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98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61012      線上人數 : 9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89


    題名: 清朝官吏的銓選與品級考 — 以《吏部則例》規範為中心
    A Study of Civil Officers’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Ranking System in Qing Dynasty – Focus on the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作者: 李萬晉
    貢獻者: 陳惠馨
    李萬晉
    關鍵詞: 吏部
    吏部則例
    品級考
    銓選
    處分
    四格
    八法
    文官制度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Ranking System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Disciplinary Treatment
    Sì gé (Four Evaluation Standards)
    Bā fǎ” (Eight Reviewing Rules)
    Civil Official System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7-23 13:29:39 (UTC+8)
    摘要: 本論文係以乾隆四十八年刊行之《吏部則例》為準,以探究清代官員之銓選及品級制度,並從而瞭解清代官吏之考核方式及實施結果。同時透過研讀《吏部則例》、《清史稿》,以及清人之筆記資料,進而瞭解清代在文官制度設計上之特殊規範。

    《吏部則例》計涵納《銓選滿官品級考》、《銓選蒙古品級考》、《銓選漢官品級考》、《銓選漢軍品級考》、《銓選滿官》、《銓選漢官》、《處分則例》等七個部分。品級考實即清代文官之陞官途徑,透過品級考之研究,可以充分了解滿、漢、蒙、漢軍等不同族群在升遷過程,所需具備的資歷,以及晉陞至下一個官職時的去向。至於《銓選滿官》、《銓選漢官》兩部分,則在說明滿人與漢人於銓選任用時的依據,研讀銓選之規則,可以發現滿人之任官條件,較漢人為寬鬆。《處分則例》則規範大小官吏於觸犯公罪及私罪時,所應受到之懲處內容,或罰俸、或降級、或革職,每一種懲處也隨負責之層級與直接性,而有輕重之別。

    本論文一併探究吏部之起源以及清代吏部尚書之任職長短,並透過瞭解吏部尚書之身分與籍貫,可以知道清代在掌管全國大小官吏之吏部尚書一職上,就南北籍貫而言,並沒有明顯差別,顯見清代一如明代,已特別留意到平衡南北的議題。此外,透過吏部尚書平均任期之長短,也可大致看出清代整體之政治穩定度如何。整體而言,當文官體系建立的越形完備,吏部尚書的任期也相對為長,故而清代後期之吏部尚書,其任期即較前、中兩期為長。

    大凡清代各朝均持續修纂《吏部則例》,惟本論文受限於可資運用之版本,故而以鼎盛時期之乾隆朝四十八年版本為討論依據。並透過與雍正、道光、光緒等其他三朝《吏部則例》之比較,以瞭解版本間之同異。同時,透過對其中銓選制度之瞭解,可以看出清代在遴選官吏時,相較於其他族群,對滿人所給予的優渥對待,尤以透過額設及筆帖式一職的制度設計,讓滿人得以有較多的任官機會,從而能夠以少數群族統治多數的漢人,以持續有效掌握其政權。

    清代的官員考核,計分京官的京察,以及外官的大計兩類,考核的依據為四格與八法,考列一等者加級記名或舉以卓異,對於日後之升遷有相當重要之影響,而績效不佳者,則可能受到罰俸、降級或革職之處分。此其中,最優等之官員也有定額,京官有七分之一可列一等,滿人專屬的筆帖式可有八分之一列名一等,至於地方之道府州縣等官員,則僅有十五分之一的機會,而佐雜、教官等小官,其機率更小至一百三十分之一。考核之結果重在考語及事實兩項,上官如果對所屬人員缺乏瞭解,勢將無法臚列事實,也就無法舉以卓異或是降革處置了。

    在清代所使用的八法中,才力不及及浮躁兩項,應該皆是明朝中葉以後才使用者,至於官員甄汰的比例,依據康熙年間兩次甄汰的人數,以及當時額設之官員總數推估,末位淘汰比例約為1.41%,再加上14.28%的一等官員,則最優與最劣之官員約為15%,據此可以推估考核為二、三等之官員約為85%。但京察在康熙年間或行或停,直至雍正繼位方才成為三年一次的定制。

    本論文於文末,提出十項研究發現及六項後續研究建議,冀許日後之研究能以大歷史之角度,並參酌更多清代史料,以研究《吏部則例》之內涵及其對現代制度之影響程度為何。
    The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e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ranking system of Qing Dynasty and to reveal how the appraisal system was conducted based upon the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 In addition, author also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official system by utilizing historical records such as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 Draft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various notes taken by writers in Qing Dynasty.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i.e., ranking system of Manchu officers, ranking system of Mongolia officers, ranking system of Han officers, ranking system of Han-military officers,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rules of Manchu officers,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rules of Han officers, and Regul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disciplinary action. In fact, the Ranking system shows us what prerequisite required before an office can be promoted to a new position and what the position that an officer can possibly get in the future. Understanding the ranking system set for Manchu, Mongolia, Han, and Han-military officers, the researchers will be able to know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of civil official system in Qing Dynasty. As for the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rules of Manchu or Han officers, they are used to justify whether a candidate for a vacancy is legitimate for that opened position. The detail of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rules reveals that Manchu officers have better chance to get an opened position than the Han officers. The last part of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 refers to the Regul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disciplinary action and it is used to regulate the measurement of penalty for officers for committing a breach of the regulations. The disciplinary penalty could be one of the followings: forfeiting of ones’ salary, degradation of one’s rank, or discharging of ones’ duties. The harsh of disciplinary penalt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officer needs to be directly responsible for breach of the regulations.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origin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and the tenure of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in Qing Dynasty. By investigating the identity and background of those ministers, we can see Qing Dynasty has intentionally balanced the provinces issue by appointing roughly the same number of ministers from south or north provinces as Ming Dynasty.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average tenure of those ministers, we can fairly understand whether the Qing Dynasty, politically, is in steady condition. Overall speaking,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official system is relatively stabilized, the tenure of the ministers also relatively longer; hence, we can see the tenure of ministers in the later stage of Qing Dynasty has longer tenure than those in the early or middle stage.

    The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had been constantly revised; nevertheless, limited by the editions that can be controlled in Taiwan, this study can only take the edition issued in Qianlong 48-year while Qing Dynasty was in its most prosperous days a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iscussion. Meanwhile, this study also explored editions issued in Yongzheng 12-year, Daoguang 23-year, and Guangxu 12-year to reveal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y studying the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rules set for Manchu and Han officers, it is clear that Manchu officers were favorably treated with more chances to get a opened position as thus to maintain Manchu’s legitimate controlling power. The designed civil official system in Qing Dynasty actually allowed Manchu’s ethnic group have extra chances to be promoted to the higher positions. “Bǐ tiē shì”, the advantageous position specially created for Manchu group, served as a typical sample to demonstrate how Qing Dynasty favored Manchu’s ethnic group.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Qing Dynasty was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i.e., “Jīng chá” for officers stationed inside Beijing city and “Dà jì” for officers located outside of Beijing city. The rules used for appraisal were “Sì gé” (i.e., four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Bā fǎ” (i.e., eight reviewing rules). Those who performed beyond expectations will be ranked as prominent officers and such record will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future promotion. As for those ranked at the bottom will suffered for forfeiting of ones’ salary, degradation of one’s rank, or discharging of ones’ duties. The rule set that only 1 out of 7 of the officers in Beijing city and 1 out of 8 of the Bǐ tiē shì can be ranked as prominent. As for officers located outside of Beijing city can only 1 out of 15 chances to be listed in prominent group, not to mention those most lower-ranked officers can only have 1 out of 130 chance. The performance review result was shown in the wordings given by the superior officers and if these superior officers failed to recogniz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ir subordinates, the lower ranked officers may never have the chance to get positive results or even have to suffered to disadvantageous treatments.

    Within Bā fǎ, “lack of talent and capability” and “impatient and impetuous” can be tracked down back to middle stage of Ming Dynasty. In addition, based upon the weed out numbers in two different years during the tenure of Kangxi, around 1.41% government officers were asked to leave after performance review. Along with the 14.28% best performer, we can conclude that around 15% of government officers were ranked as excellent or very poor and the rest 85% were given average scores. Jīng chá was not conducted on regular basis by Emperor Kangxi; however, it is Yongzheng who finally successfully made Jīng chá systematically running every 3 years.

    This study proposed 10 findings and 6 research suggestions at end and sincerely hope the future research can adapt macro-historical views and incorporate even more formal records and research materials taken in Qing Dynasty to comprehend the real meanings of Regulations of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and what impact it has to our modern systems.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史料

    《六部成語》,乾隆六十年重鎸本。
    《欽定大清會典》,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
    《欽定吏部則例》,光緒十二年版,蝠池書院,2004年。
    《欽定吏部則例》,乾隆四十八年版,海南出版社,2000年。
    《欽定吏部則例》,道光二十三年版,成文出版社,1969年。
    《欽定吏部處分則例》,雍正十二年版,海南出版社,2000年。
    《滿文老檔》,中華書局,1990年。
    方齡貴校注,《通制則格校注》,中華書局,2001年。
    王應麟,《玉海》,黃山書社,2008年。
    司馬遷,《史記》,鼎文書局,1985年。
    田濤、鄭秦典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
    申時行,《萬曆會典》,中華書局,1989年。
    宋濂,《元史》,洪氏出版社,1975年。
    沈約,《宋書》,洪氏出版社,1975年。
    房玄齡,《晉書》,洪氏出版社,1975年。
    金德純,《旗軍志》,遼沈書社,1985年。
    姚思廉,《梁書》,洪氏出版社,1974年。
    姚廣孝編,《明太祖實錄》,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年。
    班固,《漢書》,洪氏出版社,1981年。
    張廷玉,《明史》,洪氏出版社,1975年。
    張廷玉,《清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脫脫,《宋史》,洪氏出版社,1975年。
    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壽,《三國志》,洪氏出版社,1975年。
    嵇璜、劉墉等,《清朝通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鄂爾泰修,李洵、趙德貴、周毓方等校,《欽定八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黃道周,《博物典彙》,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政書類1242冊,古籍出版社,1995 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洪氏出版社,1981年。
    劉俊文總纂,《刑案匯覽》,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劉俊文總纂,《明清實錄》,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劉俊文總纂,《清太宗實錄》,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劉煦,《舊唐書》,洪氏出版社,1977年。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歐陽修,《新五代史》,鼎文書局,1985年。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洪氏出版社,1974年。
    蕭子顯,《南齊書》,洪氏出版社,1975年。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中華書局,2005年。
    薛居正,《舊五代史》,鼎文書局,1977年。
    魏收,《魏書》,洪氏出版社,1975年。
    魏徵,《隋書》,洪氏出版社,1975年。
    竇儀著,薛梅卿點校,《宋刑統》,法律出版社,1999年。

    二、專書

    《禮記》,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卜永堅,《遊戲官場:陞官圖與中國官制文化》,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內藤乾吉原校,程兆奇標點,程天權審訂,《六部成語注解》,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文安立著、林添貴譯,《躁動的帝國: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王士禛,《池北偶談》,中華書局,2011年。
    王冬芳、季明明,《女真—滿族建國研究》,學苑出版社,2009年。
    王彥章,《清代獎賞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中華書局,1984年。
    王鍾翰,《清史十六講》,中華書局,2009年。
    史廣全,《中國古代立法文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
    左民安,《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九州出版社,2005年。
    朱彭壽,《舊典備徵》,中華書局,1997年。
    朱彭壽著,朱鰲、宋苓珠整理,《清代大學士部院大臣總督巡撫全錄》,國家圖書出版社,2010年。
    朱誠如、王天有,《明清論叢》,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考試院,《文官制度興革規劃方案》,2012年。
    艾永明,《清朝的文官制度》,商務印書館,2005年。
    何剛德,《春明夢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吳思,《潛規則》,究竟出版社,2009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華書局,2006年。
    李永貞,《清代則例編纂研究》,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李宏祺,《宋代教育散論》,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李宗侗註釋,《春秋左傳今註今釋》,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李曙光,《晚清職官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杜維運,《趙翼傳》,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阮葵生,《茶餘客話》,中華書局,1958年。
    孟森,《清史講義》,中華書局,2010年。
    邱樹森編,《中國歷代職官辭典》,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金海,齊木德道爾吉,胡日查,哈斯巴根,《清代蒙古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姚元之,《竹葉亭雜記》,中華書局,1997年。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豐皇帝奕詝》,三聯書店,2006年。
    迪克.葛羅特著、曾沁音譯,《強迫排名:讓績效管理奏效,找出未來領導人》,臉譜出版社,2006年。
    晁說之,《晁氏客語》,岳麓書社,2005年。
    桑原衛著、蕭松霖譯,《人事考評辦法與實務》,台北國際商學出版社,1995年。
    烏雲畢力格,《十七世紀蒙古史論考》,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翁禮華,《求官食祿:解讀官史四千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翁禮華,《縣官老爺:解讀縣史兩千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袁廷棟,《古代職官漫談》,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1979年,頁147。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年。
    常越南,《清代考課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佳生,《八旗十論》,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年。
    張習孔、林岷主編,《清朝大事本末》,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7年。
    張雙智,《清代朝覲制度研究》,學苑出版社,2010年。
    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許國英,《清鑑易知錄》,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
    許潁,《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著,《清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陳國慶、劉國鈞著,《版本學》,西南書局,1978年。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中華書局,2008年。
    陳惠馨,《清代法制新探》,五南圖書出版社,2012年。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及其他兩種》,商務印書館,1939年。
    愛新覺羅.昭槤,《嘯亭雜錄》,中華書局,2006年。
    楊聯陞,《國史探微》,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董邵偉,《唐代吏部尚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福格,《聽雨叢談》,中華書局,2007年。
    趙翼,《簷瀑雜記》,中華書局,2007年
    劉小萌,《旗人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劉廷璣,《在園雜志》,中華書局,2007年。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中華書局,1996年。
    劉祈,《歸潛志》,中華書局,1997年。
    劉家駒,《清史拼圖》,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劉潞,《融合—清廷文化的發展軌跡》,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劉獻廷,《廣陽雜記》,中華書局,2007年。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蔣士銓著,邵海清校,李夢生箋,《忠雅堂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鄭秦,《中國法治史考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鄭秦,《康熙現行則例考—律例之的條例》,收錄於《中國法治史考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震均,《天咫偶聞》,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
    賴惠敏,《清代的皇權與世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賴惠敏,《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年。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謝保成,《官制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織田萬撰,李秀清、王沛點校,《清代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魏光奇,《有法與無法—清代的州縣制度》,商務印書館,2010年。
    魏源,《聖武記》,中華書局,1984年。
    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三、期刊專論

    王欣,《《回疆則例》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5卷,第3期,頁30~39。
    王淑卿,《清代官員的任用制度》,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31卷,第5期,頁105~107。
    王銘珍,《北京檔案》,2004年,第8期,頁51。
    王興文、宮淩海,《明代吏部尚書考論》,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4 卷,第4 期,頁107~112。
    田率,《馬躍黃沙爭射侯:故宮箭亭溯源》,地圖,2010年4月,頁88~91。
    艾永明,《清朝文官休致制度簡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107~110。
    佟佳江,《清朝統治蒙古的體制—八旗蒙古 外藩蒙古 內屬蒙古》,內蒙古社會科學,1998年,第6 期,頁36~41。
    李永貞,《芻議清代則例的性質和分類》,法學雜誌,2010年,第10期,73~75。
    李紅,《清代筆帖式》,歷史檔案,1999年,第2期,頁89~92。
    李留文,《清代則例初探》,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9期,頁118~120。
    李鳳鳴,《清朝啟心郎職責再論》,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11卷,第6期,頁15~20。
    李豔君,《清代旗人的法律特權地位》,蘭州學刊,2006年,第157期,頁206~208。
    沈一民,《啟心郎與清初政治》,史學月刊,2006年,第6期,頁31~36。
    沈一民,《清初的筆帖式》,歷史檔案,2006年,第1期,頁58~71。
    周源和,《清初人口統計析疑—讀清代前期人口數字勘誤》,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頁22~42。
    孟姝芳,《從乾隆朝處分中透視皇權的強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66~68。
    姚念慈,《略論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的建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頁26~31。
    姚舞豔,《試論清代官員的致仕制度》,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3卷,第3期,頁67~71。
    柏樺,《濫設與額設—中國古代刑罰政治觀》,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頁55~74。
    柏樺、高進,《明清『濫設官吏』罪》,史學集刊,2007年3月,第2期,頁27~35。
    范傳南,《乾隆朝八旗漢軍出旗標準芻議》,歷史教學,2010年,第595期,頁9~17。
    范傳南,《清代前期八旗漢軍特殊作用淺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5卷,第1期,頁86~89。
    孫靜,《乾隆朝八旗漢軍身份變化述論》,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年,第2期,頁59~64。
    徐春霞、甘迎春,《清代州縣官懲處制度探析》,蘭臺世界,2007年,第8期,頁59~60。
    秦國經、劉麗楣,《清代官員履歷引見折》,歷史檔案,1986年,第1期,頁130~132。
    翁連溪,《清宮內務府刻書處—武英殿》,紫禁城,1992年,第2期,頁6~9。
    張力均,《清代八旗蒙古漢化初探》,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8卷,第5期,頁3~7。
    張永江,《清代八旗蒙古官學》,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頁96~102。
    張永江,《論清代八旗蒙古子弟的普通學校教育》,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頁24~31。
    張永江、陳力,《入關前八旗蒙古科舉考》,北方論叢,2010年,第2期,頁93~95。
    張衍榮,《帝國棟梁的皇家搖籃—由北京國子監》,僑園,2011年,第138期,頁46~47。
    張傑,《清代八旗滿蒙科舉世家述論》,滿族研究,2002年,第1期,頁34~39。
    盛險峰,《論五代中央職官的“失職”與“君主專制”》,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3卷,第2期,頁103~109。
    舒順林、喬潤令,《清代文官制度概論—文官的考核、升轉與懲處》,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頁64~71。
    楊現昌,《明代國子監中的援例監生》,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141期,頁107~109。
    雷炳炎,《清代八旗世爵世職群體的入仕考察》,安徽史學,2006年,第3期,頁11~17。
    廖義剛,《明代吏部尚書籍貫考述》,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4 卷,第4 期,頁73~75。
    趙令志,《論清初畿輔的投充旗地》,河北月刊,2002年,第22卷,第1期,頁142~145。
    趙志忠,《“八旗子弟”解讀》,滿族研究,2008年,第2期,頁52~56。
    趙郁楠,《清代筆帖式之特色》,滿族研究,2006年,第3期,頁59~68。
    趙琦,《試論後金時期蒙古八旗的形成》,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3~11。
    劉小萌,《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頁1~6。
    劉中平,《明代兩京制度下的南京》,古代史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3期,頁127~129。
    劉金德、王苗苗,《三十年來大陸學者對八旗蒙古研究綜述》,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1卷,第2期,頁5~8。
    劉建臻,《王念孫賠款始末》,江蘇地方志,2003年,第2期,頁59~61。
    賴惠敏,《從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頁39~52。
    謝忠梁,《中國歷代人口略計表》,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三期,頁103~111。
    謝景芳,《清代八旗漢軍的瓦解及其社會影響—兼論清代滿漢融合過程的複雜性》,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55~64。
    鐵男,《清代河北旗地初探》,滿族研究,1994年,第2期,頁31~40。

    四、學位論文

    王蕾,《清代陪都制度及其政治軍事作用探研》,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史春月,《明代吏部與吏治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張乾,《清代旗人刑事司法特权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五、網站資訊

    國家文官學院,《政務人員法草案總說明》,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6861b451f5fa1e55e94eeb8b25048bef.pdf。
    張晉藩,《《戶部則例》的法律適用及其他》,中國法律文化網,http://jyw.znufe.edu.cn/flsxsw/articleshow.asp?id=3223。
    許毓圃,《從我國文官法制談政務官與事務官責任分際--兼評民進黨政府諉過事務官之得失》,國政專論,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P-090-004.htm,檢索日期:04/29/2013。
    郭松義,《清朝的會典和則例》,清史研究通訊,1985年,第4期,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wxda/wxzl/2009-11-11/3682.shtml,檢索日期:06/07/2013。。
    楊一凡,《明代則例的編纂及其對調整社會經濟秩序的作用》,http://www.cssn.cn/news/431385.htm,檢索日期:12/29/2012。
    楊選娣,《近年來清朝《理藩院則例》的整理研究概況》,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99年,第5期,http://flwh.znufe.edu.cn/article_show.asp?id=2878。
    楊選娣,《從《理藩院則例》析清朝對蒙古地區立法特點》,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5069,檢索日期:01/02/2012。
    葉雯,《從則例的纂修看清代的行政管理》,中華文史網,http://jds.cass.cn/Item/7907.aspx,2009年4月。
    薛允升,《讀例存疑》,見寺田浩明,中國法制史研究網頁,http://www.terada.law.kyoto-u.ac.jp/dlcy/index.htm,檢索日期:06/05/201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0961001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6100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101.pdf2786KbAdobe PDF2135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