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98666      Online Users : 8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857


    Title: 利益輸送之法律問題-兼論鑑識會計制度之引進
    Legal problems of tunneling-an introduction of forensic accounting
    Authors: 林明獻
    Lin, Ming Hsien
    Contributors: 劉連煜
    林明獻
    Lin, Ming Hsien
    Keywords: 利益輸送
    忠實義務
    非常規交易
    自我交易
    鑑識會計
    Tunneling
    Duty of loyalty
    Non-arm’s transaction
    Self-dealing transactions
    Forensic accounting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7-11 17:56:25 (UTC+8)
    Abstract: 上市、上櫃、興櫃及公開發行公司具有資本、營業規模龐大,員工、債權人及股東人數眾多等特質,保障該等公司及股東之議題,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本文以此等公司為研究客體,比較德國、美國法及我國法中,此類公司與董事或控制股東自我交易過程,與利益輸送有關之忠實義務內涵、商業交易慣例及公平價格之取得與認定。藉此探究現行司法實務對公司董事等內部經營者以非常規交易模式,將公司資產或財物以悖離合理、公平之價格移轉予經營者個人或與其密切相關之人,造成公司損害而圖己利之利益輸送行為,如何認事用法。
    利益輸送案件層出不窮,往往造成公司重大損害,為有效防微杜漸、查緝訴追及究責,本文引介鑑識會計制度,同時剖析我國現行法制下,如何導入運用鑑識會計制度支援公司治理、協助司法訴訟、行政調查及商業鑑價,以期有效防制利益輸送案件。
    This thesis researches into how Germany、US and our country law limits self-dealing transactions which arranged by corporate insiders including managers and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For example, duty of loyalty、anti-non-arm’s transaction、commercial transaction regulation、fair dealing and fair price. Additionally, the thesis also examines recently typical suit cases about corporate insiders extracting wealth from firms by tunneling.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investigate tunneling cases which occur continuously. Forensic accounting may facilitate company governance, assist suit cases, contribute to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wealth valuation. To eliminate the wealth extraction from firms by insiders, and protect the public investors better.
    Reference: 一、中文專書
    1.MARY-JO KRANSCHER;RYCHARD RILEY;JOSEPH T. WELLS著,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鑑識會計委員會譯,鑑識會計及舞弊查核,2011年8月。
    2.王文宇,新公司與企業法,1版,2003年1月。
    3.王文宇,新公司法論,3版,2006年8月。
    4.王澤鑑,債法原理,增定版再刷,2009年9月。
    5.王澤鑑,侵權行為法,初版再刷,2011年8月。
    6.柯芳枝,公司法專題研究,1976年4月版。
    7.洪啟仁,認識鑑識會計:舞弊之預防、偵測、調查與回應,初版, 2011年2月。
    8.劉連煜,現代公司法,7版,2011年9月。
    9.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2版,2011年2月。

    二、中文期刊、論文
    1.Pacini, Carl、陳紫雲,談鑑識會計--事後調查犯罪 事前積極防止,會計研究月刊,244期,頁64-76,2006年3月。
    2.方道樞,元惡大「監」-結構式債券的結構性問題,載:謝易宏主編,流金華年:經典財經案例選粹,初版,2011年6月。
    3.王志誠,不合營業常規之判斷標準與類型,政大法學評論,66期,頁163-207,2001年6月。
    4.王志誠,非常規交易法則之實務發展,財稅研究,40卷1期,頁20-39,2008年1月。
    5.王志誠,證券交易法上「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台灣法學雜誌,208期,2012年9月。
    6.任書沁、林佳慧、陳冠潔、黃湘榆,公平原則在董事自我交易中的適用--從Weinberger v. UOP一案談起,月旦民商法雜誌,19期,頁111-130,2008年3月。
    7.李建然、林子瑄,現金增資採用詢價圈購方式對外部股東財富之影響,當代會計,2卷2期,頁127-146,2001年。
    8.李榮鎮、蔡佩靜、林純夷,臺灣初次上市上櫃公司股價長短期表現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62卷1期,頁193-222,2011年3月。
    9.林仁光,論公開發行公司取得處分資產之規範-由防範掏空資產與利益輸送出發,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頁593-620,2005年8月。
    10.林志潔,論證券交易法第171條1項2款非常規交易罪,載:施茂林等11人著,商業判斷原則與企業經營責任,頁349-380,2011年12月。
    11.林國彬,董事忠誠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主要範圍,政大法學評論,100期,頁135-214,2007年12月。
    12.林盛煌,論金控法之背信罪及其適用問題—以「中信金插旗兆豐金」乙案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44期,頁79-93,2007年。
    13.邵慶平,商業判斷原則的角色與適用-聯電案的延伸思考,科技法學評論,8卷1期,頁103-139,2011年6月。
    14.施茂林,金融犯罪司法實踐力之建構與實務,刑事法雜誌,56卷2期,頁31-84,2012年4月。
    15.洪秀芬,德國法之董事忠實義務,月旦法學,194期,頁126-143,2011年7月。
    16.康榮寶、王睦舜,詢價圈購與綠鞋制度--中國大陸承銷制度改革對臺灣證券發行市場的影響,證券櫃檯,142期,頁59-76,2009年8月。
    17.張心悌,控制股東與關係人交易,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1期特刊,頁76-99,2007年12月。
    18.張翔一、黃昭勇,深入貪狼們分財的黑洞-新股上市 誰偷走龐大利益?,天下雜誌,455期,2010年9月。
    19.張進德,建立鑑識會計法制可行性之探討,刑事法雜誌,56卷2期,頁85-108,2012年4月。
    20.郭土木,非常規交易與掏空公司資產法律構成要件之探討,月旦法學,201期,頁122-155,2012年2月。
    21.郭大維,公司經營者的傀儡遊戲—論公司治理下幕後董事之規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84期,頁5-21,2010年9月1日。
    22.陳俊仁,公開發行公司利益輸送禁止與損害發生時點之認定-最高院98臺上3720號裁判簡評,臺灣法學雜誌,172期,頁185-195,2011年3月。
    23.陳彥良,董事義務責任的解構與建構--德國法制之借鏡,月旦法學,198期,頁124-154,2011年11月。35、36、38
    24.陳錦隆,美國法上董事「經營判斷法則」之概說二,會計,195期,頁126,125-130,2002年2月。
    25.曾宛如,新修正公司法評析—董事「認定」之重大變革(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暨董事忠實義務之具體化,月旦法學雜誌,204期,頁129-141,2012年5月。
    26.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臺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29期,頁145-156,2010年9月。
    27.曾淑瑜,建構符合我國刑事實體法及程序法之財經犯罪體系,台灣法學雜誌,160期,頁59-76,2010年9月15日。
    28.曾淑瑜,經濟犯罪之事實認定與證據取捨-兼論財務報表虛偽隱匿之處罰,臺灣法學雜誌,196期,頁62-83,2012年3月15日。
    29.曾淑瑜,犯罪所得沒收追徵及保全程序之研究,軍法專刊,58卷2期,2012年4月,頁41-66。
    30.游啟璋,公司內部人自己交易的控制,政大法學評論,118期,頁271-330,2010年2月。
    31.黃超邦,淺談公司法第223條自己交易之規範內容與目的-兼評最高法院相關判決,證交資料,599期,頁84-91,2012年3月。
    32.葉銀華、邱顯比、何憲章,利益輸送代理問題和股權結構之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財務學刊,4卷4期,頁47-73,1997年4月。
    33.靳宗立,證券交易法之刑事規制與解釋方法-以特別背信罪為例,台灣法學雜誌,166期,頁7-27,2010年12月15日。
    34.廖大穎,人為操縱市場爭議與鑑識會計的訴訟支援--論意圖抬高或壓低市場交易價格的構成要件,202期,頁38-63,2012年3月。
    35.趙靖宇,大股東大塊吃肉 小散戶連湯也沒得喝--詢價圈購制度漏洞百出,財訊,182期,頁299-302,1997年5月。
    36.劉連煜,公司利益輸送之法律防制,載: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三),頁73-124,2002年5月。
    37.劉連煜,關係人交易與控制股東之義務,載: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頁159-202,2006年4月。
    38.劉連煜,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之運用,載: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五),頁1-42,2009年4月。
    39.劉連煜,股東及董事因自身利害關係迴避表決之研究-從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談起,載: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五),頁43-76,2009年4月。
    40.劉連煜,掏空公司資產之法律責任,載: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五),頁175-204,2009年4月。
    41.劉連煜,董事忠實義務與獨立性之司法審查,月旦法學,173期,頁129-144,2009年10月。
    42.劉連煜,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月旦法學教室,96期,頁20-21,2010年10月。
    43.劉連煜,2012年修正之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評論,臺灣法學雜誌,197期,頁1-8,2012年4月1日。
    44.劉連煜,公司法2012及2011年新修正條文析論(一),月旦法學教室,頁42-49,2012年12月。
    45.賴怡君,從聯電背信案例談鑑識會計,今日會計,113期,頁47-55,2008年12月。
    46.羅怡德,美國公司法中董事所負「忠實義務」之研究,載於:氏著企業組織法論集,輔仁大學法學叢書,頁214-216,1992年12月。

    三、碩士論文
    1.王振東,鑑識會計導入我國法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科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2.李文聖,論公司董事於併購程序中之義務,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4月。
    3.吳姿璉,論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者與公司間利益衝突交易—以關係人交易為核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4.許佩霖,關係企業間不合營業常規交易與交叉持股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5.陳國華,董事忠實義務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6月。
    6.陳盈錦,公司利益輸送刑事法律規範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7.潘彥州,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非常規交易犯罪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4年。
    8.謝憲杰,證券交易法中非常規交易規範制度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之探討為中心,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鍾維翰,關係人交易下董事及控制股東之義務,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四、英文文獻
    1.Corporate Director's Guidebook , 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s 3rd, 10 (2001).48.
    2.Friedman, Eric, Simon Johnson, and Todd Mitton, "Propping and Tunneling," 2003,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 732-750.
    3.Guth v. Loft, Inc., 5 A.2d 503 (Del. 1939).47.
    4.Johnson, Simon,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 Andrei Shleifer, Tunneling,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Working Paper 7523. (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nber.org/papers/w7523
    5.John Taylor, Forensic Accounting, Person Education LTD., 2011.
    6.Kenneth E. Scott, Corporation Law and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ject, 35 Stan. L. Rev. 927-928.
    7.Vladimir Atanasov and Bernard Black and Conrad S. Ciccotello, Unbundling and Measuring Tunneling, Univ. Tex. Sch. of Law, Law & Econ. Res. Working Paper No. 117, (2008)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030529
    8.Vladimir Atanasov, Bernard Black, Conrad Ciccotello, and Stanley Gyoshev, 2007, How Does Law Affect Finance: An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Tunneling in an Emerging Market. Working paper, http://ssrn.com/abstract=902766.
    9.William S. Hopwood; Jay J. Leiner; George R. Young, Forensic Accounting,McGraw-Hill, 2008.
    10.William T. Thornhill, Forensic Accounting-How to Investigate Financial Fraud, Richard D. Irwin Inc., 199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9961036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6103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3601.pdf949KbAdobe PDF222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