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5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63211      線上人數 : 6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75


    題名: 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及其相關因素與幼兒氣質、社會能力之研究
    The study of Young Children`s Tempera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with Montessori Education, Waldorf Education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作者: 張頴瑜
    Cheong, Weng U
    貢獻者: 簡楚瑛
    保心怡
    蘇雪玉

    張頴瑜
    Cheong, Weng U
    關鍵詞: 蒙特梭利教育
    華德福教育
    幼兒氣質
    社會能力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9-02 17:28:29 (UTC+8)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比較接受蒙特梭利教育與華德福教育對幼兒氣質與社會能力表現上之差異。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實施蒙特梭利教育與華德福教育之幼兒園,並從中選取滿五足歲之幼兒各30名進行評量。在本研究中,幼兒氣質指的是活動量、適應度、趨近性、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社會能力指的是人際互動、團體規範及獨立自主。研究工具在幼兒氣質方面,採用林佩蓉、湯梅英、王珮玲(1992)所修訂的「幼兒氣質量表」;在社會能力方面,則採用趙麗華(2009)所編訂的「學前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針對本研究受試樣本在幼兒氣質、社會能力的評量資料,研究者採用SPSS(21版)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內部一致性、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作分析與統計,再針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與評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 不同性別之幼兒在幼兒氣質中,活動量、情緒強度與注意力分散度表現不一,其中男生之表現皆高於女生。
    二、 不同家庭社會地位之幼兒在幼兒氣質中活動量表現不一,其中低家庭社會地位之幼兒高於高、中家庭社會地位之幼兒。
    三、不同性別、家庭社會地位之幼兒在社會能力表現上皆無差異。
    四、 接受不同幼教課程模式(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之幼兒在幼兒氣質中趨近性表現不一,其中接受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較接受華德福教育之幼兒高。
    五、 接受不同幼教課程模式(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之幼兒在社會能力中人際互動表現不一,其中接受華德福教育之幼兒較接受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高。
    由本研究可知,性別、家庭社會地位、課程與幼兒氣質、社會能力有部分相關,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本研究為出發點,繼續探究相關因素、課程與幼兒氣質、社會能力之關聯。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如華、白璐、孫懿英、黃碧桃(2001)。學齡前期先天性心臟病童與一般兒童之氣質、母親教養方式比較。謢理研究,9(1),39-52。
    王秋萍(2012)。蒙特梭利或是華德福─談德國兩種著名私校的選擇。教育研究月刊,214,121-139。
    王珮玲(1991)。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已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珮玲(1992a)。兒童氣質理論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397-413。
    王珮玲(1992b)。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王珮玲(1994)。父母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王珮玲(2002年11月)。家長知覺氣質發展的穩定性和變化:六歲至八歲兒童追蹤研究。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活動中心。
    王珮玲(2003)。兒童氣質─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台北市:心理。
    王淑芬(2006)。幼兒耳溫與氣質與攻擊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燕蘭(2010)。運用蒙台梭利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專注力。中國蒙台梭利,8,35-42。
    江麗莉、蘇靖媛(譯)(2003)。幼兒社會能力輔導(原作者:Lilian G. Katz & Diane E. McChlellan)。臺北市,華騰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李田樹(譯)(2000)。童年之祕(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北市,及幼文化。
    李采娟、林正介、許世寬、陳偉德和賴明美(2001)。中興新村幼兒園孩童之氣
    質研究。台灣家醫誌,11(2),78-90。
    李苑宜、鍾志從(2010)。幼兒色彩偏好與氣質之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2,
    54-77。
    李駱遜(2002)。教室中的隱形人:被忽視幼兒的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4, 91-112。
    李駱遜(2002)。他們還被忽視嗎?「教室中隱形人」的後續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5,14-54。
    余振民(譯)(2000)。教育的藝術(原作者:Roy Wilkinson)。臺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75)
    宋芳、蘇林雁(2005)。兒童氣質與行為、家庭教育的關係。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13),158-160。
    何佳芬(譯)(2000)。家庭與孩子(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北市,及幼文化。
    岩田陽子、南昌子、石井昭子(1991)。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二卷:日常生活練習。台北:新民幼教。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市,高雄復文。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四版)。臺北市,巨流。
    林玉珠(1999)。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245-332頁)。臺北市:心理。
    林育如、陳淑芳(1999)。父母教養方式及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氣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報論文集。
    林秀慧(1996)。蒙特梭利教學法實施之探討-以兩所臺北市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昆、黃燕虹(2006)。學齡前兒童氣質與家庭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4(12),6-9。
    林崇德(1982)。遺傳與環境在兒童性格發展上的作用─雙生子的心理學研究(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14-21。
    林惠雅(2008)。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4),351-377。
    施玠羽(2007)。幼兒就學準備度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柯勝文(譯)(2002)。人智學啓迪下的兒童教育(原作者:Rudolf Steiner)。新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07)
    徐澄清(2004)。因材施教:氣質與兒童發展。台北市:健康世界。
    張秀琴(2009)。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郭志峰,劉文(2006)。兒童氣質活動性與父母教養因素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進展。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10,47-51。
    莊財福、張永杰、葉建霆、張文三、林美惠(2011)。園藝及音樂活動對幼童氣質之影響─以生命教育為主題。台北市:秀威。
    梁瑪莉(1987)。學前兒童社會能力之家庭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惠珠(譯)(1989)。幼兒的心智-吸收性心智(原作者:Maria Montessori)。臺南市: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36)
    許興仁、邱琡雅(1994)。蒙特梭利新探訪(原作者:Paula Polk Lillard)。臺南市:光華女中。(原著出版年:1973)
    賀令湖、譚小嫻(1982)。一對同卵對生子的個性差異及其原因初探。韶山師專學報,1,30-35。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7)。家庭概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梅(2010)。混齡自由遊戲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發展。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1,42-43。
    黃慈愛(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領域。載於洪儷瑜(主編),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115-130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淑苓(1991)。兒童期的社交能力。國立嘉義師院學報,5,355-378。
    黃綉英(譯)(1999)。孩子太敏感怎麼辦?(原作者:Janet Poland)。新北市:新迪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黃曉星(2002)。邁向個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學者解讀華德福教育。廣東省:廣東教育。
    黃麗鳯(2009)。探訪幼兒教育的神秘花園─華德福幼稚園。幼兒保育學刊,7,45-62。
    陳玉枝(2008)。蒙特梭利幼兒園老師之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怡君(2006)。幼兒園中受忽視與受爭議幼兒的社會能力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若琳(1999)。台灣幼兒社會能力量表之編制。國科會成果報告,NSC 88-2413-H-030-018。
    陳若琳(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輔仁學誌,35,51-78。
    陳若琳(2005)。台灣區幼兒社會能力量表。未出版,台北。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緃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3。
    陳淑芳(1991)。幼稚園課程研究-蒙特梭利教學模式和一般單元教學模式之實證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淑華(2011)。家庭情緒表達、幼兒奮力控制與幼兒社會能力的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嘉惠、陳淑芳(1999)。照顧者的社會互動意願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報論文集。
    陳麗淑(2012)。父母教養特質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單偉儒、陳鳳卿、邱琡雅、張庭枝(2001)。小青的一天:開開心心上學去。台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雷庚玲(2002)。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台北市:信誼。
    雷庚玲、黃世琤、許功餘(2002)。0-3歲幼兒發展研究彙編─情緒、氣質與親子關係。台北市:信誼基金會出版社。
    鄧麗君(譯)(1998)。幼兒的工作與遊戲(原作者:Freya Jaffke)。新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91)
    鄧麗君、廖玉儀(譯)(1996)。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教育報告書(原作者:Frans Carlgren)。新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鄒國蘇、朱曉慧、陳美吟、黎曉鶯、徐澄清(1987)。幼兒氣質特徵之初步研究。中華精神醫學,1(12),123-133。
    劉禧琴、吳旻芬(譯)(2003)。日本華德福幼稚園(原作者:高橋弘子)。新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趙麗華(2009)。幼兒社會行為測量與行為組型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延治(1984)。學前兒童同儕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鄭鼎耀(譯)(1997)。善、美、真的學校:華德福教育入門(原作者:Roy Wilkinson。新北市,光佑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鍾鳳嬌(1999)。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國家科學委員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398-422。
    簡楚瑛(主編)(2005)。幼教課程模式(第三版)。台北市:心理。
    簡淑真(1985)。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簡淑真(1992)。蒙特梭利教學與單元設計教學對幼兒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0-0301-H003-20)。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蘇秀娟(2006)。嬰兒實施音樂課程及其氣質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蘇建文(1998)。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
    育心理學報,26,23-51。
    蕭伊珊(2004)。幼兒氣質發展歷程形成脈絡之系統尋繹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明道管理學院,彰化縣。

    貳、英文部分
    Adam W., Sarah L.C., Angela Willson-Quaylea, Martha P C., Christina H. ,Grace N. L. (2002).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ecology of mixed-age and same-age preschool classrooms: A natural experiment.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3), 305-330.
    Blair, K. A., Denham, S. A., Kochanoff, A., & Whipple, B. (2004). Playing it cool: Temperament,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in preschooler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2, 419–443.
    Blunt, R. J. S.(1995). Waldorf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 Background to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Rudolf Steiner. Novalis Press. Cape Town.
    Bruder, M. B., & Chen, L.(2007). Measuring social competence in toddlers: play tools for learning.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1(1), 49-70.
    Centre for Community Child Heath (2007). Parenting young children (Policy Brief NO.9). Melbourne: Centre for Community Child Health.
    Coie, J. D., & Kuppersmidt, J.B(1983).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emerging social status in boy’s group. Child Development, 54, 1400-1416.
    Cuban, L.(1992). Why some reforms last: The case of the kindergarten.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0, 166-194.
    Denham, S., Mason, T., Caverly, S., Schmidt, M., Hackney, R., Caswell, C., & De Mulder, E. (2001). Preschoolers at play: Co-socialisers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5(4), 290-301.
    Else-Quest. Nicole M., Hyde.Janet Shibley, Goldsmith. H. Hill, Van Hulle.Carol A. (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mpera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1), 33-72.
    Freedman, D. G. & Keller, B. (1963). Inheritance of behavior in infants. Science (New York, N.Y.), 140(3563), 196-8.
    Graxiano W. G., Jensen Campbell L.A., Sullivan Logan G. M. (1998). Activity, and Expectation for Late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66-1277.
    Greenspan, S. (1981). Defining childhood social competence: a proposed working model. Advances in Special Education, 3, 1-39.
    Gresham, F. M., & Elliott, S. N.(1984).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A reviews of methods and issu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s, 13, 292-301.
    Guhn, M., Zumbo, B., Janus, M., & Hertzman, C.(2011). Valid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a population-level measure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wellbeing, and school readiness. Social Indicators, 103(2), 183-191(9).
    Hollingshed, A. B.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 (Mimea-graphed).
    Hops, H. (1983).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skill: current research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Behavior Therapy, 14, 3-18.
    Janet Poland & Judi Craig(1996). The Sensitive Child. St. Martin`s Press.
    Katz L.G. & McClellan D.E.(1997). Fosteri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The Teacher’s Rol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USA.
    Kilpatrick, William(1914). The Montessori System Examin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Kohn, K, & Rosman, B. L.(1972). Social competence scale and symptom checklist for the preschool child: Factor dimensions, their cross-instrumental generality, and longitudinal persist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 430-444.
    Lillard, A.S., & Else-Quest, N.(2006). Evaluating Montessori Education. Science, 313(29), 1893-1894.
    Mashburn, A.J., & Pianta, R.C.(2006).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chool readiness.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17(1), 151-176.
    McShane, E.K., Hastings, D.P.(2004). Culturally Sensitive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family practices in first peoples communities. First nations Research Site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hild Welfare, 1(1), 33-48.
    Montessori Maria(1963).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 Wheaton III: Theosophical Press.
    Odom, S.L., & McConnell, S.R.(1985). A Performance-based 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al competence of handicapped preschool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4, 1-19.
    Pellegrini, A. D., Kato, K., Blatchford, P., & Baines, E. (2002). A short-term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ren`s playground games across the first year of school: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to school.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9, 991-1015.
    Prior, M., Smart, D. Sanson, A., & Oberklaid, F.(1993). Sex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rom infancy to 8 yea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32, 291-304.
    Rafoth, M.A.(1997).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screening program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4(2), 129-137.
    Roopnarine, Jaipaul L., Syracuse U & Johnson, James E. (1984). Socialization in a mixed-age experimental progra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5), 828-832.
    Shu-Chen Yen & Jean M. Ispa(2000). Children`s Temperament and Behavior in Montessori and Constructivist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 11(2), 171-186.
    Spivk, G., & Shure, M.B.(1974). Social Adjustment of Young Childre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einer,R. (1973). The Four Temperaments. Samyayog Press, Wardha. India.
    Thomas A,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Brunner/Mazel.
    Vaughn, B. E., & Bost, K. K. (1999). Attachment and temperament: Redundant, independent, or interacting influences on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J. Cassidy and P.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Y, U.S.A: Gyilford Press, 198-225.
    Waters, E. & L.A. Sroufe.(1983). Social competence as a developmental construct. Developmental Review 3: 79-97.
    Wilkinson, R.(1990). Commonsense Schooling. The Robinswood Press. Stourbridge England.
    Wilkinson, R.(1993). Rudolf Steiner on Education: A Compendium. Hawthorn Press. United kingd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0157018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701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701801.pdf1541KbAdobe PDF285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