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參考文獻
John, S. Dryzek著、黃維明譯,2009,『談論式民主-政治、政策與政治學』,台北:群學。
王本壯,2006,「民眾參與社區環境改造之行動研究-苗栗縣個案探討」,國立政 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台北。
王志輝,2002,『英國、法國國土計畫之落實推動機制考察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郁,2009,「英國開發規制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地域研究與開發』,28(5):16-20。
王菁雲,1999,「議題導向之最適民眾參與技術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三版,台北:巨流。
朱斌妤、李素貞,1998,「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機制之檢討」,『中國行政評論』,8(1):85-11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土地使用變更作業手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玉鳳,2005,「環境法上民眾參與之研究: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何佩穎,1993,「政策運作過程中的公民參與-以臺北市政府為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余奉霖,1996,「台灣地區土地發展管制系統之建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吳東憶、賴宗裕、陳立夫,2010,『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議機制檢討』,內政部營建署。
吳東憶、賴宗裕、陳立夫,2011,『國土計畫法公布實施後之開發許可審議制度研擬』,內政部營建署。
吳英明,1995,「都市生活和市民參與」,『中國行政評論』,4(2):79-102。
吳清輝,1998,「臺灣之綜合開發計畫與發展許可制」,『人與地』,179/180:58-73。
吳綱立,2003,「從建構全球地方化之永續農村地景的角度論農村地景規劃的意涵及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機制在管理農村地景資源上的角色與功能」,論文發表於〈九十二年年會暨全球衝擊與鄉村調適研討會〉,臺灣鄉村社會學會:臺北,2003年4月18日。
吳綱立,2009,『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實質計畫及設計管控審議機制調整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李家齊,2011,「防洪計畫利害關係者界定方法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李素貞,1997,「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之探討-以84、85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惠宗,2012,『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漢煒,2011,「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變更審議制度之研究-以竹科宜蘭城南基地與清華大學宜蘭園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李蕾,2006,「國外用地許可相關制度-英國的規劃許可制」,『國土資源情報』,7:30-36。
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台灣民主季刊』,4(3):33-62。
林正壹,1989,「環境影響評估之民眾參與方式之研究:台灣地區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林宜燕,2008,「臺灣公共藝術徵選機制及操作過程與民眾參與之研究」,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
林建元,1993,『開發許可制之改進及影響費課徵方式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林英彥、劉小蘭、邊泰明、賴宗裕,1998,『都市計畫與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柯佩如,2004,「都市計畫形成過程中民眾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市南港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柳聖偉,2007,「農地利用作休閒農場開發許可制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洪維廷,1996,「發展許可協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唐淑蓉,2007,「海岸環境議題中民眾參與機制之研析-以台十一線東部濱海公路改善計畫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孫勝輝,1996,「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規範的研究-以一個山坡地住宅社區規劃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徐之道,2005,「環境影響評估法中之民眾參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徐國城,2007,「由國土計畫法之立法意涵探詢台灣地區城鄉空間發展方向」,『土地問題研究季刊』,6(3):98-111。
桃園縣政府,2009,『桃園縣推動桃園國際航空城相關規劃委託服務案』,桃園縣政府。
張宗存,2004,「民眾參與理念在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實踐」,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宗存,2005,「民眾參與理念在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實踐」,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明燦,2012,『土地利用計畫法導論-法條釋義與實例研習』一版,台北:新學林。
陳威志,2001,「我國開發許可制與計畫連結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哲仁,1995,「非都市土地開發計畫執行監督制度建立之研究-以一公頃以上山坡地住宅社區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家齊,2004,「整合發展許可制與發展權移轉制度運用於台灣農地釋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桂香,1996,「公共政策與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民眾參與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陳慧惠,1999,「從法系觀點論地方政府之規劃裁量空間」,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黃三榮,2001,「論環境影響評估法中之民眾參與」,『律師雜誌』,260:29-39。
黃世昌,2012,「解析設置變電所鄰避情節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黃泳涵,2010,「信任與都市更新參與整合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萬翔,1996,『非都市土地使用變更程序簡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楊傑光,2002,「災後都市更新民眾參與方式之評估-以九二一地震東勢本街及台北市慶福大樓重建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趙玲君,2004,「探討永續發展在地化過程之民眾參與-以金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明杰,2010,「環境行政程序中「民眾參與」與「資訊公開」-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賴宗裕,1999,『都市成長與土地開發管理-理論與實踐』,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賴宗裕,2004,『建立國土再造之土地使用管制機制』,內政部營建署。
賴宗裕,2006,『整合農地變更審議制度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賴宗裕,2012,『成長管理與規劃經濟』,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成長管理與規劃經濟課堂講義。
賴宗裕、陳立夫,2002,『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草案)之研訂』,內政部營建署。
賴品邵,2002,「地方政府辦理非都市土地分區變更審議作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謝雯凱,2003,「當代德國都市規劃中之民眾參與」,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顏愛靜,2008,『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標準之檢討與改進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顏愛靜,2010,「從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經驗,反思國土保育與開發許可制的缺憾」,『地政學訊』,23:2-5。
譚鴻仁,2003,「民眾參與與永續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8:55-65。
邊泰明,2003,『土地使用規劃與財產權-理論與實務』,台北:詹氏書局。
二、外文參考文獻
Arnstein, S. R.,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216-224.
Arnstein, S. R.,1977,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July, 240-243.
Bryson, J. M., and Bromily, P.,1993, “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project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319-337.
Bryson, J., Cunningham, G., and Lokkesmoe, J.,2002, “What to do when stakeholders matter: The case of problem formulation for the African American man project of Hennepin County, Minnesota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568-584.
Burroughs, R,1999,“When stakeholders choose: Process,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 in waterquality decisions,” Society Nat. Resources 12:797-809.
Calton, J. M. and Lad, L. J.,1995, Social contracting as a trust-building process of network governance,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5(2):271-295.
Cooper, T. L.,1984,“Citizenship and Professionalism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4:143-149.
Dunn, W. N.,200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Pitman.
Freeman, R. E.,2010,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Garson, G. D and Williams, J. D.,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 Reading, Skill. Boston: Aliny & Sacon Inc.
Grimble, R. and Chan, M. K., 1995, Stakeholder analysis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atural Resources Forum, 19(2):113-124.
Hemmati, M.,2002, Multi-Stakeholder Process for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Beyond Deadlock and Conflict, London: Earthscan.
Kathlene, L. Martin, J. A.,1991, “Enhanc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Panal Designs,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Formation,”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0(1):48.
Kweit, R. W. and Kweit, M. G.,1981 Implemen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Bureaucratic Societ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Mark, S. Reed,2008,“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1:2417-2431.
Mitchell, R. K., Agle, B. R., and Wood, D. J.,1997,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4):853-886.
Mitroff,I.,1983, Stakeholders of the Organizational Min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teins, N. and Edwards, V. M.,1998, Platforms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 multiple-use CPRs, 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1-19.
Stewart, K. and Stoker, G.,1995,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1990s, Basingstoke, Macmillan.
三、網路資料
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web/index.php,取用日期:2012年10月28日。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取用日期:2012年12月5日。
英國規劃入口網站,http://www.planningportal.gov.uk,取用日期:2013年5月2日。
美國Fort Collins市政府網站,http://www.fcgov.com,取用日期:2013年5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