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545
|
Title: | 性別的穿梭者:色情遊戲文本的性逆轉現象初探 Gender Traveler: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Gender Swap in Erotic Games |
Authors: | 劉昀欣 Liu, Yun Hsin |
Contributors: | 方念萱 Fang, Nien Hsuan 劉昀欣 Liu, Yun Hsin |
Keywords: | 色情遊戲 巴特勒 性別操演 遊戲研究 論述 |
Date: | 2012 |
Issue Date: | 2013-04-01 14:35:54 (UTC+8) |
Abstract: | 作為色情遊戲的劇情元素,「性逆轉」於眾多色情材料中,發展出一個特殊的類型。在遊戲的運行過程中,角色人物的性別操演及扮裝行為、雙重的身體意象等,皆顯示出了其與主流敘事方式的差異之處。本研究以Butler的「性別操演」(performativity)切入,希望能透過對遊戲中「性逆轉」現象的探究,勾勒出文本裡性別流動的面貌,瞭解閱聽人如何詮釋其中的性別腳本、及身處遊戲文本中的互動方式。
本研究針對「性逆轉」成人遊戲進行敘事分析,並對男/女性閱聽人展開深度訪談。研究結果顯示:遊戲文本以「動態」與「靜態」的性別轉換方式,呈現了變動的身體、以及性別的流動性,形成了對主流論述的干擾;同時,閱聽人以「遊玩」作為反制文本中性別權力結構的手段,並透過各異的解讀策略,調整自己在文本中的主客體觀看位置,抵抗文本中的意識形態,並取得更多的情慾能動性。 |
Reference: | ㄧ、中文部份 MIGO(2001) :〈二十世紀美少女遊戲回顧---九○年代戀愛模擬遊戲〉,《遊戲世界》,第199期,2001年2月號,頁180-198。台北: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 孔方正(2008)。〈質性研究〉。上網日期:2012年6月22日,取自「孔方正老師個人研究團隊網站」 http://www.pws.stu.edu.tw/fckung/file/QR.pdf 史萊姆工作室譯(2004)。《大師談 遊戲劇本與角色設定:創造暢銷遊戲的32 種技術》。台北:上奇。(原書:Freeman.D(2003). Creating emotion in games: The craft and art of emotioneering. New York: New Riders Games.) 呂妮霖(2008)。《好萊塢現代童話電影的敘事轉向分析》。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芷儀(2011)。《多人角色扮演線上遊戲之敘事型態初探:以魔獸世界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6)。《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Storey,J. (2003).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何春蕤(1996) :〈色情與女/性能動主體〉,《中外文學》,25(4):6-37。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原書:Woodward, K.(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 林沿瑜(2007)。《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台上顛鸞倒鳳的成因》。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珮璇(2002)。《妖異情慾:解讀日本變體類色情動畫之性/別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庭譯(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苗栗:桂冠圖書。(原書:Butler.J.(1990). 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林芳玫(2006)。《色情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林東泰(2010)。《電視新聞敘事話語結構初探》。嘉義: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 林奎佑(2002)。《電玩---慾望與機器的共生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錚顗譯(2008)。《鏡像下的日本人:永恆的母親、無用的老爹、惡女、第三性、賣春術、硬派、流氓》。台北:博雅書屋。(原書:Buruma.I(1984). A Japanese mirror: On sexual demons, sacred mothers, transvestites, gangsters and other Japanese cultural heroes. London: Jonathan Cape.) 邱佳心(2011)。《色情暴動:女性色情的論述結構與情慾能動性》。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馨玉(2009)。《身體、暴力與他者:遊戲文本框架下的男性氣概探索》。國立交通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如(2007)。《互動說書與神話式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故事情節、角色、與互動行為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榮(1998)。《電腦角色扮演遊戲中的神話原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丙林、施宜君、謝宜蓁。《美力(麗)女性定位在單機遊戲角色變化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6-2515-S-152-00)。台北:臺北教育大學造形設計學系暨玩具與遊戲設計系。 范仁志(1995)。〈消費女體的色情作品---日本的美少女漫畫、動畫與遊戲界慨說〉,看見色情專輯,《影響雜誌》,84:23-27。 陳智先(2007)。〈電玩《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之敘事分析〉,《傳播管理研究》,5(2),79-112。 陳光棻譯(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天下遠見。(原書:四方田犬彥 (2006) 《「かわいい」論》。ちくま新書。) 桑田草譯(2008)。《極樂惡所: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台北:麥田。(原書:沖浦和光 (2006) 《「悪所」の民俗誌 色町・芝居町のトポロジー 「悪所」の民俗誌 色町・芝居町のトポロジー》。文春新書。) 張小虹(2000)。《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聯合文學。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張玉佩(2010)。〈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2010年中華傳播協會研討會」論文。台北縣深坑。
張靄珠(2010)。《性別越界與酷兒表演》。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夏名慧(2009)。《H-game使用動機、變態性態度與強暴迷思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明瑄(2007)。《試論性別展演論之顛覆性》。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啟新(2009)。《玩-樂:電玩遊戲中互動機制設計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珍譯(2009)。《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台北:田園城市。(原書 Beasley,C. (2009) . Gender & sexuality :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黃國書(2008)。《扮裝異男的性別逾越/愉悅》。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黃齡儀 (2009)。〈數位時代之空間–時間敘事結構初探: 以Façade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6期p135-160。 黃瑋斌(2009)。《男性御宅族的愛情/色情幻想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放譯(2006)。《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原書 Vladimir Yakovlevich Propp.(1984). 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lore.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談璞譯(2009)。《阿宅,你已經死了!》。台北台北:時報文化。(原書:岡田斗司夫(2008)。《オタクはすでに死んでいる》。新潮社。) 蕭可斑譯 (2007)《WOW效應:流行文化如何抓住你》,台北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原書︰Jenkins.H (2006) The Wow Climax: Tracing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蕭翔鴻(2006)。《陰性皮膜性快感 : 女性面具性嗜好之專論》。台北:唐山。 劉開鈴、遊素鈴等(編著)(2013)。《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台北:五南。 劉琮琦(2010.7月)。〈當代男子漢「陰性化」了嗎?以男性時尚雜誌建構的男性氣概為例〉。「2010年中華傳播學年會」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劉素勳(2012.1月)。〈通俗羅曼史裡的扮裝與性別操演/越界〉,「2012年文化研究年會」論文。台北。 關萍萍(2012)。《互動媒介論:電子遊戲多重互動語敘事模式》。杭州:浙江大學。 鐘慧盈(2006)。《論莎莉‧波特電影中女性觀視的力量─以《驚悚》、《美麗佳人歐蘭朵》以及《夢幻舞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傻呼嚕同盟(2007)。《ACG啟萌書-萌系完全攻略》。台北:木馬文化。 傻呼嚕同盟(2001)。《動漫2000》。台北:藍鯨。
二、日文部份 矢野經濟研究所(2011)。〈「オタク市場」に関する調査結果 2010〉。上網日期:2012年2月14日。取自:http://219.94.142.82/press/pdf/863.pdf 矢野經濟研究所(2012)。〈「オタク市場」に関する調査結果 2012〉。上網日期:2012年1月7日。取自:http://www.yano.co.jp/press/pdf/1002.pdf 西村マリ (2001)。《アニパロとヤオイ (オタク学叢書)》。太田出版。 阿部廣樹、多根清史、箭本進一(2012)。〈超エロゲー ハードコア〉。太田出版。 堀田純司(2005)。《萌え萌えジャパン》。講談社。 〈ゲームセンターの片隅に咲いた妖しい華 脫衣麻雀脫衣麻雀の歴史 その6〉。上網日期:2012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jp/Playtown-Spade/7521/mahjong/hist/006.html
三、英文部份 Aarseth. E. (2003). Play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game analysis. Retrieved June 14,2012, from http://hypertext.rmit.edu.au/dac/papers/Aarseth.pdf
Aarseth, E. (2004). Quest games as post-narrative discourse. In M. L. Ryan (Ed.), Narrative across media: The languages of storytelling (pp.361-376).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Ang, C. S. (2006). Rules, gameplay, and narratives in video games. Simulation & Gaming, 37(3), 306-325. Barwick, J. & Dearnley, J. & Muir, A. (2011) . “Playing Games With Cultural Heritage: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Digital Game Preservation.” Games and Culture, 6 (4),373-390.
Brunner, C. (2008). Games and technological desire: Another decade. In Kafai, Y., Heeter, C., Denner, J., & Sun, J. (Eds.)., Beyond Barbie and Mortal Kombat: New perspectives on gender and gaming, pp. 33-46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Butler, J. (1999)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Butler, J. " Imitation and gender insubordination" in Inside/Out: Lesbian Theories, Gay Theories . Retrieved May 24, 2012, from http://www.cwrl.utexas.edu/~bourque/Butler_ImitationandGenderInsubordination.pdf
Butler,J.(2004).Undoing gender. London: Routledge.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quality Now(2009.05.01). Japan: Rape simulator games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sexual violence Show. Retrieved April 16,2012, from http://www.equalitynow.org/node/294
Friedman, T. (1995) .Making Sense of Software: Computer Games and Interactive Textuality. pp. 73-89 in Cyber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edited by Steven G. Jon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New version was retrieved April 20,2012, from http://www.duke.edu/~tlove/simcity.htm)
Gauntlett.D(2008).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 An introduction. (2rd ed).London:Routledge.
Jenkins, H . (2003) . Game Design as Narrative Architecture. in Pat Harrington and Noah Frup-Waldrop (Eds.) First Person (Cambridge: MIT Press.)
Juul, J. (2003) . The Game, the player, the world: 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 Retrieved June 14,2012, from http://www.jesperjuul.net/text/gameplayerworld/
Juul, J. (2007). A Certain Level of Abstraction. In Situated Play: DiGRA 2007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dited by Akira Baba, 510-515. Tokyo: DiGRA Japan, 2007.Retrieved from http://www.jesperjuul.net/text/acertainlevel
Lazzaro, N. (2004). Why We Play Games: Four Keys to More Emotion Without Story.Retrieved Jan 2,2013,from http://www.xeodesign.com/xeodesign_whyweplaygames.pdf
McIntosh, B. & Randi,C . & Lindsay,G. (2010.08.17) . Nonlinear Narrative in Games: Theory and Practice. Retrieved April 19,2012, from http://www.gamecareerguide.com/features/882/nonlinear_narrative_in_games_. php
Kinsella, S. (1995) . Cuties in Japan.In Skov, Lise and Brian Moeran (eds.) Women, Media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earce,C.(2004). Towards a Game Theory of Game. Retrieved April 18,2012, from http://www.anabiosispress.org/VM606/1stPerson_cpearce.pdf
Pelletier, C. (2008). Gaming in context: How young people construct their gendered identities in playing and making games, in Kafai, Y., Heeter, C., Denner, J., & Sun, J. (Eds.)., Beyond Barbie and Mortal Kombat: New perspectives on gender and gaming, pp. 145-159.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15)
Prince, G. (1994). Narratolody. In M. Groden & M. Kreiswirth (Eds.), The John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pp. 524-527).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sss.
Buikema, R.& Tuin, I. (2009). Doing gender in media, art and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四、網路資源 deepseas(2010.04.22)。〈TSF屬性系統別總表 ver2.1〉。上網日期:2012年6月5日,取自「tggame的phpBB」http://tggame.dyndns.org/phpBB/viewtopic.php?f=6&t=5421 jagdpanzer(2007.11.11)。〈GALgame巡禮之年代記〉。上網日期:2012年4月20日,取自「未曾傳頌的地方」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9d24601000c8f.html Luciffer(2012.04.16)。〈戰國武將女體化大熱 日本專家分析箇中緣由〉。上網日期:2012年4月20日,取自「玩家網」 http://psp.cngba.com/news/20120416150899.shtml valkyrie0401改寫(2009.05.03)。〈黑化考察:病嬌黑歷史,新恐怖萌主義面面觀〉。上網日期:2012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valkyrie0401/7299803 女同學社(2010)。〈中國傳統文化〉,《性傾向及性別認同通識教材》。上網日期:2012年6 月4 日,取自 http://leslovestudy.com/liberal-studies/concept04.shtml 小肉球(2010.01.07)。〈閒談日本戰國軍神上杉謙信的性別:謙信哥?謙信姊?或陰陽人?〉。上網日期:2012年6月25日,取自 http://blog.udn.com/meatball2/3664221 不詳(2005.12.20)。〈獻給失去的歲月—歷代H遊戲評述〉。上網日期:2011年5月12日,取自http://pcgame.92wy.com/186/189/0010012600128.html 不詳(2007.06.07)。〈1998年~2006年 エロゲメーカー 総売上ランキングTOP25 修正版CMカット〉。上網日期:2012 年06 月05 日,取自「niconico動畫」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415365) 中華倫理規範協會(2010.08.16)。〈[分級新聞]日本色情動漫擬設限遭業界和愛好者反對受阻〉。上網日期:2012年5月18日,取自 http://www.cpmpa-tw.org/news_main.php?Flag=20100816161308 未曾傳頌的地方(2007.11.11)。〈GALgame巡礼之年代记〉。上網日期:2012年5月18日,取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9d24601000c8f.html 宅宅新聞(2010.11.8)。〈鬼子萌化! 日本鬼子變身萌少女〉。上網日期:2013年3月5日,取自http://news.gamme.com.tw/29584 知日部屋(2006.10.15)。〈H game與gal game的異同:兼論同類遊戲的各種稱呼〉。上網日期:2012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518 知日部屋(2011.06.29)。〈從歌舞伎的女形看現代Cosplay的男扮女裝〉。上網日期:2012年6月4日,取自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1243 迪西編輯(原文:FAFA)(2009.07.01)。〈「オタク」とは?〉。上網日期:2012年6月12日,取自http://cycuanime.blogspot.tw/2009/07/blog-post.html 麒麟龍(2009.11.29)。〈伊莉變身報(第六期)蘭斯的野望,戰國Rance在此補完!〉。上網日期:2012年6月25日,取自http://blog.eyn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6094&highlight=%E4%BC%8A%E8%8E%89%E8%AE%8A%E8%BA%AB%E5%A0%B1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9452001 10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452001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廣告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01101.pdf | 3342Kb | Adobe PDF2 | 200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