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書目 王石番 (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 王雯君(2005a)。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24-150。 王雯君(2005b)。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古正宇(2011)。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宋學文、黎寶文(2006)。台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美華、劉恩綺(2008)。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客家研究,2(2),31-81。 林吉洋(2007)。敘事與行動:台灣客家認同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林信丞(2008)。從客家雜誌分析台灣客家形象之變遷。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林彥亨(2002)。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施正鋒(2006年10月)。客家研究的思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4(4),1-26。 范振乾(2007年12月)。從台灣發展史看客家運動未來努力的方向。曾貴海(主持人)。台灣客家運動20年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 孫榮光(2010)。負面客家形象的建構:以電視綜藝性談話節目為例。復興崗學報,98,125-144。 徐振興(2005)。媒體內容或是廣告?「置入性行銷」之探討。廣告學研究,23,151-155。 張致遠(1994)。客語電視節目的現況與改進。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2),43-76。 梁榮茂(1993)。客家文化的危機與轉機-從客族內質反省客家未來。台北:臺原。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許安琪(2005)。置入?植入?製入?智入?從多元面向觀點檢視置入性行銷。中華傳播學刊,8,161-178。 陳品君、寸得杏(2010)。品牌訊息置入戲劇策略之研究。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陳清河(2004)。科技、政治與弱勢傳播-以臺灣原住民族之廣電媒體近用為例。臺灣民主季刊,1(4),109-138 陳清河、林佩君(2004)。語言傳播政策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省思。群族與文化發展會議—族群語言之保存與發展分組會議。台北:行政院與文建會。 陳麗華(199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彭文正(2003)。族群認同、語言使用與客家電視。關懷與期許: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彭文正(2007)。臺灣主要報紙客家意象研究。台灣客家運動二十年,台北。 彭玉芝(2011)。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析論《客家風雲雜誌》與還我母語運動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琬喬(2010)。尋找客家影像:台灣電影中客家族群表現與形象分析研究(1973-200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新生(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溫麗榮(2010)。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葉肅科(2007)。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 廖明潔(2008)。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中的原住民族形象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歐用生(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蔡珮(2011)。客家電視台與台北都會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中華傳播學刊,19,189-230。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鄭自隆(2008)。電視置入:型式、效果與倫理。台北:正中書局。 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北:國立編譯館。 盧燕萍(2008)。客家電視台非新聞性節目呈現客家文化內涵指標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鍾君勵(2009)。「大苗栗客語新聞」客家族群相關報導之內容分析。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譚光鼎、游美慧、劉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英文書目 Balasubramanian Siva K., Karrh James A., & Patwardhan H. (2006). Audience Response to Product Placements: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Future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5(3), 115-141 Boulding, E. &Boulding, K. E. (1995).The Future: Images and Process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Escalas, J. E. (1998). Advertising narratives: What are they and how do they work? In B. B. Stern (Ed.), Representing consumers: Voices, views and visions, pp. 267- 28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erb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1994).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Erlbaum. Gerber, G., Gross, L., Morgan, M., & Signorielli, N., & Shanahan, J.(2002).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ant, &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olsti, O.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Don Mill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Jakobson, R. (1987).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K. Pomorska& S. Rudy (Ed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pp. 62-94. Cambridge: Belknap. Reber, A. S. &Reber, M. (1985).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Middlesex: Penguin Book Ltd. Riggins, S. H. (1992).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Russell, C. A. (1998). Toward A Framework of Product Placeme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5, 357-362. Shannon, C., & Weaver, W. (1949).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nana: Unicersity of Illinois. Stern B. B. (1991). Who talks advertising : literary theory and narrative “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 9-22. Walter Lippman(1922). Public Opinion. Tennessee: Lighting Source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