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5158      Online Users : 95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952


    Title: 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
    Start from a graduate student who is trouble in the master thesis: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empire writes back
    Authors: 郭志南
    Kuo, Chih Nan
    Contributors: 王增勇
    Wang, Tsen Yung
    郭志南
    Kuo, Chih Nan
    Keywords: 自我民族誌
    多重自我
    他者
    社會工作專業帝國
    自我殖民
    去殖民
    autoethnography
    multiple selves
    the other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empire
    self colonialism
    de-colonisation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5-01 11:45:12 (UTC+8)
    Abstract: 研究的起點,始自於我寫不出社會工作碩士論文的生活混亂。後來,在自我敘事研究的觸動和感召下,過往熟悉量化科學實證典範的我,大膽決意以身為度,並選定後現代的自我民族誌為研究方法,企圖返身逆寫「我」寫不出論文的生命故事。因而,我開始動筆敘說、書寫「我」除了是「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之外,同時還是「勞動家庭的獨生子」、「科大社工」以及「政大社工所的研究生」 的多重自我,藉此重說「我」如何成為一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的問題全貌。

    於是,循著敘說、書寫生成多重自我的生命軌跡,還有反覆來回透過辨識自我內在慾望投射的自問自答,不斷穿梭、擺盪在內外衝突、夾擊的自我意識和社會/歷史情境後,我逐步超克了禁錮真實自我的自我懷疑與卑下意識,並將規訓、壓迫生命主體的生活/專業意識形態,有條理的循序外化至社群集體經驗與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史所銘刻的社會/歷史脈絡之中:由此,這終於使得我得以斷然覺悟「我」之所以寫不出論文的斷裂經驗,一方面主要是肇因於個人主體深陷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歷史主體(社會工作專業帝國的主體/美式社會工作專業)與主體歷史(自我殖民的主體/高教社工)對於本土助人工作多元主體的多重交互宰制;另一方面則是充份體現了台灣社會工作在專業建制的過程,絕大多數的社群成員迄今仍未省覺、滌清自身信仰、熟悉的專業制度/知識典範對於多元主體在本土助人工作實踐上的錯認與賤斥之虛假意識。

    最後,敘說、書寫論文的過程讓我明白所謂的助人專業,其實就是助人工作者必須知曉如何讓自己成為「弱者/他者/劣者」,貼近常規邊陲者的日常生活經驗,而不是不斷企求更加崇高社會地位。所以,我終於能告訴自己:我已經不需要再為自我難堪的過去感到自卑了,只因過往的苦難經驗,以及被社群成員賤斥、責難為他者/劣者的不堪,如今反而讓我領悟我比誰都還要有條件能成為一名「好社工」。是故,努力在壓迫、衝突不斷的現實社會中活出自己最真實、自在的樣態,這也才是我所應信仰,所欲追求、實踐的社會工作專業。
    This thesis originated from a chaotic life that I led as a graduate student who could not produce a qualified master thesis on social work. Later, moved and inspired by self-narration, I, who used to be familiar with quantitative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boldly made up my mind to choose postmodern autoethnography a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reflexively investigate on my own life story in which “I” could not complete a thesis. Therefore, I started to write and narrate about “myself,”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of “a graduate student who couldn’t write a thesis,” “ the only son from a working class family,” “a social worker from 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a graduate student in Social Work Department of NCCU,” hoping to reconstruct a full view of how “I” became “a graduate student who could not produce a master thesis.”

    Therefore, following the tracks by narrating and writing about the multiple selves in my life, and repetitive self-questioning and self-answering to distinguish the things reflected by the inner desire, I gradually overcame the self-suspi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 inferiority complex that imprison my true self after constantly going through and swinging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conflicts, oppressed self-identity and social/historical context. Then I orderly connected the life/professional ideology that disciplined and repressed the subjects to the society’s collective experience and social /historical context construc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Taiwan, from where I terminally realized why “I” could not produce my own master thesis. On the one hand, it was because I as an individual was trapped in the big subject, namel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Taiwan (the subjec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empire/ American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the subjective history(self-colonized subject/ highly-educated social workers), and dominated or controlled by multiple subjects of local social work. On the other hand, it perfectly presented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social work in Taiwan, in which most members from many social groups are hardly aware of or clear about how the profession system/ knowledge example they believe and acquaint with results in misunderstanding and fake ideology of excluding others in the realization of local social work.

    Last but not lea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narrating and writing the thesis, I realized that the so-called helping profession means that helping professionals should know how to make themselves “the weaker/ the other/ the inferior” so that they can personally experience the daily of the minority groups instead of seeking for a higher and more noble social status. As a result, I can finally say to myself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feel self-abased about my own embarrassing past. The suffering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ast including being excluded by members of social groups, and being censured as the other/ the inferior now become nutrients for me to understand that I am more competent and qualified to be “a good social worker.” Therefore, I will try my best to be the real me and feel comfortable in such an oppressing and conflicting society, which is also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that I should hold on to, to look for, and to put into practice.
    Reference: 網頁資料

    教育部技職司:http://www.edu.tw/tve/

    考選部:http://www.moex.gov.tw/

    社工專協網頁:http://blog.roodo.com/tasw/archives/4692353.html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興祥等譯(2006)。質性心理學。台北:遠流。
    方永泉譯(2003 )。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方佳俊譯(2007)。逃避人性:噁心、羞恥與法律。台北:商周。
    方雅麗(1999)。台北市公娼事件中政府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困境-一個行動研究的反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
    王行(2005)。擾人的傅柯與社工的擾人:閱讀Chambon, Irving & Epstein的《傅柯與社會工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315-322。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書名?
    王志弘譯(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台北: 群學。
    王秀燕(2010)。現實與使命的掙扎─台灣社工人力配置。社區發展季刊,129: 124-127
    王卓聖(2004)。台灣與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比較分析,台大社會學刊,9: 137-183。
    王玟等譯(2011)。拉丁美洲 : 被切開的血管。台北:南方家園。
    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發表於2003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政治大學社會系。
    王增勇(2004)。透視專家權力:以台北市居家服務為場域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3:51-77。
    王增勇(2005)說故事、作社工。發表於2005年12月15日「敘事與社會工作研討會」。台北,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資訊大樓國際會議廳。
    王增勇(2007)。台灣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的知識狀況與學術生產。收錄於當前知識狀況:2007年亞洲華人文化論壇,頁267-27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王增勇(2009)。當福利運動進入國家體制之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407-417。
    王增勇、陶蕃瀛(2006 )。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王增勇、潘承揚譯(2012 )。傅柯和醫療知識的社會學。收錄於黃有志、陳竹上之醫療社會學,頁171-189。台北:洪葉。
    王增勇等譯(2012 )。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台北:群學。
    丘延亮譯(2012)。貼身的損友: 有關多重自身的一些故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朱元鴻(2000)。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台北:唐山。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粵東(2010)。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德慧(2003)。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
    吳就君譯(2006)。家庭如何塑造人。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呂又慧、王增勇(2010 )。記錄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以宗教體系畢業生之考試權及就業困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9:281-294。
    呂寶靜(1979 )。從專業教育著手談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途徑之一。社區發展季刊,6(1):33-37。
    呂寶靜(2011)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第二版),臺北:巨流。
    宋麗玉等(2002)。社會工作理論。台北:五南。
    李宗派(2002)。美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126:413-431。
    李易駿(2002)全球化對社會福利的挑戰:兼論台灣個案初探。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119-154。
    李易駿(2003)全球化與東亞社會政策變遷初探:1990-2000,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2):71-120。
    李誠等(2003)。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一九九六年以來台灣的失業問題。台北:天下文化。
    沙依仁(2002)。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現況及發展。社區發展季刊,99:5 -23。
    邢克超譯(2002)。再生產。北京:商務。
    周月清(2004 )。「社會工作與社會」暨福利國家轉型跨國觀點:參與2003年「社會工作與社會」國際學術會議與台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5:421-432。
    周怡君(2007 )。德國高等教育中的社會工作教育制度看台灣的大學社工教育。 社區發展季刊,120:149-159。
    官晨怡譯(2005)。傅柯的方法取向:揭露視而不見的生活世界。收錄於王增勇等譯之傅柯與社會工作,頁65-102。台北:心理。
    林志明譯(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
    林宗弘等(2011)。崩世代。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萬億(2010)。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後專業主義的課題。臺大社會工作 學刊 ,22:153-196
    林萬億(1994)。 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萬億(2000 )。我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教育的發展。社會工作學刊,6: 123-161。
    林萬億(2001 )。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工作-代序。社會工作學刊,7, 頁Ⅰ-ⅩⅤ。
    林萬億(2002 )。 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萬億(2011 ) 臺灣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收錄於呂寶靜主編之台灣社會與社 會工作(第二版),頁2-31。台北:巨流。
    林萬億、沈詩涵(2008a )。 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的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期刊,12(1):219-280。
    林萬億、沈詩涵(2008b ) 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 刊,121:199-233。
    林萬億等(1999)。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科規劃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瀚生(1997)。山地社工員的心聲。社會福利,131:46-50。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柯麗評(2009)。當敘事、女性主義走入社會工作─再度遇見受暴婦女。南投: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洪媖琳譯(2010)。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臺北市:心理。
    洪維信(2003)。譯者導言,收錄於洪維信譯,外邊思維。臺北:行人。
    韋彥如(2008)。論文指導關係中的權力運作。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導航基金會。
    夏林清(2010)。走在解殖的路徑中: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應用心理研究,45:45-7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夏曉鵑(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 究。16:23-69
    高迪理(1995)。社會工作教育在轉型社會中之因應策略,收錄於林萬億主編, 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張秀卿(1985)。社會工作員對國家社會的貢獻。社會建設,56:91-99。
    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 )。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及國內社工 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 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B09。
    符碧真(2000)。教育擴張對入學機會均等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4: 201-223
    莊宗翰(2008)。研究所教育中指導關係之探究-Freire批判教學論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凱翔(2009 )。研究生之死─社工教育中的師生關係。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莫藜藜(2007 )。台灣社會工作學科教育的發展與變革的需求。社區發展季刊, 120:30-47。
    許展耀(2005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以1990-2003 年碩博士論文分析 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郭芷余(2005)。都市治理的情感政治:高雄火車站周邊暨願景館的社會分析。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2006 )。去帝國:亞洲作為一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巿:五南。
    陳武宗(2004 )。誰是社會工作教育的終結者?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jun/30/today-o1.html,取自2012年8月26日。
    陳芳明(2009)。膚色可以漂白嗎?。收錄於陳瑞樺譯之皮膚白面具,頁12-18,台北:心靈。
    陳阿月譯(2008)。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台灣:心靈工坊。
    陳秋山等譯(2008)。社工質性研究。台北:華都。
    陳淑芳(2011)。與精神障礙者攜手並進─一位就業服務員的專業成長與反思。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逸淳(2003)。論社會分類(classification)— 從涂爾幹到傅柯與布迪厄。文化月報,34,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34/journal_park289.htm,取自2012年8月5日。
    陳瑞樺譯(2009 )。黑皮膚,白面具﹙第二版﹚。台北:心靈。
    陳麗欣、王慧琦(2003 )。國科會與教育部目標導向計劃-我國技職學校社會工作系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麗欣、郭志南(2008)。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導入成效評量對非營利組織影響之研究。發表於2008年3月25日朝陽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院論文發表會。
    陶蕃瀛(1999 )。社會工作的發展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
    陶蕃瀛(2012 )。社會工作、證照與專精化反思。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65-78
    單德興譯(2012)。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彭懷真(2002 )。低估教育與訓練等人力因素的社工運作。社區發展季刊,99: 84-89。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
    曾華源、白倩如、李仰慈(2010 )。社會工作人力質量需求與專業人力資源養成制度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9:76-94。
    曾華源、黃俐婷(1996)。我國社會工作教育本土化必要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6:53-60。
    馮立可(2008)。專業方向與服務質素: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反思。收錄於梁麗清、陳啟芳編知而行。行而知: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67-180。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黃心雅(2009)。「翻譯」法農:權力、慾望與身體的中介書寫。收錄於陳瑞樺譯之皮膚白面具,頁19-24,台北:心靈。
    黃侃如(2004 )。精神社工專業認同形塑與掙扎。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彥宜(1991)。台灣社會工作發展,思與言,29(3):119-152。
    黃彥宜、陳美智、劉鶴群(2008)。不同的聲音:台灣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方向的初探,發表於「2008跨文化學習與社會工作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長榮大學。
    黃素菲(2005)。我不看我時「我」在嗎?。應用心理研究,26:1-11。
    黃毅志 ﹙2002 ﹚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 體系之延續。台北:巨流。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台北:心理。
    黃毅志(1995)。臺灣地區職業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東吳社會學報,4:265-292。
    楊亞平譯(2004 )。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玫瑩(2000 )。台灣的社會工作專業化:「社工師法」的立法過程,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楊碧川譯(2009)。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心靈。
    楊瑩(1994) 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1988 )。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火生(2007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0:21-29。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之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21-5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 : 敘事治療的力量。台灣:心靈工坊。
    廖榮利、藍采風(1993 )。臺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回顧與展望-教師、學生、教 學之社會學分析。社區發展季刊,61:53-57。
    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
    劉北成等譯(1992a)。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劉北成等譯(1992b)。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
    劉曉春﹙2009﹚。重返實務─詮釋取向之本土社會工作實務知識建構。靜宜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福利系與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合辦,華人社會工作與兒少 權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靜宜大學:2009年5月1日。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培元(2002 )。作為「階級盲」(class-blind)的社工。漂流社工電子報,第六期。http://mypaper.pchome.com.tw/fsw0621/post/1259925, 取自2012年8月5日。
    蔡培元(2008)。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台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徐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蔡淑鈴、瞿海源(1992 )。台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98-118。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質性研究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
    蔡漢賢(1972 ) 各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社會福利研究會。
    鄧明宇(2005)。從沉倫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 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鄭怡世(2007 )。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63年「社會部所從事的工作」與「美式專業社會工作」雙元化的社會工作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153-197。
    鄭麗珍(2011)。家庭社會工作。收錄於呂寶靜主編之台灣社會與社會工作(第二版),頁329-326。台北:巨流。
    鄭麗珍(2012)。社工日,社工不快樂。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407/34143798,取自2012年8月26日。
    蕭信彬(2006 )。共識的形成或想像的限縮?─關於社會問題「社工化」的專業 社會學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明慶 ﹙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 30 ﹙1﹚:113-147
    薛絢譯(2009)。世界,文本,批評者。台北:立緒。
    謝國雄(1992)。隱形工廠:台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37-190。
    謝國雄(1994)。勞動力是什麼樣的商品?計件制與台灣勞動者主體性之形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83-119。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唐山。
    簡春安(2004)。台灣社會工作歷史發展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學刊,1:45-71。
    簡春安,趙善如(2010)。社會工作理論。台北:巨流。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高雄:復文。
    簡憶鈴、王增勇譯(2005)。傅柯與治療:悲傷與規訓。收錄於王增勇等譯之傅柯與社會工作,頁187-225。台北:心理。
    魏章玲譯(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
    羅曉瑩(2005 )。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化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dams, T. E., & Holman J. S. (2008). Autoethnography is queer. In Norman K. Denzin, Yvonna S. Lincoln & Linda T. Smith (Eds.), Handbook of critical and indigenous methodologies (pp.373-390). Thousand Oaks, CA: Sage.
    Alsop, C. K. (2002). Home and away: self-reflexive auto-ethnography. In Quali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 3).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823/1788。取自2012年7月1日。
    Austin, D. (1997). Th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The first 100 years – and beyond.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3 (3). 599-612.
    Bruner, J. (1990 ).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Chang, H.(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Left Coast Pres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4). ‘Personal Experience Methods’,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413-427.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nquergood, D. (1991). Rethinking ethnography: Towards a critical cultural politic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8, 179-194.
    Denzin, N. K., & Lincoln, Y. S.(Eds.)﹙2011﹚.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nd ed.). London:Sage.
    DeVault, M. L. (2006). Introduction: What is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Social Problems, 53, 294–298
    Dominelli, L.(2002). ..Basingstoke: Palgrave.
    Ellis & Bochner(2011)Autoethnography: An overview. http://www.qualitative-research.net/index.php/fqs/article/view/1589/3095,取自2012年8月5日。
    Ellis, C. S.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Ellis, C. S. (2007). Telling secrets, revealing lives: Relational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intimate ot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13(1), 3-29.
    Ellis, C. S. (2009). Telling tales on neighbors: Ethics in two voic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1), 3-28.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ng, J. Y. ﹙2008﹚. Build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new focus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aiw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1﹚:36-49.
    Foucault, M.(1980).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eitings. New York:Panteon.
    Geismar, L. L. (1982). Comments on “The obsolete scientific imperative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Review, 56(2), 311-312.
    Gilgun, J.(1994)Hand in glove:The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research. in E. Sherman & W. J. Reid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riffith, A., & Smith, D. E. (2005). Mothering for schooling. New York: Routledge.
    Grinnell, R. (1993).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4th Edition). Itaska, IL.: F.E. Peacock Publisher, Inc.
    Heewon, C.(2007).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lif. : Left Coast Press.
    Heineman, M. B. (1981). The obsolete scientific imperative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Review, 55(3): 371–397.
    Hudson, W. H. (1982). Scientific Imperative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56(2), 264-258.
    Jones, S. H. (2005). Autoethnography: Making the personal political.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763-791). Thousand Oaks, CA: Sage.
    Klaybor, G.(1996). The future ofthe DSM-IV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R. R. Raffoul & C. A. McNeece (Eds.), Future issue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 & Londin:Allyn and Bacon.
    Ku, Y. W. (1997). 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 Basingstoke: Macmillam.
    Lin, W. I., & Chou, W. C. G. (2007). Globalization, regime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policy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J. Lee and K. W. Chan (eds), The Crisis of Welfare in East Asia. Plymouth, MA: Lexington.
    Midgley, J. (1981) Professional Imperialism: Social Work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Heinemann.
    Murray, J. B., Ozanne, J. L., & Shapiro, J. M. (1994), "Revitalizing the Critical Imagination: Unleashing the Crouched Tige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4), 559-565.
    Padgett(1998). Does the glove really fit?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linica social work pactice. social work, 43(4):373-81.
    Payne, M. (1997).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Chicago, IL: Lyceum.
    Pratt, M. L.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Reed-Danahay, D.(1997). Introduction. In Reed-Danahay, Deborah(Eds.). Auto/Ethnography:Re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social(pp. 1-17). Oxford, UK:Berg.
    Schuerman, J. R. (1982). Debate with authors: The obsolete scientific imperative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Social Service Review, 56(l), 144-146.
    Smith-Sullivan K.(2008). The autoethnographic call: Current considerations and possible futures. http://scholarcommons.usf.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502&context=etd取自2012年8月5日。
    Smith-Sullivan(2008).The autoethnographic call: Current considerations and possible futures
    Sorensen, B. (2008). Only Child Experience and Adulthood.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Spry, T. (2001). Performing autoethnography: An embodied methodological praxis. Qualitative Inquiry, 7(6), 706-732.
    Spry, T. (2011). Body, paper, stage: Writing and performing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Tillmann, L. M. (2009). Body and bulimia revisited: Reflections on "A Secret Life."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7(1), 98-112.
    Tillmann-Healy, L.M. (1996). A secret life in a culture of thinness. In C. Ellis & A.P. Bochner (Eds.), Composing ethnography: Alternative forms of qualitative writing (pp. 76-108).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Turner, T.(1980). The Social Skin. In Not Work Alone, edited by J. Cherfas and R. Lewin, pp. 112-140. Temple Smith, London.
    Wall, S. (2006). An Autoethnography on Learning about Auto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5(2), 1-12
    Weiss, I. (2005). Is there a global common core to social work? 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BSW graduate students. Social Work, 50, 101-110.

    其他文獻

    曹姮譯(2007)。東京鐵塔 : 老媽和我, 有時還有老爸。台北:時報。
    陳枻樵譯(2010)。動物農莊。台北:麥田。
    梁家瑜譯(2011)。邊境國。台北:一人。
    胡晴舫(2010)。我們這一代人。台北:八旗文化。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7264004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64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4101.pdf4944KbAdobe PDF298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