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6113      Online Users : 8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325


    Title: 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殖民地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Local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Chosen, Japan’s colonies in 1940’s
    Authors: 許育婷
    Hsu, Yu Ting
    Contributors: 崔末順
    Choi, Malsoon
    許育婷
    Hsu, Yu Ting
    Keywords: 戰爭動員
    新體制
    地方書寫
    東洋精神
    呂赫若
    張文環
    俞鎮午
    金史良
    Wartime Mobilization
    Konoe shintaisei
    Local literature
    The spirit of the East
    Lu He-ruo
    Chang wen-Huan
    You Jin-Oh
    Kim Saryan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2-03 11:26:37 (UTC+8)
    Abstract: 本文探討1940年代地方文學書寫,藉由台灣與朝鮮對照呈現當時地方書寫產生的特殊背景:不同立場對地方書寫的期待、作家1940年代書寫時如何表現。藉上述的角度,試圖呈現殖民地地方書寫的意義。

    殖民地文學中,捕捉在地特色、獨有風物的題材向來備受關注。1940年代更受日本帝國面臨發展困境,走向動員戰爭之路策略影響。使得文藝因應總力戰策動各層面投入戰爭,而背負增進帝國認同的任務。「新體制」與「大政翼贊會」的推行與成立,顯示當時精神統制擴大、也反映東亞協同、對抗西方文明的框架,將殖民地作為帝國外緣/前線的策略。地方特色的突顯與應用即受到這些政策與思維籠罩。

    此時,殖民地文藝創作環境面對權力集中一元化,不僅創作語言受限、言論出版高壓管制;官方更積極介入文藝團體、舉辦獎項,加強國策宣傳。文藝創作空間、資源侷限下,新體制與大政翼贊會為殖民地文化界帶來發揮的機會。在地方書寫蘊含國民認同基礎、傳統根源等元素,既呼應政策對於國民文化,殖民地文化人亦可爭取活動機會。這一類書寫,最初以地方色、鄉土色展現地方特殊性的書寫為普遍認同,後隨戰爭國策要求提高,強調服膺日本精神、支援戰爭的內容。
    殖民地這一波的地方書寫當中,題材、作品氛圍、敘事型態皆與以往略有不同。題材上,應和國策創作增加、探索傳統價值與批判西方、塑造道德模範反省文化的進程。作品氛圍與敘事型態上,揮去不見希望的氛圍,轉為明朗、健康、動人,更以人物或藉由回歸自然、致力生產、甚至參與戰爭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希望。
    本文即選取兩組作家作品為代表。呂赫若、俞鎮午運用風俗習慣、傳統禮節,表現殖民地特殊風貌,並以倫理、全體性角度肯定傳統價值。張文環、金史良以鄉土為基底,在堅毅樸實的生活中獲得力量。他們在地方書寫框架中,迴避國策密切相關的題材,書寫熟悉事物表現地方特殊性,運用風俗習慣、神話傳說、禮儀、信仰等表現殖民地的人文風景,並一改先前啟蒙的批判角度。這些書寫策略具有保存殖民地文化甚而是民族精神的可能,卻也在時空限制下與戰爭動員的政策意識有所呼應。在兩地的同中有異的書寫成果裡,也見證地方書寫的政治策略、多種意涵,在殖民地的空間裡延伸出更多迂迴與曖昧。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local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Chosen, Japan’s colonies in 1940’s.

    First of all, by analyzing the form of mobilization under the Total War System in 1940, it shows the influence on Japan’s military operation and manipulation. On one hand, the authority made use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n politics; on the other hand, ideas such as Overcoming Modernity and East Asia Alliance Leader were offered to let people acknowledge the war and sacrifice for it. Through these concepts, the authority reached to the notion which based on the native for people to possess.

    Secondl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Konoe shintaisei(新體制) and Taisei Yokusankai(大政翼贊會), literature was asked to proclaim the war more strategically. At that time, und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amount of paper, local literature in colonies was requested to write in Japanese and scrutiniz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he authority even established literature and art organizations and set up literary prizes to advertise the war. In this way, local literature not only answered the policy but also gave the chance of displaying colonial features to those authors. In the beginning, both the authority and most of the writers accepted the method of using local color to exhibit the colony, however,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nounce the Japanese spirit and support the war little by littl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colonies changed the way of literary expression. There were more subjects which conformed the national policy, explored the value of tradition, and criticized the Western to reflect the advancement of culture and then create moral standards. It was the atmosphere of the literature that turned to be bright and cheerful. Moreover, narrative patterns were performed on the characters, such as returning to nature, devoting to production, finding meanings and hopes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war.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local literature in colonies in 1940 by taking examples of two groups of writers. One of the groups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Lü He-ruo (呂赫若) and You Jin-Oh (유진오), utilized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manners 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n colony. Furthermo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ethic and totalitarianism, they tried to approve the value of tradition. Yet, on the other hand, Chang wen-Huan(張文環) and Kim Saryan(김사량) gained power from difficulty and arduousness in life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places. Both of them avoided responding to the national policy in this kind of writing pattern.
    As previously stated, these writers portrayed what they were familiar with to show the feature in local places. Ranging from customs, practices, folklore, manners to religions were what the writer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lonies. Besides, the viewpoint changed from the criticism of enlightenment. These kinds of writing devices with the hope of preserving local culture and even national integrity. However, it was the restriction on politics and the times made literary works echo with the authority’s ideolog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view of Compare Taiwan with Chosen, difference in literary works were testified to show the various meanings from colonial strategies in politics and writers characters in the meantime.
    Reference: 一、中文及英譯專書
    Anthony Giddens,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南京:譯林,2002。
    Anthony Giddens,胡宗澤等譯,《民族國家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台北:左岸文化,2005。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1999。
    Eric Hobsbawm,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台北:麥田,1997。
    Eric Hobsbawm,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2002。
    Max Horkheimer,Theodor W. Adorno,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台北:商周,2008。
    Reich,Wilhelm,張峰譯,《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Massenpsychologie des Faschismus),四川:重慶出版,1990。
    Richard Wolin著,閻紀宇譯,《非理性的魅惑:向法西斯靠攏.從尼采到後現代主義》(The Seduction of Unreason),台北:立緖文化,2006年。
    Susan Sontag,廖思逸等譯《土星座下》(Under the Sign of Saturn),台北:麥田,2007。
    Yi-Fu Tuan(段義孚),張春梅譯,《逃避主義》(Escapism),台北:立緒,2006。
    Zhelyu Zhelev著,錢佳緯譯,《法西斯主義》,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7。
    中村新太郎,《昭和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86。
    王向遠,《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北京:昆侖出版,2005。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
    白永瑞,《思想東亞》,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2009。
    朱庭光,《法西斯新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法西斯體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台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台南市:台南市藝術中心,2000。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出版,2009。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2002。
    吉野耕作著、劉克申譯,《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現代日本自我認同意識的走向》,北京:商務印書,2004。
    尾崎秀樹著,陸平舟、間ふさ子合譯(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硏究》,台北:人間。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3。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台北:軍事譯粹社,1978。
    竹內好著,孫歌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
    林呈蓉,《皇民化社會的時代》,台灣書房,2010。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硏究》,台北:稻鄉,1996。
    河原功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2004。
    李郁蕙,《日本語文學與台灣:去邊緣化的軌跡》,高雄:前衛,2002。
    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台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
    金英今,《韓國文學簡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2009。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6。
    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問題研究所譯,《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柳書琴,《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2009。
    柳書琴等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2008。
    柳書琴等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1。
    柳書琴、張文薰,《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6 張文環》,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硏究:與東亞史之交錯》,台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等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2004。
    徐秀慧編,《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2010。
    許俊雅,《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0 呂赫若》,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2000。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2006。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2004。
    ---------,《新台灣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培豐著、王興安等編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2006。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2008。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2009。
    黃俊傑,《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台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1999。
    --------,《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台灣大學圖書出版中心,2004。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台北:五南,2003。
    鈴木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義》,武漢大學,2008。
    褚昱志,《皇民文學與反皇民文學之研究》,台北:秀威資訊,2009。
    趙潤濟,《韓國文學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發行,1998。
    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2。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
    劉崇稜,《日本文學史》,台北:五南,2003。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台灣,台北:日創社文化,2006。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台北:行人出版,2008。
    二、日韓文部分
    辛熙教,《日帝末期小說研究》,首爾:國學資料院,1996。
    阮斐娜著,林ゆう子,《大日本帝國のクレオール:植民地台湾の日本語文学》,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7。
    下村作次郎等編,《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1995。
    大江志乃夫等編,《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東京:岩波書店,1993。
    大塚健洋,《大川周明:ある復古革新主義者の思想》,東京:講談社,2009。
    大村益夫,《朝鮮近代文学と日本》,東京:緑蔭書房,2003。
    -------------,《愛する大陸よ:詩人金竜済研究》,東京都:大和書房,1992。
    小林英夫,《帝国日本と総力戰体制戰前、戰後の連続とアジア》,東京都:有志舍,2004。
    ------------,《帝国という幻想 "大東亜共栄圏"の思想と現実ピータードウス》,東京都:青木書店,1998。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繩.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
    山本有造編,《帝國の硏究:原理.類型.關係》,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3。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研究序說》,東京:緑蔭書房,2004。
    ------------,《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小事典,東京都:綠蔭書房,2005。
    田村榮章,《植民地期における日本語文學と朝鮮》,首爾:제이앤씨,2004。
    水野直樹,《日本の植民地支配 肯定贊美論を檢証する》,東京:岩波書店,2001。
    白川豐,《植民地期朝鮮の作家と日本》,岡山:大学教育,1995。
    ---------,《朝鮮近代の知日派作家苦闘の軌跡 廉想.張赫宙とその文学》,東京:勉誠出版,2008。
    河原功,《翻弄された台湾文学:検閱と抵抗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09。
    吉田裕,《アジア.太平洋戰爭》,東京:岩波書店,2007。
    多仁安代,《大東亞共栄圈と日本語》,東京都:勁草書房,2000。
    安宇植,《評伝 金史良》,東京:草風館,1983。
    安部博純,《日本ファシズム硏究序說著》,東京:未來社,1975。
    朴春日,《増補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朝鮮像》 ,東京:未來社,1985。
    吳密察等編,《記憶する台灣:帝國との相剋》,東京:東京大學,2005。
    李妍淑,《“國語”という思想 : 近代日本の言語認識,東京都:岩波書店,1996。
    李建志,《朝鮮近代文学とナショナリズム:抵抗のナショナリズム&quot;批判》,東京都:作品社,2007。
    杉本幹夫,《データから見た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朝鮮、プラスフィリピン》,東京:龍溪書舎,2005。
    尾崎秀樹,陸平舟等譯,《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台北:人間,2004。
    赤沢史朗等編,《太平洋戦争下の国民生活》,東京都:大月書店,1985。
    岡部牧夫等著,《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都:アテネ社,2008。
    林鍾国著、大村益夫譯,《親日文学論》,東京:高麗書林,1976。
    金石範,《転向と親日派》,東京:岩波書店,1993。
    南富鎮,《文学の植民地主義:近代朝鮮の風景と記憶》,京都:世界思想社,2006。
    垂水千惠,《呂赫若硏究1943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風間書房,2002。
    倉沢愛子等編,《岩波講座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東京:岩波書店,2005。
    神谷忠孝、木村信一,《〈外地〉日本語文學論》,京都:世界思想社,2007。
    酒井三郎,《昭和硏究会:ある知識人集団の軌跡》,東京:講談社文庫,1985
    酒井哲哉,《「帝囯」日本の学知》,東京:岩波書店,2006。
    高見順,《昭和文學盛衰史》,東京:文藝春秋,1987。
    渡邊一民,《<他者>としての朝鮮:文学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2003。
    趙寬子,《帝国日本の文化連環: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反復する植民地主義》,東京:有志舍,2007。
    鄭百秀,《コロニアリズムの超克:韓国近代文化における植民地化への道程,浦安市:草風館,2007。
    藤井省三等編,《台湾の「大東亞戰爭」: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
    駒込武,《植民地帝囯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栄沢幸二,《&quot;大東亜共栄圏&quot;の思想》,東京:講談社,1992。
    笹沼俊暁,《「国文学」の思想:その繁栄と終焉》,東京都:学術出版会,2006。
    韓國學振興學院編,《韓國現代小說理論資料集》,首爾:國學資料院,2005。
    櫻本富雄,《本が彈丸だったころ:戦時下の出版事情》,東京:青木書店,1996。
    權寧珉,《韓國現代文人大事典》,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91。

    三、西文部分
    Alan Tansman, ”The culture of Japanese fasc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9.
    Caprio Mark, ”Japanese assimilation policies in colonial Korea, 1910-1945”,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9.
    Eri Hotta, ”Pan-Asianism and Japan’s War 1931-1945”,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E. Bruce Reynolds,” Japan in the Fascist Era”,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Roger Griffin, ”Fas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Nina Cornyetz, ” The ethics of aesthetics in Japanese cinema and literature: polygraphic desire”, Taylor & Francis, 2007.

    四、學位論文
    王敬翔,《日本統治期台灣皇民文學之考察-以決戰時期文學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王萬睿,《殖民統治與差異認同—張文環與鍾理和鄉土主體的承繼》,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江淑淨,《日本殖民下台灣和韓國國語政策比較》,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臺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公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余佩真,《王育德的文學、語言、歷史觀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呂芳麟,《國家神道與台灣殖民地統治》,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李文卿,《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李明聲,《被殖民其台灣與朝鮮對日民族情結與個人意識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台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吳欣怡,《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周宜慶,《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份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族群共識的建構》,台北:國防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論碩士論文,2007。
    林雅鈴,《日本皇民化政策與台灣文學反動精神》,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研究:以「外地文学論」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蔡美俐,《未竟的志業:日治世代的台灣文學史書寫》,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五、文學作品
    大村益夫、布袋敏博編,《近代朝鮮文学日本語作品集 1939-1945 創作篇》,東京:綠蔭書房,2004。
    ------------------------------,《近代朝鮮文学日本語作品集 1939-1945 評論篇》,東京:綠蔭書房,2004。
    大村益夫、布袋敏博編,《近代朝鮮文学日本語作品集 1908-1945セレクション》,東京:綠蔭書房,2008。
    中島利郎編,《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台湾人作家作品集 2》,東京:綠蔭書房,
    1999。
    --------------,《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台湾人作家作品集 4》,東京:綠蔭書房,1999。
    呂赫若,《呂赫若集》,高雄:前衛,1991。
    呂赫若,《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
    林至潔編譯,《呂赫若全集》,台北:INK,2006。
    林至潔譯,《呂赫若全集:台灣第一才子》,台北:聯合文學,1995。
    陳萬益編,《張文環全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張文環,《張文環集》,高雄:前衛,1991。
    黑川創編,《〈外地〉の日本語文学選 1 南方・南洋・台湾》,東京:新宿書房,1996。
    ------------,《〈外地〉の日本語文学選 3 朝鮮》,東京:新宿書房,1996。
    藤石貴代編,《金鍾漢全集》,東京:綠蔭書房,2005。
    黃英哲,《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六、期刊論文
    Hosaka Yuji,〈崔載瑞の「親日」論理考察〉,《일본언어문화》6,頁253-271,2005。
    고봉준,〈지성주의의 파탄과 국민문학론—중일 전쟁 이후의 최재서 비평을 중심으로〉,《한국시학연구》1:17,頁5-30,2006。
    황경,〈유진오의 일제말기 소설 연구〉,《우리어문연구》31,頁557-582,2008。
    三元芳秋(미하라요시아키),〈崔載瑞のorder〉,《사이》4,頁291-360,2008。
    三元芳秋,〈Metoikosたちの帝国:T.S.エリオット、西田幾多郎、崔載瑞〉,《社会科学》90,頁1-42,2011。
    子安宣邦著、林鍵鱗譯,〈「近代的超克」與戰爭的二重性:竹內好與「永久戰爭」的理念〉,頁32-44,2008。
    子安宣邦著、林鍵鱗譯,〈近代日本對抗軸—亞細亞主義:日本近代史與戰爭的二重性〉,《文化研究》6,頁45-57,2008。
    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近代的超克」論序章:昭和意識型態批判〉,《文化研究》6,頁9-18,2008。
    王惠珍,〈第一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虛與實〉,《臺灣學誌》1,頁36,2010。
    白川春子,〈兪鎭午の日本語小説について〉,《下関市立大学創立50周年紀念論文集》,頁229-239,2007。
    石之瑜、曾倚萃,〈亞洲的超克?戰後日本近代性思想中的時間與空間問題〉,《政治科學論叢》36,頁33-65,2008。
    朱貞品,〈德國鄉土文學與台灣鄉土文學淵源之比較〉,《淡江外語論叢》16,頁63-95,2010。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臺灣史研究》16:3,頁133-163,2009。
    金鏞熙,〈유진오 소설에 나타난 도시공간〉,《진단학보》88,頁481-502,1999。
    崔末順,〈日據末期小說的「發展型」敘事與人物「新生」的意義〉,《臺灣文學學報》18,頁27-52,2011。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通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頁33-58, 2006。
    郭炯德,〈「大東亞戰爭」前後の金史良文學——「外地文学」から「地方文学」への変容〉,《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紀要》54,頁47-60,2009。
    都築久義,〈日本文芸報国会への道—戦時下の文学運動—〉,《愛知淑德大學論集》13號,頁7-18,1988。
    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における「外地文学論」の形成〉,《比較文學》47,頁49-64,2005。
    ------------,〈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志」におけるエグゾティスムの役割〉,《日本台灣學會報》8,頁88-107,2006。
    權錫永,〈アジア太平洋戦争期における意味をめぐる闘争ひ(1)序説〉,《北海道文學研究科紀要》102,頁1-47,200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7159002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9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00201.pdf3556KbAdobe PDF2436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