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78350      Online Users : 9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14


    Title: 社交媒體中的友誼展演── 八年級大學生的虛擬社會互動
    The virtual social interaction of friendship in the social media: a case of the 1990’s generation.
    Authors: 賴佩淇
    Contributors: 林佳瑩
    賴佩淇
    Keywords: 友誼關係
    Facebook
    Line
    社會滲透
    戲劇理論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7:17:38 (UTC+8)
    Abstract: 隨著科技的革新與網路的開展之下,帶來了人類在互動形式中的改變。然而,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無法全然離群索居,因而需要與他人互動,故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乃是無法缺少的。在面對科技革新的變遷之下,其所造成互動形式的改變,將對於人類友誼關係的需求帶來影響,特別是近年來Facebook與Line的大量使用之下更是明顯,因此,將以成長在網際網路世代的現今八年級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來討論人類對於友誼關係之需求。
    本研究的發現可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互動形式的改變,以及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隨著科技革新下,互動形式自過往書信、電話到現今以網際網路做為互動的平台之下,使得互動更多元、即時,特別是近年社群網站的流行,以及即時通訊軟體的盛行使用下,使用者透過個人真實社會中的身分,在社交媒介之中與所知悉的對方互動。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則有以下五點發現:
    (一)友誼關係的劃分:本研究以「點頭之交」、「普通朋友」與「好朋友」三種類型,藉以瞭解在自我揭露程度、互動次數以及互助程度的增加下,將使得雙方的友誼關係更加密切;(二)雙方的關係程度:以Facebook和Line做為其主要互動媒介時,對於雙方之間的互動程度,則會受到連帶關係強弱的影響,讓互動對象能更多、更廣;(三)社交媒介中的互動:透過社交媒介來發佈或關注朋友的動態消息、打卡、留言、按讚、聊天等行為之下,使用者藉由自我揭露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並因社交媒介的功能,讓互動更為即時下,而有助於維繫友誼關係;(四)友誼關係於社交媒介上的展演:在虛擬世界中,以社交媒介所進行的互動,較現實社會中更容易出現戲劇論中的前台扮演,以使友誼關係和互動能繼續進行;(五)真實社會中的互動:以社交媒介做為互動形式下,固然具有其便利性,然而,友誼關係的維繫與增加,乃是終究無法脫離真實社會中的互動。
    對於現今八年級大學生而言,互動的形式包含了真實社會與虛擬世界之中的互動,即使虛擬世界中的互動帶來了便利性、即時性、跨越地理限制,然而,卻依舊無法拋棄真實社會中的互動。故對於人類而言,隨著社會、科技的革新,互動形式產生了改變,但人類卻無法拋棄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
    Reference: Altman ,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heckfacebook(2012)。Facebook Statistics。http://www.checkfacebook.co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DeVito, J. A. (2008). 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6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2013)。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elp/(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4日)。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 Penguin.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Kassin, S., Fein, S., Markus, H. R. (2008). 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ne(2012)。Line。http://line.naver.jp/zh-hant/(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Line(2013)。服務中心。http://line.naver.jp/help/iphone/zh-hant/serviceId/10155(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1日)。
    Mimiko、greg、果子離、turtle、漂浪、達爾文(2001)。《五年級同學會》。台北:圓神出版社。
    NHH(2012)。「Line」、登録ユーザー数が8,000万人を突破。http://www.nhncorp.jp/press/2012/1130263(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王文秀、陸洛譯(1995),Michael Argyle著。《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巨流。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lliot Aronson, Tim Wilson, Robin Akert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674。
    吳齊殷、莊庭瑞(2003)。〈超連結網絡分析〉。《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李芳齡譯(2011),David Kirkpatrick著。《facebook臉書效應》。台北:天下雜誌。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文笙書局。
    周華健(1997)。音樂介紹。http://www.wakin.com/profile/(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1日)。
    林上祚(2012)。「宅童」沉溺網路,蕭萬長憂心。中時電子報(2012年5月5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50500112.html(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6日)。
    林以正(2000)。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沉迷之研究。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969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林冷、洪瑞麟、劉怡昀、劉承賢、顏涵銳譯(2007),Margaret L. Andersen, Howard F. Taylor著。《社會學》。台北:雙葉書廊公司。
    林志共、王靜譯(2013)。《Facebook看不見的力量》。台北:人類智庫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林佳瑩(2005)。〈虛擬同居人際互動之初探─以愛情公寓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48-12.ht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16日)。
    林倖妃(2011)。〈網路─要玩也要負責任〉。《天下雜誌》,486,141-144。
    林義傑譯(2012),Paul Adams著。《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台北:碁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邱史珊、劉俊昌(2008)。〈大學生的睡眠與學校生活型態、環境間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國立師資培育大學學生為例〉。《學校衛生》,52,1-11。
    信報財經新聞(2012)。Facebook用戶數量已突破10億。http://www.hkej.com/template/onlinenews/jsp/detail.jsp?title_id=123267&cat_id=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施寄青譯(1987),Dr. Sherry Turkle著。《電腦革命》。台北:遠流出版。
    柯朝欽、鄭祖邦譯(2007),George Ritzer, Douglas Goodman著。《社會學理論(上)》。台北:巨流。
    洪嘉蓮(2012)。《Facebook社群遊戲與社會連結的關係: 反思遊戲成癮之人格特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1998)。〈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第十二集》,1-20。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a)。2012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NEWS4/122.pdf(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b)。2012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張真榮(2007)。《青少年友誼網絡對社會支持的影響:通訊媒介與其社會能供性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碩士論文。
    莊伯仲(2009)。網路溝通。見賴祥蔚、鈕則勳主編,《人際溝通的理論與應用》,頁169-187。台北:五南圖書。
    郭秀琪譯(2000)。《享受人際關係》。台北:迪茂國際。
    陳怡蒨(2005)。《行動電話溝通的人際接觸:探討不同性別的使用行為對人際接觸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陳奕陵、洪培馨、盧貞伶、梁鳯琄、梁宗鎏、韓豐年(2011)。〈Facebook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1,96-102。
    陳炳宏(2013)。免費簡訊與臉書當紅/付費簡訊 跨年衰退3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2/today-life6.htm(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5日)。
    陳皎眉、鄭美芳(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弘揚。
    陳榮政譯(2011),David M. Newman著。《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創市際(2013)。創市際ARO公佈台灣首份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測量報告。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23_13.html(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4日)。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曾寶璐(2004)。〈手指世代來了〉。《商業周刊》,878,114-120。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 119-153。
    黃惟饒、邱紹一、陳文政(2003)。《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楊極東(1992)。《大學道上─做個快樂的大學生》。台北:桂冠圖書。
    資策會(2013)。2012年6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40(取用日期:2013年05月27日)。
    熊瑞梅(2011)。團體與組織。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1-74。高雄:巨流圖書。
    翟本瑞(2011)。資訊與社會。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45-468。高雄:巨流圖書。
    劉鶴群、房智慧譯(2005),Richard T. Schaefer著。《社會學》。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雨生、吳齊殷、李文傑(2006)。〈青少年網絡特性、互動結構和友誼動態〉。《台灣社會學》,11,175-236。
    謝琬婷(2010)。《Facebook 台灣使用者行為與行銷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家德(2000)。〈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2000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100254005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4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501.pdf1603KbAdobe PDF24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