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75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56/144643 (79%)
造訪人次 : 51710085      線上人數 : 4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588


    題名: 地方治理與地方音樂展演產業-以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Live House)為例
    Local government and popular musical performance industry policy network-a case study of live house policy in Taipei
    作者: 林淳萱
    貢獻者: 高永光
    林淳萱
    關鍵詞: 地方治理
    政策網絡
    Live House
    音樂展演空間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3-04-01 14:40:01 (UTC+8)
    摘要: 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適法性問題無法單靠地方政府就能使之妥適解決,尚需其餘經由業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等多元行動者的參與才能完善處理。基此,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內多元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以及其資源動員能力甚為關鍵,因而其適法性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應盡可能回應各界之需求。

      本文回顧地方治理與Rhodes的政策網絡理論等概念,及Jon Pierre & Guy Peters之治理結構分析,透過前述理論與個案的視角切入,以檢視關於處理台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之政策網絡的治理現況與成效,並透過訪談公、私、非營利部門三方相關人士,從而了解行動者間的互動情形,以及對於處理產業發展適法性問題的協商整合機制之優劣,並據以建構整體之治理模式。

      透過上述進一步瞭解本研究的目的:(一)瞭解處理地方音樂展演產業適法性問題的政策網絡模式;(二)分析處理地方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的網絡治理模式中,各行動者扮演的角色及其所應發揮的功能;(三)檢視處理地方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政策網絡所面臨之治理問題;(四)建構處理地方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之網絡治理模式。

      透過地方治理理論及政策網絡理論及台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的實際個案間的相互驗證後,本研究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 處理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的政策網絡結構鬆散,網絡型態偏向議題網絡模式。
    (二) 目前處理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適法性問題的政策網絡是以公部門中的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領航者,應由本身具相關法令權限的都市發展局、建築管理處來承擔這樣的角色較為妥適。
    (三) 臺北市音樂展演空間業治理結構呈現以科層治理結構為主體,欠缺多元價值的展現,也較為忽視非營利組織的觀點。現今雖由公部門為主導力量,但公民社群未來仍有可能成為左右產業發展的關鍵,公、私部門之間應尋求對話可能,漸朝網絡治理結構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Earl Babbie著,李美華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湯姆生。
    Earl Babbie著,陳文俊譯,200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書廊。
    Jon Pierre, B. Guy Peters,孫本初等譯,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臺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論》。臺北:政大書城。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元照出版社。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孫柏英,2004,《「當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紀的挑戰》。北京: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
    葉志誠、葉立誠,2002年,《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趙永茂等,2005,《強化台灣基層政治社會民主化之研究:地方治理與社會參
    與個案分析》。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委託案。

    二、 學位論文:
    林科呈,2012,《Live House與臺灣音樂產業之互動關係探討》。臺北: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8,《地方節慶的網絡治理模式─以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為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黃詩雯,2010,《台灣獨立音樂發展與文化政策》。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偉,2001,《臺北市非創作樂團之音樂空間建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靳雁鈞,2007,《「網絡、制度與政策:以全民健保政策制定與演進為例》。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楊銘宸,2009,《誰的Live House - 解讀Live House之空間、音樂及參與者文化》。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璨羽,2007,《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一個獨立音樂視野的探討》。臺北: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劉珦尹,2011,《「Live House」活動吸引力與服務品質對行為意圖之影響─以消費者體驗為中介變項》。臺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哲浩,2009,《臺北市公館地區Live House消費者生活型態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光萍,2005,《誰在那裡聽自己的歌─ 台北live house樂迷與音樂場景》。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期刊、研討會與報章雜誌論文:
    何東洪,2005,〈台灣音樂展演之問題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孫本初、鍾京佑,2006年,「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臺北:中國地方自治。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臺北:空大行政學報(13)。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支初探〉。臺北:飛訊(69)。
    鄭國泰,2006,〈「屏東縣客家政策之研究:政策網絡的分析〉。屏東: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

    四、 政府文件資料:
    經建會,2008年,《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
    員會。

    五、 網路資料:
    文化部網站,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內政部營建署網站,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526&Itemid=57.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law.ndppc.nat.gov.tw/GNFA/Chi/FLAW/FLAWDAT0201.asp.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http://info.gio.gov.tw/mp.asp?mp=1.
    經濟部網站,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http://www.udd.taipei.gov.tw/pages/detail.aspx?Node=46&Page=2102&Index=5.
    臺北市議會網站,http://tcc9118.tcc.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327&webitem_no=36.
    林濁水,〈救救the wall和地下社會〉。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664.
    吳駿逸,〈Live House,持續往前的道路〉。大聲誌,
    http://www.bigsound.org/bigsound/weblog/003148.html.
    劉宜君,〈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925#ftn1.
    陳韋綸,〈live house相繼吹熄燈號 業者籲修法突破窘境〉。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042.
    陳珮瑜,〈地下社會將歇業 音樂人怒吼:要正名〉。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537.
    〈復業即吃罰單 Live House地下社會抗議拒繳〉。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27/today-taipei3.htm.
    〈音樂展演場所的生存之道〉。AMG另類媒體發電機網站,http://www.bigsound.org/amg/weblog/2007/07/post_64.html.
    〈協助Live House解套 文化局啟動「健診計畫」〉。臺北市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Njk2OA==&subMenuId=30201.
    〈鄭麗君、林淑芬:Live House生存 文化部應扛起全部責任〉。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dispatch/dispatchView.action?id=38900&lgno=00100&stage=8&atcid=38900.
    〈LiveHouse公聽會紀實〉。大聲誌網站,http://www.bigsound.org/bigsound/weblog/002292.html.
    〈新藝文空間開張 師大居民爆口角〉。世界新聞網,
    http://worldjournal.com/pages/aTaiwannews/push?article-%E6%96%B0%E8%97%9D%E6%96%87%E7%A9%BA%E9%96%93%E9%96%8B%E5%BC%B5+%E5%B8%AB%E5%A4%A7%E5%B1%85%E6%B0%91%E7%88%86%E5%8F%A3%E8%A7%92%20&id=19620216.

    貳、 英文部分
    Benson,J.K,1982,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in D.L.Rogers and D.Whetten(eds.)/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ovaird, T. & Loffler, E.2002, 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Vol.68,No.1.
    Borzel, Organizing Babylon: On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Policy Networks.
    Freeman, J. L. 1955,The Political Process. New York: Doubleday.
    Goss, S., 2001, 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 Networks,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Hampshire: Palgrave.
    Heclo,Hugh.1978. Issue networks and the Executive Estabishment, in A. King(ed.) The New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Washington, 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e.
    Jessop, Bo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 of Failure: 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Kooiman,J, 2003,Governing as governanc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Leach, R. and J. Percy-Smith, 2001,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 Palgrave.
    Lowi, T. J. 1969, The End of Liberalism, New York: Norton.
    McFarland,A.1987,Interest Group and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Science,17(1).
    Pierre, J & Peters.B.G,2000,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Houndmills, Basingstoke,Hampshire : Macmillan;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2000.
    Rhodes, R.A.W, 1996, 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s, Political Study, volume44, issue4.
    Rhodes, R.A.W. 1997,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phia.
    Rhodes, R.A.W & Marsh. D,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Politicsu Government.
    Rosenau, J.N.and Czempiel, 1992,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Ernst-Otto edite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neider & Kennis,1991:36;Borzel, T.A.1998, Organizing Babylon: On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sof Policy Networks, Public Administration, 76(2).
    Smouts, MC, 1998,The Proper Use of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Vol.50, Issue 155.
    Stoker,G,1998, 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Vol.50, Issue 155.
    Van Waarden, Frans.1992.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Policy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21(1/2).
    Wilks, S. and Wright, M.(eds),1987. Comparative Government-Industry Relation: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Yin, Robert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2nd ed.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8261005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100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501.pdf2083KbAdobe PDF259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