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4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03/144284 (79%)
造访人次 : 50858261      在线人数 : 5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88


    题名: 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in Business Entity to Implement Labor Conditions Responsibility
    作者: 陳宣如
    贡献者: 成之約
    陳宣如
    关键词: 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
    落實機制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9-02 17:06:21 (UTC+8)
    摘要: 產業情勢的變遷、勞動力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動、工作型態的多樣化,使得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嚴峻。而人民教育、生活水準的提升、社會觀念的轉變,讓企業經營者必須面對許多過去不曾有過的挑戰。近來傳統資本主義制度正面臨嚴苛的考驗,企業存在於社會上的正當性地位開始受到質疑,企業的成就被認為是以損害社會、環境等大眾利益所換來的,因此被要求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其中勞工權益的保障被視為事業單位落實社會責任的要務之一,落實勞動條件責任更成為事業單位務須重視、無法推拖的一項責任。
    為回應此種轉變與挑戰、挽回大幅下跌的企業品牌價值與形象,部分事業單位開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規劃內部的勞動條件相關政策,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著手。因此本文以此為出發點,討論我國、中國以及日本之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以較為系統性的方式認識並了解相關機制之運作,並探討運用這些機制來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可能性以及潛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事業單位有效管理勞動條件相關事務,減少因未能妥善管理相關問題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與經營風險。
    研究發現,本文所選定之勞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以及自主管理制度等三大機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效果。我國雖也有相關制度,但由於國人的認識不足再加上制度本身的缺陷,事業單位一般多未能善用此三大機制來管理內部勞動條件事務。因此本研究建議應嘗試於事業單位內建構一個「勞動條件管理系統」,妥善運用P-D-C-A與風險管理的理念,並結合前述三大機制管理事業單位內部的勞動條件事務,達到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目的。同時為了增進前述三大機制在台灣之發展,相關法令及制度本身亦應依事業單位規模大小等不同變項適當地予以調整。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論著
    王澤鑑(2008),民法概要(增訂新版二刷),三民書局。
    王澤鑑(2012),債法原理,三民書局。
    余明勤等著(2003),中國勞動保障監察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中德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比較法文集,中信出版社。
    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2006),法學入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景森(1995),勞動法學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宜諄(2008),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振賢(2003),新版勞基法的理論與實務,捷太出版社。
    林豐賓(1998),勞工安全衛生法:概論與實務,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豐賓、劉邦棟(2010),勞動基準法論(修訂五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斌等(1996),行政檢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紀振清等(2012),勞動檢查業務中央與地方政府之權責分工及組織設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剧宇宏(2012),勞動法概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孫震(2009),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天開等(1996),各國勞動條件檢查方式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
    張堅民等(2001),基層工會工作叢書,中國工人出版社。
    張鑫隆(2012),勞動條件之集體決定與工時制度之法政策,日本暨韓國勞動法學研究特集,臺灣勞動法學會,頁105-166。
    曹常成、劉國青(2009),勞動檢查與職災關係先驅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研究。
    曹常成、鄭世岳(2013),製造業生產部門主管與專責安全衛生管理單位安衛職能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研究。
    郭介恆等著(2009),行政調查之建置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臺灣行政法學會。
    陳佳貴等(2010),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佳貴等(2012),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國鈞(1992),勞工問題,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陳樂洋(2001),最新基層工會工作業務指導全書,中國工人出版社。
    曾萍(2011),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機械工業出版社。
    黃茂榮(2002),債法總論(增訂版),植根法學叢書。
    黃程貫(2001),勞動法(修訂再版),國立空中大學。
    黃程貫(2012),勞動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越欽(2012),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楊通軒(2011),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通軒(2012),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趙曙明、張捷等著(2012),國際與比較勞雇關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勞動法學會編(2010),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衛民、許繼峰(2005),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國立空中大學。
    衛民、許繼峰(2011),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燦堂(1991),永續經營─企業風險的規劃與管理,廣場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鄭鎮樑(2011),保險學原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錢為家(2009),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全書,商周出版。
    謝政道(2002),法學緒論,揚智文化。
    簡建忠等(2009),中央與地方政府勞動檢查行政功能與組織之研究,中央與地方政府勞工行政功能與組織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蘇嘉宏(2005),法律概論,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田虹、呂有晨(2006),日本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現代日本經濟,第145期,頁35-39。
    冷锶涵(2010),我國勞動監察制度的法律分析,現代商貿工業,第8期,頁245-246。
    李效良(2010)到新興地方找出新商機:讓供應鏈改頭換面,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第50期,頁1-8。
    李海龍(1995),動條件檢查與安全衛生分立之探討,勞資關係月刊,第14卷第8期,頁36-37。
    林三貴(1995),勞動基準法之監督檢察與落實,勞資關係月刊,第13卷第12期,頁14。
    林大鈞(1996),我國勞動條件檢查之理想與實際,政大勞動學報,第5期,頁84-85。
    邵芬、李曉堰(2006),我國勞動保障監察制度的產生、發展和完善,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頁96-99。
    高宜凡(2010),台灣首次CSR民意調查─企業與民眾心中是否都長存CSR,遠見雜誌,第285期(網路版)。
    章輝(2010),我國勞動監察制度的缺陷與對策分析,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頁39-42。
    陳正良(1995),我國勞動條件檢查行政體系與地位之檢視,勞資關係月刊,第14卷第8期,頁24-25。
    傅還然(1995),勞動條件人員之定位與人力配置規畫,勞資關係月刊,第14卷第8期,頁50-51。
    劉愛華、張春玲(2010),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法律規制的完善,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77期,頁77-80。
    賴英照(2007),從尤努斯到巴菲特─公司社會責任的基本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3期,頁150-180。
    錢江潮(1967),勞動條件概論,勞工研究,第7期,頁100-120。
    戴志傑(2011),美國法上僱用人懲罰性賠償金責任之研究(上),政大法學評論,第124期,頁203-254。
    謝明彧(2011),2011台灣企業CSR大調查,經理人月刊,第79期,頁136-147(部分當期雜誌未公開資料係由經理人月刊授權提供)。
    謝明彧(2012),2012第二屆經理人月刊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小企業的彈性與靈活是切入CSR的最佳助力,經理人月刊,第91期,頁154-157。
    鍾宏武(2008),日本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第246期,頁150-160。
    (三)研討會資料
    林良榮(2008),勞動基準行政與勞動檢查制度,97年勞動基準法實務爭議問題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邱駿彥(2005),勞資關係中共同決定制度之初探,勞動基本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四)博碩士論文
    卞廣磊(2010),職工參與制度的法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位論文。
    王金蓉(2003),論勞資關係轉變對我國勞基法上雇主責任之衝擊─以資遣費制度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朱晉漢(2004),中國大陸集體合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吳家淩(2009),公司治理與勞工參與─日本勞資協議制度之考察,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燕(2010),職工董監事制度法律問題探究,湖南大學法律碩士學位論文。
    林忠熙(2009),公司治理面向下獨立董事、勞工董事之定位─兼論信賴義務內涵與責任配套機制,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雅惠(2006),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之現況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孫博(2012),勞動監察制度研究,長春理工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秦慧敏(2012),我國集體協商制度研究,華東交通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明忠(2009),公務員兼勞工身分者勞動條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科里(2009),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認知與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湯懷明(2009),行政權力規制與勞動關係自由化的互補與雙贏─從華為員工自願離職事件為例,中國政法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馮曉明(2011),我國公司職工參與制度研究,河北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蔡惠瑜(2003),勞動條件與國家經濟表現之國際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璇(2012),論民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約束與激勵機制,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五)網路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2),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參考網址: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ndtjsj/tjgb/201206/t20120605_69908.htm,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7),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引總說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頁1-2、4-7,參考網址:http://www.cla.gov.tw/AP_Data/Message/safe/safe01/.message/20078/14/46c111d8:7573/477c7f9b.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導綱領,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頁1-3,參考網址:http://www.cla.gov.tw/site/business/4182120b/4728139f/files/9904082.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年度勞動檢查方針(2009-2013),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參考網址: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index.jsp,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100年勞動檢查年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參考網址: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ro?page=4fd953c9,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3),中華民國101年勞動檢查年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參考網址: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ro?page=51a7f659,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北區勞動檢查所,頁1-2、5-17,參考網址:http://www.nlio.gov.tw/index-14.asp,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研究重要績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頁2-11,參考網址:http://www.iosh.gov.tw/Book/other_public_Publish.aspx?P=113,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2009),勞工保險基金投資政策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參考網址:http://www.bli.gov.tw/sub.aspx?a=GkfwsdkUS50%3D,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2010),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投資政策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參考網址:http://www.lpsc.gov.tw/cgi-bin/SM_themePro?page=4b64f0d6,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資料庫http://statdb.cla.gov.tw/statis/stmain.jsp?sys=100。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2),2012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參考網址:http://book.moeasmea.gov.tw/book/doc_detail.jsp?pub_SerialNo=2012A01114&click=2012A01114#,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二、英文文獻
    (一)期刊論文
    Andrew, Jane (2007), The Equator Principles, Project Finance and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sues in Social &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1(1), p.40-53.
    Carroll, Archie B. & Schwartz, Mark S. (2003),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Three-Domain Approach,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13(4), p.503-530.
    Carroll, Archie B. (1991),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Business Horizons, 34(4), P.39-48.
    Carroll, Archie B. (199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 Business and Society, 38(3), p.268-292.
    Fisher, Kyla; Geenen, Jessica; Jurcevic, Marie; McClintock, Katya & Davis, Glynn (2009), Applying 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a strategy for CSR: a Canadian perspective on a win–win for stakeholders and SMEs, Business Ethics: A European Review, 18(1), p.66-82.
    Fitzroy, Felix R. & Kraft, Kornelius (1987), Efficiency and Internal Organization:Works Councils in West German Firms, Economica, 54(216), p.493-504.
    Hobson, Charles J. & Dworkin, James B. (1986), West German Labor unrest: are unions losing ground to worker councils? Monthly Labor Review, 109(2), p.46-48.
    Kim, Hae-Ryong; Lee, Moonkyu; Lee, Hyoung-Tark & Kim, Na-Min (2010),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mployee–Company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5(4), p. 557-569.
    Köse, Can & Yelkıkalan, Nazan (2012), The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3(3), p.292-300.
    Lepoutre, Jan & Heene, Aimé (2006),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67(3), p.257-273.
    McKinley, Kevin (2011), ISO standards for business– An essential link to integrated reporting, ISO Focus+( Social Responsibility:ISO 26000 tells it like it is), 2(3), p.42-43.
    Porter, Michael E. & Kramer, Mark R. (2006), Strategy & Society: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12), p.78-92.
    Sethi, S.P. (1979),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Social Issues and Evaluation of Business Response Patter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1), p. 63-74.
    Shen, Jie & Zhu, Cherrie Jiuhua (2011), Effects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employe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2(15), p. 3020-3035.
    Turker, Duygu (2009), 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luence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9(2), p. 189-204.
    Weil, David (2008),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labour inspec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4), p.349-375.
    Wright, Christopher (2012), Global Bank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Rights:The Impact of the Equator Principles on Lend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2(1), p.56-77.
    (二)網路資料
    Arrigo, Gianni & Casale, Giuseppe (2010), A comparative overview of terms and notions on 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dialogue/---lab_admin/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23713.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1), Green Paper:Promoting a European framework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參考網址: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site/en/com/2001/com2001_0366en01.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Derren, Jean-Maurice; Xirau, Daniel & Cano, André (1992), Labour Inspection Systems and Labour Inspectors Training Policies, Labour Administration Branch, Document No.34. 參考網址:http://igtplus.mcut.edu.tw/assets/attached/1839/original/Labour%20inspection%20systems%20and%20labour%20inspectors%20training%20policies..pdf?1368696513,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European Commission (2011), A renewed EU strategy 2011-14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uropean Commission. 參考網址: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11:0681:FIN:EN: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2012), GRI Annual Report 2011/2012,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參考網址: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resourcelibrary/GRI-Annual-Report-2011-2012.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Holme, Richard & Watts, Phil (2000),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aking good business sens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參考網址:http://research.dnv.com/csr/PW_Tools/PWD/1/00/L/1-00-L-2001-01-0/lib2001/WBCSD_Making_Good_Business_Sense.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1), Guidelines 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ILO-OSH 2001),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p.3-18.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protect/---protrav/---safework/documents/normativeinstrument/wcms_107727.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2013),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the ILO Guidelines 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 (ILO-OSH 2001),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p.1-5.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protect/---protrav/---safework/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214174.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0), Discovering ISO 2600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參考網址:http://www.iso.org/iso/discovering_iso_26000.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Monat, Jacques (1981),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s Within Undertakings,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public/libdoc/ilo/1981/81B09_7_engl.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NQA(2009), OHSAS 18001 ─ Guide to Implementing a Health &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NQA, p.4-17. 參考網址:http://www.slideshare.net/khaled57/guide-to-implementing-ohsas-18001-1,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OECD (2011), OECD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OECD Publishing. 參考網址:http://www.oecd.org/daf/inv/mne/48004323.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Richthofen, Wolfgang Von ( 2002), Labour inspection: A guide to the profess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protect/---protrav/---safework/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08665.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Rinehart, Richard D. (2004), Designing programmes to improve working and employment conditions in the informal economy :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參考網址: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protect/---protrav/---travail/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travail_pub_10.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2008),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參考網址:http://www.sa-intl.org/_data/n_0001/resources/live/2008StdEnglishFinal.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2011), SAI Annual Report 2011,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參考網址:http://www.sa-intl.org/index.cfm?fuseaction=Page.ViewPage&PageID=1403#.UdfYgPmw1xE,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2007), An Inspirational Guide to Implementing the UN Global Compact,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globalcompact.org.ua/img/files/Inspirational_Guide.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2007), The UN Global Compact Operational Guide for Medium-Scale Enterprises,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undp.ru/publications/sled_gc_eng.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2010), UN Global Compact Management Model,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unglobalcompact.org/docs/news_events/9.1_news_archives/2010_06_17/UN_Global_Compact_Management_Model.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2011),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n The World Economy,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unglobalcompact.org/docs/news_events/8.1/GC_brochure_FINAL.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2012), 2011 Global Compact Implementation Survey:Annual Review of Business Policies & Actions to Advance Sustainability,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Office. 參考網址:http://www.globalcompact.de/sites/default/files/jahr/publikation/2011_global_compact_implementation_survey.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三、日文文獻
    (一)專書論著
    水町勇一郎(2010),労働法(第3版),有斐閣。
    立道信吾(2008),労働組合と労使協議機関の併存の現実―オフセットかシナジーか,独立行政法人労働政策研究研修機構。
    西谷敏(2004),規制が支える自己決定,法律文化社。
    吾郷眞一(2007),労働CSR入門,株式会社講談社。
    野田進(2011),判例労働法入門(第2版),有斐閣。
    菅野和夫(2010),労働法(第9版),弘文堂。
    稲上毅、連合総和生活開発研究所編(2007),労働CSR─労使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現状と課題,NTT出版株式会社。
    濱口桂一郎(2004),労働法政策,ミネルヴァ書房。
    瀧川裕英(2004),責任の意味と制度─負担から応答へ,勁草書房。
    (二)期刊論文
    秋田成就(1976),経営参加の法理論的検討,季刊労働法,第102期,頁4-18。
    梅崎修、南雲智映(2009),交渉内容別に見た労使協議制度の運用とその効果─「問題探索型」 労使協議制の分析,日本労働研究雑誌,第591期,頁25-40。
    (三)網路資料
    中央労働災害防止協会 (2011),平成23年度リスクアセスメント/OSHMSへの取り組み状況等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結果,中央労働災害防止協会,頁14、16、21、23、29,參考網址:http://www.jisha.or.jp/oshms/pdf/2011questionary.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日本経済団体連合会(2005),CSR(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結果,日本経済団体連合会。參考網址: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5/066.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日本経済団体連合会(2009),CSR(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結果,日本経済団体連合会。參考網址: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9/075/honbun.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厚生勞動省(2011),平成22年労働安全衛生基本調査,厚生勞動省,頁3,參考網址:http://www.mhlw.go.jp/toukei/list/dl/49-22_4.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厚生勞動省(2012),平成23年労働災害防止対策等重点調査,厚生勞動省,頁7,參考網址:http://www.mhlw.go.jp/toukei/list/dl/h23-46-50_121025_03.pdf,最後瀏覽日:2013年7月6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9262014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6201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01401.pdf1819KbAdobe PDF247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