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896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96185      在线人数 : 9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8966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66


    题名: 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研究──以官話方言比較為主
    Phonological Strata of the Middle Chinese Ru Tone in the Beijing Dialec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ndarin Dialects
    作者: 權榮俊
    Youngjun Kwon
    贡献者: 竺家寧
    Chu, Chia Ning
    權榮俊
    Youngjun Kwon
    关键词: 歷史語言學
    聲韻學
    中古入聲
    漢語方言
    官話方言
    北京方言
    歷史音韻層次
    文白異讀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3-07-22 17:07:00 (UTC+8)
    摘要: 本文以探討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為目標,經由個別官話方言的比較對應,建立次方言各自的韻調系統,並統整各區的韻調特徵,做為北京方言若干韻母來源的方言地理影響趨向走勢,再綰結文獻語料加以確認發展的時代上限。
    首先,比較中古入聲在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安徽)的韻調表現,重建各官話方言的中古入聲演變模式。比較的範圍為北京方言裡文白異讀大量存在的中古宕江攝開口入聲字、中古曾梗攝開口一二等字、通攝合口三等字的讀音。通過各方言區內部方言語料的比較,找出各個方言之間的語音對應規律,建立共同形式,再進行官話方言裡幾種共同形式之間的比較,推定各個共同形式發展的方言區。判斷一個方言區固有形式的根據有兩個:一是語音演變的通則,即一旦確定演變方向,不再回到古音來源再以不同方式演變;另一是中古入聲韻的兩條不同演變方向,即複元音化和喉塞音化。由此得知,中古入聲在各官話方言區發展的方式各自不同。
    其次,觀察與北京方言有關文獻語料,推論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字讀音的歷史音韻層次形成的途徑。考察的文獻材料為《韻鏡》、《七音略》、《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蒙古字韻》、《四聲等子》、《中原音韻》、《合併字學篇韻便覽》等中古以後紀錄漢語語音的韻書及韻圖。從方言比較的結果和文獻語料所反映的中古入聲字讀音的變遷看,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形成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獨立發展期、中原官話接觸期、江淮官話接觸期。由此得知,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字讀音並不是單純從中古音到北京方言演化而來,而是一面從中古音演變下來,一面透過與其他方言交融,吸收經過不同演化模式的語音。
    漢語方言比較研究使得我們能夠看出生動的語言變化動態面貌,提供重新看待文獻材料的慧眼。
    參考文獻: 丁邦新. 1979. 〈上古漢語的音節結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0.4: 717–739.
    丁邦新. 2007. 《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力. 1963. 《漢語音韻》. 第二版. 北京: 中華書局.
    王松木. 2011. 〈《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的設計理念與音韻系統〉. 《第四屆韓漢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29–261.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王彥. 2006. 〈山東知系合口字讀唇齒音現象初探〉. 《山東大學學報》 2006.2: 151–155.
    王洪君. 1992. 〈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 《語言學論叢》 17: 122–154. 又載丁邦新2007.
    王洪君. 2006. 〈層次與演變階段--蘇州話文白異讀析層擬測三例〉. 《語言暨語言學》 7.1: 63–86.
    王琴. 2009a. 〈阜陽方言[ʂ]讀[f]現象〉.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29.3: 58–61.
    王琴. 2009b. 〈安徽阜陽方言來自古照組的f聲母〉. 《方言》 2009.4: 314–316.
    王臨惠. 2001. 〈晉南方言知莊章組聲母研究〉. 《語文研究》 2001.1: 53–56.
    王臨惠、張維佳. 2005. 〈論中原官話汾河片的歸屬〉. 《方言》 2005.4: 372–37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1962. 《漢語方音字匯》. 王福堂修訂. 第二版重排本. 北京: 語文出版社.
    平山久雄. 1990. 〈中古漢語的清入聲在北京話裡的對應規律〉.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0.5: 74–81.
    平山久雄. 1993. 〈邵雍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の音韻體系〉.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 120: 49–107.
    平山久雄. 1995. 〈北京方言音基礎方言裡入聲的情況〉. 《語言研究》 1995.1: 107–113.
    平山久雄. 1998. 〈隋唐音系裡的唇化舌根音韻尾合硬顎音韻尾〉. 《語言學論叢》 20: 117–139.
    平山久雄. 2005. 《平山久雄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 商務印書館.
    白滌洲. 1931. 〈北音入聲演變考〉. 《女師大學術季刊》 2.2: 1–42.
    白滌洲. 1954. 《關中方音調查報告》.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伊藤智ゆき. 2007. 《朝鮮漢字音研究》. 東京: 汲古書院.
    吳永煥. 2004. 〈山東方言中的[pf][pfh][f]聲母〉. 《開篇》 23.
    李方桂. 1980. 《上古音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李新魁. 1980. 〈論近代漢語共同語的標準音〉. 《語文研究》 1980.1: 44–52.
    李榮. 1985. 〈官話方言的分區〉. 《方言》 1985.1: 2–5.
    李榮. 1987. 《中國語言地圖集》. 香港: 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
    李榮. 1989a. 〈漢語方言的分區--《中國語言地圖集》圖[A2]與圖[B8]的說明稿〉. 《方言》 1989.4: 241–259.
    李榮. 1989b. 〈南昌溫嶺婁底三處梗攝字的韻母〉. 《中國語文》1989.6: 416–424.
    李榮. 1996. 〈我國東南省方言梗攝字的元音〉. 《方言》 1996.1: 1–11.
    杜佳倫. 2011. 《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
    沈明. 2008. 〈山西省的漢語方言〉. 《方言》 2008.4: 350–360.
    沈鍾偉. 2005. 〈從《蒙古字韻》論入聲音節的複元音化〉. 《音史新論:慶祝邵榮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 310–324. 北京: 學苑出版社.
    邢向東. 2007. 〈陜西省的漢語方言〉. 《方言》 2007.4: 372–381.
    侍建國. 1998. 〈官話語音的地域層次及其歷史因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69.2: 399–421.
    侍建國. 2004. 〈宋代北方官話與邵雍「天聲地音」圖〉. 《中國語言學論叢》 3: 145–160.
    周祖謨. 1942. 〈宋代汴洛語音考〉. 《輔仁學誌》 12. 221–285.
    周磊. 200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原官話(稿). 《方言》 2007.2: 163–166.
    岩田禮. 2007. 〈方言接觸及混淆形式的產生 -論漢語方言「膝蓋」一詞的歷史演變〉. 《中國語言學集刊》 1.2: 117–146.
    岩田禮等. 2009. 《漢語方言解釋地圖》. 東京: 白帝社.
    林燾. 1992. 〈「入派三聲」補釋〉. 《語言學論叢》 17.
    河野六郎. 1968. 〈朝鮮漢字音の研究〉. 《河野六郎著作集2》. 東京: 平凡社.
    竺家寧. 1977. 〈四聲等子之音位系統〉. 《木鐸》 5+6: 351–368. 又載竺家寧1994.
    竺家寧. 1983. 〈論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之韻母系統〉. 《淡江學報》 20: 297–307. 又載竺家寧1994.
    竺家寧. 1991/1992. 《聲韻學》第二版.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竺家寧. 1992. 〈清代語料中的ㄜ韻母〉.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 3.1: 97–119. 又載竺家寧1994.
    竺家寧. 1994. 《近代音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金薰鎬. 2001. 〈西洋傳教士的漢語拼音所反映的明代官話音系〉. 《古漢語研究》 2001.1: 33–39.
    俞敏. 1983. 〈李汝珍《音鑒》裡的人聲字〉.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3.4: 30–40.
    俞敏. 1984. 〈北京音系的成長和它受的周圍影響〉. 《方言》4: 272–277.
    段亞廣. 2012. 《中原官話音韻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洪惟仁. 2012. 〈論語言地理分佈發展的類型:由插入到包抄〉. 第二屆中國地理语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南京: 南京大學.
    范俊軍. 2000. 〈湘南(郴州)雙方言的社會語言學透視〉.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4.3: 73–79.
    唐明路. 1995. 〈西安方言pf、pfh音的歷史演變軌跡及其出現的年代〉. 《周口師專學報》 12.3: 66–69.
    孫宜志. 2006. 《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 合肥: 黃山書社.
    徐通鏘. 1991. 《歷史語言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柴田武. 1969. 《言語地理学の方法》. 東京: 筑摩書房.
    翁慧芳. 2007. 《《韻鏡》及《七音略》之比較研究》. 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高本漢. 2007. 《中國音韻學研究》. 趙元任, 羅常培, 李方桂譯.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高田時雄. 1988. 《敦煌資料による中國語史の研究――九・十世紀の河西方言》. 東京: 創文社.
    高田時雄. 1997. 清代官話の資料について. 《東方學會創立五十周年記念東方學論集》. 771–784.
    高曉虹. 2009.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文軒. 1981.〈舌尖後音在蘭州方言中的分化〉.《蘭州大學學報》1981.1: 92–96.
    張世方. 2004. 〈中原官話知系字讀唇齒音聲母的形成與分布〉. 《語言科學》 3.4: 9–18.
    張世方. 2010. 《北京官話語音研究》.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安生. 2008. 〈寧夏境內的蘭銀官話和中原官話〉. 《方言》 2008.3: 216–223.
    張成材. 2000. 〈漢語方言中[pf][pf’]的分布范圍〉. 《語文研究》 75.2: 62.
    張偉然. 1995. 《湘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衛東. 1998. 〈試論近代南方官話的形成及其地位〉.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3: 73–78.
    張衛東. 2010. 〈論《中原音韻》的蕭豪哥戈「兩韻併收」〉. 《語言學論叢》 41. 77–96.
    張衛東. 2012. 〈曾梗二攝德麥三韻入聲字的「兩韻並收」--基於《老朴》等標音文獻的考察〉. 韓國中國言語學會2012年度國際學術大會--漢語與亞洲、歐洲與菸的接觸與交流, 1–16. 首爾: 韓國中國言語學會.
    教育部. 1994.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曹志耘. 2008. 《漢語方言地圖集》. 北京: 商務印書館.
    郭力. 1987. 《《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郭力. 2004. 〈《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的聲母系統〉. 《古漢語研究》 2004.2: 18–24.
    陳剛. 1988. 〈古清入字在北京話裡的演變情況〉. 《中國語言學報》3: 245-255
    陳寅恪. 2001. 《陳寅恪集:書信集》. 北京: 三聯書店.
    陳榮澤. 2007. 〈漢語方言中pf聲母類研究綜術〉.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8.4: 62.
    陸志韋. 1946a. 〈釋中原音韻〉. 《燕京學報》 31: 35–70.
    陸志韋. 1946b. 〈記邵雍皇極經世的天聲地音〉. 《燕京學報》 31.
    陸志韋. 1948. 〈國語入聲演變小注〉. 《燕京學報》 34.
    曾獻飛. 2012. 《湘南官話語音研究》.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賀巍. 2005. 〈中原官話分區(稿)〉. 《方言》 2005.2: 136–140.
    雅洪托夫. 1986. 《漢語史論集》. 唐作籓、胡雙寶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秀芳. 1982. 《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
    楊秀芳. 1993. 〈論文白異讀〉. 《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823–849. 台北: 大安出版社. 又載丁邦新2007.
    楊耐思. 1991. 〈《中原音韻》研究概述〉. 《中原音韻新論》.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祖貴. 2010. 《信陽地區方言語音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
    葉寶奎. 2000. 〈關於漢語近代音的幾個問題〉. 《古漢語研究》3: 14–18.
    葉寶奎. 2008. 〈也談近代官話的「標準音」〉. 《古漢語研究》4: 54–60.
    董同龢. 1954. 《中國語音史》. 台北: 中國文化出版事業社.
    董同龢. 1968. 《漢語音韻學》.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寧忌浮. 1997. 《古今韻會舉要及相關韻書》. 北京: 中華書局.
    熊正輝、張振興. 2008. 〈漢語方言的分區〉. 《方言》 2008.2: 97–108.
    趙元任. 1971. 〈我的語言自傳〉.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43.3: 303–418.
    趙日新. 2008. 〈安徽省的漢語方言〉. 《方言》 2008.4: 361–368.
    趙蔭棠. 1936. 《中原音韻研究》. 上海: 商務印書館.
    趙蔭棠. 1957. 《等韻源流》.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雒鵬. 2008. 〈甘肅省的中原官話〉. 《方言》 2008.1: 65–69.
    劉丹青. 1997. 《南京話音檔》.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淑學. 2000. 《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 保定: 河北大學出版社.
    劉勛寧. 1998. 〈中原官話與北方官話的區別及《中原音韻》的語言基礎〉. 《中國語文》 1998.6: 463–469.
    鄭再發. 1965.《蒙古字韻跟跟八思巴字有關的韻書》.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魯國堯. 1985. 〈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讀《利瑪竇中國札記》〉.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4: 47–52.
    魯國堯. 2002. 〈「顏之推謎題」及其半 解〉(上). 《中國語文》 2002.6: 536–549.
    魯國堯. 2003. 〈「顏之推謎題」及其半 解〉(下). 《中國語文》 2003.2: 137–147.
    黎新第. 1995. 〈明清時期的南方系官話方言及其語音特點〉. 《重慶師院學報》4: 81–89.
    賴惟勤. 1956. 〈中古中國語の喉音韻尾〉. 《東大中文學會報》 7.
    薛鳳生. 1992. 〈方音重迭與普通話文白異讀之形成〉. 《紀念王力先生九十誕辰文集》.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鍾榮富. 2006. 《當代語言學概論》.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杰瑞. 1994. 〈閩語詞彙的時代層次〉. 梅祖麟譯. 《大陸雜誌》 88.2: 45–48.
    羅杰瑞. 1995. 《漢語概說》. 張惠英譯. 北京: 語文出版社.
    羅杰瑞. 2004. 〈關於官話方言早期發展的一些想法〉. 梅祖麟譯. 《方言》 2004.4: 295–300.
    羅常培. 1933. 《唐五代西北方音》. 上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羅常培. 1935.〈《通志‧七音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
    藝文印書館編輯部. 1974. 《等韻五種》. 台北: 藝文印書館.
    藤堂明保. 1957. 《中國語音韻論》. 東京: 江南書院.
    權仁瀚. 2005. 《中世韓國漢字音訓集成》. 改訂版. 首爾: JNC.
    龔煌城. 1989. 〈十二世紀末漢語的西北方音(韻尾問題)〉. 《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 145–190. 台北: 中央研究院.
    龔煌城. 1995. 〈十二世紀末漢語西北方音韻母系統的構擬〉. The Joint Meeting of the ICCL-4 and NACCL-7.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Cheng, Chin-chuan. 1973. A Synchronic Phonology of Mandarin Chinese. The Hague: Mouton.
    Crowley, Terry and Claire Bowern. 2010.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4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rest, R. A. D. 1950. The Ju-Shêng Tone in Pekinǵes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3.2: 443–447.
    Google. Google Maps. http://maps.google.com/
    Handel, Zev. 2010. Competing methodologies of Chinese dialect fieldwork,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Min dialects. In W. South Coblin & Anne O. Yue-Hashimoto (eds.), Studies in honor of Jerry Norman, 13–39. Hong Kong: The Ng Tor-tai 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Centr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shimoto, Mantaro J. 1965. Phon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Hashimoto, Mantaro J. 1978. Phon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Tokyo :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Hashimoto, Mantaro J. 1970. Internal Evidence for Ancient Palatal Endings in Mandarin. Language 46.2: 336–365.
    Hashimoto, Mantaro J. 1971. The hP’ags-pa Transcription of Geng-she Syllables.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 1–37.
    Hashimoto, Mantaro J. 1972. Nasal and Stop Endings in Ancient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29. 206–227.
    Karlgren, Bernhard. 1915–1926. É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 Leyde, Stockholm, and Gӧteborg. 中譯本: 高本漢2007.
    Liu, Fu. 1925. Étude expérimentale sur les tons du chinois. Paris / Pékin: Les Belles lettres / Presses de l’Universite Nationale de Pekin.
    Maspero, Henri. 1912. Etudes sur la phonétiqu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annamite: Les initiales. Bulletin de l’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12.1: 1–124.
    Norman, Jerry.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 《方言》 1979.4: 268–274. 中譯本: 羅杰瑞1994.
    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 羅杰瑞1995.
    Norman, Jerry. 1997. Some Thought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Anne Yue and Mitsuaki Endo, eds., In Memory of Mantaro J. Hashimoto [橋本萬太郎紀念中國語學論集], pp. 21–28. Tokyo: Uchiyama shoten [內山書店]. 中譯本: 羅杰瑞2004.
    Pulleyblank, Edwin G. 1984. Middle Chinese: 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hen, Zhongwei. 2007a. Studies on the Menggu Ziyu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Shen, Zhongwei. 2007b. Sino-Khitan Phonology.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 141–199.
    Simmons, Richard VanNess. 2012. Dialect Transition Zones in Southern Jiāngsū─ A Close Range Examination. In C. C. Cheng (ed.), Micro Views of Language Variation in Time and Space, 253–254.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South Coblin, W. 1997. Notes on the sound system of Late Ming Guanhua. Monumenta Serica 45: 261–307.
    Stimson, Hugh M. 1962. Ancient Chinese -p, -t, -k endings in the Peking dialect. Language 38.4: 376-384.
    Stimson, Hugh M. 1966. The Jong Yuan In Yunn - a guide to Ol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New Haven: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Yakhontov, S. E. Яхонтов, Сергeй Евгеньевич. 1980. ПЕКИНСКОЕ ПРОИЗНОШЕНИЕ XI В. Разыскания по общему и китайскому языкознанию. М. Назка. 中譯本: 雅洪托夫1986.
    Yang, Paul Fu-mien. 1989. The Portuguese-Chinese Dictionary of Matteo Ricci: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 191–242.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9151028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2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801.pdf11119KbAdobe PDF259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