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65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09/145041 (79%)
造访人次 : 52029270      在线人数 : 6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656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656


    题名: 魏晉南北朝服妖現象書寫的文化內涵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Fu Yao";in the period of Disunity.
    作者: 藍珮文
    Lan, Pen Wen
    贡献者: 高莉芬
    藍珮文
    Lan, Pen Wen
    关键词: 服妖
    服飾
    五行志
    書寫
    魏晉南北朝
    災(怪)異
    日期: 2010
    上传时间: 2013-09-03 11:45:56 (UTC+8)
    摘要: 「服妖」一語包羅了「衣裳服飾」與「怪異之妖」兩大意義元素,敘述著史家或文人們對於看到的自然真實之描繪,在書寫時候表達了作者的理念與精神世界;而就服妖文本的閱聽者而言,藉由文本反映的真實,未必能等於現實中具體的事物但卻是我們企圖接近真實的方法與過程。

    因此,為了闡發「服妖」一詞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本文以魏晉南北朝史書〈五行志〉裡的服妖事例主要研究對象,將服飾視為具強烈象徵意味的一種符號表徵。並且,將「服妖」事件放回當時代藉由陰陽五行、氣類感應來說災異的語境框架裡頭,以來解析及探究史家書寫服妖事例時,所採取的敘述策略、敘述結構及欲達到書寫目的。試圖從服妖的歷史論述中,解讀出其所承繼的其實乃是儒家以服制做為常服而建立的一套禮治、秩序原則;以及在史家多言怪異非常之妖服的敘述話語底下,史志所寓含的,乃是在充滿危機末世感的魏晉南北朝裡,對正常、常道的高度重視與強烈的渴求。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在撰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並簡述相關的學術研究資訊。第二章為〈建構與想像:魏晉南北朝「服妖」書寫的形成語境〉,針對魏晉南北朝服妖形成的語境進行分析,即藉由考察服妖一詞的「語言環境」與「客觀環境」,來溯源、反省服妖做為一個詞語,它是如何被建構與想像的?並推究服妖發生的最根本原因乃是人的態度不恭敬、不嚴肅因而產生的奇裝異服的行為。其次,服妖是被記載於史書內的,是屬於歷史的書寫與敘述,透過敘事學理論裡的「書寫形式」與「書寫內容」兩個層面,可看到服妖的書寫乃是人為的知識,同時也是一套已存有先入意識的組織和已被架構設計的概念。

    第三章則是〈衣裝秘境:魏晉南北朝「服妖」現象考察〉,乃藉由服妖事例中的相關服飾,描摹魏晉服飾整體的風氣與傾向,而此一服飾風氣的變化,隱微地與社會風俗、學術思想有互相呼應。本章以服妖事例做為觀看的線索,並考察此時的整體服飾文化氛圍的兩大特點:第一,以服飾的「鬆/緊」來觀看當時「情性/禮法」之間的衝突與張力,並勾勒出魏晉時期逐漸由束緊至寬鬆的服飾變化。第二,以魏晉服飾文化裡一大特點──胡漢服飾融合,來觀察史家書寫〈五行志〉時所用的「異己」眼光,呈現了「中心」華夏與「四方」胡蠻的區別。

    第四章為〈常服與妖服──從「常」與「非常」結構看六朝服妖事例的敘述意涵〉。此章乃藉由常/非常的結構性理論,來分梳文本裡的眾多實例,經從服妖書寫的表層敘事裡,看到服妖話語底層,實蘊含著常/非常的文化深層結構。主要的論證乃從倫理上的二元──常/非常、善/惡、是/否切入,發現相對於範式下的「常服」,「非常之妖服」顯然被當做差別和錯誤的存在,而這種界限差異以及早已寓含判斷的預設立場,所顯現的乃是魏晉南北朝一代以「服飾」為喻的特殊發聲與用語。

    第五章為本論文的總結,即總束歸納各章的分佈要旨與趨勢,因而提出的幾點觀察與結論,其旨為:史書服妖事例的怪異書寫揭示了人們當秩序被顛覆時將會帶來的災害與危難,但是,若將服妖文本對照其所位處的〈五行志〉文本,史家所欲敘說的,乃是欲由樹「反」而立「正」的心理,也就是對於回歸「常服」的欲求和盼望。
    參考文獻: 一、 古藉文獻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先秦﹞荀況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先秦﹞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漢﹞毛亨撰,﹝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司馬選撰,﹝日﹞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漢﹞伏生述,﹝漢﹞鄭玄注,﹝清﹞王闓運補注:《尚書大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伏生撰,﹝漢﹞鄭玄注,﹝清﹞孫之騄輯:《尚書大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左海全集續集》,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漢﹞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漢﹞班固撰編,﹝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禮記》,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漢﹞公羊壽撰,﹝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鴻烈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冊),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漢﹞陸賈:《新語》,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魏﹞劉邵:《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6年。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年。
    ﹝晉﹞干寶撰:《搜神記》,臺北:里仁出版社,1986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校注》,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晉﹞張華著,﹝晉﹞范寧校證:《博物志》,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晉﹞陳壽撰,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三國志注》,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北朝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年。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唐﹞劉知幾撰,﹝清﹞蒲起龍釋,呂思勉評:《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1959年。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宋﹞鄭樵:《通志》,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校證》,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出版,1960年。
    ﹝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7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漢﹞劉安著:《漢南鴻烈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第8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黃宗羲:《深衣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中國書店,1987年。
    ﹝清﹞皮錫瑞疏證:《尚書大傳疏證》,收入杜松柏編:《尚書類聚初集》第8冊,臺北:新文豐公司,1984年,
    ﹝清﹞紀昀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王謨輯:《增訂漢魏叢書》,臺北:大化書局,19984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王夢鷗校證,《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上)、(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著

    中央月刊社編:《淺說現代社會科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
    王令樾:《緯學探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王宇清:《中國服裝史綱》,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年。
    王宇清:《冕服服章之研究》,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出版,1966年。
    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沈》,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宇清:《歷運服色考》,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71年。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王海龍、何勇:《文化人類學歷史導引》,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王國良:《搜神後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王靖宇於:《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王維堤:《衣冠古國─中國服飾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霄兵、張銘遠:《服飾與文化》,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2年。
    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史作檉:《中國哲學精神溯源》,臺北:書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樂學書局,2003年。
    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江冰:《中華服飾文化》,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江寶釵:《從民間文學到古小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艾蘭、汪濤和范毓週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7年。
    余嘉錫著:《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臺北:開明書局,1970年。
    呂凱著:《鄭玄之讖緯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年。(為其博士論文油印本)
    呂謙舉:《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李曰剛等著:《三禮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李永匡、王熹:《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李隆國:《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出版公司,1967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臺北:臺北商務印館,1998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臺北:南天出版社,1998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臺北:南天出版社。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
    林素娟:《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侯外廬:《漢代社會與漢代思想》,香港:嵩華出版社,1978年。
    施拓全:《北朝學術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1992年。
    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柴德賡:《史籍舉要》,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荊云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高莉芬:《絶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張立文主編:《中國學術通史(秦漢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梁啟超云:《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許輝、邱敏、胡阿祥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戍國:《秦漢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陳戍國:《魏晉南北朝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6年。
    陳弱水、王汎森主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書出版社,2005年。
    陳寅恪講演,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錄》,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德新:《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97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臺北:佛光文化,2001年。
    童慶炳,暢廣元,梁道禮主編:《全球化語境與民族文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華梅:《人類服飾文化學》,天津:天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華梅:《古代服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賀昌羣等著:《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黃悅:《神話敘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華歷代服飾藝術》,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
    黃強:《中國內衣史》,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年。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民族學研究所,1999。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家駱編:《雲自在龕隨筆等三種》,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楊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199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主編:《國際文學人類學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葛兆光:《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寧稼雨:《魏晉名士風流》,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趙超:《霓裳羽衣─古服飾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玉堂、張碩著:《長江流域服飾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姓》,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7年。
    鄭均:《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書局,2005年。
    鄭志明:《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鄧啟耀:《衣裝上的秘境》,臺北: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鄧啟耀:《衣裝秘語─中國民族服飾的文化象徵》,臺北:書泉出版社,2006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
    翦伯贊:《史料與史學》,北京:新華書局,2005年。
    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閻步克:《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閻愛民:《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駱新、姚莽:《衣冠滄桑─中國古代服裝文化觀》,河北:農村讀物出版社,1991年。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2005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93。
    顏湘君:《中國古小說服飾描寫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羅宏曾:《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羅鋼撰:《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譚佳:《斷裂中的神聖重構──《春秋》的神話隱喻》,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觀: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5年。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二)外文專著
    Horn, Marilyn J. & Gurel, Lois M., The second skin :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clothing. 3rd Ed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1981.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Baltimore and London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三)外文譯著
    ﹝日﹞日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的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日﹞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出版社,1992年。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法﹞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邱天助譯:《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法﹞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神話學:生食和熟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法﹞余蓮(Francois Jullien)著,林志明、張婉眞譯:《本質或裸體》,臺北:桂冠出版社,2004年。
    ﹝法﹞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著,李維譯:《流行體系(I):符號學與服飾符號》(Système de la Mode) ,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 )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Chris Barker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美﹞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五種身體》,臺北:弘智文化公司,2001年。
    ﹝美﹞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J.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美﹞蘇珊‧凱瑟(Susan B. Kaiser)著,李宏譯:《服裝社會心理學》共6冊,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美﹞華萊士‧馬丁(W.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楊慶堃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云之譯:《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英﹞K. 伍德華(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英﹞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圖書,1991年。
    ﹝英﹞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4。
    ﹝英﹞約翰‧伯格著(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英﹞愛德華‧B‧泰勒(Edward B.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英﹞Tim De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德﹞恩斯特・卡爾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1874-1945)撰,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匈﹞阿格妮絲‧赫勒(Agnes Heller)著,衣俊卿譯:《日常生活》,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三、期刊論文(包含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
    王允亮:〈西漢災異奏疏研究〉,《聊城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王培華:〈中國古代災害志的演變及其價值〉,《中州學刊》1999年第5期。
    王華寶:〈《漢書‧五行志》考論〉,《南京師大學報》2001年第5期。
    王繼訓:〈先秦秦漢陰陽五行思想之探折〉,《管子學刊》2003年第1期。
    王繼訓:〈劉向陰陽五行學說初探〉,《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1年第19期。
    刑義田,〈月令與西漢政治─從尹灣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戶」說起〉,《新史學》1998年第1期。
    向燕南:〈論匡正漢主是班固撰述《漢書‧五行志》的政治目的〉,《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江冰:〈垂衣裳而天下治─帝王服飾的確立與演變〉,《九州學刊》1996年第1期。
    江素卿:〈從《漢書‧五行志》論西漢春秋學特色〉,《文與哲》2005年第7期。
    江乾益:〈漢書五行志中之災異說探論〉,《興大中文學報》2003年第15期。
    吳功正:〈六朝社會風習與美學狀貌〉,《社會科學研究》1994年第4期。
    吳從祥:〈從《漢書‧五行志》看劉歆的災異觀〉,《殷都學刊》2007年第1期。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1999年第3期。
    李祖勝:〈淺議中國古代服妖〉,《服飾》1996年第1期。
    李劍國、孟琳:〈簡論唐前「服妖」現象〉,《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第4期。
    李豐楙:〈「常與非常」:一個服飾文化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及臺灣大學心理系,1997年),2-1-1。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豐楙:〈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從巫俗觀點對楚辭的考察之一〉,《古典文學》第3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李豐楙:〈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9年第14期。
    周行之:〈今本「禮記‧月令」必出於「呂氏春秋」〉,《成大中文學報》1995年第3期。
    林少雄:〈中國服飾文化的深層意蘊〉,《復旦學報》1997年第3期。
    林淑心:〈論禮儀化玉飾的時代演化─以服飾史的觀點〉,《史物論壇》2005年第1期。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999年第3期。
    金霞:〈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視野中的祥瑞災異〉,《歷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唐明輝:〈先秦、魏晉男性美的嬗變〉,《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4期。
    孫長祥:〈「禮記.月令」中的時間觀〉,《東吳哲學學報》2002第7期。
    孫長祥:〈先秦儒家的時間觀─從「尚書」試探儒家時間觀的原型〉,《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1995年第3期。
    孫淑松、黃益:〈晚清服妖現象的探討與反思〉,《聊城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高莉芬:〈月令物侯觀與中古文學的時間思維〉,《節日文化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高莉芬:〈遠國異人:《山海經》中的文化他者與身體想像〉,《東西思想文化傳統中的「自我」與「他者」學術研討會議論文》,臺北:臺灣大學,2007年。
    張承宗:〈魏晉南北朝風俗觀念與風俗特點〉1998年第1期。
    張榮國:〈服飾:一種隱喻的表述〉,《遼寧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莊慶美:〈千古中華服飾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的歷史波濤〉,《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004年第11期。
    許星:〈中國古代時世裝的傳播形式及藝術特色〉,《服飾》1999年第1期。
    許星:〈論中國傳統服飾的「合禮性」與「合理性」〉,《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郭蕙嵐:〈「妖」的原初意涵──六朝以前「妖」現象探析〉,《仁德學報》2004年第3期。
    陳俊強:〈試論干寶與《晉紀》─兼論東晉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5年第23期。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1936年第20期。
    陳槃:〈秦漢間之所謂「符應」論略〉,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1972年。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2006年第9期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2002年第16期。
    曾敬宗撰:〈戴達評述竹林七賢及反放達心跡探微〉,《東方人文學誌》2009年第2期。
    游自勇:〈中古〈五行志〉的「徵」與「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游自勇:〈試論正史〈五行志〉的演變─以「序」為中心的考察〉,《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黃啟書:〈試論劉向災異學說之轉變〉,《臺大中文學報》2007年第26期。
    葉珊:〈服飾的象徵及追求─「離騷」與「仙后」的比較〉,《純文學》1971年第4期。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研究的世紀性潮流〉,《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臺大中文學報》,1989年第3期。
    雷家驥:〈兩漢至唐初的歷史觀念與意識(一~十二)──兼論其與史學成立的關係〉,《華學月刊》。年期分別為:(一)1983年第136期,(二)1983年第137期,(三)1983年第138期,(四)1983年第139期,(五)1983年第143期,(六)1983年第144期,(七)1984年第144期,(八)1984年第146期,(九)1984年第148期,(十)1984年第149期,(十一)1984年第150期,(十二)1984年第155期。
    廖美雲:〈唐代婦女的時世妝〉,《陝西文獻》1993年第86期。
    趙牧:〈漢代「服妖」透視〉,《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趙濛:〈《漢書‧五行志》的歷史價值〉,《古藉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3期。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8期。
    劉復生:〈宋代「衣服變古」及其時代特徵─兼論「服妖」現象的社會意義〉,《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2期。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2004第2期。
    魯瑞菁:〈論〈離騷〉中的「香草服飾」〉,《靜宜人文學報》1999年第11卷。
    賴芳伶:〈試論六朝志怪的幾個主題〉,《幼獅學院》,1982年第1期。
    鮑震培:〈真實與想像──中國古代易裝文化的嬗變與文學表現〉,《南開學報》2001年第2期
    謝仲禮:〈東漢時期的災異與朝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年第2期。
    韓碧琴:〈儀禮祭禮之服飾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1996年第2期,頁1-33。
    羅宗濤:〈時世妝─談唐代女性的流行裝扮〉,《國文天地》1998年第10期。
    蘇啟明:〈垂裳而治─中國古代帝王服飾〉,《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001年第8期。

    (二)學位論文
    王雪莉:《宋代服飾制度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人文學院博士論文,2006年。
    江蓮碧:《中國服飾禮儀符碼表徵與文化內涵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美琪:《流行與世變:明代江南士人的服飾風尚及其社會心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0年。
    李偉泰:《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2年。
    車行健:《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周德良:《《白虎通》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政言:《讖緯學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林曉琦:《先秦典籍中頭髮文化及相關意象研究》,臺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洪進業:《具體與抽象─從形制到觀念的秦漢服飾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殷善培:《讖緯中的宇宙秩序》,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許又芳:《虹霓的原始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表現及意義》,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黃啟書:《春秋公羊災異學說流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1995年。
    葉柏奕:《英雄建構──六朝筆記小說中的譙國龍亢桓氏人物書寫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劉苑如:《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從觀念世界與敘事結構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蔣聖安:《古典小說虛實論──以《三國演義》為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雅薫:《六朝志怪妖故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五行說中》,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碩士論文,1991年。
    衛昭如:《晉代神異思想與當代社會之關係──以《晉書》中相關記載為主》,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蕭振誠:《中古服妖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023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2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301.pdf32667KbAdobe PDF2344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