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02040      Online Users : 7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920


    Title: 「成長兒童學園」發展史(1983~1988)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Cheng Zhang Childhood Education Center” (1983~1988)
    Authors: 林思嫻
    Contributors: 倪鳴香
    林思嫻
    Keywords: 幼兒園
    機構史
    幼師
    教師專業發展
    開放教育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 history
    kindergarten teacher
    kindergarte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en education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3-02-04 09:41:30 (UTC+8)
    Abstract: 從 1949 年中央政府遷臺,到 1981 年《幼稚教育法》的誕生,此轉捩點實可 作為臺灣幼兒教育專業法制化的起點,也是臺灣幼兒教育主體性的彰顯。本研究 以 1980 年代為研究背景,選擇微觀的歷史視角,重構由鄭淑敏、樂茞軍及吳靜 吉等十位名人創辦於該年代之「成長兒童學園」的機構發展史(1983~1988)。 藉由學園教師之口述歷史內涵闡述成長兒童學園實踐在地開放教育的歷程,探究 其在都市化環境中,如何掌握核心的教育理念以發展幼兒課程、家園關係及教師 的專業行動,尤其關注在當年成長兒童學園內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藉由機構的 個案研究及厚實描繪,讓我們得以體認在幼教機構與幼師兩者有良好正向互動的 先決條件下,將可促使教師在機構中蘊育其專業成長之能量,並拓展出其自我實 踐的可能。
    成長兒童學園為臺灣實施開放性幼兒教育先鋒之一,本研究透過詮釋成長兒 童學園教育行動的社會實踐意義,窺見開放式教育於臺灣開展的軌跡。處在都市 化下的成長兒童學園,在有限的物理空間,衍伸出符應於此的教學設計與家園關 係。它讓我們看見「空間條件」與「課程設計」有一種互動的協調性。同時,在 推動「協同父母共同教育孩子」的理念下,家長與幼兒成為辦學理念的核心關懷, 且在試圖消融(翻轉)家長與教師彼此對立的觀點中,建構出家庭與園所間共融 共長的(經營)型態。
    綜而論之,幼兒教育機構若能積極建構並運用「機構特性」,提供適切的成 長學習環境,並發揮影響力於教師與家長雙方間,使三方彼此間皆形成良好的溝 通互動,方能使教師和家長相互成長之餘,達成教育活動的有效性,成功的幫助 教育機構的活化與成長。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law in 1981 is the start of legalization for Taiw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it also manifests its subject. This research rebuild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1983-1988) of Growth Child Garden’s and investigates into how to keep the core education value to develop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s,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tion and especially focus on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local open education from the narrative interview for the teacher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and thick descrip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at posi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preschool institutions and teachers help they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 self-practice in institutions.
    Growth Child Garden was a pioneer for ope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open education in Taiwan will be showed by explaining the social practice meaning in educating action. Because of urbanization, there is limited space in Growth Child Garden but it develops the appropriate curriculum desig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It shows an interactiv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pace conditions and curriculum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ncept of promoting educating children with their parents, parents and children become a core concern in education philosophy. Also, in a viewpoint of trying to dissolving opposi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it constructs a coexistence and mutual prosperity operating type.
    In conclusion, i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actively construct and apply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ppropriat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nfluence on both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 three parties will form the good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his causes more than mutual growth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also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programs to help the activation and growth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Reference: 內政部。臺閩地區育齡婦女生育率。2007年5月17日,取自內政統計年報育齡婦女生育率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通報。95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2007年5月17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620.doc
    王文科編譯(1983)。教育研究法。高雄市:復文圖書。
    王立杰(2007)。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內容及評析。幼教資訊,198,6-18。
    王振寰、陳千群(2008年6月30日)。我們的研究團隊-臺灣企業史研究。臺灣企業史資料庫電子報第一期。2009年9月18日,取自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01.html#top
    王健文(2003)。校史敘事觀點的再思考。新史學,14:3,147-172。
    王連生(1985)。現代幼兒教育原理與應用。高雄市:復文圖書。
    王連生(1986)。幼兒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王順平(2007)。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探究。研習資訊,24:4,61-74。
    王靜珠(1987)。幼稚教育(九版)。臺中市:編著者印行。
    王璽(1991,7月21日)。從三百到一萬 譚幼華經營的娃娃王國—全世界最大幼稚園園長。中央副刊,9版。
    白巧如(2003)。一位幼兒園教師邁向發展合宜實務(DAP)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臺中縣。
    成長兒童學園(1988)。藝術活動。未出版手稿。
    成長兒童學園教師(1987)。走在成長的路上。臺北市:豐泰文教基金會。
    朱和之(2002)。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臺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五版)。臺北市:五南。
    江佳瑾(2008)。學校歷史與歷史記憶──戰後校史撰寫之析論。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何憶如(2002)。臺灣百年國小校史史料及其研究初探。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第四屆教育哲史討論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http://www.ed.ntnu.edu.tw/~seph/1210-1.htm#_ftn1
    何憶如(2003)。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1905~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安邦(1996)。教師專業的神話與弔詭:從臺北縣市國民小學開放教育談起。教改通訊,37-42。
    余安邦(2001)。哪株紅杏不出牆?開放教育的誘惑與陷阱。應用心理研究,11,175-212。
    吳文星(2000)。近十年來臺灣關於日治時期教育史研究之動向。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12,20-26。
    吳光明(1991)。歷史與思考。臺北市:聯經。
    吳宜臻(2004)。對幼兒學習雙語的另一種思考觀點。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6,235-238。
    吳枝坤(2004)。宜蘭縣蘇澳國小百年發展史之研究(1900~2005)。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家瑩(2004)。與校史研究結緣並推動其成長的經過。中等教育,55:6,16-26。
    吳翠珍(1995)。國內自製兒童節目內容呈現方式與學習效果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李月霞(2002)。大華春秋:一所學校生命史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秀美(2001)。我們在玩蹺蹺版:電視兒童節目實務與理論。臺北市:三民。
    李奉儒(1999)。教育學歷史研究之現況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頁285-314)。高雄市:麗文文化。
    李明華(2004)。劇團師訓課程的發展──以鞋子兒童實驗劇團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李秉穆(2003)。屏東縣里港國小百年發展史之研究(1900~2003)。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德高(2001)。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
    阮碧繡、李連珠(1993)。中美幼兒教育制度之比較硏究。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硏究委員會。
    佘蘭妮(1997)。新竹市有線電視發展史之硏究(1971~1995)。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佳美、新佳美幼稚園老師家長(2004)。與孩子共舞:佳美幼稚園主題教學的實踐歷程。臺北縣中和市:光佑文化。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暨公共事務部(2005)。一個醫院的故事: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十五年發展史。臺北市: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周芬姿(2004)。「集體凝聚」的公共財----口述史/訪談與性別的社會實踐。當代,84:202,42-49。
    周相伶(2006)。最甜蜜的學校—糖廠小學的故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愚文(1996)。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臺北巿:師大書苑。
    周愚文(1999)。臺灣近五十年來教育史學發展初探(1949~1998)。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頁167-199)。臺北市:揚智文化。
    周愚文(2004)。校史研究與學校革新。中等教育,55:6,4-15。
    林育德(2002)。記憶版圖。臺北市:臉譜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林佳芬(2007)。論新世紀之臺灣學前教育政策。幼教資訊,198,19-24。
    林奇龍(1999)。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未出版,中壢市。
    林富士(2000,6月26日)。評熊秉真著《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故事》。明日報〈閱讀版〉。200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ww.ttimes.com.tw
    邱台山(2003)。桃園縣內壢國民小學發展史(1940~2001)。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各容(2005)。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市:五南。
    邱志鵬(2000a)。開放教育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71,24-32。
    邱志鵬主編(2000b)。臺灣幼兒教育百科辭典。臺北市:五南。
    侯世昌(2007)。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意義與途徑。研習資訊,24:2,15-22。
    姜懿紘整理(2008年6月30日)。什麼是企業史(Business history)?。臺灣企業史資料庫電子報第一期。2009年9月18日,取自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01.html#top
    柯秋桂(1999)。兒童劇場在成長。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舉辦之「一九九九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抽印本(頁99-148),臺南市。
    柯秋桂(2001)。如何落實豐富多元的開放教育。應用心理研究,11,230-235。
    柯秋桂(2003)。好戲開鑼:兒童劇場在成長。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洪福財(2002)。幼兒教育史:臺灣觀點(二版)。臺北市:五南。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口述歷史檔案計畫。2007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hku.hk/hkcsp/oral_c.html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7-44。
    倪鳴香、陳筠安(1988)。兒童劇場在「成長」。載於葉莉薇等作;鄭明進主編,認識兒童戲劇(頁28-33)。臺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2004)。臺灣小學世紀風華:第一本臺灣孩子的百年校園記事。臺北市:柿子文化。
    島嶼柿子文化館編著(2004)。臺灣百年小學故事:聆聽56所百年老校的童年往事。臺北市:柿子文化。
    徐宗林(1978)。歷史與教育史之研究。載於教育學研究(頁157-174)。臺北市:偉文圖書。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1998)。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民間辦理「士林區三玉托兒所」申請計畫書。未出版手稿。
    高敬文、成長兒童學園教師合著(1994)。課程的誕生:成長兒童學園教師設計之心路歷程。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高敬文(1977)。美國「開放式教育」與我國「新教學法」之比較研究。屏東:東益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設實驗幼稚園(1996)。開放的足跡:師大附幼萌發式課程的實踐歷程。臺北縣中和市:光佑文化。
    張志銘(2000)。上海交通大學硏究(1896~1949):近代實業教育的搖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雪門(1973)。幼稚教育論叢。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湘君(2003)。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張湘君對幼兒全美語教育的省思與建議。臺北市:新手父母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張舜傑(2001)。天主教私立若瑟國小學校發展史之研究(1960~2001)。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雅雯(2004)。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校史研究(1898~200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豐隆、周志宇、黃春木(1997)。建中簡史。載於建國中學(主編),建中世紀 : 百年校慶專輯。臺北市,建國中學。
    教育部(2004)。~幼教光譜亮新彩~離島三縣三鄉國民教育幼兒班實施計畫。教育部電子報,31。93年5月21日。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old/031/important.htm
    教育部。扶持5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教育部電子報。轉載自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http://aecer.org/article.php?storyid=244
    教育部統計處:主要統計表: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95學年度)。200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3.htm
    莊世潔(2005)。私立托兒所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個案硏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莊金永(1997)。桃園縣德龍國小之研究(1957~1995)。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莊惠雅(2001)。臺灣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1945~2000)。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郭茂己(2004)。幼兒教育事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大村鄉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麗玲(1987)。我國兒童觀看電視行為及技巧之研究。臺北市:文景。
    陳三井(1998)。口述歷史的理論及史料價值。當代,7:125,102-109。
    陳平原(2001)。老北大的故事。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陳怡霈、蔡篤堅(2005)。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發展史:一甲子的回顧。臺北市:記憶工程。
    陳映真(1999)。知識份子12講:知識份子的社會參與系列演講。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陳漢強(2004)。兩岸民辦幼兒教育。臺北市:五南。
    陳翠琪(2005)。兩岸幼兒教育事業之產業結構與競爭策略之比較性硏究。元智大學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頂秋萍(1983)。名人專家合辦的貴族化幼稚園。家庭月刊,84,92-95。
    傅大為(2004)。誰會是誰的工具?──口述史、女性主義與阿媽的故事。當代,84:202,14-23。
    曾芳苗(1995)。民國教會女子教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個案研究(1915~195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童佩華(2005)。香港「巨型教會」:九龍城浸信會發展史之個案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香港。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6。
    黃光雄(1987)。教育的歷史研究方法。載於教育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怡貌(1995)。光復以來臺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硏究(1945~1981)。國立師範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彥霖(2002)。全球化發展的教育省思與因應。師友,423,32-36。
    黃美滿(1990)。在教學中運用戲劇活動—一位教師的經驗報告。載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辦、臺東師範學院承辦之「幼兒教育輔導工作研究會論文集」(頁185-220),臺東市。
    黃美滿等(1993)。年獸來了。臺北市:周凱劇場基金會發行;臺北縣汐止鎮 : 聯經總經銷。
    黃素玉(1997)。學前教育機構之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85-2413-H026-002),未出版。
    黃琦崴(2005)。佛教團體辦學的成效探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作者:Nonaka, I. And H. Takeuchi)。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楊茂秀(2006)。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大人必修的二十堂兒童哲學課。臺北市:遠流。
    楊深坑(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
    楊祥銀(2004)。口述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智璇(2001)。花蓮縣明恥國小再生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葉日陞(2005)。國立花蓮高級中學學校發展史之硏究。國立東華大學教硏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廖鳳瑞(1997)。本土開放式幼兒教育之實踐與評估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85-2418-H003-607),未出版。
    廖鳳瑞(1998)。幼教園所的開放式教育理念與執行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576-595。
    漢菊德(1998)。成為一個人的教育:南海實幼對全人教育的詮釋。臺北縣中和市:光佑文化。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趙國瑞(1978)。談幼兒教育的發展。兒童教育,6,6-9。
    劉幼琍研究主持(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劉克銘(1981,10月24日)。學前教育將臻健全。中央日報,3版。
    蔡春美(1988)。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師資之培育。教育資料集刊,13,41-63。
    鄧佩瑜(2003)。序文:用戲劇為幼兒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載於柯秋桂(編著),好戲開鑼:兒童劇場在成長(頁4-7)。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無日期)。鞋子視聽篇。2009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shoes.org.tw/vedio_2.htm
    盧美貴(198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賴文惠(2001)。落實國內幼兒教育──基層工作人員說。幼教資訊,127,2-4。
    賴金城、李友平、邱忠川、魏運寶、劉麗玲(2009年8月10日)。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家文官培訓所T&D飛訊第84期。2009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6576d667956d3279f02c562e884f11ac.pdf
    賴國洲主編(1997)。國內兒童節目類型及內容分析硏究。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薇薇夫人籌辦兒童學園(1983,6月27日)。民生報,7版(文化新聞版)。
    謝文華(2006,4月25日)。幼教券不排富 被批浪費。大紀元時報。2007年3月21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6/4/25/n1298010.htm
    謝國雄(2004)。人微言不輕—透過口述歷史深化對臺灣社會的理解。當代,84:202,32-37。
    謝琬倫(2004)。私立幼稚園應用SWOT分析於組織經營之硏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環如(2003)。臺東縣電光國民小學校史。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簡楚瑛(1999)。幼教課程模式。臺北市:心理。
    魏美惠(2002)。剖析臺灣幼兒教育的生態環境。幼兒教育年刊,14,113-124。
    蘇進棻(2007)。臺灣中小學家長參與學校和社區教育現況分析。研習資訊,24:2,27-36。
    蘇愛秋(1978)。幼稚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兒童教育,6,29-33。
    Leonard, Dorothy & Susaan Straus(1997). Putting you company’s whole brain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5, Issue 4, pp. 111-121.
    Teresa M. Amabile,(1998). How to kill creativ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76, Issue 5, pp. 76-8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4157009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70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700901.pdf199959KbAdobe PDF27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