: An Interview with André Droogers on Play and Religion.” In: Playful Religion: Challeng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ton van Harskamp [et al], eds. Pp. 151-161. Delft: Eburon. Henricks, Thomas S. 1999 “Play as Ascending Meaning: Implications of a General Model of Play.” In: Play and Culture Studies: Play Context Revised (Vol. 2). S. Reifel, ed. Pp. 257-278. Stamford, CT: Ablex. Huizinga, J. 1980 Homo Ludens :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London, Boston and Henly: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中譯本:約翰‧赫伊津哈,《遊戲的人》,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8。 Meijerink, Eva 2003 “The Game of Life: The Significance of Play in the Commune of Damanhu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 18(2):155-168. Schechner, Richard 1993 “Playing.” In: The Future of Ritual: Writings on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Pp. 24-4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Victor Turner’s Adventure.” In: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Victor Turner, Pp. 7-20. New York: PAJ. Sutton-Smith, Brian 1997 The Ambiguity of Play. Cambridge;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Victor 1967 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趙玉燕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982 From Ritual to Theatre : 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 Performing Arts Journal Publications. 1988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 PAJ. Versteeg, Peter 2006 “Playing Religion? Experience, Meaning and the Ludic Approach.” In: Playful Religion: Challenges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ton van Harskamp [et al],eds. Pp. 97-108. Delft: Eburon. Winnicott, Donald W 1971 Playing and Reality.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中譯本:唐諾‧溫尼考特著,朱恩伶譯,《遊戲與現實》,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09。 Wolf, Arthur P. 1974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 Wolf, ed. Pp. 131-182.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張珣譯,1997年,〈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233-292。
【中文部分】 丁仁傑 2004 〈論去地域化社會情境中的民間信仰變遷:以會靈山現象背後私人宮壇所扮演的角色為焦點〉,《宗教論述專輯(六) ──民間信仰與神壇篇》,臺北:內政部。 2005 〈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臺灣宗教研究》4(2):57-111。 2009 〈民間信仰的當代適應與重整:會靈山現象的例子〉,《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 方永泉 2003 〈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第49輯第3期,頁63-92。 王見川 1997 〈轉變中的神祇──台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121-139。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王鏡玲 2008 〈慶典現象與宗教想像—以中元普度作為思考的連結點〉,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想像與自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28~29日。 呂一中 2000 〈「會靈山」運動興起及其對民間宗教之影響〉,《台灣宗教學會通訊》7:88-98,臺北:台灣宗教學會。 余安邦 2008 〈以M. Foucault的觀點為核心論述倫理主體的構成與裂解、消融與轉化:慈惠堂的例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余安邦主編,頁303-37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安邦、余德慧 2008 〈導論: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余安邦主編,頁1-5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舜德 2003 〈打坐、日常生活與宗教實踐:從慈溪的個案討論一個民族誌研究的取向〉,《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9:116-151。 宋錦秀 1994 《傀儡、除煞象徵》,臺北:稻鄉。 李亦園 1996 《文化與修養》,臺北:幼獅。 1999 《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稻鄉。 2000 〈和諧與超越──中國儀式戲劇展演的雙重意涵〉,《民俗曲藝》128:15-46。 李豐楙 1999 〈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88:135-17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豐楙、劉還月、許麗玲 1991 《雞籠中元祭祭典儀式專輯》,基隆:基隆市政府。 林素娟 2008 〈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171~21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林富士 2005 〈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511-568。 林瑋嬪 2003 〈台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台灣人類學刊》1(2):117-150。 洪 琼 2009 〈中西語言中的「遊戲」概念比較〉,《寧夏社會科學》2:152-156。 張 珣 1994 《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縣板橋:稻鄉。 1995 〈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性〉,《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002 〈交換的物質面與神聖面─以香為例〉,發表於「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年6月11~15日。 2008 〈道教「祭解」儀式中的懺悔與「替身」〉,《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主編,頁375-41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家麟 2008 《人神對話: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臺北市:蘭臺。 梁燕麗 2009 《20世紀西方探索劇場理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莊英章、許書怡 1995 〈神、鬼、祖先的再思考:以新竹六家朱羅伯公的崇拜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莊英章、潘英海合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麗玲 2003 〈台灣民間驅邪儀式中「戲謔」的神聖性:以北部法場儀式中「打天羅地網」一段為例〉,《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主編,臺北市:五南。 陳杏枝 2003 〈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台灣社會學刊》31:93-152。 陳信聰 2001 《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臺南市東嶽殿打城法事分析》,臺北:唐山。 陳祥水 1999 〈祖先另類特性的個案研究:淺論被公媽「問」到的民俗信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59-273。 劉枝萬 2003 〈臺灣之Shamanism〉,《臺灣文獻》54(2):2-27。 蔡怡佳 2007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臺灣宗教研究》6(1):1-34。 2010a 〈倫理自我的形塑:台灣民間宗教靈乩的「調靈訓體」〉,收錄於《宗教儀式與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Pamela J. Stewart、Andrew Strathern、葉春榮主編,頁333-359。臺北市:聯經。 2010b 〈靈感與日常生活:日常與超常之交互閱讀〉,發表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2010年第三屆年會」,2010年10月2-3日。 鄭志明 2005 〈台灣靈乩的宗教形態〉,《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創刊號)》,臺北:大元。 盧秀華 2007 〈明代地藏信仰初探〉,《中正歷史學刊》9:1~26。 戴思客 (Scott Davis) 1997 〈明德堂靈媒經驗:整體與層次〉,《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李豐楙、朱榮貴主編,頁275-30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善書】 《無極皇媽娘娘靈修手冊》,n.d.。 《靈山法門》,2007。 《靈山修持全書》,玄黃法師著,2008。 《龍華科期無極天靈修道法》,陳坤寶(真皇師兄)著,2003,嘉義縣竹崎鄉:嘉義無極道場。 【學位論文部分】 朱慧雅 2004 《松山慈惠堂的靈驗經驗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宋 和 1978 《台灣神媒的社會功能—一個醫藥人類學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峰銘 2005 《靈山仙境:論淡水無極天元宮的空間神學》,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許雅婷 2001 《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琦翔 2004 《邁向飛馬聖地-臺北市日月無極此乃宮信仰組織及活動分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詹謦宜 2009 《花蓮勝安宮王母信仰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龔瑞祥 2004 《高雄燕巢一炁化三清靈霄寶殿之信仰與儀式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