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大守隆(2009)邁向優質公共治理。研考雙月刊,33(5),73-79。 王俊元(2010)環境永續治理與全球跨部門之減災合作:以南亞海嘯為例。國 際非政府組織學刊,(1),75-94。 王順民(2006)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社會發 展季刊,(115),53-64。 王濬 (2006) 論政策行銷之策略管理。行政試訊,(19),16-38。 交工處 (2009a) 台北市市區自行車道建置計畫,2010年10月24 日,取自: http://www.bote.taipei.gov.tw/lp.asp?ctNode=25041&CtUnit=13867&BaseDSD=7&mp=117031 交工處 (2009b) 臺北市市區自行車道路網發展計畫,2013年7月8日, 取自: http://tcgwww.taipei.gov.tw/GIPDSD/xslGip/xslExport/117031/logodownload/1010511.pdf 交工處 (2010) 99年度台北市自行車道系統建設自評報告。台北:台北 市政府 交工處 (2013) 自行車道建置表,2013年7月8日,取自: http://www.bote.taipei.gov.tw/ct.asp?xItem=660713&CtNode=20067&mp=117031 交通部 (2010) 機動車輛登記數,2010年10月22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2&CtUnit=94&Bas eDSD=16&mp=1 丘昌泰(1998)市政府政策的宣導:行銷管理。公訓報導,(80),33-40。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丘昌泰(2007)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台北:韋伯。 丘昌泰等 (2001) 政策分析。台北:空大。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2007)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自行車道整體路 網規劃建設計畫,2011年4月3日,取自: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3637&ctNode=2907&mp=1 行政院環保署 (2010) 移動污染源管制網,2010年10月22日,取自: http://mobile.epa.gov.tw/trafficcontrol.aspx 江明修、曾冠球(2009)政府再造:跨部門治理的觀點。國家菁英季刊,5(1), 97-122。 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瑞祥(2009)台灣公共治理指標建立之研究。研考雙月刊,33(5),29-44。 朱楠賢(1999)組織結構與編制自由化之設計。研考雙月刊,22(3),53-65。 朱鎮明(2004)政策行銷過程中政府與媒體互動之道。立法院院聞,23(10),49-58。 李長晏(2008)協力治理觀的都會治理能力建構:一個分析架構的提出。府際關 係研究通訊,(6),7-12。 吳定(1998)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公訓報導,(80)。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聯經。 吳定、林潔瑜(1998)公共組織行銷的策略性規劃。公訓報導,(80),14-22。 竺乾威 (2010) 官僚化、去官僚化及其平衡:對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一種解讀。 行政:澳門公共行政雜誌,23(4),633-642。 周金玉(2006)綠色運具遊客識覺與行為之研究:以八里左岸自行車道為例。國 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港敦(2007)自行車道設計與環境屬性需求度之研究:以關渡自行車道為例。 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 林佳慧(2005)公部門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T&D 飛訊,(39),1-20。 林佳瑩、徐富珍(校訂)(2006) 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Original: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Earl Babbie原著;初版六刷)。台北:雙葉書廊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研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發(2008)社會行銷在社區健康促進方案的運用-以中部某縣治社區關懷據 點之績效評鑑為例」,第八屆台灣社區福利學會年會暨「新世紀社會保障制度 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 胡伯賢(2007)台北市推動腳踏車使用生活化之研究:公私協力的觀點。國立台 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淑貞(2008)台南市健康城市跨部門合作之經驗分享。健康城市學刊,(6), 75-81。 洪綾君、鄭敏惠(2009)災難防救政策行銷工具使用之研究,2009年5月23日 發表於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TASPAA)。高雄:中山大學公 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高雄市交通局 (2008) 97年統計專題:自行車道規劃,2010年10月24日取自: http://www.tbkc.gov.tw/image/07-03/pdf11.pdf 郭思妤譯 (2007) 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 (Philip Kotler And Nancy Lee 著)。 台北:培生。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 孫本初、傅岳邦(2009)行銷型政府的治理模式:政策行銷與政策網絡整合的觀 點。文官制度季刊,1(4),25-55。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 陸宛蘋 (2000) 非營利組織的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收錄於非營利部門:組織與 運作,蕭新煌主編,台北:巨流文化。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初版九刷)。台北:五南 陳坤森 (譯)(1998)B. Guy Peters 著,公共組織與管理-比較的觀點。台北: 桂冠。 陳秋政 (2010) 跨部門治理趨勢與環境永續案例分析。研習論壇,(116),44-55。 陳敦源 (2002) 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陳敦源、魯炳炎(2008) 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 (264),3-15。 陳暉淵(2005)國家治理、競爭力、和核心能力:淺論我國高級文官核心能力之 建構。2005 年9 月19 日發表於強化文官核心能力再造政府競爭力學術研討 會。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彭錦鵬(2004)高級文官制度變革潮流中的荷蘭高級文官團。考銓季刊,(37), 112-130。 彭錦鵬(2005)全球競爭下的高級文官新制構想。考銓季刊,(42),18-43。 彭錦鵬等(2003)高級文官考選與晉用制度之研究。台北: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 會。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台北:五南。 張忠興 (2003)都市永續自行車道可行性探討:以台北市捷運芝山至北投站為 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勝雄、鄭晃二、陶治中、陳恆鈞、林麗香(2008)台北市自行車政策之研究。 台北, 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道中(1992)公交法祭出,房地產業陣腳大亂。商業周刊,(223),44-45。 張慈慧(2003) 從跨域管理觀點- 探討台十六線公路砂石車問題,逢甲大學公 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冠球(2006)行政機關間合作的邏輯與限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 論文。 曾冠球、江明修(2010)跨機關合作中的政治與官僚辯證:「行政團隊」與「首 長間信任建立」之意涵與困局。國家與社會,(8),1-46。 傅岳邦、高文彬(2008)全球環境政策行銷趨勢下我國公務人員考試的變革。考 銓季刊,(55),142-159。 黃俊英(2007)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華泰。 黃榮源、謝耀霆(2009)台北市節能減碳政策之研究:以政策行銷角度分析。文 官制度季刊,1(4),79-110。 黃榮護(2000)公共管理。台北:商鼎。 黃榮護、黃東益、郭昱瑩、謝仁和(2000)以議題管理途徑形塑台北市政府多部 門協力關係策略。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楊士隆、朱日僑、李宗憲 (2006)毒品防制政策整體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榮泰生(2005)行銷學。台北:五南。 魯炳炎(2007a)政策行銷理論意涵之研究。中國行政,(78),31-53。 魯炳炎(2007b)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台北:韋 伯。 魯炳炎(2009)政策企業家於政策行銷過程的角色扮演。文官制度季刊,1(3), 125-158。 劉宜君(2002)全球化趨勢政府的知識管理-全球公共政策網絡途徑之初探。中 國行政評論,12(1),99-135。 劉坤億(2009)政府課責性與公共治理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3(5),59-71。 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雙葉。 蔡岳展(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為 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依倫、謝如梅 (2008)女性創業推動之模式建構與案例分析:社會行銷觀點。 創業管理研究,3(1),61-92。 蔡政延(2009)台北市自行車道建構之政策行銷。 公共治理與地方事務Ⅲ, 261-289。新竹:玄奘大學。 蔡鴻智等(2009)建立跨部會政策規劃與整合機制之探討-以大高雄地區飲用水 安全為例,行政管理個案精選(第六輯)。台北:國家文官培訓所。 蘇偉業(2007)政策行銷:理論重構與實踐。中國行政評論,16(1),1-34。 蘇偉業(2009)再論政策行銷:陷阱、民主政治與政府再造工程。公共治理與地 方事務Ⅲ,241-260。新竹:玄奘大學。 謝文雀 (譯)(2007)行銷管理:亞洲觀點 (Philip Kotler、Kevin Lane Keller、 Swee Hoon Ang、Siew Meng Leong、Chin Tiong Tan 著)。台北:華泰。 謝俊義(2007) 公共網絡管理:臺北市政府戶政業務跨機關服務傳遞協力合作 網絡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淑華(1996)組織之本位主義-由策略形成之角度探討。人力發展月刊,(33), 35-40。 蕭坤杉審議、俞玫妏 (譯)(2005)。社會行銷 (Philip Kotler、Ned Roberto、Nancy Lee 著)。台北:五南。 二、英文文獻 A.M.A., (2008),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Releases New Definition for Market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Retrieved April 13, 2010, from: http://www.marketingpower.com/AboutAMA/Documents/American%20Marketing%20Association%20Releases%20New%20Definition%20for%20Marketing.pdf Anderson, A. R., & D. E. Minette. (2001). Ethics in Social Marketing.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Andreasen, A. (1994). Social Marketing: Its Definition and Domai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3(1), 108-114. Arndt, J. (1978). How Broad Should The Marketing Concept Be?. Journal of Marketing. 42, 101-103. Bingham, D. R. & C. L. Felbinger (2002). Evaluation in practice: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Bloom, N. P. & N. D. William (1981).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45(1), 79-88. Bozeman, B. & B. Stuart (1994). The Public Puzzle in Organization Theory: A Test of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4(2), 197-223. Bozeman, B. & C. D. Straussman, (1991).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Guildiness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Brad, L. N., T. Rosemary, M. D. Barnes & J. F. McKenzie (2003). Positioning social marketing as a planning process for health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Studies. 18(2/3), 75-80. Buurma, H. (2001).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1/12), 1287-1300. Crane, A. & J. Desmond (2002). Societal marketing and mor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6(5/6), 548-569. Ferber, R. (1970). The Expand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1970s, Journal of Marketing. 34(1), 29-30. Flinders, M. (2002). Governance in Whitehall. Public Administration. 80(1), 51-75. Fox, Karen A. & P. Kotler. (1980). The Marketing of Social Causes: The First Ten Years. Journal of Marketing. 44(4), 24-33. Gerald, H. (2003). Relational Paradigms in Soc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23(1), 6-15. Hudson, B., B. Hardy, M. Henwood, and G. Wistow (1999). In Pursuit of Inter Agency Collabor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2), 235-260. Keast, R., M. P. Myrna, K. Brown, & G. R. Woolcock. (2004). Network Structures:Working Differently and Changing Expecta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3), 363-371 . Kindra, G. S. & R. Stapenhurst (1998).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Fight Corrup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the World Bank.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WBIGGOVANTCOR/Resoources/socialmktg.pdf Kotler, P. (1972). A generic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6(2), 46-54. Kotler, P. (2005). The role played by the broadening of marketing mo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marketing thought.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4(1), 114-116. Kotler, P., & G. Armstrong. (2007).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Kotler, P., & G. Zaltman (1971). Social marketing: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7), 3-12. Kotler, P. & S. J. Levy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Lamb, C. W., (1987). Public Sector Marketing is Different. Business Horizons. 30(4), 56-60. Levy, J. S., (2002). Revisiting the Marketing Domain,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6(3), 299-304. Luck, J. (1969). Marketing Notes And Communications: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Too Far.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53-55. Lynch, J., & W. Wood (2006). Special Issue Editors’ Statement: Helping Consumer Help Themselve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5(1), 1-7. McGuire, M. (2006).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A View from the Bott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5), 677-679. Moller, C. A., R. M. Richard, & D. L. Edward (2006).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sumer decisions without using coercio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5(1), 104-116. Ranade, W., & B. Hudson (2003). Conceptual Issues in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29(3), 32-50. Snavely, K.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 31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