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62150      Online Users : 6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29


    Title: 解嚴後臺灣法治教育變遷之研究
    Study on the changing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after the life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Authors: 徐建弘
    Hsu, Chien Hung
    Contributors: 高安邦
    Kao, An Pang
    徐建弘
    Hsu, Chien Hung
    Keywords: 法治教育
    法治
    解嚴
    law-related education
    rule of law
    after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3 16:01:30 (UTC+8)
    Abstract: 臺灣位於東亞,不論由其人口結構及歷史背景,臺灣的法律制度即以傳統中國法律制度為主體,並內化於臺灣人民生活之中。然自十九世紀末以來,臺灣之法律制度由殖民之日本政府及後來之中華民國政府強勢引進近代西方之法律制度,臺灣的法律制度亦逐漸由傳統中國法律制度改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所取代
    。然傳統東亞的法律觀向來將法律視為統治之工具,而人民亦將法律視為遵守之準則,至於法律本身之意涵或精神似乎即無人關心,臺灣雖引進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然即有上該之問題。另外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與本土的傳統中國法律制度有極大之差距,導致形式之法律與內化之法文化有極大之落差,則如何將形式之法律落實於生活及內化於臺灣人民心中,在臺灣即為不容忽視之一重要問題。又臺灣自西元1987年解除戒嚴以來,不論於政治、社會或教育之環境,均產生劇烈之變化,簡而言之即政府對人民之箝制愈來愈寬鬆,政治朝向民主化。但民主社會下,臺灣社會卻讓人有紊亂、淺層民主之疑惑,許多人即發現問題似乎在於所謂民主基石之法治在臺灣尚未落實,而法治社會建立之急切性亦足顯示法治教育之重要性。

    然臺灣之官方法治教育於解嚴後,似乎並沒有真正跟上其民主之進程,理論與實際操作之落差,亦衍生臺灣法治教育之現場問題叢生,官方或將法治教育簡略為所謂之犯罪預防教育或法條背誦教育。民間團體之領導人,此包括法律界、家長甚至第一線教學現場之教師,亦逐漸發現此中重要之問題,而積極向美日等國取經,希冀從外國之經驗,改變臺灣法治教育之現狀。本研究試圖從臺灣法制文化背景、解嚴後臺灣大環境之變化分析中,以釐清法治教育對臺灣之重要性;並從解嚴後臺灣法治教育不論由官方或民間之變革中,透過文獻探討、比較分析及深度訪談之方式,提出有關臺灣法治教育現況問題之所在、應變革之方向及建議,以期對臺灣法治教育的未來有些許之助益,並衷心期待二十一世紀之臺灣擁有健全的公民社會,並成為一個真正民主法治的國家。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丁志仁(2003),〈國民小學三、四年級及國小六年級、國中一年級之新舊課程銜接研究期末報告〉,頁5。
    中央日報社《中央日報》,1949/5/19,第2、3版、《臺灣新生報》,1949/5/28,第5版。
    中國時報社(1987)《中國時報》,1987/7/15,第1版。
    中華民國總統府(1987)《總統府公報》第4795號,1987/7/15,頁42-46。
    毛中勻(2002)《國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
    王泰升(1999)《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頁404-405。
    王泰升(2001)《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頁42-46。
    王泰升(2002a)〈變遷中的臺灣人民法律觀〉,《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元照,頁198。
    王泰升(2002b)〈近代西方法對臺灣華人的影響〉,《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元照,頁124-126。
    王泰升(2002c)〈變遷中的臺灣人民法律觀〉,《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元照,頁213。
    王泰升(2003)〈土地、人民與歷史〉,《月旦法學教室》13期,頁105-114。
    王泰升(2004a)〈二十世紀臺灣法律的發展:邁向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臺灣法的世紀變革》,臺北:元照,頁12,9-10。
    王泰升(2004b)《臺灣法的世紀變革》,臺北:元照,頁6-8,9-14。
    王泰升(2006a)〈土地、人民、法律與歷史〉,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224。
    王泰升(2006b)〈如何展開研究並搜尋參考資料〉,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230-246。
    王泰升、吳欣陽(2006)〈國家總動員法〉,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24-125。
    王泰升、李燕俐(2006)〈實施近代民事訴訟法〉,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96-97。
    王泰升、林佳陵(2006)〈番界的演變〉,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34-35。
    王泰升、郭威廷(2006a)〈棄臺留澎爭亦與為防臺而治臺政策〉,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28。
    王泰升、郭威廷(2006b)〈渡海禁令的發佈〉,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31-32。
    王泰升、郭威廷(2006c)〈實施近代刑事訴訟法〉,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94-95。
    王泰升、陳宛妤(2006)〈日本民商法典等的施行〉,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18-119。
    王泰升、曾文亮(2006a)〈出現西方法院的雛形〉,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4-15。
    王泰升、曾文亮(2006b)〈頒行臺灣告令集〉,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2-13。
    王泰升、黃世杰(2006a)〈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灣〉,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30-131。
    王泰升、黃世杰(2006b)〈馬關條約〉,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主編《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66。
    王泰升、黃世杰(2006c)〈從軍政到民政〉,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68-69。
    王泰升、劉恆妏(2006)〈臺灣阿片令〉,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68-69。
    王泰升、劉晏齊(2006a)〈陳永華推展傳統中國法治制度〉,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20-21。
    王泰升、劉晏齊(2006b)〈臺灣議會請願運動與治警事件〉,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20-121。
    王泰升、劉晏齊(2006c)〈陳永華推展傳統中國法政制度〉,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主編《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20。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2006)《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70。
    王嵩山(2008)〈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體系〉,賴澤涵主編《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台北:威仕曼,頁26-27。
    卡羅爾‧史蒂文斯(Carroll D.Stevens),巫冠青譯(2005)〈校內公民教育-美國的成功範例〉,法治教育資訊網(網址:http://www.lre.org.tw)。
    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司法院公報》,1998/3,頁1-28。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編譯(2005)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教師手冊》
    (Teacher’s guide of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臺北:臺北律師公會,頁2。
    石計生(2008)〈從解嚴民主化到揉成一團的後現代臺灣〉,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頁343,351-354,374-380。
    羊憶蓉(2002)〈從社會秩序到社會正義〉,瞿海源,顧忠華,錢永詳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臺北:桂冠,頁98-103,118-120。
    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日本陪審團沿革〉2009/8/3(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自立報社(1987)《自立晚報》,1987/7/14,第1版。
    行政院主計處(2011)《國情統計通報》(第15號)2011/1/21。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
    行政院統計處《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09,頁19-2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民國99年外籍勞工運用與管理調查》,頁1。
    何信煒(2003)〈淺談小學民主法治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之連結〉,《學生事務季刊》42卷2期,頁59-60。
    何海兵,嚴安林,石培華(2008)《臺灣六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頁42-46,102-104,227-250。
    佚名(2009),〈美國中小學法治教育中的社區參與:內涵、實施及特色〉,中國學術期刊投稿網(網址:http://www.dxpapers.com/Article/jxlw/jyzh/2009
    09/255705.html)。
    佚名〈深入訪問法〉,網路資料(網址:www3.nccu.edu.tw/~ykkao/course/TLG
    /deep_interview.doc)。
    吳介民、李丁贊(2008)〈生活在臺灣〉,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頁44-45。
    吳清基、林淑真(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作法〉、歐用生〈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臺北:臺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頁1-32,33-43。
    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國民教育社群網(網址:
    http://teach.eje.edu.tw)。
    李奉儒(2001)〈教育基本法理念的解析〉《教育研究月刊》86期,臺北:高等教育文化,頁28-43。
    李奉儒(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革論述評析〉,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頁3-7,23-24及附錄。
    李宗薇、葉興華(2000)《國小法治教育評鑑之研究》,臺北:臺北師院學報,頁13。
    李廣均(2008)〈籍貫制度、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國家認同之爭下的人群分類〉,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頁103-104。
    汪文豪(2010)〈品格推手學校:臺北縣清水國小-實習法庭,鍛鍊思考〉,《親子天下實際教養系列-教出品格力關鍵問答》,頁109-111。
    周天瑋(1998)《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建構法治理想國》,臺北:天下文化,頁5-96,209-238。
    林永豐(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高中職教育的變革〉,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頁89-91。
    林有土(2000)〈國府應加強國民中小學的法治教育〉,《文教新潮》5卷3期,頁6-10。
    林佳音(2000)《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4-5,64,70-71。
    林佳範(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法治教育教材〉,《司法改革雜誌40期》,臺北:民間司改會,頁6-7。
    林佳範(2003)〈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近代說起〉《律師雜誌》281期,臺北:臺北律師公會,頁24-37。
    林孟皇,陳睿智(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第15卷第5期,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頁66。
    林茂松(2005)《中國法制史探索》,臺北:正典,頁15。
    林毓生(1996)〈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1996/4,頁72-82。
    林端(2010)〈現代性、法律與臺灣社會〉,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臺灣現代性考察》,臺北:群學,頁208-225。
    法務部網站(網址:http://www.moj.gov.tw)。
    法務部雜誌社(1996)〈從教育改革談法治教育〉,《法務部通訊》1799期。
    邱榮舉,謝欣如(2006)〈多元文化政策與戰後臺灣客家發展〉,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臺北:韋伯文化,頁132,137-141。
    洪柏禎(2007)〈試探法治教育的向度與可能性-從日德二國教科書敘述說起〉,法治教育資訊網(網址:http://www.lre.org.tw)。
    紀俊傑(2009)〈族群關係〉,瞿海源、王震寰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頁159-161。
    范雲(2008)〈從民間社會邁向公民社會〉,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頁24-33。
    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2006/6,頁7-10。
    高明士(2007)《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臺北:正典,頁275。
    高明士(2007)《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臺北:正典,頁285-28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成果報告(2005)《高級職業學校課程領導之研究》,頁13-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1998)《高級職業學校一般科目教學綱要、科目大要及設備標準修訂之研究》,頁303-304,310-311,315-318,323-324。
    張國華(1994)《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臺北:揚智,頁192-197。
    張澤平(2003)〈我國法治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律師雜誌》281期,頁57-58。
    張澤平(2006)〈散播法治的感覺-「法治教育向下札根」活動2003至2006
    年紀實〉,《全國律師月刊》2006/6,頁39,40。
    張澤平(2008)〈學校人權教育之課程發展與社會資源之結合模式--從「法治教育向下札根計畫」談起〉,張澤平律師部落格(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pchang-ipworld/)。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修訂經過〉,《國民中學課程標準》,頁761-926。
    教育部(2010)《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頁1。
    教育部〈教育大事年表〉,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history.moe.gov.tw/)。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頁404-408。
    教育部電子報(2008/3/31)〈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自98學年度起實施〉(網址:http://epaper.edu.tw)。
    許水鳳、李麗靜(2006)〈影響東南亞女性配偶家庭子女教養態度的因素探討-以臺北市為例〉,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臺北:韋伯文化,頁231-252。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臺北:高點,頁108-110。
    許育典(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實踐〉,《當代教育季刊》第13卷第3期,頁29-58。
    郭為藩(1996)〈教育改革的共識與岐識〉《高市文教》56期,高雄:高雄市政府,頁4-7。
    陳長文、羅智強(2006)〈論價值空窗中的淺根法治觀〉,《法律人,你為什麼不爭氣?法律倫理與理想的重建》,臺北:天下文化,頁234-249。
    陳瑤華(2010)《人權不是舶來品: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臺北:五南,頁227-228。
    彭煥勝(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國民教育的變革〉,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頁31-35,48-49。
    彭懷恩(2008)《臺灣政治變遷史》,臺北:風雲論壇,頁58-67,146。
    游家政(1996)〈國民小學課程的問題及其改進〉,《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務處84學年度學術論文集》,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術服務組,頁65-108。
    游家政(1999)〈新世紀的新課程: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6期臺北:國立教
    育資料館,頁7。
    程士娟(2003)〈美國法教育之實例〉,《律師雜誌》第281期,頁60-75。
    黃旭田(2001)〈法治教育的起源-國民教育階段都在教些什麼?〉,《司法改革雜誌21期》,頁10-13。
    黃旭田(2003)〈臺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期,頁39-49。
    黃旭田(2009)〈亞洲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的回顧與展望研討報告-民間司改會在臺灣推動的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資訊網(網址:http://www.lre.org.tw)。
    黃金麟(2009)〈文化〉,瞿海源,王震寰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頁26-32。
    黃炳煌(1992)〈我國民主法治教育〉,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幼獅,頁113。
    黃國峰(2004)〈人權法治教育理念之探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教育係列教材說起〉,《學生輔導95期》,頁105-115。
    葉至誠、葉立誠(2006)〈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頁136-154。
    葉肅科(2006)〈多元文化與外籍配偶弱勢團體問題〉,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臺北:韋伯文化,頁189-210。
    葉煬彬(2010)〈高職社會領域課程探究〉,陳清溪主編《培育高素質國民與世界公民之教育規劃》,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頁219,215,224。
    維基百科網站,有關「牡丹社事件」(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牡丹
    社事件)。
    維基百科網站,有關「二二事件」(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二二八
    事件)。
    維基百科網站,有關「戒嚴」(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戒嚴)。臺灣政治領袖心理檔案工作小組(2011)《信任與背叛-陳水扁心理檔案》,臺北:心靈工坊,頁344。
    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資質〉,張秀雄、鄧毓浩主編《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教育》,臺北:韋伯文化,頁8。
    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頁40。
    蔡石山著,黃中憲譯(2011)《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臺北:聯經,頁28-60,67。
    蔡清田(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中小學課程變革〉,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頁164。
    鄭瑞城(2011)《追尋教育烏托邦-臺灣教育的想像》,臺北:天下文化,頁
    120-123。
    蕭新煌(1994)〈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解嚴前後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頁26-27。
    戴炎輝(1998)《唐律通論》,臺北:戴炎輝文教基金會,頁8-28。
    薛化元(2006a)〈1950年懲治判條例修正〉,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48-149。
    薛化元(2006b)〈非常時期的解除〉,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主編《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70。
    薛化元(2006c)〈美麗島事件〉,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58-159。
    薛化元(2006d)〈發布戒嚴令及戒嚴法體制〉,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主編《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38。
    薛化元(2006e)〈戰後土地改革〉,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編著《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頁140-141。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頁423。
    瞿海源(2009)〈當前司法公信力低落的問題〉,民間司改會網站(網址:http://www.jrf.org.tw )。
    薩孟武(1978)《中國憲法新論》,臺北:三民,頁31。
    魏千峯(2008)〈解嚴二十年法制改革之省思〉,《全國律師》2008/3,頁2-3。
    顧忠華(2002)〈公民社會在臺灣的成形經驗〉,瞿海源、顧忠華、錢永詳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臺北:桂冠,頁166-167,173-174,188-189。

    二、英文文獻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CCE)(1995)《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Law in a Free Society Series)(Student Text: High School level)》, L.A. :CC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392107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2107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7501.pdf2522KbAdobe PDF234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