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99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341260      Online Users : 8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92


    Title: 建構兩岸和平指標分析:模糊德菲層級分析法
    Developing a Cross-Strait Peace Index Analysis: Fuzzy Delphi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uthors: 賴銘洲
    Lai, Ming Chou
    Contributors: 高永光
    Kao,Yuang Kuang
    賴銘洲
    Lai, Ming Chou
    Keywords: 和平指標
    模糊徳菲法
    層級分析法
    臺灣關係法
    九二共識
    peace index
    fuzzy delphi method
    hierarchy process
    Taiwan Relations Act
    1992 Consensus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23 13:31:11 (UTC+8)
    Abstract: 兩岸關係始終囿於主權之爭,導致和平的追求充滿艱辛與挑戰,惟隨著國際環境及兩岸情勢的變化,和平的追求儼然已成為兩岸最大共識,但是影響和平的指標因素仍舊充斥於兩岸之間,而本研究試圖建立一套可資觀察與判別的和平指標,期盼對兩岸和平扮演積極性正面推進作用,同時對於消極性預防兩岸關係倒退,亦能產生警示燈號之作用。本研究採取模糊徳菲層級分析法,透過兩岸專家學者及官員的問卷填答,並結合本議題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回顧,整合出全體專家學者與官員的最終決策評估結果,建構出六項兩岸和平指標,依其重要性分別排序為「臺灣追求法理臺獨」、「兩岸民間展開全方位的更緊密交流」、「『臺灣關係法』係基於臺灣前途以和平方式解決,並作為美國協防臺灣的法律依據」、「美國對臺海區域安全的戰略再保證,讓中國大陸不能輕忽美國對解決臺灣問題以和平方式處之態度與立場」、「中國大陸不願放棄武力解放臺灣思維,持續對臺軍事施壓」及「兩岸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增進兩岸政治互信」。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defined by the dispute over sovereignty, leading to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ursuit of peace. However, with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pursuit of peace seems to have become the area of greatest consensu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t present, there are a multitude of indicators on factors affecting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o develop a set of observable and distinguishable indicators of peace, with the hope that they can play a positive and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cross-Strait pea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hoped that these indicators can act as a warning light against factors that may set back peace efforts. This study applies the Fuzzy Delphi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D-AHP), using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provided by exper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involved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mbined with a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Combining the final judgments of the experts and officials, we construct six indicators of cross-Strait peace. They are, in order of importance: “Taiwan pursues de jure independence,” “the comprehensive opening of closer exchanges between the peoples on each side of the Strait,”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is based on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Taiwan`s future, and acts as a legal basis for the United States’ defense of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reaffirms its strategy of guaranteeing regional security in the Taiwan Strait, ensuring that mainland China is unable to ignore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the Taiwan issue can only be resolved by peaceful means,” “mainland China is unwilling to renounce the use of force to liberate Taiwan, and continues to exert military pressure on the island,”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strive to promote mutual political trust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Reference: 一、專書(中文)
    丁樹範,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入江昭,2005,《廿是繼的戰爭與和平》。臺北:和平知識出版社。
    大衛巴拉什著、劉成譯,2007,《和平與衝突研究》。江蘇:南京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0,《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96,《中共對臺政策及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編印。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向殿政男著、佟中仁、劉天祥譯,1990,《FUZZY理論入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朱成龍,1998,《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江蘇:人民出版社。
    朱松柏主編,2003,《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
    朱松柏,2004,《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臺北:商務圖書出版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和平橄欖枝》。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1990,《韓國國土統一─院組織與功能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法務部調查局,2001,《中國大陸綜覽》。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出版。
    阮亨中、吳柏林,2000,《糢糊數學與統計應用》。臺北: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何頻,1994,《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四十三位名家多角度分析》。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清漣,2006,《鎖霧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恆宇,2001《現階段中共對臺文攻武嚇之研究(1995-2001)》。臺北:大屯出版社。
    吳雲著,1993,《統一中國問題研究─開放對大陸文化與學術的交流》。臺北:文雲出版社。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玉山,1995,《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產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柏林,2005,《糢糊統計導論:方法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李明,2002,〈東北亞區域進行信心建立措施之經驗與前瞻〉。收錄於曾章瑞主編,《廿一世紀臺海安全與衝突預防》。桃園: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
    李玉榮,2001,《統戰史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李英明,2007,《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景治、羅天虹,2003,《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愼明,2007,《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建軍、崔樹義,2010,《世界各國智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沈衛平,1999,《八二三砲擊金門》。北京:華藝出版社。
    周忠菲,1994,《中美建交中的臺灣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周陽山、陳一新,1997,《中國前途與兩岸關係》。臺北:風雲論壇出版有限公司。
    易君博,1991,《政治理論語言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林正義,2007,《兩岸和平發展綱領研擬之可行性分析》。總統府委託研究。
    林谷芳,1995,《兩岸之繭─臺灣面對大陸如何心理解套》。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信成、彭啟峰,1994,《OH!Fuzzy 糢糊理論剖析》。臺北:第三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2008,《兩岸外交休兵新思維》。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邱垂正,2008,《兩岸和平三角建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邵宗海,2004,《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2007,《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金鑫、徐曉萍,2002,《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俞正樑等著,2000,《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俞可平,2002,《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全球化與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長斌,2000,《從對峙走向緩和─冷戰時期中美關係再探討》。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姜皇池,2007,《兩岸關係定位可能選擇與因應方案》。總統府委託研究。
    施正鋒,2001,《臺中美三角關係-由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哲雄、王嘉州、何秀珍、吳榮鎮、邱伯浩、張執中、陳重成、曾喜炤合編,2003,《發現當代中國》。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愛國,2004,《傲慢與偏見—東方主義與美國的「中國威脅論」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約翰加爾通著、劉成譯,2006,《和平論》。江蘇:南京出版社。
    胡為真,2001,《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商務印書館。
    胡鞍鋼,2001,《中國:挑戰貪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中國戰略構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胡錦濤,2006,《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韋正翔,2001,《軟和平:國際政治中的強權與道德》。河北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倪健民、陳子舜,2003,《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德寶,2002,《現代戰爭與和平基本問題研究》,臺北:國防大學出版社。
    高長,2008,《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國臺辦,1998,《中國臺灣問題》。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凌志軍,2003,《變化:1990年─2002年中國實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郭羅基,2007,《歷史的漩渦─ㄧ九五七年》。香港:明報出版社。
    張五岳,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臺北:業強出版社。
    ------,2007,《中國大陸研究》。臺北:文京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
    張登及,2003,《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梶田孝道著、趙大為譯,1995,《統合與分裂:歐洲新秩序的藍圖》。臺北: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一新,1995,《斷交後的中美關係》。臺北:五南圖書版社。
    陳孔立,2010,《走向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北京:九州出版社。
    陳德昇,1994,《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臺北:永業出版社。
    湯紹成編著,2011,《從臺灣看大陸─幾位學者觀察》。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曾國雄,1985,《多變量解析與其應用》。臺北:華泰書局。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臺北:生智文化有限公司。
    ------,2009,《東亞經濟整合與臺灣策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部。
    黃俊英,1988,《多變量分析》。臺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出版。
    黃琛瑜,1999,《歐洲聯盟跨世紀政治工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黃昭元主編,2000,《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廖炳惠,2004,《「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楊浩二,1995,《多變量統計方法》。臺北:華泰書局。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臺北:東華出版社。
    賈慶國、湯煒,1998,《棘手的合作:中美關係的現狀與前瞻》。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趙建民,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
    ------,2010,《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臺北: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成,2006,《和平學》。江蘇:南京出版社。
    劉連第,1996,《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德海,2001,《韓國研究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部。
    蔡朝明主編,2009,《馬總統執政後的兩岸關係新局 論兩岸關係新路》。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蔡瑋,2000,《中共涉臺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永昌,2008,《中國和平發展與西方戰略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潘錫堂、黃天中,1993,《中國大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潘錫堂,1997,《中共外交與兩岸關係:兼論國際變局、蘇聯轉型與國家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2000,〈臺灣2000年大選前後的中共對臺策略與兩岸關係〉。收錄於政治作戰學校彙編,《第三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作戰學校。
    ------,2006,《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義,1994,《鄧小平和他的對臺策略》。臺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謙,1995,《毛澤東與鄧小平》。長沙:湖南出版社。
    謝政諭,2005,《文化、國家與認同:打造兩岸民族新肚臍》。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閻學通,1997,《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
    藎蘆,1991,《實用模糊數學》。臺北:亞東書局。
    羅致政,2008,《兩岸和平發展策略研究》。總統府委託研究。
    關中,2003,《認識美國霸權主義》。臺北:民主基金會出版。
    蘇格,1998,《美國對華政策與臺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蘇紹智,2001,《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二、翻譯專書(中文)
    Balassa,B.著、劉泰英譯,1980,《歐洲經濟整合》。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Bernstein,Richard and Munro,Ross H.著、許綬南譯,1997,《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ush,Richard C.著、林添貴譯,2013,《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arter,Ashton B. and Perry,William J.著、許綬南譯,2000,《預防性防禦:後冷戰時代美國的新安全戰略》。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Deutsch,Karl W.著、李其泰譯,1971,《國際關係的解析》。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Goldstein,Joshua S.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2004,《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Hambro,C.J.著、吳澤炎譯,1994,《和平的勝利》。臺北:商務印書館。
    Kant,Immanuel著、李明輝譯,2002,《論永久和平》。臺北:聯經出版社。
    Meisner,Maurice著、杜蒲譯,2005,《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國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Nathan,Andrew J.and Ross,Robert S.著、何大明譯,1998,《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Nathan,Andrew J.著、柯洛漪譯,2000,《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Palmer,Mark、王文昱譯,2005,《粉碎邪惡軸心》。臺北:博大出版社。
    Pearson, Frederic S. and Rochester,J.Martin著、胡祖慶譯,2003,《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Rigger,Shelley著、姚睿譯,2013,《臺灣為什麼重要?》。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Tyler,Patrick著、聯合報編譯組譯,2000,《中美交鋒》。臺北:聯經出版社。
    Zorgbibe, Charles著、胡祖慶譯,1995,《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Zorgbibe,Charles著、陳益群譯,1994,《和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三、學位論文(中文)
    王孔瑛,2009,《從立法院公報檢視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兩岸政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王美華,2009,《馬英九政府與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比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 碩士論文。
    包進榮,2006,《中共新安全觀理念與實踐-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朱俊豪,2005,《從我國大陸政策比較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期之國家利益觀》。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伍致翰,2011,《臺灣國家認同的變遷對兩岸關係的影響(1996~2011)》。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何策民,2004,《中國和平崛起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沙鵬,2007,《臺灣政黨輪替後大陸政策變遷之研究(2000~2006年)》。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余莓莓,2008,《國共擴大接觸對兩岸關係的衝擊:2004-2006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余進發,2005,《臺海兩岸軍事機構互訪可行性之研究》。新北: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李宛儒,2006,《從國內外解析陳水扁總統的大陸政策2000~200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李明正,2011,《當前中共對外政策的規劃與實踐-以戰略文化為視角》。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博士論文。
    李坤城,1999,《舊民族國家,或新公民社會?--對於臺灣民族主義的批判》。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吳金燕,2005,《論「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整合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吳毅華,2011,《馬英九的新兩岸關係政策與其對策》。臺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沈麗山,1990,《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初國華,2006,《不對稱權力結構下的兩岸談判:辜汪會談個案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林家仰,2010,《和平發展時期的兩岸關係-以民主和平論初探》。臺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妲妤,2003,《臺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德宇,2007,《執政時期民進黨臺灣主權論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邱垂正,2006,《臺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邱騰緯,2007,《蔣經國人格特質與臺灣政治發展(1972-198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查重傳,1995,《中國統一問題之研究--兩岸建立共識和平統一之展望》。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博士論文。
    胡宜文,2007,《江澤民主政時期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1989年至2004年》。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
    馬博文,2004,《外交政策評估研究─美國智庫與我國對美外交》。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所 碩士論文。
    夏道維,2011,《兩岸協議治理研究: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博士論文。
    梁正邦,2004,《南北韓衝突問題之研究─以衝突與和平理論分析》。臺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
    徐銘謙,2011,《中共對臺政策變遷之研究(1990-2012.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論文。
    莊美蓮,1998,《基礎條約與兩德邁向統一的關係》。新北:私立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莊沼渠,2009,《全球化下中共的文化戰略-以胡錦濤時期為例》。臺北:國防大學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勝彥,2005,《應用模糊德菲層級分析法於汽車營業據點區位選擇之研究─以某日產汽車公司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旭詮,2005,《柯林頓政府調停以巴和談之策略》。新北: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錦紹,2007,《2005年連宋訪問中國大陸後對兩岸政黨交流的影響》。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黃星齡,2011,《從民主和平論探討美國柯林頓政府的人權外交政策─以四個人道干預個案為例》。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黃木寅,2009,《美國與中國對臺灣2004年、2008年大選公投回應態度之研究:結構理論途徑之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 碩士論文。
    黃昭能,2009,《金門在臺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博士論文。
    黃益中,2003,《1979年以來中共對臺統一戰線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曹永坤,2000,《兩岸協商談判之研究-從兩階段談判與第三方介入角色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聯邦,1996,《中共對臺政策演變之研究─兼論1995年及1996年的軍事演習》。新北:私立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振東,1995,《研究發展計畫評選之模糊多準則群體決策模式構建》。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博士論文。
    陳明崙,2007,《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構之文化基礎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陳鵬光,2000,《李登輝時期大陸政策之研究》。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佳宏,2004,《戰後臺灣獨立運動之發展與演變(1945-200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陳朝政,2004,《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臺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陳威任,1995,《美國與臺海兩岸關係之研究(一九七九~一九九四)》。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匡世,2007,《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張家瑞,1998,《北愛爾蘭問題:衝突與和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 碩士論文。
    張宇韶,2008,《理性、制度與結構:胡錦濤對臺政策的新制度主義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論文。
    張冠傑,2004,《「和平崛起論」暨中國崛起政治經濟意涵》。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廖年仲,2012,《敵對國家建立互信之研究:昂貴信號模式》。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論文。
    張筑嬪,2005,《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建立個人信用評估準則-以信用卡審核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所 碩士論文。
    童湘宜,2003,《海峽兩岸「三角和平」理論運用可行性之研究》,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 碩士論文。
    童慧玲,2003,《臺海兩岸統合關係研究─以歐洲聯盟經驗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楊傳裕,1988,《東、西德間「條約政策」之研究》。新北:私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碩士論文。
    鄭榮豐,2006,《後冷戰時期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政策之研究(一個戰略三角與鐘擺理論架構下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黎寶文,2001,《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1986-2001):一個雙層賽局的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鄧元尉,2005,《暴力與和平:列維納斯的道德形上學及其政治蘊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鄧開元,2005,《臺海兩岸政治關係之發展1991-2005年:整合理論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蔡宗哲,2006,《攻心取臺-中共對臺的政治傳播心理學》。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 博士論文。
    鄭淑華,2011,《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兩岸關係主張之比較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賴銘洲,1997,《臺商在中國大陸區位選擇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所 碩士論文。
    謝錕鈺,1992,《德國統一問題之研究》。新北: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碩士論文。
    謝麗娟,2006,《中共對臺政策之演變: 以三次臺灣大選之文攻武嚇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論文。
    劉湘安,1994,《美國與臺海兩岸關係演變之剖析》。新北: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 博士論文。
    劉文斌,2004,《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博士論文。
    瞿毓峰,2005,《胡錦濤主政後的對臺政策及其對兩岸關係之影響》。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羅際芳,2004,《兩岸關係對我國公民投票法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四、學術期刊(中文)
    丁偉,2011,〈兩岸構建共同體:理論、政策、矛盾〉。《亞洲研究》,第62期。
    丁樹範,1998,〈1996年三月以後美國、臺灣與中共關係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12期。
    于有慧,2001,〈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
    毛磊,2001,〈論中國共產黨對臺工作八十年〉。《臺灣研究》,第4期。
    王欽,2012,〈馬英九連任後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國家發展研究》,第12卷,第1期。
    王順合,2006,〈美對臺海安全的政策與評估〉。《中山學報》,第27期。
    王嘉州,2012,〈臺灣各縣市兩岸交流對象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40期。
    王毅,2012,〈鞏固深化兩岸關係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求是》,第8期。
    包淳亮,2009,〈從現實主義國家認同談本土化與統一〉。《東亞研究》,第40卷,第2期。
    ------,2010,〈從「身分政治」談兩岸關係前景〉。《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7期。
    巨克毅,2010,〈新思維:全球化下兩岸和平戰略的互動與省思〉。《中國評論雜誌》,第150期。
    朱松柏,2001,〈兩岸交流與兩韓關係比較〉。《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6期。
    余永勝,2010,〈從對華戰略需求看美國臺海政策的趨勢〉。《中國評論雜誌》,第145期。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臺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
    吳建德,2011,〈未來臺海兩岸和平發展之主要影響〉。《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24期。
    吳玲君,1999,〈從美國的三不政策分析臺北對華府的外交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4期。
    吳能遠,2001,〈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臺灣研究》,第2期。
    吳國中,2012,〈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可行性研析〉。《國防雜誌》,第27卷,第1期。
    呂奕,2012a,〈520後兩岸關係新局展望〉。《中共研究》,第46卷,第6期。
    ----,2012b,〈兩岸深化和平發展的關鍵〉。《中共研究》,第46卷,第8期。
    宋海洋,2011,〈試論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陝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卷,第2期。
    李立,2009,〈2008年大陸對臺政策的完善和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57期。
    李酉潭,2004,〈民主化與臺海和平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4期。
    李明峻,2005,〈中國「反分裂國家法」與美國「臺灣關係法」之比較分析〉。《臺灣國際法季刊》,第3期。
    李英明,2012,〈馬總統連任後的兩岸關係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9期。
    李秘,2001,〈兩岸治理: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動力機制〉。《臺灣研究》,第1期。
    李翌鵬,2012,〈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選擇〉。《中國評論雜誌》,第174期。
    李毓峰,2011,〈中共推動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之評析〉。《全球政治評論》,第34期。
    ------,2012,〈論「兩岸治理」機制之建構:結構、路徑和制度化〉。《全球政治評論》,第38期。
    汪守軍、周玉建,2012,〈毛澤東”和平統一”戰略思想與未來中國的命運〉。《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5期。
    沈有忠,2012,〈2012年後的臺灣政治生態與兩岸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
    沈惠平,201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論述的演化歷程〉。《中國評論雜誌》(香港),第183期。
    肖平,2005,〈民主和平論對布希政府對外政策的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6期。
    肖斌、青覺,2012,〈美國重返亞洲對兩岸關係的挑戰與對策〉。《中國評論雜誌》,第170期。
    初國華、張昌吉,2009,〈美國的兩岸政策是否改變:從馬英九新政府的觀察指標〉,《東亞論壇季刊》,第465期。
    周昭彰,2008,〈兩岸在全球化潮流下互動關係之解析〉。《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5期。
    周麗華,2011,〈重構臺灣民眾國家認同的基本路徑〉。《中國評論雜誌》,第168期。
    周繼祥,2013,〈2012年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1期。
    林中斌,2007,〈中共嘗試面對民進黨政府〉。《歐亞研究通訊》,第10卷,第4期。
    林文程,2005,〈美中臺關係與臺海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臺海安全的新視野(下)》,第31期。
    林正義,1988,〈臺海兩岸關係的美國因素〉。《美國研究》,第18卷,第2期。
    ------,2004,〈臺海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美國角色〉。《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6期。
    ------,2011,〈臺海兩岸和解與臺日關係發展〉。《亞太研究論壇》,第53期。
    林岡,2001,〈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中的影響〉。《臺灣研究》,第3期。
    林岡、萬東青,2010,〈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遇與路徑〉。《臺灣研究》,第105期。
    林勁,2010,〈民進黨意識型態的基本特徵分析〉。《臺灣研究》,第105期。
    林碧炤,2011,〈試論臺海地區的新安全觀〉。《亞太研究論壇》,第53期。
    ------,2012,〈國家利益:從臺灣的角度去分析〉。《亞太研究論壇》,第57期。
    邱垂正,2011,〈現階段兩岸和平整合的評估與建構--以「三角和平論」觀點分析〉。《國立金門大學學報》,第1期。
    邵宗海,2004,〈美國對海峽兩岸政策之分析〉。《當代中國研究》,第3期。
    ------,2012,〈兩岸未來和平發展的方向與前瞻〉。《全球政治評論》,第40期。
    紀舜傑,2010,〈韓國民主化與國家任同─美國、核武、與統一〉。《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4期。
    范明英、孫增超,2006,〈世界和平發展理念的中西對比分析–以民主和平論與和諧世界理念為例〉。《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第3期。
    孫紹正,2012,〈中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中共研究》,第46卷,第12期。
    徐光媚,2008,〈從民主和平論看兩岸關係〉。《中華戰略學刊》,春季刊。
    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
    袁鶴齡、沈燦宏,2012,〈從美中臺戰略三角的演變看兩岸信心建構措施的建立〉。《東吳政治學報》,第30卷,第3期。
    馬博,2012,〈棄臺論背後的美國對華政策分析〉。《中國評論雜誌》,第170期。
    國安民,2007,〈入聯公投衝撞美中紅線〉。《中共研究》,第41卷,第9期。
    ------,2010,〈九二共識下的兩岸關係發展〉。《中共研究》,第44卷,第9期。
    張強、李鳴,2012,〈試析和平觀的當代發展〉。《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3期,第28卷。
    張淑中,2011,〈兩岸未來「軍事休兵」的應有認知--從「九二共識」角度探討〉。《中共研究》,第45卷,第11期。
    張登及,2011,〈兩岸洽簽和平協議願景研析〉。《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11期。
    張華,2012,〈美國戰略重心東移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國評論雜誌》,第171期。
    張顯超,2004,〈書評:中國與臺灣:陳水扁執政下兩岸關係〉。《臺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
    莊明哲,2002,〈兩岸關係的發展與美國的角色〉。《中國技術學院學報》,第24期。
    莫大華,1997a,〈美國海外軍事干預準則預判美國在臺海軍事衝突的角色〉。《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6期。
    ------,1997b,〈國際衝突與危機研究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5期。
    ------,2006,〈和平研究的理論研究趨勢與啟示〉。《復興崗學報》,第86期。
    許世銓,2008,〈衝突還是和平-中美兩國對臺政策比較〉。《臺灣研究》,第89期。
    許志嘉,2009,〈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第40卷,第1期。
    許建明,2010,〈兩岸關係、臺灣政治生態與中國國家認同:反思二十年來的大陸對臺策略〉。《當代中國研究》,第17卷,第1期。
    許勝泰,2011,〈兩岸和平關鍵在累積互信〉。《中共研究》,第45卷,第6期。
    郭震遠,2009,〈美國因素對兩岸關係的干擾趨向弱化〉。《中國評論雜誌》,第137期。
    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2012,〈經濟利益與符號態度:解析臺灣認同的動力〉。《東吳政治學報》,第30卷,第3期。
    陳曉曉,2012,〈兩岸和平發展新形勢下臺灣青年政治認同研究〉。《學理論》,第27期。
    陳錫蕃,2001,〈史證鑿鑿:臺灣屬於中華民國〉。《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10期。
    陳鴻瑜,2011,〈美國、中國和東協三方在南海之角力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1期。
    游智偉、陳政一,2011,〈中共對臺政策之理性與組織過程分析:以2002~2010年的政策變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4期。
    湯紹成,2008,〈德國模式與兩岸關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研)097-007。
    ------,2010,〈德國問題的解決與兩岸關係的爭議〉。《國防雜誌》,第25卷,第1期。
    童慧玲,2010,〈後冷戰時期的兩岸關係〉。《樹人學報》,第8期。
    黃鈴,2009,〈馬總統執政週年兩岸經貿關係回顧與展望〉。《中共研究》,第43卷,第7期。
    黃嘉樹,2007,〈兩岸和平研究:路徑與架構〉。《中國評論雜誌》,第 116期。
    黃錦鐘,2011,〈兩岸政治整合的內外部因素探討:一個初步的評估指標〉。《展望與探索》,第9卷,第7期。
    楊中旭,2009,〈胡錦濤對臺講話展現大胸懷〉。《中國新聞週刊》,第2期。
    楊仕樂、卓慧苑,2003,〈美國小布希政策對臺軍售之分析:維持兩岸軍力平衡〉。《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6期。
    楊永明,1998,〈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
    楊念祖,2009,〈關於推動臺海兩岸軍事安全互信的認知問題〉。《亞太和平月刊》,第1卷,第3期。
    楊敏生,1994,〈糢糊理論簡介〉。《數學傳播》,第18卷,第1期。
    楊開煌,1997,〈中共「對臺政策」解釋與評估 --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7期。
    ------,2009,〈從胡六點到新胡六點〉。《中共研究》,第43卷,第7期。
    ------,2011,〈中共和平發展戰略下之對臺政策〉。《亞太研究論壇》,第53期。
    ------,2012,〈總統選舉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制約因素〉。《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2期。
    董立文,2004,〈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後的對臺政策〉。《歐亞研究通訊》,第7卷,第11期。
    路遙,2009,〈兩岸關係在微妙變化中向前邁進〉。《中共研究》,第43卷,第7期。
    ----,2011,〈兩岸關係的曙光--談兩岸和平協議〉。《中共研究》,第45卷,第11期。
    趙俊人,2008,〈中共對臺談判策略之研究〉。《立法院法制局》。
    劉文斌,2010,〈兩岸文化認同的詭辯與兩岸關係的未來〉。《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11期。
    劉性仁,2012,〈馬英九總統兩岸政策之探討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
    劉相平,2011,〈兩岸認同之基本要素及其達成路徑探析〉。《臺灣研究》,第107期。
    劉國奮,2011,〈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臺灣民意的探討〉。《臺灣研究》,第107期。
    劉榆華,1995,〈英國與歐盟-國家利益面對區域整合之調適〉。《競爭力評論》,第7期。
    劉德海,2001,〈冷戰時期北韓外交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亞洲研究》,第40期。
    潘啟生,2006,〈胡錦濤統戰策略對臺灣人民統獨態度的影響〉。《東亞論壇季刊》,第453期。
    蔡明彥,2011,〈臺灣對兩岸軍事互信的研究與未來作法〉。《亞太研究論壇》,第52期。
    蔡政修,2006,〈從臺灣的公投、新憲議題看美國小布希政府的兩岸政策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1期。
    蔡瑋,2004,〈當前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9期。
    ----,2012,〈從馬總統520就職演說看兩岸關係走向〉。《中共研究》,第46卷,第6期。
    鄭保國,2010,〈美國臺海政策的清晰與模糊〉。《中國評論雜誌》,第148期。
    鄭劍,2013,〈臺海和平戰爭的動因與和平的存在方式〉。《中國評論雜誌》,第184期。
    賴怡忠,2010,〈2008-2016臺灣對中國戰略的發展與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2期。
    賴銘洲,2012a,〈全球化與臺海兩岸互動新思維--檢視臺海兩岸建構的主權與國家認同迷思〉。《東亞論壇》,第476期。
    ------,2012b,〈論析兩岸追求臺海長久和平之困境〉。《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1期。
    閻學通,2002,〈和平的性質〉。《世界經濟與政治期刊》,第8期。
    羅際芳、林文清,2011,〈美國的中國政策(1949~2004)〉。《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20期。
    關中,2002,〈十年必辯,十年必變-五十年美國對華政策的轉折〉。《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32號。
    關弘昌,2011,〈從國際關係理論看兩岸和平協議之簽訂〉。《全球政治評論》,第34期。
    嚴安林,2009,〈對臺政策的新意與作用〉。《海峽縱橫》,第2期。
    ------,2012,〈構建和平發展的政治框架是兩岸的共同課題─馬英九連任後兩岸政治關係的前瞻與思考〉。《中國評論雜誌》,第172期。

    五、研討會文章(中文)
    孔小惠,2011,〈美國對臺軍售問題解析〉。發表於「第五屆兩岸發展研討會─臺灣問題與21世紀中華復興」,杭州:浙江大學臺研所主辦,2011年10月28日。
    牛新春,2011,〈近期臺美關係演變的態勢〉。發表於「第五屆兩岸和平論壇研討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等主辦,2011年6月10日。
    王貞威,2011,〈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兩岸關係:理論與實踐〉。發表於「第二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臺研所主辦,2011年11月26日。
    吳宗憲,2012,〈締造和平如此困難?以理性選擇途徑分析兩岸和平協議之臺灣內部因素〉。發表於「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發所主辦,2012年9月22日至23日。
    吳漢,2006,〈全球化因素與兩岸關係發展之趨勢:從政策面觀察〉。發表於「全球化與兩岸交流學術研討會」,新北:私立致理技術學院主辦,2006年11月23日。
    李鵬,2012,〈制度創新與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發表於「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發所主辦,2012年9月22日至23日。
    邱坤玄,2011,〈中美權力平衡與兩岸關係〉。發表於「第二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臺研所主辦,2011年11月26日。
    邵育群,2010,〈歐巴馬政府臺海政策評析〉。發表於「國際體系重組新形式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主辦,2010年3月5日。
    唐樹備,2012,〈兩會九二共識的由來及其意義〉。發表於「紀念九二共識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海:民革上海市委、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臺灣研究會、上海臺研所等合辦,2012年12月3日。
    夏立平,2009,〈奧巴馬政府對臺海兩岸政策〉。發表於「首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上海:社科院主辦,2009年12月19日。
    翁明賢,2013,〈建構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互動架構:建構主義集體身分的觀點〉。發表於「第十七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和平與互惠的新機會」,新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主辦,2013年3月25日。
    張國城,2012,〈兩岸和平發展的軍事層面分析〉。發表於「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發所主辦,2012年9月22日至23日。
    劉相平,2012,〈論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表於「紀念九二共識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海:民革上海市委、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臺灣研究會、上海臺研所等合辦,2012年12月3日。
    劉紅,2011,〈簡述臺獨對臺灣國家認同的干擾〉。發表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上海海峽兩岸法學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法律系聯合主辦,2011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
    蔡瑋,2010,〈歐巴馬政府對華政策評估(發言提綱)〉。發表於「國際體系重組新形勢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上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與臺灣中國大陸研究學會合辦,2010年3月5日。
    戴文標,2009,〈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後的兩岸關係〉。發表於「首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上海:社科院主辦,2009年12月19日。
    嚴安林,201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框架與探索〉。發表於「第十七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和平與互惠的新機會」,新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主辦,2013年3月25日。
    嚴峻,2012,〈三方博奕下的和平協議前景探析:契約的視角〉。發表於「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發所主辦,2012年9月22日至23日。

    六、報紙(中文)
    中國時報,臺灣是戰略棋子或棄子。2004年11月15日。
    中國時報,胡錦濤提出對臺工作四點意見、三個凡是。2003年3月12日。
    中國時報,賈慶林:創造政治、軍事協商條件。2009年12月31日。
    中國時報,盧武鉉就任南韓總統:延續金大中追求朝鮮統一目標,將以和平繁榮取代陽光政策。2003年2月25日。
    中華日報,中國願討論兩岸軍事互信機制。2009年12月27日。
    民眾日報,中國撤飛彈?國防部:軍事互信善意表徵。2009年12月20日。
    青年日報,馬總統:我致力兩岸和解 邁向和平與繁榮。2009年8月6日。
    青年日報,預防臺海衝突 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2009年12月13日。
    聯合報,中共17大 胡錦濤提和平協議。2007年10月16日。
    聯合報,中共智囊:兩岸和平協定應準備談判。2009年8月22日。
    聯合報,兩岸政治性對話 我拋三要件。2009年10月17日。

    七、專書(西文)
    Adelman,I. and Morris, C.T.,1967,Social,Politic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Quantiative Approach.John Hopkins Press.
    Andrew,Heywood,2007,Political Ideologies :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Barash,David P.,2010,Approaches to Peace:A Reader In Peace Studies, 2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ows,Thomas J.,2000,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Democratization,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NY:St.John’s University,Center of Asian Studies.
    Belohlavek,Radim and Klir,George J.,2011,Concepts and Fuzzy Logic.The MIT Press.
    Boulding,Kenneth E.,1978,Stable Peac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rad,Roberts,1992,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Massachusetts:MIT Press.
    Broke-Utne,Birgit,1985,Educating for Peace:A Feminist Perspective.New York:Pergamon Press.
    Bush,Richard,2005,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Cai,Kevin G.,2011, Cross-Taiwan Straits Relations Since 1979:Policy Adjust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 Across the Straits.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
    Chow, C.Y.,2008,The One China Dilemma.NY:Palgrave Macmillan.
    Clough,Ralph N.,1999,Cooperation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Inc..
    Copper,John F.,1995,Word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A Critique of Beijing’s”White Paper”on China’s Reunification.Boston:Lanham Maryland.
    -------------------,2002,Taiwan in Troubled Times.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Deutsch,Karl W.,1954,Political Community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75,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rnst,Haas B.,1964,Beyou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elder,David W.,1991,How to Work for Peace.Gainesville:The Florida A & M University Press.
    Fisher,Ronald J.,1997,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Galtung,Johan,1966,Peace by Peaceful Means:Peace and Conflict,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
    Glaser,Bonnie and Glosserman,Brand,2008,Promoting Confidence Building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Washington,D.C.:CSIS Press.

    Gong,Gerrit W.,2000,Taiwan Strait Dilemmas:China-Taiwan-U.S. Policies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Gupta, Madan M., Ragade,Rammohan K. and Yager,Ronald R.,1979,Advancesin Fuzzy S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North-Holland Press.
    Harding,Harry,1992,A Fragile Relationship: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Herschensohn,Bruce,2002,Across the Taiwan Strait:Democracy:the Bridge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Lexinton Books.
    Jacob,Philip E. and Toscano,James V.,1964,The Interd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ies. New York:J.B.Lippincott Company.
    Joshua, Goldstein S.,2003,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 Longman Press.
    Kang,David C.,2007,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East Asia.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ang,Sungho, McDonald,John W. and Bae,Chinsoo,2009,Conflict Relsolution and Peace Building:the Role of Ngos in Historical Reconciliation and Territorial Issues.Korea:the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Press.
    Khalizad et al.,1999,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anta Monica:Rand Press.
    Klinkner,Kenneth,2001,The United States & Cross-Straits Relations:China,Taiwan and the US Entering a New Century.IR: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Center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Klir,G J.,Yuan,B.,1995,FuzzySets and Fuzzy Logic-Theory and Applica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Lampton,David M. and Ewing,Richard Daniel,2002,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Washington,D.C.:The Nixon Center Press.
    Lampton,David M.,2001,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sater,Martin L.,1984,The Taiwan Issue in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Boulder:Westview Press.
    Lee,Bernice,1999,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Taiw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Wan-Lai,1983,The Taiwan Strait Strategy:Freedom Democracy Prosperity.Taipei:Imperial Book Co..
    Li,Xiaobing and Li,Hongshan,1998,China and the United Sttes:A New Cold War History.Boston:Lanham Maryland.
    Li,Xiaobing, Hu,Xiabo and Zhong,Yang,1998,Interpreting U.S. China-Taiwan Relations:China in the Post-Cold War Era.Boston:Lanham Maryland.
    Linstone,Harold A. and Turoff,Murray,1975,The Deiphi Method-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Canad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
    Mann,James,1999,About Face.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
    Mansfield,Edward D. and Snyder,Jack,2005,Electing to Fight:Why Emerging Democracies Go to War.Cambridge MIT Press.
    Miall,Hugh, Ramsbotham,Oliver and Woodhouse,Tom,1999,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the Prevention,Management and Tranformation of Deadly Conflict.Polity Press.
    Mitchell,C.R.1981,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New York:St. Martin Press.
    Myers,Ramon H. and Zhang,Jialin,2006,The Struggl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he Divided China Problem.Californi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Noorderhaben N.,1955,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U.K :Addison-Wesley press.
    Robert,Gilpin,1975,U.S. 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New York: Basic Books5.
    Rotfeld,Adam Daniel and Symonides,Janusz,1998,Peace,Security and Conflict Prevention:SIPRI-UNESCO Handboo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aty,Thomas 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 Press.
    Smoke,Richard,1987,Paths to Peace: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Sustainable Peace.Boulder:Westview Press.
    Sutter,Robert G.,2006,China’s Rise:Implications for U.S. Leadership in Asia.Washington:East-West Center.
    Swain,Ashok, Amer, Ramses and Ojendal,Joakim,2008,Globalization and Challenges to Building Peace.New York:Anthem Press.
    Tsang,Steve,2004,Peace and Secur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Palgrave Macmillan Ltd..
    Waugh,Steve and Wright,John,2009,Peace and War: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43-1991:GCSE Modern World History for Edexcel, 2nd.Hodder Education.
    Yuan,I,2008,Cross-Strait at the Turning Point:Institution,Identity and Democrac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ish SeriesNo.54,Taipei: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Zhao,Suisheng,1999,Across the Taiwan Strait:Mainland China,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NY:Routledge Press.
    Zheng,Yongnian and Wu,Ray-Kuo,2006,Sources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

    八、期刊(西文)
    Ament,R.C.et al.,1970, “Comparison of Delphi Forecasting Studies in 1964-1969.”Futures 2(1).
    Babst,Dean V.,1972, “A Force for Peace.”Indurstrial Research 14.
    Bender,Strack,Ebright and Haunalter,von,1969, “Delphi Study Exmines Development in Medicine.”Future 1(4).
    Benson,Brett and Niou,M. S.,2007,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Peace: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7.
    Buckley,J.J.,1985,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Fuzzy Sets and System 17.
    Cal,Clark,2003, “Does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vide a Model for Moderat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Asian Affairs29(4).
    Cetron,Marvin and Bernstein,G.B.,1969, “SEER:A Delphi Approach Applied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TFSC 1(1).
    Chan,C. W.,2009, “The Legal Status of Taiwan and the Legality of the Use of Force in a Cross-Taiwan Strait Conflict.”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8.
    Chao,Wen-chih,2012, “Solutions for Cross-Strait Political Reconciliation and Cooperative Mechanisms: From Realism to Constructivism.”Modern China Studies 19.
    Chen,Ching-Chang and Shih,Chih-yu,2009, “When Is China`s Military Modernisation Dangerous? Constructing the Cross-Strait Offence-Defence Balance and US Arms Sales to Taiwan.”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Chen,Qimao,2011, “The Taiwan Straits Situation since Ma came to Office and Conditions for Cross-Straits Political Negotiations: a view from Shanghai.”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
    ---------------,2012,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ross-Straits Peace Framework: Difficulties and Feasible Solutions.”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34.
    Chow,Peter,2002, “The US-Taiwan Free Trade Area Agreement:A Bridge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Baltimore:Maryland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Christensen,Thomas,2002, “The Contemporary Security Dilemma:Deterring a Taiwan Confli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5(4).
    Chu,Yun-han,2004,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Asian Survey 44(4).
    Crocker,Chester A.,2007, “The Art of Peace.”Foreign Affairs 86(4).
    Daniel,D.R.,196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Harvard Business Rewiew 39(5).
    Ding, Yijiang,2012, “Cross-Strait Peace Agreement: Diminishing Likelihood.”Asian Affairs 39.
    Doyle,Michael,1986,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4).
    Fang,Hsu-hsiung,2004, “The Transformation of U.S.-Taiwan Military Relations.”Orbis 48.
    Goldstein,Steven M.,2002, “The Taiwan Strait: A Continuing Status Quo of Deadlock?”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5.
    Hao,Zhidong,2005, “Between War and Peace: Ethical Dilemmas of Intellectuals and Nationalist Movements in Taiwan.”Pacific Affairs 78.
    Hickey,Dennis,2007, “Peace or Poison: Changes in China’s Policy Toward Taiw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Holst,John J.,1983, “Confidence BuildingMeasures:A Concep tual Framework.”Survival 25.
    House of Representative,1996,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Implications for U.S. Foreign Policy.”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su,Chih Chia,2005, “Coming Conflict or Peace? The Futur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he Chinese New Leaders Came into Power.”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in Istanbul).
    Hu,Weixing,2012, “Explaining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 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1.
    Im,Hyug-Baeg and Choi,Yu-Jeong,2011, “Inter-Korea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rough the Window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ories.”Asian Survey 51.
    Ishikawa,A.,Amagasa.,Shiga,T.,Tomizawa,G.,.Tatsuta,R and Mieno,H.,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Fuzzy Sets and Systems55(3).
    Jun,Wei,2009, “Triangular Peace among Beijing, Taipei, and Washington: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Institution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Kastner,Scott L.,2006, “Does Economic Integ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ke Military Conflict Less Likely?”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6.
    Kreinovich,v.,Quintana,c.,Reznik,L.,1992, “Gaussian Membership Function Are Most Adequate in Repressenting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s.”Presented for North American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NAFIPS’92)Conference in Puerto Vallarta,Mexico,December 1992.
    Laarhoven,Van, P.J.M. and Pedrycz,w.,1983, “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s Priority Theory.”Fuzzy Sets and System 11.
    Miller,G. A.,1956, “The Magic Number Seven O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f Our Capacity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Psychological Review 63(2).
    Pan,Zhongqi,2003, “US Taiwan Policy of Strategic Ambiguity: a dilemma of deterrenc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2.
    Rice,Condoleezza,2000, “Promoting the Natu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 79(1).
    Ross,Robert S.,1977, “Why Our Hardliners Are Wrong.”The National Interest 49.
    Sackman,H.,1974, “Delphi Assessment:Expert Opinion,Forecasting and Group Process.”Rand Paper in Chronological Order-1283-PR.
    Shambaugh,David,1996,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International Security 21(2).
    Straub,D.W.,1989, “Validating Instruments in MIS Research.”MIS Quarterly13(2).
    Sutter,Karen M.,2002, “Business Dynamism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Implications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Asian Survey 42(3).
    Tasi,Tung-Chieh,2005, “The Futur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Democratic Peace or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in Istanbul).
    Tucker,Nancy Bernkopf,2002, “If Taiwan Choose Unification,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Car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5(3).
    Turoff,Murray,1970, “The Design of a Policy Delphi.”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
    Waltz,Kenneth N.,1999,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32(4).
    Wu,Der-yuan,2007, “Constructing Stability in a Dire Strait?: American Factor.”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Wu,Yu-Shan,2000, “Theorizing on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Nine Contending Approach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9.
    Yu,Fu-Lai and Kwan,Sze Man,2008,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aiwanese versus Chinese Consciousness.”Social Identities 14.
    Yu,Larry and Moo, Hyung Chung,2001, “Tourism as a Catalytic Force for Low-Politics Activities between Politically Divided Countries: The Cases of South/North Korea and Taiwan/China.”New Political Science 23.
    Zadeh,L.A.,1965, “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九、各國智庫
    (中國大陸)上海臺研所
    (中國大陸)上海東亞所
    (中國大陸)上海社科院
    (中國大陸)上海交大環太所、臺灣研究中心
    (中國大陸)上海復旦大學美研中心
    (中國大陸)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大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中國大陸)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中國大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國大陸)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中國大陸)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
    (中國大陸)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
    (中國大陸)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法學院
    (中國大陸)外交學院
    (中國大陸)南開大學臺經所
    (中國大陸)南京大學臺研所
    (中國大陸)天津大學臺研所
    (中國大陸)全國臺灣研究會
    (中國大陸)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
    (中國大陸)浙江大學臺研所
    (中國大陸)海研中心
    (中國大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研中心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臺研所、法學院、國際關係學院
    (中國大陸)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研究中心
    (中國大陸)福建社科院、現代臺研所
    巴勒斯坦中東和平研究所
    日本戶田全球和平與政策研究所
    日本和平科學研究所
    日本廣島和平研究所
    比利時和平與安全研究情報小組
    比利時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
    比利時國際和平研究協會
    比利時國際和平情報中心
    比利時國際衝危機與衝突研究中心
    以色列杜魯門和平進步研究所
    以色列塔米‧史坦麥茲和平研究中心
    加拿大衝突研究中心
    (臺灣)臺灣民主基金會
    (臺灣)臺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臺灣)臺灣智庫
    (臺灣)廿ㄧ世紀基金會
    (臺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院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臺灣)新臺灣國策智庫
    (臺灣)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臺灣)遠景交流基金會
    印度和平與衝突研究所
    西班牙托萊多國際和平中心
    西班牙和平研究中心
    孟加拉和平與安全研究所
    法國和平研究中心
    法國和平與衝突研究文獻中心
    法國和平與戰略跨學科研究中心
    南非解決衝突研究中心
    柬埔寨和平與發展研究所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美國全球和平研究中心
    美國和平研究所
    美國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
    美國和平與國際安全研究所
    美國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
    美國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
    美國國際和平研究所
    美國國際衝突研究中心
    美國戰爭與和平研究中心
    英國卡拉漢衝突研究中心
    英國和平研究所
    英國國際衝突研究所
    英國衝突與和平研究中心
    挪威國際和平研究所
    荷蘭和平研究中心
    斯洛維尼亞和平研究所
    奧地利大學和平研究中心
    奧地利和平與解決衝突研究中心
    奧地利國際和平研究所
    愛爾蘭和平研究所
    愛爾蘭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
    瑞士日內瓦國際和平研究所
    瑞士安全與衝突研究中心
    瑞士媒體‧安全與和平研究所
    瑞典和平與仲裁學會
    瑞典和平與發展研究所
    瑞典和平與衝突研究所
    義大利和平與戰爭問題論壇
    德國和平與安全政策研究所
    德國黑森和平與衝突研究基金會
    歐洲政策中心
    歐洲經貿辦事處
    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歐盟文獻中心
    澳大利亞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

    十、網頁
    http://eusa-taiwan.org/
    http://www.deltwn.cec.eu.int/CH/homepage.htm
    http://www.lib.tku.edu.tw/eudoc/lecture.shtml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m/20100619/u1a5274256.html
    http://www.peacehall.com/forum/200910/lishi/13703.s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1%89%E4%B9%9D%E6%A2%9D
    http://www.gwytb.gov.cn/zt/baipishu/201101/t20110118_1700018.htm
    http://big5.china.com.cn/overseas/zhuanti/ggla/txt/2006-04/17/content_6186022.htm
    http://tw.people.com.cn/GB/14811/14873/2523350.html
    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5628&CtUnit=3929&BaseDSD=7&mp=1
    http://km.moc.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33
    http://www.ait.org.tw/zh/us-joint-communique-1972.html
    http://peace.xfuture.org/
    http://www.hellotw.com/
    http://www.economicsandpeace.org/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2-06/21/content_336154.htm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658571.shtml#ixzz0ROlqSMU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8/today-p1.htm
    http://www.match99.org/blog/news-472.html
    http://www.npf.org.tw/post/2/462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0/4/25dd0.html
    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3456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01/78/1zsks.html
    http://www.ecfa.org.tw/index.aspx
    http://www.people.com.cn/
    http://www.epochtimes.com/
    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d/200901/20090106015202.html
    http://www.china.org.cn
    http://210.69.89.58/mnd2/Details.aspx?id=8932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http://www.president.gov.tw/index_c.html
    http://www.mnd.gov.tw/Default.aspx
    http://www.moea.gov.tw/
    http://www.mac.gov.tw/mp.asp?mp=1
    http://www.ncatw.org.tw/portal/PortalHome.asp
    http://cci.cca.gov.tw/
    http://www.taiwanus.net/index.php
    http://www.defense.gov/
    http://history.sebc.com.cn/big5/20090227/fjbd.html
    http://www.peacerock.org/index.php5?title=%E9%A6%96%E9%A0%81
    http://www.sef.org.tw/mp.asp?mp=1
    http://www.gwytb.gov.cn:82/index.asp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
    http://cweb.trade.gov.tw/mp.asp?mp=1
    http://news.xinhuanet.com
    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E9%A6%96%E9%A1%B5
    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119&idx=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095.htm
    http://ilhaformosa.twinside.org/modules/publib3/index.php?content_id=632&page=print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2/8/9/101328979.html?coluid=93&kindid=4030&docid=101328979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1332&tid=1290104&tyid=B#ixzz208y0qhPv
    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issueDate=&issueYY=97&issueMM=10&issueDD=10&title=&content=&_section=3&_pieceLen=50&_orderBy=issueDate%2Crid&_desc=1&_recNo=5
    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issueDate=&issueYY=98&issueMM=10&issueDD=10&title=&content=&_section=3&_pieceLen=50&_orderBy=issueDate%2Crid&_desc=1&_recNo=2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ziliao/wjs/2159/t8987.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0/8/n3700591.htm%E6%B3%95%E5%BB%A3-%E5%A4%A7%E9%99%B8%E7%B6%B2%E6%B0%91%E7%BE%A8%E6%85%95%E7%BE%8E%E5%9C%8B%E7%B5%A6%E5%8F%B0%E7%81%A3%E5%85%8D%E7%B0%BD%E5%BE%85%E9%81%87.html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3261502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6150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1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