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5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2/144379 (79%)
造訪人次 : 51217402      線上人數 : 8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76


    題名: 母親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Mother Parenting Style,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
    作者: 嚴燕楓
    Im, In Fong
    貢獻者: 王鍾和
    嚴燕楓
    Im, In Fong
    關鍵詞: 母親管教方式
    依附關係
    幼兒社會行為
    mother parenting style
    attachment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9-02 17:28:40 (UTC+8)
    摘要: 為瞭解在不同的母親(教育程度、就業狀況)及幼兒(性別、家中子女數)背景變項下,母親管教方式(要求、反應)、親子依附關係(安全依附、逃避混亂及矛盾)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攻擊、退縮、分心、利社會、親和及獨立)的關係,乃以臺北市公立幼兒園的117位四到六歲幼兒及其母親為研究對象,使用「個人基本資料表」、「母親管教方式量表」、「幼兒依附關係量表」及「兒童社會行為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對搜集所得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所得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當前幼兒知覺母親採用較多「要求」、較少「反應」的管教方式。
    2.幼兒與母親間的依附關係依次為「安全依附」、「逃避混亂」、「矛盾」。
    3.目前台北市幼兒表現最多的為「親和行為」,其次依序為「獨立行為」、「利社會行為」、「退縮行為」、「分心行為」,「攻擊行為」表現最少。
    4.男生比女生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家中有1個子女的家庭,其子女的「分心行為」比家中有2個子女的幼兒多;家中有2個子女的家庭的幼兒比有1個及3個或以上家庭的幼兒,表現較多的「獨立行為」。
    5.「要求」的管教方式主要與幼兒「利社會」、「親和」的正向社會行為有正相關,「反應」的管教方式則與幼兒「退縮」、「分心」的負向社會行為有正相關。
    6.「安全依附」與「利社會」、「親和」及「獨立」的正向社會行為間存有正相關;「逃避混亂」與幼兒「攻擊」、「分心」行為有正相關,「矛盾」與「退縮行為」有正相關。
    7.母親及幼兒的背景變項、母親管教方式及親子依附關係等變項,均能有效預測幼兒的社會行為表現。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家庭、學校、社會及未來研究提出積極性的建議。
    In order to find out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mother (educational level, employment status) and child (gender, numbers of childr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parenting style (demand, responsiveness), mother-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security attachment, avoidant attachment, ambivalent attachment ) and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attack, retreat, distraction, pro-social, affinity and independent).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four to six year-old children of public kindergartens in Taipei City. The total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117.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
    1.Currently,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ir mothers’ parenting used more “demandingness” and less “responsiveness”.
    2.Most of the mother-child attachment was “security attachment”, and then was “avoidant attachment” and “ambivalent attachment”.
    3.The most performed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was “affinity behavior”, and then “independent behavior”, “pro-social behavior”, “retreat behavior”, “distracted behavior” and “attack behavior”.
    4.Boys behaved more “attack behavior” than girls. Families with one child, their children behaved more “distracted behavior” than families with two children. Families with two children, their children behaved more “independent behavior” than families with one child and three or more children.
    5.“Demand” parenting style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ffinity behavior”; “responsiveness” parenting style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reat behavior” and “distracted behavior”.
    6.“Secured attachment”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ocial behavior”, “affinity behavior” and “independent behavior”; “avoidant attachment”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 behavior” and “distracted behavior”; “ambivalent attachment”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reat behavior”.
    7.Background variables of mother and child, mother parenting style and mother-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could predict children’s social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parents, kindergartens, society and further studies.
    參考文獻: 壹、 英文部分
    Ainsworth, M.D.S. & Bell, S.M.(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 41(1), 49-67.
    Ainsworth, M.D.S.(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Baldwin,A.L., Kalhoun,J. & Breese,F.H.(1945). 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onograph, 58, (3).
    Baumrind (1974).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4(1), 1-103.
    Baumrind, D.(1977, March). Socialization determinants of personal agen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Orleanss.
    Baurmind, D.(1989). 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 InW. Damon(Ed.), Child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orrow(pp. 349-37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cker, W.C.(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L.Hoffman., & L.W.Hoffman(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1(pp.169-208). New York: Russell Stage Foundation.
    Bowlby, J.(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XXXIX, 1-23.
    Bowlby(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onfenbrenner,U.(1961). Parental attitudes and child behavior. England: Charles C Thomas.
    DK Pumroy(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Journal of Psychology.
    Earl S. Schaefer, Richard Q. Bell(1958). Development of a parental attitude research instrument. Child Development, 29(3) , 339-361.
    Elder, G.H.(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child 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ery, 1(25), 241-262.
    George Caspar Homans(1974).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London, England: Taylor & Francis.
    Hetherington, E.M., & Frankie, G.(1967)。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119-125.
    Hurlock, E. B.(1978). Child Development(6th ed.). N. 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Maccoby,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pp.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ccoby, E. E.(1984). 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Child Development, 55, 317-328.
    ML Hoffman, HD Saltzstein(1967). Parent discipline and the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ice,K. G.(1995).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ttachment, 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4), 463-474.
    Schaefer, E. S.(1959).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95-302.
    Shaffer, David R.(1988).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Cole, c1988.
    Sears,R.R, Macobby, E.E. &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Evanston 111: Row Peterson.
    Williams, W.C.(1958). The PAL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478-495.

    貳、 中文部分
    申玉微(譯)(2007)。創傷兒童依附關係重建(原作者:Richard Kagan)。臺中市:台灣兒童曁家庭扶助基金會。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鍾和(1975)。社經地位、子女數目及性別對父母養育子女態度的影響。輔仁大
    學人文學報,4,527-549。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任秀媚(1984)。家長參與幼兒學校學習活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與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蘇玉婷(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正修通識
    教育學報,6,201-232。
    吳偲嫄,鄧運林(2011)。父母不同教養態度與幼兒社會行為之研究。南亞學報,
    31,469-493。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
    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台北市:五南。
    周榮萍,卓妙如(2003)。運用依附概念於發展遲緩兒之親子互動。身心障礙研究,
    1(2),12-21。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婉玲(2009)。臺中地區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能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
    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R. Shaffer)。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曉詩(2006)。子女氣質、母親後設情緒理念與子女依附傾向的相關性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麗娟(2005)。國中生學業成就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胡海國(譯)(1976a)。兒童心理學(原作者:Elizabeth B. Hurlock)。臺北市:桂冠圖書。
    胡海國(譯)(1976b)。發展心理學(原作者:Elizabeth B. Hurlock)。臺北市:桂冠圖書。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展寧寧、張益輝(2008)。小學中高年級兒童的同伴接納、社會行為與父母教養方
    式的關係。石家莊學院學報,10(3),80-86。
    涂妙如(1994)。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與學習行為之影
    響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淑貴(1990)。影響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婦女與兩性學刊,1,49-86。
    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舒雅(2007)。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屏東市。
    郭孝貞(1988)。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幼兒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以托
    兒所幼兒為調查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臺北市。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光安(2009)。澎湖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以新移民與本國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昭婧(2008)。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穩定性狀態、自我效能與生活困擾之關係研
    究 --以某一技職院校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惠(1981)。母親就業與否、親子互動行為與子女社會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預測子方教養知覺的因素探討。
    中華心理衞生學刊,20(1),1-30。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
    心臟病兒童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月霞(2005)。兒童諮商實務導論。臺北市:五南。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凱倫(1991)。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筱婕(2009)。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國中生幸福感(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
    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
    7-28。
    楊雯婷(2009)。母親教養方式與幼稚園讀生子女社交技巧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楊瑛慧(2006)。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能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曙戎(2010)。台灣高中職生社經地位、母子依附、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相關
    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鄒啟蓉、盧台華(2000)。發展遲緩幼兒社會行為及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20,171-191。
    趙宗慈(1981)。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佳閔(2005)。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智能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奕樺(1996)。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蔡玉青、呂翠夏(2006)。祖父母親職參與和幼兒社會情緒行為之關係。兒童與教
    育研究,2,43-84。
    蔣姿儀、林季宜(2009)。東南亞新移民的子女在幼稚園社會行爲發展探析。幼兒
    教育年刊,20,97-124。
    鄧蔭萍、宋大峯、許銘麟(2010)。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之探索性研究。
    市北教育學刊,37,67-102。
    鄭淑俐(2001)。幼兒遊戲與其角色取替能力、正負向社會行為與同儕關係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雅婷(2006)。跨文化家庭中主要照顧者之教養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探
    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蕭明潔(2010)。家長教養行為對學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佳芳(2007)。幼兒所知覺的父母管教方式與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1990)。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3,49-70。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6,23-5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0157019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701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701901.pdf2100KbAdobe PDF23538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