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大前研一(2007)。即戰力:如何成為世界通用的人才。台北市:天下雜誌。 王小英(2005)。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點及其教育教學對策。東北師大學報,2005,2, 149-154。 王真瑤(譯)(1997)。積木:遊戲與活動計畫(原作者:西久保禮造、野村睦子)。台北 市:成長基金會。 王萬清(2007)。培養幼兒創造思考能力。台北市:五南。 王夢萍(2008)。培養孩子的自由創造力。台北市:知青頻道。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 E. Johnson、J. F. Christie & T. D. Yawkey)。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秀娟、潘裕豐(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 的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2007,7(2),71-104。 吳雅玲、許惠欣(2008)。積木遊戲-幼兒單位積木的遊戲型態。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08,2,19-43。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學研究,2002,15,17-42。 吳靜吉(2002)。華人創造力的研究和教育從分享開始。應用心理學研究,2002,15, 92-104。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Ⅰ˙理論(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台 北市:五南。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Ⅱ˙應用(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台 北市:五南。 李美綾(譯)(2001)。思考模式(原作者:S. Ian Robertson)。台北市:五南。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原作者:Mihaly Csikszenmihalyi)。台北市:時報。 林廷華(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正修 學報,1999,12,175-196。 林志霖(2010)。智慧積木玩創意~讓孩子左右腦平衡發展的最佳教具。新北市:教育 之友文化。 林青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ichard E.M)。台北市:遠流。 邱皓政(2002)。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的內涵與教師創造力的實踐:另一件國王的新衣?。 應用心理學研究,2002,15,191-224。 周淑惠(2011)。創造力與教學:幼兒創造性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岳曉東(2011)。青少年創造力培養思考與研究。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施能木(2008)。應用樂高教學方案在國小生活科技課程對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榮昭、林展立、林雅玲(2005)。改造建構式教學策略提昇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53~174。 段慧瑩、黃馨慧(譯)(2000)。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台北:心理。 高明美(1986)。魅力無窮的積木。學前教育月刊,8(12)。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3)。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s)。台北市:心理。 郭靜晃(譯)(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原作者:Fergus P. Hughes)。台 北市:洪葉文化。 馬祖琳(2009)。幼兒創造性思考的表徵經驗:台中市愛彌兒幼兒園積木活動紀實。台 北市:心理。 梁良(2005)。創意讓孩子脫穎而出:從遊戲中激發孩子的九大智能。新北市:咖啡田 文化。 梁良(2010)。陪孩子一起從遊戲中玩出創造力。新北市:良品文化。 張水金(譯)(2001)。大能力(原作者:Dorothy Rich)。台北市:信誼基金。 張世慧(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市:張世慧。 張武升(2002)。開發與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心理學研究,2002,15, 43-53。 陳李綢(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陳欣希、鍾志從(2011)。幼兒於樂高活動中兩人合作模式的探討。人類發展與家庭學 報,13,49-74。 高淑清、陳美惠(2001)。啟動幼兒創造力思考:從幼兒家庭教育做起。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13,49-68。 陳雅惠(2012)。跨國直擊英國教改現場--把創造力找回來。親子天下,34,158-186。 陳龍安(2002)。幼稚園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設計(二)。台北市:五南。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市:心理。 曹俊德、李仁豪(2007)。提升創造力的教學態度、氛圍與課程方案設計。朝陽學報, 12,255-270。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市:心理。 葉玉珠、李梅齡、葉玉環、林志哲、彭月茵(2006)。「幼兒創造力測驗」之發展。測 驗學刊,53(1),129-254。 蔡淑苓(1993)。遊戲理論與應用。台南家專學報,12,151-174。 彭月茵(2010)。創造力系統理論之介紹與教學實務分享。北縣教育,70,37-41。 彭震球(2000)。創造性教學之實踐。台北市:五南。 游綉雯(譯)(2007)。培養會思考的小孩(原作者:Myrna B. Shure)。台北市:新手父 母。 湯偉君、邱美虹(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CPS)模式的沿革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 223,2-20。 曾薰霆(2009)。玩興、情緒調節能力、親子互動關係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 董愉斐、伍瑞瑜(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策略對增進資優幼兒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之應用探討—以情意課程為例。幼兒保育研究集刊,1(1),59-74。 楊秀惠、陳嘉彌(2007)。積木角遊戲活動引爆創造力之啟思。幼兒保育學刊,5, 87-112。 詹雨臻、葉玉珠(2005)。「生活問題解決測驗」之發展。測驗學刊,52(1),1-30。 黃志成、林少雀、王淑楨(2010)。幼兒遊戲。新北市:揚智文化。 黃幸美(2003)。兒童的問題解決思考研究。台北市:心理。 黃瑞琴(2002)。幼兒遊戲課程。台北市:心理。 黃楹進(2010)。玩出創造力:50個樂高創意遊戲。新北市:揚智文化。 甄曉蘭、曾志華(2002)。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116-146 頁)。新北市:正中書局。 劉佩雲、簡馨瑩(譯)(2003)。問題解決的教與學(原作者:Beau Fly Jones, Claudette M. Rasmussen, Mary C. Moffitt)。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經典(2004)。遊戲、美術與教育對幼兒創造力的影響。國教輔導,43(6),52-56。 劉翠華(2007)。幼兒教玩具設計與運用。新北市:揚智文化。 臧瑩卓(2009)。馬祖琳(主編),幼兒創造性思考的表徵經驗:台中市愛彌兒幼兒園積 木活動紀實(3-11頁)。台北市:心理。 廖藪芬、陳嘉彌(2007)。透過樂高活動培養幼兒品德之探析。幼兒教育,287,39-52。 蔡瓊賢、林乃馨(譯)(2003)。幼兒創造性教育與活動(原作者:Mary Mayesky)。台北 市:華騰文化。 賴慶三、王錦銘(2010)。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科學 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6,29-52。 謝千行(2010)。增加解決問題的能力。新北市:集夢坊。 戴文青(2009)。馬祖琳(主編),幼兒創造性思考的表徵經驗:台中市愛彌兒幼兒園積 木活動紀實(13-24頁)。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2010)。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簡楚瑛、陳淑芳、黃譯瑩(2001)。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子計畫「幼兒教育創造力 教育政策規畫」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蘇月霞(2008)。繪畫創意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幼兒教育,292,70-77。
英文文獻 Caldera, Y. M, Culp, A. M., Truglio, R. T., Alvarez, M., &Huston, A. C.(1999), Children`s Play Preferences, Construction Play with Blocks, and Visual-spatial Skills: Are they Rela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3(4), 855-872. Chan, D. W. (2002), Fostering Creativity in Schools in Hong Kong: Issues and Challenges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ducation Journal《教育學報》, 30( 1),1-14. Cheng, M. F. & Johnson, J. E. (2010), Research on Children`s Play: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and Early Education Journals from 2005 to 2007.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7, 249-259. Cohen L. & Uhry J. (2011), Naming Block Structures: A Multimodal Approac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9, 79-87. Dewar, G. (2008), Toy blocks and other construction toys, Parenting Science, Eisner, E. W. (1982) 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 a basis for deciding what to teach, New York: Longman. Garvey, C. (1977). Play.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orn, J. V., Nourot, P., Scales, B. & Alward, K. (1993), Play at the center of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NY: Macmillan. Hussain, S., Lindh, J., & Shukur, G. (2006), The effect of LEGO Training on Pupils’ School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nd Attitude: Swedish Dat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9 (3), 182-194. Karen, H. (2001), Block as a tool for learning: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Young Children January, 6-12. Legoff, D. B. (2004), Use of lego as a therapeutic medium for improving soci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4(5), 557-571. Legoff, D. B., & Sherman, M. (2006), Long-term outcome of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 based on interactive LEGO (c) play, Autism, 10(4), 317-329. Lindh, J. & Holgersson, T. (2007), Does lego training stimulate pupils` ability to solve logical problems?, Computers & Education, 49(4), 1097-1111. Maker, C. J. (2005), The DISCOVER Project: Improving assessment and curriculum for diverse gifted learners (RM05206). Storrs, C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Y: Norton. Rubin,K. H., Fein,G. G., & Vandenberg, B. (1983). Play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th ed.). Vol(4), 695-774. New York, NY: Wiley. Singer, D.G., Golinkoff, R. M. & Hirsh-Pasek, K. (2006), Play= learning: how play motivates and enhances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social-emotional grow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rke, K. (2012), Encouraging Creativity in Children., Education Digest, 78(4), 57-59. Stein, M. I. (2003), Creativity`s Global Correspondents--2003, New York. Sutton-Smith, B. (1979). Play as metaperformance, In B. Sutton-Smith (ed.), Play and learning (pp335-358). New York, NY: Gardner press. Urban, K. K. (2007) Assessing Creativity: A componential model. In A. Tan (Ed.), Creativity: A handbook for teachers(pp. 167-184).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Wood, D.,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2), 8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