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17365      Online Users : 3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50


    Title: 上海合作組織安全角色之研究
    Security role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
    Authors: 呂學燄
    Lu, Hsyue Yen
    Contributors: 朱新民
    Zhu, Xin Min
    呂學燄
    Lu, Hsyue Yen
    Keywords: 上海合作組織
    中亞
    經濟安全
    軍事安全
    大國關係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entral Asia
    economic security,
    military security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3-09-03 13:52:03 (UTC+8)
    Abstract: 20世紀的80至90年代初期,國際形勢發生劇烈動盪與變化,蘇聯於發生解體、東歐局勢劇變,過去美蘇「兩強對峙」之兩極格局所造成40多年的冷戰終告結束,國際體系由「一超多強」,轉變成多極化方向發展。此時中國在綜合國力發展上也有很大的變化,態勢積極的朝大國關係方向調整,除專注內部發展外,更重視與周邊國家的安全關係。中國知到,一個穩定、和睦的周邊環境,才有利於中國持續性發展,在周邊建立安全與穩定的緩衝帶後,可避免與其他大國發生衝突。因為,有安全的環境,才會有安定的社會,才能全面發展經濟,而維繫這種關係的要件,是安全互需和經濟互利與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建立於1996年的「上海五國」機制,是中蘇兩國關於邊境的雙邊談判,蘇聯崩解後改為「上海五國」雙邊談判,再演變成「上海五國」的多邊會談。不但開啟有關邊境軍事安全的會談協商機制,同時亦開啓了穩定區域安全的多邊關係及區域合作模式。烏茲別克加入後,於2001年6月15日,6國元首共同宣布在「上海五國」機制的基礎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並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這是中國第一個促成的多邊組織,也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組織,成員國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及烏茲別克等6個國家。
    「上海合作組織」創立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該組織內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堅決打擊「三股勢力」、毒品及走私等非法交易。並認知當前的國際安全必須建立在各國平等、互信、互利及合作的基礎上,藉由每年定期舉行的元首峰會、總理會議、外交部長會議及不定期舉行的國家協調員會議、各部門領導人會議形成組織運作機制。而位於北京的秘書處及塔什干的地區反恐機構,這兩個常設機構的設立,使上海合作組織朝向更寬廣的方向邁進。本篇論文試圖瞭解冷戰終止及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上海合作組織」運作與發展方向,直接或間接影響區域經濟及軍事安全的程度為何?另外,就「上海合作組織」與其他大國或國際組織的關係,對全球戰略所產生的影響為何?尤其是中國、美國、日本與俄羅斯的多方戰略關係的發展,非常值得予以持續觀注。
    1980 to early 1990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develops from " one superpower and several powers " into a multi-polar direction due to severe turbulences and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disintegration of Soviet Union and the drastic changes of Eastern Europe, and the end of the 40-years Cold War which caused by the "a two-confrontation" bipolar situation between U.S.A and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past. At this point, there are also great changes in China’s the overall national development,
    For instance, a positive trend towards big power relations reorientation. Except to focus on internal development, China places more importance on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a knows that a stable, harmonious surrounding is conducive to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security and stability buffer zone in the surrounding can avoid conflict with other powers. Since a secure environment is the key to a stable society and a fully develop economic while interdependence and cooperation of security need and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of maintaining this relationship.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develops from the "Shanghai Five" mechanism which established in 1996. It was the Sino-Soviet bilateral talks about border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t became the "Shanghai Five" bilateral negotiations which is followed into the "Shanghai Five State "in
    multilateral talks. This development not only opened consultation mechanism talks on the border military security, also opened a stable regional security, multilateral relations,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fter Uzbekistan joined in June 15, 2001, six heads of state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which based on the "Shanghai Five" mechanism and issued a "Declaration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is is the first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 which promoted by China and is the first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 the name of Chinese city. The member States includes China, Russia, Kazakh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and Uzbekistan and other six countries.
    The first and foremost task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to ensure
    peac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resolutely combat the "three
    forces", drugs, smuggling and other illegal transactions. And to aware that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must be based on national equality,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and cooperation. By holding annual heads of states summit meeting, Prime Ministers
    meeting,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and occasional meetings of national coordinators,
    leader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form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s. The establishments of two permanent organizations, the Secretariat in Beijing and the 4 regional anti-terrorism agency in Tashkent, lea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o move towards a broader direc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fter the end of Cold War and "911"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gree of how does th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ecurity so far? In addition, what is the impact that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etween other major countries 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ffects on global strategic?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trateg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Russia, is very worthwhile continuing being concerned.
    Keywords: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economic security, military security,
    Central Asia,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Reference: 一、中文
    (一)、政府出版品
    中華民國外交部禮賓司編印,世界各國簡介暨政府首長名冊。台北市:外交部,2001年。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98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市:國防部,2009年。
    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2008國際安全。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2009年。
    (二)、專書
    丁金光、李廣民主編,當代國際關係。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9年。
    丁勝著,多極化遇到挑戰。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關係研究2009年第3輯--能源問題與國際安全。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9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8-2009)。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9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編,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5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著,上海聯合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全球戰略大格局。上海市:時事出版社,2000年。
    王央城主編,戰略與區域安全。龍潭: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出版,2006年。
    王桂芳,中亞戰略格局與中國安全。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洛林、張宇燕主編,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王緝思總主編,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緝思總主編,秦亞青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秩序卷。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緝思總主編,閻學通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緝思總主編,查道炯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非傳統安全卷。台北縣: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新生主編,中日友好交流30年(1978-2008)。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左鳳榮著,重振俄羅斯--普京的對外戰略與外交政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8年。
    孔令標、馮述虎,關於能源安全問題的探討。北京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出版,2001年。
    朱浤源主編,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合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市:正中書局,2007年。
    朱雲漢、賈慶國主編,丁偉等著,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朱明忠,印度的中亞外交戰略與實踐,2003年亞太地區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巨克毅著,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08)。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0)。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李榮林等著,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研究。天津市: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邢廣程主編,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09)。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邢廣程、孫壯志主編,上海合作組織研究。長春市:長春出版社,2007年。
    邢廣程著,崛起的中亞。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肖德著,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問題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年。
    肖歡容著,地區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肖佳靈、唐賢興主編,大國外交--理論、決策、挑戰。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3年。
    何蘭主編,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研究。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武桂馥、郭新寧著,新世紀初亞太戰略縱橫。北京市: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
    俞力工著,反恐戰略與文明衝突。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國國防部編,蕭光霈譯,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台北市: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
    夏立平著,當代國際體系與大國戰略關係。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8年。
    徐萬勝等著,冷戰後的日美同盟與中國周邊安全。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
    孫士海編,印度的發展及其對外戰略。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孫壯志著,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孫國祥編著,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5-2006。台北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年。
    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市:時英出版社,2003年。
    黃大慧著,日本大國化趨勢與中日關係。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黃偉峰等著,歐洲聯盟的組織與運作。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許嘉主編,冷戰後中國周邊安全態勢。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一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2年。
    許介鱗,李文志,蕭全政著,台灣的亞太戰略。台北市: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
    宮少朋等主編,冷戰後國際關係。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郭新寧主編,亞太地區多邊安全合作研究。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9年。
    馬振崗主編,穩步向前的上海合作組織--專家學者縱論SCO。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劉慶元著,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劉啟芸編著,列國誌:塔吉克斯坦。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8年。
    楊恕,轉型的中亞和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潔勉主編,國際體系轉型和多邊組織發展:中國的應對與抉擇。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7年
    蒲傅,當代世界中的國際組織。北京市: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張蘊嶺主編,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張蘊嶺主編,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新型夥伴關係。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張蘊嶺、藍建學主編,面向未來的中俄印合作。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趙華勝著,中國的中亞外交。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8年。
    趙明義等編著,國際關係。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蒲傅,當代世界中的國際組織。北京市: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錢學文等著,中東、裏海油氣與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7年。
    陳宗海著,冷戰後中印外交關係研究(1991-2007)。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陳牧民著,國際安全理論--權力、主權與威脅。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國際問題研究所著,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8-2009)。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
    國防大學戰爭學院編,全球地緣戰略研究。龍潭: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潘忠岐主編,復旦國際關係評論第6輯-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蔡政文等作,全球化趨勢下之世界、區域與國家建構。高雄市:高雄大學政法系編委會,2007年。
    衛靈著,冷戰後中印關係研究。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
    傅仁坤,中亞五國政經現況與展望。中壢市: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8年。
    傅仁坤主編,深入中亞。台北市: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7年。
    戴萬欽主編,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對話與互動的展望。台北市:時英出版社、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2008年。
    馮紹雷主編,歐盟:形成中的全球角色。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論叢》編輯委員會,現代國際關係論叢(第二輯)。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3年。
    鄭羽主編,中俄美在中亞:合作與競爭(1991-2007)。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閻學通、孫學峰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顧關福編著,戰後國際關係。北京市:時事出版社,2003年。
    隨新民著,中印關係研究:社會認知視角。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韓玉貴著,冷戰後的中美關係。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魏艾、林長青合著,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際。台北縣: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三)、翻譯書籍
    Avery Goldstein著,王軍、林民旺譯,中國大戰略與國際安全。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B. M.庫拉金著,紐菊生、雷曉菊譯,國際安全。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 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市:立緒文化,1998年。
    L.F.Locke, W.W.Spirduso and S. J. Silverman著,項崤、陳儒晰、陳玉箴、李美馨譯,論文計劃與研究方法。台北縣: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Zbigniew
    John Milligan-Whyte著,戴敏等著,中美關係新戰略:跨越零和博弈的中美雙贏之路。北京市:中信出版社,2008年。
    Philippe Sebille-Lopez著、潘革平譯,石油地緣政治。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R.F.Drife著,陳來勝譯,冷戰後中日安全關係。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Ranjit Kumar著,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合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2000年。
    毛里和子著,徐顯芬譯,中日關係:從戰後走向新時代。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四)、期刊
    小石,「對中共石油安全戰略之探討」,中共研究,37卷8期(2003年8月),頁79-89。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105-124。
    王保鍵,「中共與美國在中亞地區的角力-以上海合作組織來觀察分析」,中共研究,40卷7期(2006年7月),頁93-113。
    王承宗,「俄羅斯與兩岸的經貿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2期(2002年),頁1-21。
    王維芳,「反恐下的美蒙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2期(2005年),頁65-87。
    甘逸驊,「北約東擴-軍事聯盟的變遷與政治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4期(2003年),頁1-23。
    以理,「探討中共與印、巴兩國分別軍演之意涵」,中共研究,第38卷3期(2004年),頁88-101。
    寺島實郎,「亞洲未來的重心是大中華經濟圈」,天下雜誌,第442期(2010年3月10日),頁82-84。
    余莓莓,「911後中共在中亞國際關係中的戰略選擇」,中共研究,37卷8期(2003年8月),頁108-117。
    李靜杰主編,「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東歐中亞研究雜誌社,3期(2002年),頁42-43。
    李文志,「杭廷頓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全球戰略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4期(2002年),頁1-20。
    宋德星、白俊,「21世紀之洋--地緣戰略視角下的印度洋」,國際政治,2009年第12期(2009年12月),頁89-97。
    林霖,「歐盟『東部夥伴關系』計畫簡評」,國際政治,2009年第12期(2009年12月),頁78-81。
    林麗香,「中共與美國在東南亞的競逐」,中共研究,36卷2期(2002年2月),頁82-95。
    林利民,「21世紀國際體系轉型析論」,現代國際關係,2009年第6期(2009年6月),頁1-8。
    林躍勤,「對擴大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能源毛對擴大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能源合作的若干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2006年第11期(2006年11月),頁18-19。
    況正吉,「歐盟東擴進程及其面臨之挑戰」,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5期(2003年),頁25-53。
    吳東野,「後冷戰時期歐盟對中亞地區之戰略作為:強權政治的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4期(2006年),頁1-30。
    吳福成,「亞洲區域FTA的展望與發展」,台經月刊,第26卷第5期(2003年5月),頁23-29。
    明居正,「後冷戰時期美國的全球大戰略:新現實主義的觀點」,國立高雄大學政法系編輯委員會,(2007年),頁26-28。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5期(2005年),頁1-23。
    彼薩列夫著,馮大慶譯,「從上海合作組織看『中』俄競合關係」,中共研究,第39卷2期(2005年2月),頁32-36。
    季偉伕著,馮大慶譯,「『中』俄邊界問題解決及顯示意涵」,中共研究,第39卷1期(2005年1月),頁26-29。
    柯玉枝,「2002年印巴衝突中美國的角色」,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2003年),頁129-143。
    袁鵬,「國際體系變遷與中國的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2009年第11期(2009年11月),頁39-44。
    高祖貴,「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走向區域整合的新階段」,中國外交雜誌月刊,2008年第12期(2008年12月),頁43-45。
    孫壯志,「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安全合作:進程與前景」,國際政治,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70-77。
    姚祖德,「中共對當前亞太安全戰略之評估」,中共研究,第38卷6期(2004年6月),頁69-85。
    章勝華,「亞太霸權爭奪戰-中國挑起反日風潮」,中共研究,第39卷5期(2005年5月),頁25-28。
    陳建民,「美國小布希時期的中國政策與台灣安全」,中共研究,第40卷12期(2006年12月),頁49-64。
    黃駿,「軟實力運用:推進中國與東協合作的關鍵」,現代國際關係,2009年第8期(2009年8月),頁8-12。
    黃榮嶽,「恐怖主義與反恐怖的辯證關係-談中共反恐怖鬥爭作為」,中共研究,第37卷11期(2003年11月),頁19-21。
    許志嘉,「911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79-102。
    許博彰,「中共『新安全觀』與『經濟安全』之分析」,中共研究,第38卷11期(2004年11月),頁62-79。
    辜樹仁,「中國、印度--決戰印度洋」,天下雜誌,第442期(2010年3月10日),頁86-87。
    湯紹成,「第四屆亞歐會議之發展」,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145-160。
    楊永明,「冷戰時期日本之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1945-1990」,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頁125-159。
    楊潔篪,「『上海精神』的永恆魅力-紀念上海合作組織成立7周年」,中國外交雜誌月刊,2008年第8期(2008年8月),頁3-4。
    楊順利,「21世紀中共國家安全戰略趨勢探討」,中共研究,第41卷5期(2002年9月),頁13-37。
    楊豐碩,「中國能源外交對台灣能源發展之影響」,國際關係學報,第28期(2009年7月),頁155。
    馮紹雷,「歐盟與上海合作組織:競爭對手或合作夥伴」,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第6期(2007年6月),頁48-54。
    郭武平、劉蕭翔,「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俄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頁125-159。
    郭壽禮著,馮大慶譯,「中俄能源合作及大陸新能源戰略」,中共研究,第39卷3期(2005年3月),頁81-92。
    童振源,「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2期(2006年),頁25-57。
    張平,「『中』美關係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共研究,第38卷3期(2004年3月),頁66-75。
    張勁,「中共開展石油戰略突破『麻六甲困境』」,中共研究,第40卷9期(2006年9月),頁39-52。
    張寧,「上海合作組織面臨的幾個發展方向問題」,國際政治,2009年第6期(2009年6月),頁83-88。
    張克中,「制衡中國--美印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中共研究,第40卷3期(2006年3月),頁43-46。
    張克華,「中國崛起挑戰美國政策與地位」,中共研究,第39卷1期(2005年1月),頁21-25。
    張宏偉,「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的典範」,學術論壇,2005年第2期(2005年2月),頁21-23。
    張瀾濤,「論石油利益與入世後我國的石油安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2年9月),頁34-40。
    張茂春、楊恕,「非洲與印度的大國戰略」,國際政治,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48-53。
    劉德海,「印度因應中國崛起與中國FTA策略的對策」,國際關係學報,第28期(2009年7月),頁191-208。
    劉復國,「東南亞恐怖主義對亞太區域安全影響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6期(2006年),頁79-106。
    劉繼業,「歐盟中亞戰略的執行情況及前景」,國際政治,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頁94-99。
    趙全勝,「日本外交的主流思維--帶傾向性的中間路線」,國際政治,2009年第6期(2009年6月),頁66-71。
    趙可金,「全球化時代的新地緣理論」,國際政治,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3-15。
    趙鳴文,「上海合作組織持續穩定發展」,國際政治,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頁84-89。
    趙建民、何思慎,「日本外交中有關中國或美國優先之爭論-兼論日、中、台新安全架構」,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83-102。
    趙華勝,「對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前景的幾點看法」,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3期(2006年3月),頁23-27。
    潘光、趙國軍,「911以來『東突』勢力的新變化及其動因」,國際政治,2009年第2期(2009年2月),頁78-85。
    鄧中堅,「崛起的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政策與作為:追求霸權或是建立夥伴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2007年1月),頁20。
    蔡政修,「911事件後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以波灣戰爭與北韓核子危機為例」,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6期(2004年),頁129-161。
    蔡裕明,「從『石油政治』論中共石油安全戰略」,中共研究,第39卷10期(2005年10月),頁72-89。
    鍾堅,「中共邁向區域霸權國防費持續增長」,中共研究,第37卷4期(2003年4月),頁20-24。
    鍾佳安,「從1973年至2000年美國石油危機與對策看經濟安全概念」,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2002年11-12月),頁1-21。
    蔣忠良,「中共之石油戰略與其對非洲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4期(2003年7-8月),頁105-127。
    謝志淵,「從國家安全角度探討中共國家利益」,中共研究,第36卷3期(2002年3月),頁37-49。
    龍舒甲,「從石油利益論『911事件』後的中亞地區與其周邊情勢」,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6期(2002年11-12月),頁109-123。
    龍舒甲,「論裏海能源與外高加索地區安全之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2003年3-4月),頁95-113。
    羅勝雄,「美俄中共在中亞地區之權力競逐」,中共研究,第38卷9期(2004年9月),頁61-70。
    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57-78。
    Dr Dragana Mitrovic著,何劼鍇譯,「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安全與經濟合作的新架構」,國際政治,2009年第4期(2009年第4期),頁58-62。
    (五)、論文
    王台民,「中共對東協經濟安全政策與作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1月)。
    王自勝,「中共在中亞地區石油安全戰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
    王道和,「中共當前的能源戰略及其對外交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白慧娟,「中共與上海合作組織安全合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糸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1月)。
    甘黛雲,「新安全觀下美俄在中亞戰略思維與競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史世傑,「中共石油安全戰略之研究--以大國外交穩定供應來源發展為例(1993-2005)」,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12月)。
    江國雄,「中國崛起後的能源外交之研究--以中俄雙邊合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8月)。
    李怡,「中共『新安全觀』,與北約擴展-中亞地緣政治之考量」,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嘉齡,「印度崛起及其大國外交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李國幹,「中國石油能源戰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周志德,「上海合作組織十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3月)。
    唐衡宇,「中共的『和諧世界觀』: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理念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郎世瑀,「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安全戰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曹立平,「中共區域反恐外交之研究一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陳榮明,「中國石油外交--戰略與作為」,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2月)。
    傅淑花,「21世紀中、印戰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傅仁坤、張益銘,「中亞區域安全與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兼論四股恐怖勢力」,第4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2008年)。
    張小華,「中國在中亞的石油戰略與能源合作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大為,「上海合作組織軍事合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文賢,「中共新安全觀之實踐一論上海合作組織」,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文賢,「中印關係中的地緣政治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守珩,「小布希政府國家安全戰略之研究:2001-2003」,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張學儉,「『911』後中共的中亞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哲生,「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張皖民,「美印戰略夥伴與中共區域強權之互動」,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張曉琳,「中國參與國際組織的認知與實踐: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劉安賢,「冷戰後中共石油安全與外交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劉建興,「中共的多邊外交--『上海合作組織』案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楊淵琛,「21世紀初中國外交戰略探原」,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1月)。
    虞劍虹,「911前後美國的台海戰略變化趨勢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12月)。
    蔡明彥,「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關旭淇,「中亞五國與俄羅斯之安全合作關係(1992-2001)」,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六)、報紙
    人民日報
    聯合報
    台灣醒報
    青年日報
    (七)、網頁
    hap://www.sectsco.org/ (上海合作組織)
    http://www.sectsco.org/html/00022.html(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
    http://www.sco-ec.gov.cn(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網)
    http://www.jjxww.com(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etnet.com.hk(經濟通通訊社)
    二、英文
    (一)、專書
    Ethnics,Religion and Conflicts in Central and South Asia(Xin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3 ),p.302.
    Rashid Ahmed,Jihad:the rise of militant Islam in Central Asia(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c2002),pp138-41,148.
    Jonathan P. Stern, The Future of Russian Gas and Gazprom, (Northants,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5), pp.57-60。
    (二)、期刊
    H.J. Mackinder,“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170 ( Dec. 2004.),p.29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7922012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1201.pdf1123KbAdobe PDF2123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