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942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80712      線上人數 : 99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23


    題名: 儒教與同志──台灣男同志文學中的倫理權力
    Under Confucianism : Ethics and Gay Men in Taiwan Literature and Film
    作者: 劉韋佐
    Vitzou Liu
    貢獻者: 陳芳明
    劉韋佐
    Vitzou Liu
    關鍵詞: 同志
    同志文學
    儒教
    倫理
    含蓄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9-02 16:41:10 (UTC+8)
    摘要: 如果我們相信家庭永遠是避風港、是具包容性的,為何每當遭遇同志子女的現身時,家庭便成為失序、衝突的禁地?究竟台灣(華人)家庭是在怎樣的文化脈絡下,視同志為家庭的禁忌?且此禁制不若西方因宗教信仰造成的直接衝突,而是不得見、不可說明、不可大方現身的,以另一種包容的形式對同志形成排抗。又如果華人家庭沿襲的是儒教倫理傳統,那麼儒教倫理又是在怎樣的建構下令同志無容身之處?

    本論文由台灣社會同志面對家庭的現身失敗,欲針對整個異性戀體制及家庭空間所服膺的儒教倫理價值、思想做一探究,討論「儒教倫理如何影響、並滲透在同志文學中」。本文聚焦於解嚴後的台灣男同志文本,除了選取尚未有研究者討論的文本,也不忘藉由重新閱讀經典文本《孽子》,指出其中的保守與含蓄。本研究將從儒教倫理與台灣男同志文本,觀察在家庭場域中運作的儒教倫理,是如何以一種權力建構的姿態影響了台灣男同志文本的書寫。
    參考文獻: (一)文學作品(依章節排序):
    1.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初版:1983年)。
    2. 陳俊志,《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1年。
    3. 曹麗娟,《童女之舞》,台北:智慧田,1998年。
    4. 蔡明亮,《河流》,台盛發行,DVD,2004年發行(1997年上映)。
    5. 林佑軒,〈女兒命〉,收於郭強生主編,《九十九年小說選》(台北:九歌,2011年),頁187-199。
    6. 振鴻,《肉身寒單》,台北:麥田,2004年。
    7. 振鴻,《歉海的人》,台北:聯經,2011年。

    (二)專書:
    1. Fran Martin, Angelwings: Contemporary Queer Fiction from Taiwan.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2. Fran Martin, Peter Jackson, Mark McLelland and Audrey Yue, Asia Pacifi Queer: Rethinking Genders and Sexualities.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8.
    3. 丁乃非、劉人鵬編,《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台北:蜃樓,2011年11月。
    4. 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林郁庭譯,《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份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台北:桂冠圖書,2008年12月。
    5. 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郭劼譯,《消解性別》(Undoing Gender),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1月。
    6.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The Poetic of Space),台北:張老師,2003年。
    7. 石曉楓,《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8. 任劍濤,《倫理王國的構造:現代性視野中的儒家倫理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
    9. 朱偉誠主編,《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5年。
    10. 江寶釵,《白先勇與當代台灣文學史的構成》,台北:駱駝,2004年。
    11. 何春蕤編,《同志硏究》,台北:巨流,2001年。
    12. 何春蕤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2000年。
    13. 何春蕤編,《連結性:兩岸三地性/別新局》,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10年。
    14.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年。
    15.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1996年。
    16. 杜維明著、陳靜譯,《我們的宗教:儒教》,台北:麥田,2002年。
    17. 沈俊翔,《九○年代台灣同志小說中的同志主體硏究》,台南:南市圖,2005年。
    18. 柯慶明等著,《白先勇外集III: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天下文化,2008年。
    19. 紀大偉,《正面與背影──台灣同志文學簡史》,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20. 胡幼慧,《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1995年。
    21.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08年。
    22. 張小虹,《怪胎家庭羅曼史》,台北:時報,2000年。
    23.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24. 張立文、李甦平主編,《中外儒學比較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6月。
    25.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1989年。
    26.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年。
    2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2011年10月。
    28.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29. 傅科(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1992年。
    30.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年。
    31. 琳達.史東.費雪(Linda Stone Fish)、雷貝卡.哈維(Rebecca G. Harvey)著著,張元瑾譯,《酷兒的異想世界:現代家庭新挑戰》,台北:心靈工坊,2010年。
    32. 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1988年。
    33. 黃光國,《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出版,2009年4月。
    34. 黃金麟等作,《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2010年。
    35.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36. 黃俊傑、福田殖主編,《東亞文化的探索:近代文化的動向》,台北:正中,1996年。
    37. 黃道明,《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台北:遠流出版,2012年11月。
    38. 黃囇莉,《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6年1月。
    39. 楊中芳主編,《本土心理研究取徑論叢》,台北:遠流出版,2008年。
    40. 楊國樞,《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硏究》,台北:桂冠,2002年。
    41. 葉光輝、楊國樞,《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42. 聞天祥,《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台北市:恆星國際文化,2002年。
    43.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2001年。
    44. 劉人鵬、白瑞梅、丁乃非,《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7年。
    45.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46.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台北:九歌,2001年。
    47.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年。
    48.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台灣學生,2001年。
    49. 鄭美里,《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文化,1997年。
    50. 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2008年。
    51. 龔剛,《儒家倫理與現代敘事》,台北:文史哲,2008年。

    (三)單篇文獻:
    1. 丁乃非主講,〈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性政治入門:臺灣性運動演講集》,頁。
    2. 王德威,〈叫父親,太沈重──父權論述與現代中國小說敘述〉,《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年),頁189-203。
    3. 朱偉誠,〈父親中國,母親(怪胎)台灣〉,《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106-123。
    4. 朱偉誠,〈同志.台灣:性公民、國族建構或公民社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5期(2003年5月)。
    5. 朱偉誠,〈臺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臺灣社會研究》第30期(1998年6月),頁1-25。
    6. 朱瑞玲、章英華,〈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2008年10月),頁1-26。
    7. 李佳軒,〈公視孽子中同性性愛的含蓄美學〉,《文化研究月報》第56期(2006年3月)。
    8. 周蕾著、王穎譯,〈頸痛、「亂倫」場景、及寓言電影的其他謎團:蔡明亮的《河流》〉,《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頁178-192。
    9. 林昭溶,〈從家庭制度看同性戀婚姻〉,《德育學報》第9期(1993年12月),頁85-91。
    10. 紀大偉、洪凌,〈同性戀書寫:新世代的冷酷觀點〉,《中國時報》1995年9月23-24日,39版。
    11. 倪家珍,〈九零年代同性戀論述與運動主體在台灣〉,《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頁125-148。
    12. 夏志清,〈白先勇論〉,《現代文學》第39期(1969年12月)。
    13.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孽子》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5期(1984年2月)。
    14. 馬嘉蘭著,陳鈺欣譯、王穎譯,〈揭下面具的鱷魚:邁向一個現身的理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5期(2003年5月),頁1-36。
    15. 張小虹、王志弘,〈台北情慾地景──家/公園的影像置移〉,收於《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頁78-107。
    16. 張靄珠,〈漂泊的載體:蔡明亮電影的身體劇場與慾望場域〉,《中外文學》第30卷第10期(2002年3月),頁75-98。
    17. 張錦忠,〈他者的典律:典律性與非裔美國女性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頁93-111。
    18.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臺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0年),頁363-399。
    19. 畢恆達,〈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5期(2003年5月),頁37-78。
    20. 許經田,〈典律、共同論述、與多元社會〉,《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頁19-38。
    21. 陳孟君,〈家庭空間的意識流變:八○年代以降文革小說中的家/國意識〉,《有鳳初鳴年刊》第2期(2005年7月),頁433-446。
    22. 陳耀民,〈我們都是一家人:論孽子及逆女中的家庭機制/身分認同〉,《同志研究》(台北:巨流,2001年),頁207-238。
    23. 魚玄阿璣、鄭美里,〈幸福正在逼近──臺灣同性戀社會史的初步回顧〉,《聯合文學》第13卷第4期(1997年2月),頁89-95。
    24. 曾秀萍,〈流離與生根──白先勇研究在臺灣(1962-2008)〉,《白先勇外集III: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天下文化,2008年9月),頁286-340。
    25. 甯應斌,〈同性戀是社會建構嗎?──保守與革命的社會建構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0期(2007年3月),頁1-55。
    26. 黃俊傑,〈戰後台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個體性的覺醒及其問題〉,《歷史》月刊2000年1月號,頁86-92。
    27. 黃玲蘭,〈從「同性戀認同歷程」談女同志的現身壓力與因應策略〉,《元培學報》第12期(2005年12月),頁33-51。
    28. 黃道明,〈召喚同性戀主體──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戀文化的表意〉,《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2000年),頁111-130。
    29. 黃道明,〈從玻璃圈到同志圈:認同形構與羞恥的性/別政治──一個《孽子》的連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2006年6月),頁1-36。
    30. 黃錦珠,〈在記憶與書寫中尋覓自我──讀振鴻《肉身寒單》〉,《文訊》225期(2004年7月),頁28-29。
    31. 葉石濤,〈迷失的方向感〉,《聯合文學》第149期(1997年3月)。
    32. 葉德宣,〈「不得不然」的父系認同:評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文化研究月報第49期(2005年8月)。
    33. 葉德宣,〈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第350期(2001年7月),頁124-154;另收於《白先勇外集III:白先勇研究精選》,頁201-247。
    34. 葉德宣,〈陰魂不散的家庭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第283期(1995年12月),頁66-88。
    35. 趙彥寧,〈出櫃或不出櫃?──這是一個有關黑暗的問題〉,《騷動》第3期(1997年1月),頁59-64。
    36. 趙彥寧,〈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2000年6月),頁207-244。
    37. 劉孟哲,〈作愛亦作人:台灣男同志小說的通俗敘事和色情想像〉,2010年文化研究年會研討會論文(2010年1月)。
    38. 劉亮雅著,王梅春、廖勇超譯,〈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中外文學》第32卷第3期(2003年8月)
    39. 蔡振興,〈典律╱權力╱知識〉,《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
    40. 蔡源煌,〈《孽子》二重奏〉,《文訊》第一期(1983年7月),頁78-86。
    41. 鄭宇茹,〈臺灣同性戀歷史脈絡之初探〉,《北市教大社教學報》(2010年12月),頁225-265。
    42. 駱俊宏、林燕卿、王素女、林蕙瑛,〈從異性戀霸權、父權體制觀看同性戀者之處境與污名〉,《臺灣性學學刊》第11卷第2期(2005年9月),頁61-73。
    43. 龍應台,〈淘這盤金沙──細評《孽子》〉,《新書月刊》第6期(1984年3月)。

    (四)學位論文:
    1. 吳佳芬,〈白先勇小說中的同志人物形象刻畫與心理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2. 李佳軒,〈從白先勇孽子到公視孽子〉(Translating Nie Zi (1983) into Crystal Boys (2003)),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 李慈穎,〈以家之實,抗家之名:台灣女同志的成家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5. 張國珍,〈男同志父母壓力來源、調適歷程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6. 許劍橋,〈九○年代台灣女同志小說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7. 陳佩甄,〈台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 曾寶瑩,〈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9. 葉德宣,〈流亡的性罔兩:《孽子》中性管制與規訓的多重技術〉(Perverse Penumbrae in Exile: Multiple Technologies of Sexual Policing and Discipline in Crystal Boys)。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 廖國寶,〈台灣男同志的家庭與婚姻──從傳統婚姻壓力談起〉,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1. 劉育豪,〈關鍵字:家──出櫃男同志與家人的關係切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2. 劉孟哲,〈邊境:台灣男同志通俗小說研究(1990-2007)〉,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3. 簡安得,〈九○年代台灣男同志小說隱/現主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4. 羅敬堯,〈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5. 嚴培鑫,〈台灣酷兒/同志劇情電影成長書(1985-2008)〉,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15901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9013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13101.pdf5620KbAdobe PDF2429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