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71239      Online Users : 9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165


    Title: 冷戰後中共在六方會談之角色:多邊安全機制的理論與實踐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six-party talks after the Post-Wa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security regime
    Authors: 馮湘茹
    Contributors: 邱坤玄
    馮湘茹
    Keywords: 中共
    北韓核武
    六方會談
    多邊主義
    安全機制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2-11-01 14:02:02 (UTC+8)
    Abstract: 20世紀以來,多邊主義是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國際互動方式,是國際體系層面的一種制度框架。然而,多邊主義強調的並不只是從一個國家的對外戰略,而是從整體角度強調多邊制度結構,並且考慮國家之間的互動方式。自中共確立多邊外交政策以來,從過去消極參與態度到今日的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不只代表中共對參與國際機制的重視,更意味在國際舞台上的整體國家實力提升,因而擴大對於國際多邊機制的影響性。

    對中共而言,積極推動北韓核武危機解決,促成「六方會談」啟動,不只是符合中共的防止核武擴散的國家利益,更代表中共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六方會談」象徵中共以和平方式推動多邊機制的一環,在「六方會談」中的積極「有所作為」態度及策略立場,更成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若以北韓核武為例,中共希望利用「六方會談」成功提升優勢,故中共以參與多邊安全機制作為角逐世界的工具。

    然而,「六方會談」可能還有許多限制因素,但作為此區多邊安全機制框架,為來的關鍵在於必須要加強協調原有的安全機制,進而發展出完善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綜觀而言,「六方會談」成功透過多邊對話機制解決危機,並成功為北韓和美國提供談判空間,也各自為彼此得到國家利益,維持東北亞和平與安全。在長期東北亞的安全結構中,周邊國家間出現全面的安全合作,不只可在軍事議題上合作,更能在經濟議題交流加深合作,使得沒有任何一國可在東北亞安全問題置身事外,逐漸形成鞏固的東北亞安全機制。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熱點與中國的外交應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9-201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臺北: 大屯出版社,2006年。
    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巨克毅主編,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臺北:鼎茂圖書,2007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朱聽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李柏彥譯,Evans S. Mediros著,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臺北:史政編譯室,2011年。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孟慶義、趙文靜、劉會清,朝鮮半島:問題與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倪建民、陳子舜,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永勝、徐棄郁,尋求複雜的平衡:國際安全機制與主權國家的參與。北京:世界知識出版上,2004年。
    唐彥林,東亞秩序變遷中的中國角色轉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徐能武,國際安全機制:理論與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編,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9/2010)。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1年。
    陳永芳譯,B. Guy Peters著,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3年。
    陳峰君,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郭樹勇譯,羅伯特˙基歐漢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傅國良、曹炳陽,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臺北:海鴿文化,2004年。
    楊公素、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劉杰,國際機制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潘世偉主編,俞新天等著,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潘忠岐編,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閻學通,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金德湘主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孫學峰,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蘇長和等譯,羅伯特˙基歐漢著,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期刊論文
    Cao Huayin,「試析東北亞新框架」,改革論壇學報,2004年第10期(2004年),頁27-36。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105-124。
    于美華,「朝鮮半島形式與中國政策分析」,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第10期(1996年),頁34-38。
    仇發華,「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東北亞論壇,第14卷第2期(2005年),頁23-27。
    巴殿君,「論朝鮮半島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42-46。
    王正毅,「亞洲區域化:從理性主義走向社會建構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5期(2003年),頁4-10。
    王韋婷,「東北亞地區多邊對話機制之研究」,政大外交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61-68。
    王逸舟,「中國與多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4-8。
    王逸舟,「新世紀的中國與多邊外交」,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4期(2001年),頁3-12。
    石源華,「六方會談面臨的新挑戰與東北亞安全合作」,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8期(2007年),頁8-13。
    石源華,「六方會談機制化:東北亞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國際觀察,第2期(2006年),頁15-20。
    朱松柏,「六邊會談與朝鮮半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2003年),頁4-7。
    朱松柏,「美國與北韓簽訂核子協議及其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期(1995年),頁11-18。
    朱威烈,「中國熱點外交的機制與經驗:以多邊主義外交機制為視角」,國際觀察,2009年第1期(2009年),頁1-7。
    朴炳光,「胡錦濤時期中國對北韓政策及其對北韓核武問題之認知」,全球政治評論,第31期(2010年),頁27-46。
    朱鋒,「六方會談的制度建設與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3期(2007年),頁1-7;13。
    朱鋒,「六方會談與朝鮮棄核:多邊主義為什麼能發揮作用?」,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頁159-173。
    朱鋒,「中國的外交斡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外交評論,總第88期(2006年),頁23-30。
    吳建民,「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今日中國,2009年第7期(2009年),頁36-37。
    吳建民,「多邊外交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平台」,外交評論,總第90期(2006年),頁10-14。
    李明,「六方會談與中共」,海峽評論,第154期(2003年),頁10-12。
    李明,「天安艦沉沒事件牽動東北亞國際政治」,海峽評論,第235期(2010年),頁16-18。
    李明,「東北亞軍事對抗值得關注」,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頁11-15。
    李明,「南北韓爆發黃海軍事衝突與影響」,海峽評論,第241期(2011年),頁25-28。
    李華,「朝核危機中的『停戰機制』:流變與困境」,遼東學院學報,第12卷4期(2010年),頁163-170。
    沈丁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現實、預期與結果」,解放日報,2003年8月31日。
    岳燕霞,「論朝鮮半島地緣戰略利益的再分配危機」,天府新論,第5期(2007年),頁1-4。
    林曉光,「朝核問題研究:從六方會談到地區安全機制」,和平與發展,總109期(2009年),頁4-10。
    邱坤玄,「中共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頁1-41。
    邱坤玄,「中共與朝鮮半島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1996年),頁233-243。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2001年第4期(2001年),頁90-102。
    門洪華,「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2期(2004年),頁4-13。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2001年),頁178-187。
    金景一、金強一,「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意義及其對我國的影響研究」,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8年),頁5-12。
    姜宅九,「中國地區多邊安全合作的動因」,國際政治科學,總第5期(2006年),頁1-27。
    姜龍范,「朝核問題與中國的戰略選擇」,東疆學刊,第24卷第3期(2007年),頁62-69。
    姜聯軍、匡國棟,「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的構建」,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2005年),頁38-42。
    苗萌,「試析六方會談各方在朝核問題上的考慮及所扮演的角色」,理論觀察,2008年第1期(2008年),頁36-37。
    夏立平,「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進程與東北亞安全機制」,國際觀察,2002年第5期(2002年),頁1-6。
    孫茹,「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與分歧」,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7年),頁12-21。
    徐能武、金塞美,「國際安全機制的探索構建和參與選擇」,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0年),頁48-52。
    時永明,「六方會談與美朝博弈分析」,和平與發展,總第106期(2008年),頁37-41。
    時殷弘,「北京六方會談與中國外交作為」,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10期(2003年),頁21-23。
    秦亞青,「多邊主義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9-14。
    秦亞青、王燕,「建構共同體的東亞模式」,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第12期(2004年),頁8-13。
    張清敏,「冷戰後中國參與多邊外交的特點分析」,國際論壇,第8卷第2期(2006年),頁55-61。
    張雅君,「『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下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2期(2003年),頁1-26。
    張雁虹、錢文華,「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作用探析」,世紀橋,總第176期(2009年),頁35-36。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2007年),頁43-90。
    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頁53。
    彭慶,「從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表述看我國多邊外交政策:1986-2005」,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第8期(2005年),頁50-56。
    游智偉,「東北亞區域安全困境與安全建制之未來」,全球政治評論,第36期(2011年),頁139-166。
    黃宇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學術論壇,2007年第2期(2007年),頁60-63。
    楊潔勉,「試論中國在和平共處中的和平崛起」,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第6期(2004年),頁52-58。
    楚樹龍,「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8期(2003年),頁8-13。
    楚樹龍等,「上升中的中國國力、國際地位與作用」,國際經濟評論,2009年第11期(2009年),頁9-21。
    葉自成,「對中國多極化戰略的歷史與理論的反思」,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2004年),頁9-23。
    雷才麗、舒銳鋒,「朝核問題之中國作用的雙重性及策略選擇」,學術探索,2008年第3期(2008年),頁31-35。
    趙躍欽、謝劍南,「淺議朝核問題與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頁13-18。
    劉金質,「中國對朝鮮半島國家的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5期(2007年),頁78-84。
    劉亮,「從朝核問題看中國參與全球性問題解決的質與量」,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3期(2010年),頁145-148。
    劉振民,「國際秩序與中國的和平發展」,求是,2005年第10期(2005年),頁54-56。
    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1999年),頁71-92。
    劉德海,「從北韓退出六方會談析東北亞局勢」,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5期(2009年),頁27-31。
    蔡建,「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7卷第6期(2008年),頁9-14。
    蔡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有限作用」,國際觀察,2006年第3期(2006年),頁55-61。
    魯義,「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2006年),頁14-17。
    鍾曉明、吳敏輝,「論韓國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構想」,國際觀察,1998年第2期(1998年),頁46-48。
    蕭歡容,「中國的大國責任與地區主義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2003年),頁46-51。
    蕭歡容,「地區主義及其當代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2000年),頁58-62。
    閻學通,「東亞和平的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3期(2004年),頁8-14。
    瞿瓊、魏容、楊麗霞,「淺析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外交戰略困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增)(2009年),頁92-93。
    魏玲,「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建設: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例」,外交評論,總第87期(2006年),頁44-50。
    龐中英,「在六方會談基礎上建立東北亞地區安全制度?」,世界知識,2004年第6期(2004年),頁66。


    (三)網路資料
    《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網,2009年1月20日,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9-01/20/content_17157185.htm。
    框架協議(The Geneva Agreed Framework between US and DPRK),1994年10月21日,http://www1.korea-np.co.jp/pk/011th_issue/971001genevaagreemet.htm。
    「1986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6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50.htm.。
    「1988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8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65.htm.。
    「中國參加多邊國際公約情況一覽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江澤民,十六大報告,新華網,2002年11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務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國共產黨歷史網,1997年9月12日,http://www.zgdsw.org.cn/BIG5/218994/219016/220642/14737884.html。
    胡錦濤,十七大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香港中國通訊社, http://www.hkcna.hk/。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Alexandroff, Alan S., Andrew F. Cooper, ed. Rising State, Rising Institutions: Challenges for Global Governance. Waterloo, Ontario: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Burton, John. Systems, States, Diplomacy and Rul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Buzan, Barry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Colorado: L. Rienner 1991).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Evans, Gareth. Cooperating for Peace: The Global Agenda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Australia: Allen & Union, 1993.
    Kihl, Young Whan and Peter Hayes ed. Peace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the Nuclear Issu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Kim, Sung Chull and David Kang ed. 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 A Viable Alternative. Albany, New York: Suny Press, 2009.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North Korea’s Second Nuclear Crisis and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7.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Korean Peace Process and the Four Powers.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21st centur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6.
    Kwak, Tae-Hwan, Edward A. Olsen ed. The Major Powers of Northeast Asia: Seeking Peace and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6.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chishita, Narushige. North Korea`s Military-Diplomatic Campaigns, 1966-2008.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 for Peace, Reconciliation and Cooperation. Seoul: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1999.
    O’Neil, Andrew. Nuclear 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Secur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Rittberger, Volker and Peter Mayer ed.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zman, Gilbert. Northeast Asia’s Stunted Regionalism: Bilateral Distrust in the Shadow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hambaugh, David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Snyder, Scoot. China’s Rise and the Two Koreas: Politics, Economics,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9.
    Sutter, Robert G.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Power and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Timmermann, Martina and Jitsuo Tsuchiyama ed. Institutionalizing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teps towards Global Governance. Tokyo, Japa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Zhao, Suisheng. China-U.S. Relations Transformed: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二)期刊
    Buzan, Barry and Gerald Segal. “Rethinking East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Vol. 36, No. 2 (Summer 1994), pp. 3-21.
    Cha, Victor D. “Korea’s Place in the Axis.”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3 (May/June 2002), pp. 79-92.
    Deng, Yong. “China and the Six-Party Talks: Strategic Interests behind Crisis Management.”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30, No. 3 (Fall 2006), pp. 361-378.
    Friedberg, Aaron L.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 /94), pp. 5-33.
    Friedberg, Aaron L.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Fall 2005), pp. 7-45.
    Glaser, Bonnie S. and Wang Liang. “North Korea: The Beginning of a China-U.S. Partner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3 (Summer 2008), pp. 165-180.
    Hong, Yong-Pyo. “North Korea’s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reat Perception: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Observer, Vol. 42, No. 1 (Spring 2011), pp. 95-115.
    Hund, Markus.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6, No. 3 (September 2003), pp. 383-418.
    Inoguchi, Takashi. “Distant Neighbors? Japan and Asia,” Current History, Vol. 94, No. 595 (November 1995), pp. 362-369.
    Jervis, Robert. “From Balance to Concert: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World Politics, Vol. 38, No. 1 (1985), p. 58-79.
    Jervis, Rober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 357-378.
    Katzenstein, Peter.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1, No. 2 (June 1996). pp. 123-159.
    Keohane, Robert O.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45, No. 4 (Autumn 1990), pp. 731-764.
    Kim, Samuel.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1 (January/ April 2004), pp. 39-67.
    Kim, Tae-Hyo. “The Six-Way Multilateral Approach: Dilemma for Every Part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7, No. 3 (Fall 2003), pp. 342-355.
    Kupchan, Charles. “After Pax American: Benign Power,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a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Fall 1998), pp. 40-79.
    Lampton, David M.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Need for Multilaterally Articulated Deterrence and Prevention.” Washingt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a, Vol. 9, No. 2 (2010), pp. 27-35.
    Maass, Mattias. “North Korea as a Quasi-Nuclear Weapons State.” Korea Observer, Vol. 41, No. 1 (Spring 2010), pp.131-160.
    Mansfield, Edward and Helen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Summer 1999), pp. 589-627.
    Nye, Joseph S. “Nuclear Learning and U.S.-Soviet Security Reg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3 (Summer 1987), pp. 371-402.
    Park, John S. “Inside Multilateralism: The Six-Party Talk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Autumn 2005), pp. 87-89.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pp. 111-118.
    Ruggie, John G.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61-598.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6, No. 2 (Spring 2003), pp. 43-56.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05), pp. 80, 98-99.
    Shen, Dingli. “Cooperative Denuclearization toward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2, No. 4 (October 2009), pp. 175-188.
    Xia, Liping. “The Role of the Korean Factor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9, No. 2 (Summer 2005), pp. 249-27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8253036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303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3601.pdf1402KbAdobe PDF279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