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247930      Online Users : 8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66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662


    Title: 張先及其詩詞研究
    The research of Zhang Xian and his poetry
    Authors: 朱妤
    Contributors: 耿湘沅
    朱妤
    Keywords: 張先
    張子野
    張三影


    古今一大轉移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3-09-03 11:47:05 (UTC+8)
    Abstract:   張先(990-1078)為北宋詞壇中最具關鍵性的人物,享年八十九歲,歷經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及宋神宗五朝,不僅開拓了詞體創作的視野,亦為小令過渡至慢詞的見證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即點出張先在詞史上的重要性,其身處新舊詞體交替的時代,在作品中可見含蓄與發越並存,上結五代詞的含蓄風格,下開北宋詞的發越氣度,一方面呈現詞體轉變的多元面貌,另一方面則表露張先勇於嘗試與創新的精神。張先汲取詩歌的特質融入詞作中,因此,欲了解張先在詞史發展中的關鍵處,不單從其詞作著手,而是詩詞並重,回歸其個性思想與時代背景,窺視張先的創新寫作與歷史意義。本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並整理張先作品版本的流傳情形,最後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行的成果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價值與目的。
      第二章〈張先生平及交遊〉,先論張先的生平背景,可見其樂觀、喜與人往來的個性,仕途平順,以及北宋時期豐庶的大環境,帶給他寫作上創新的契機。再者,透過史料筆記與往來作品看張先的交遊情形,可考的文人共二十六位,另有歌妓、寵姬與女尼。
      第三章〈張先詩詞內容析論〉,將張先詩詞合觀而論,可概分為個人情感、歌妓書寫、送別與贈寄、唱和之作、戶外遊賞、宮廷生活、詠物之作等七個部份,透過詩詞作品的分析,可見張先在內容與形式上與同時期宋代文人的作品相較,有著承變與創新之處,使得宋詞發展至此,開始出現不同的風貌;同時,也更進一步窺視張先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生活,為第二章生活交遊之延伸。
      第四章〈張先詞的「古今一大轉移」〉,從「以詩歌功能入詞」與「小令過渡至慢詞」兩方面來看張先的古今轉移,並加入與當時代其他文人的作品相比較,透過比較來呈現張先在各方面顯著的轉變;此外,也能看見張先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仍使詞體保有「別是一家」的本色。
      第五章〈張先詩詞之評價〉,以歷代對張先的序跋、詩話、詞話、匯評等資料,細論張先詩詞在當代與後代的影響,特別是張先詩歌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張先在宋代雖處於詞體的轉變時期,光芒柳永所掩,但透過歷代豐富的資料,還
    原並肯定張先詞在詞史上的努力與價值,其不僅在詞壇獨樹一幟,更居「不可無此一家」的切要地位。
      第六章〈結論〉,綜述以上研究結果與心得之外,並說明可以再延伸的相關論題。
    Reference: 一、古籍
    【漢】班固著、黃永年主編:《漢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年。
    【北魏】酈道元原注、陳橋驛注釋:《水經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晉】郭璞注:《穆天子傳》,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晉】干寶:《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晉】劉昫等奉敕編、黃永年分史主編:《舊唐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頁1241。
    【南北朝】范曄著、黃永年主編:《後漢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
    【唐】孟棨:《本事詩》,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第一輯,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王明清、王雲五主編:《玉照新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1939年。
    【宋】袁褧著、袁頤續、姚士麟校:《楓窗小牘》,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宋】陳巖肖著:《庚溪詩話》,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宋】王灼:《碧雞漫志》,《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
    【宋】吳自牧:《夢梁錄》,台北:興中出版社,1964年。
    【宋】周密:《雲煙過眼錄》,王雲五主持《叢書集成簡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皇都風月主人編:《綠窗新話》,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
    【宋】王明清:《揮塵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馬令:《南唐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訂:《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年。
    【宋】蔡襄:《端明集》,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毛滂:《東堂集》,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歐陽修撰、李偉國點校:《歸田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劉攽:《中山詩話》,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劉攽:《彭城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魏泰:《東軒筆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周淙:《乾道臨安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宋】談鑰著:《嘉泰吳興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宋】吳聿:《觀林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羅大經著、王瑞來點校:《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宋祁:《景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宋】龔明之撰、孫菊園校點:《中吳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盧憲撰:《嘉定鎮江志》,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台北:莊嚴出版社,1990年。
    【宋】張炎:《詞源》,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王象之撰:《輿地紀勝》,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宋】王暐《道山清話》,《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范成大撰、陸振岳點校:《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李昉編篡、夏劍欽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編篡、夏劍欽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趙令畤撰、孔凡禮點校:《侯鯖錄》,《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蘇軾著、《中國碑帖經典》編委會編:《蘇軾天際鳥雲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宋】孫光憲著、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范公偁:《過庭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黃庭堅著、【宋】史容、史季溫注:《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葉夢得著、李欣校注:《石林燕語》,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歐陽修著、黃永年主編:《新唐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年。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周密:《齊東野語》,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譖說友篡修、【清】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元】脫脫等修、楊家駱主編:《宋史藝文志廣編》,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元】脫脫撰:《宋史》,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明】王世貞著:《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明】楊慎:《丹鉛總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陳善等修:《萬曆杭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明】解縉等奉敇編:《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林世遠、王鏊纂:《正德姑蘇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88年。
    【明】李濂:《汴京遺蹟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楊慎:《詞品》,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鄭元慶輯:《湖錄經籍考》,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宋長白:《柳亭詩話》,台北:西南書局,1973年。
    【清】阮元編:《兩浙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朱彝尊、汪森編:《詞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趙弘恩等監修、【清】黃之雋等編纂:《江南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萬樹:《詞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陳廷焯:《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穆彰阿:《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史部.嘉慶重修一統志》,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清】毛先舒:《填詞名解》,收錄於查繼超輯、吳熊和點校:《詞學全書》,北平:新華出版社,1986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馬星翼:《東泉詩話》,杜松柏主編:《清詩話訪佚初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清】王夫之撰:《禮記章句》,《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黃蘇:《蓼園詞評》,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沈祥龍:《論詞隨筆》,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宋翔鳳:《樂府餘論》,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賀裳:《皺水軒詞筌》,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沈雄:《古今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馮金伯:《詞苑萃編》,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田同之:《西圃詞說》,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陳廷焯:《詞壇叢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張德瀛:《詞徵》,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先著、程洪:《詞潔輯評》,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李漁:《窺詞管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李調元:《雨村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李佳:《左庵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清】周城:《宋東京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譚瑩:《樂志堂詩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方成培著、楊柳校點:《香研居詞麈》,遼寧:遼寧電子圖書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陸心源輯:《宋史翼》,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阿克當阿等修、姚文田等撰:《揚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清道光十六年刊本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清道光十二年錢唐汪氏振綺堂開雕。

    二、專著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村上哲見:《宋詞研究——唐五代北宋篇》,東京:株式會社創文社,1976年。
    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吳廷燮撰、張忱石點校:《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陳衍評選、曹旭校點:《宋詩精華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唐圭璋:《宋詞四考》,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余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林玫儀:〈令引近慢考〉,《詞學考詮》,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繆鉞、葉嘉瑩合著:《靈谿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村上哲見著、楊鐵嬰譯:《唐五代北宋詞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楊重華注釋:《蘇舜欽詩詮注》,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
    吳熊和校點:《張子野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龍榆生編選:《唐宋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王易編:《詞曲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羅忼烈:《詞學雜俎》,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劉文注:《張先及其《安陸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陳匪石:《聲執》,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張淑瓊主編:《張先》,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吳熊和、沈松勤:《張先集編年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吳梅:《詞學通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龔延明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葉嘉瑩:《古典詩詞講演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陽海清編撰:《中國叢書廣錄》,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許紅霞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劍亮著:《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孫通海、王海燕責任編輯,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曾召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著:《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陳廷敬主編:《康熙詞譜》,湖南:岳麓書社,2000年。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圭璋選釋:《唐宋詞簡釋》,台北:鼎文書局,2001年。
    周振甫譯注:《詩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鄒同慶、王宗堂著:《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型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孫燕文主編:《張先詞欣賞》,臺南:文國出版社,2004年。
    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吳熊和:《唐宋詞匯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內山精也著、朱剛等譯:《傳媒與眞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杰:《宋詞與民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路成文:《宋代咏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龍沐勛:〈兩宋詞風轉變論〉,收錄於張璋等編篡:《歷代詞話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楊萬里:《宋詞與宋代的城市生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以詩詞互動為中心》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年。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孫維城:《張先與北宋中前期詞壇關係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柏嶺:《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詞學思想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木齋:《宋詞體演變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彭國忠:《唐宋詞學闡微――文本還原與文化觀照》,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兆鵬:《詞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劉尊明、甘松:《唐宋詞與唐宋文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柯寶成編注:《李清照全集:匯評本》,武漢:崇文書局,2009年。
    于志鵬、成曙霞:《中國古代文學流派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三、期刊、會議論文
    夏敬觀:〈吷庵詞評〉,收錄於《詞學》第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左文華:〈說「無理而妙」〉,《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收入《中外文學》22卷3期,1993年8月。
    若海:〈張先詩也善寫「影」——兼議文學鑒賞之偏一例〉,《語文學刊》1996年第2期。
    田彩中:〈中國書法風格史之五——魏晉南北朝楷書〉,《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2卷第3期,1999年8月。
    周玲:〈論張先詞的創新〉,《唐都學刊》第17卷,2001年第4期。
    房日晰:〈張先與晏殊詞之比較〉,《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2卷第3期,2001年7月。
    謝永芳、曾廣開:〈張先主盟吳越詞壇影響「東坡範式」考論〉,《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3年5月。
    洪淑苓著:〈女性節日文化初探:以近代方志中的「元宵走橋」等習俗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五十九期,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2003年11月。
    木齋:〈論張先詞古今一大轉變及「始創瘦硬之體」〉,《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5年1月。
    謝雪清:〈論張先對蘇軾詞創作產生影響的基礎〉,《廣西社會科學學報》第124期,2005年第10期。
    吳瑞璘:〈張先詞藝術風格初探〉,《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5年10月。
    張永霞:〈論張先在慢詞長調形成上的歷史作用——兼論張先詞與和柳永詞的藝術異同〉,中國韻文學會、江西財經大學主辦「2006年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楊娟:〈在詩詞融合進程中論述張先詞的古今轉移——兼談詞的包容性〉,《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7卷第1期,2006年1月。
    葛華飛:〈張先詞的主體意識〉,《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2006年2月。
    鄔志偉、胡遂:〈張先詞的寫影造境藝術〉,《雲夢學刊》第27卷第4期,2006年7月。
    朱雯靜:〈孟浩然與張先創作風格中平淡特色比較〉,《社科縱橫》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
    朱明明:〈始有意而為「影」——論張先詞中的影意象〉,《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4期。
    楊茜:〈張先與柳永「情愛詞」之比較〉,《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7年5月。
    謝永芳:〈張先詩摭談〉,《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第8卷第1期,2008年3月。
    馬冰:〈無理而妙癡情真趣——「無理而妙」的表現手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中學語文》總第425期,2008年第3期。
    馬冰:〈古詩詞中無理而妙的表現手法〉,《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年11期,2008年4月。
    張琴:〈我有閑愁與君說——試析張先對白居易的繼承兼議其閑適詞風〉,《黑龍江史志》2008年20期
    唐全鑫:〈清新優雅的妙境——試論張先詞的審美境界〉,《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09年1月。
    唐全鑫:〈傳統與拓新的橋樑——論張先的慢詞〉,《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09年2月。
    葛曉音:〈論漢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2009年3月。
    唐全鑫:〈試論張先詞的詩化和散文化傾向〉,《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9年4月。
    謝永芳:〈張先詞史地位摭論——兼及文學史上過渡型作家的判斷標準問題〉,《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板)》第9卷第4期,2010年4月。
    四、學位論文
    李京奎:《子野詞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金惠順:《張子野詞考》,韓國:漢城大學碩士論文,1983年。
    曾秀華:《北宋前期小令詞人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陳松宜:《清代接受宋詞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戴軍:《張先詞論》,河南: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楊茜:《張先詞略論》,江西: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通:《「古今一大轉移」辨及張先詞之詞史意義》,吉林: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董艷梅:《柳永慢詞居多現象解析及其慢詞作品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方妙鳳:《宋詞中的杭州書寫》,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袁雪清:《論張先詞的文化意蘊》,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08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801.pdf1384KbAdobe PDF2199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