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王儷容(2009),〈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存廢與轉型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 何思因(1999),「日本金融體系的政治經濟分析」,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吳中書(2006),〈因應經濟轉型及環境變遷,政府預算經常、資本門重新劃分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呂秋香(2006),《我國中央政府債務基金績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奇、王小茹、林思文(2010),〈政府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年度預算配置機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自行研究報告。 李泰興、劉鎮賢(2009),「我國交通建設近年預算編列概況及未來展望」,《主計月刊》,645期,頁6-14。 沈旭萍(2002),《我國政府財政規模計算之分析-以中央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代尉(2001),《由新制度論探討日本預算政策之變遷:1997~2000年》,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永捷(2009),〈立院:舉債近GDP4成上限 應設償債計畫〉,《中央社》, 2009年10 月2日,〈http://news.msn.com.tw/news1435110.aspx〉。 周濟(1999),〈中長程公共建設計畫制度與政府資源配置之關聯與探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林水波、陳志瑋(1999),「財政導向的政府再造策略」,《政治科學論叢》,11期,頁237。 林共進(2003),〈中央政府總預算資源妥適配置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研究報告。 林向愷(1993),「特別預算與賒借是當前財政隱憂」《財訊月刊》,第134期,頁170-173。 林向愷、賴惠子(2008),〈我國公部門規模為何無法擴張之成因探討〉,發表於「第九屆全國實證經濟論文」研討會,臺北:國科會社科中心。 洪菁珮(2009),《全球化下台灣財政的政治經濟分析,1950~2008年》,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韋端(1991),「我國特有之預算制度-特別預算」,《主計制度建立六十周年紀念集》,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98-100。 韋端(2003),《國家真正的危機在國債》,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 韋端、許璋瑤、鹿篤瑾、蔡鴻坤(1998),〈財政改善之十年政策形成執行成果及未來展望〉,發表於「財政平衡與經濟發展」研討會,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徐子光(1999),「當前國內公共投資的問題與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五卷第一期,頁111-124。 徐仁輝(2002),《預算赤字與預算改革》,臺北市:智勝文化。 徐仁輝(2005),《公共財務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徐忠民(2006),《臺灣公共建設閒置之成因與解決之道》,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偉初(1998),「赤字預算下支出控制與結構變遷的檢討」,《主計月報》,516期,頁35-43。 徐偉初(2002),「我國財政赤字的另一種觀察」,《主計月報》, 559期,頁34-47。 張四明(1998),〈美日預算改革的省思:以平衡預算赤字為觀察重心〉,發表於「跨世紀政治再造」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研考會與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張志恒(1991),《日本現行國家預算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珍(2009),「談日本特別會計」,《主計月刊》, 641期,頁20-26。 張信一(2002),〈預算制度授權與彈性之檢討〉,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研究報告。 張清耀(2000),《郵匯局資金運用之研究兼論未來經營走向》,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玉琴(2001),《我國中央政府債務基金現制之檢討》,國立臺北大學會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振明、蘇彩足(2001),《機動公共支出刺激景氣與預算制度之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 馮智捷(2000),《台灣公共投資對私部門經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吉、林茂成(2004),「國內大型公共建設之特質與現況」,《現代營建》,第300期,頁68-78。 黃明聖、謝淑津(2006),《台灣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資產管理及負債控制》,臺北:雙葉。 黃耀生(2004),「考察日本、韓國政府配合組織再造之預算調整作業及預算之改革」出國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楊志恆(1994),「日本戰後政府預算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第五期》,臺北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楊雅淳(2005),《重特別預算、輕總預算之政府預算決策行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揚清(2002),「稅制改革方向」,《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 第6期。 劉其昌(2009),「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條例之分析」《主計月刊》,第645期,頁92。 劉榮超、周濟(1984),「公共投資對民間部門之影響」,《經濟專論》,第51期。 鄭丁旺、王國樑、吳中書等(1992),〈世界主要國家資本預算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財務處委託研究報告。 蕭妃真(2002),《財政壓力下預算編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宜家(2002),《國會預算審查權限之研究-由肉桶立法等相關法制以論》,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威揚(2006),「特別預算制度及其對財政影響之探討」,《國防雜誌》,第21卷 第5期,頁60-66。 蘇文樹(2002),《政府財政收支政策對公共債務影響之研究-以中央政府為例》,淡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育萱(2003),《我國未來十年財政收支平衡重要性與可行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彩足(1996),《政府預算之研究》。臺北市:華泰書局。
二、英文部分 Buchanan, J. M. and Wagner, R. E. (1977), Democracy in Deficit: the Political Legacy of Keyn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udget Bureau, Ministry of Finance (2005), Understanding the Japanese Budget 2004, Government of Japan. Budget Bureau, Ministry of Finance (2007), Current Japanese Fiscal Conditions and Issues to be Considered, Government of Japan.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Budget (2005), Budget Overview: Fiscal Year 2005, Seoul: Korea. Niskanen, William A, Jr. (1971),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 Atherton.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nd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2008), OECD Economic Outlook. Rosen, Harvey (2005), Public Finance, seventh edition, Taipei: McGraw Hill. Rubin, S. I. (1992), "Budgeting: Theory, Concepts, Methods, and Issues." In Handbook of Public Budgeting, ed. Rabin, J.,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pp.3-22. Wildavsky, Aaron (1988),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