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505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51/144438 (79%)
造访人次 : 51275083      在线人数 : 8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054


    题名: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
    作者: 謝瑜君
    Hsieh, Yu Chun
    贡献者: 游清鑫
    謝瑜君
    Hsieh, Yu Chun
    关键词: 投票因素分析
    投票行為
    政黨輪替
    總統選舉
    日期: 2011
    上传时间: 2012-10-30 15:23:15 (UTC+8)
    摘要: 臺灣在2000年以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分別進行了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政黨輪替,這對長期由單一政黨執政的臺灣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選民透過手中的選票,除了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外,同時也可以透過選票檢驗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或團體的滿意程度,有鑒於投票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本文對於總統選舉的討論,能對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主要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透過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民調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卡方檢定並依不同年度候選人進行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的確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
    政黨認同迄今依然是穩定不易改變的變數。
    二、省籍、統獨等臺灣特有的議題,依然持續影響選民的抉擇,但在同時受到
    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兩者的影響力會有所不同。
    三、除了一般常提及的影響因素以外,特殊事件對於臺灣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
    有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分裂、319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等
    特殊事件,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但都會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
    四、本文藉由資料分析的協助,說明三次總統選舉的特性:2000年選舉時國民黨的
    分裂,造成政黨體系的重組;2004年選舉時兩黨的族群動員,強調族群問題的
    重要性;以及2008年選舉時執政黨施政表現不良導致政黨二次輪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Robert L. Miller等著,莊文忠譯,2006,《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臺北:五南。
    大紀元,2012年5月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9/n271260.htm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O年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臺灣社會學研究》2:1-45。
    王鼎銘,2007,〈成本效益、公民責任與政治參與:2004年公民投票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5(1):1-37。
    王鼎銘、蘇俊斌、黃紀、郭銘峰,2004,〈日本自民黨之選票穩定度研究:1993、 1996及2000 年眾議院選舉之定群追蹤分析〉。《選舉研究》11(2):81-109。
    包正豪,2009,〈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以1996、2000、2004、2008等四屆總統選舉為例〉。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田弘華、劉義周,2005,〈政黨合作與杜瓦傑法則:連宋配、國親合的賽局分析〉。《臺灣政治學刊》9(1):3-37。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石計生主編,2006,《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臺灣資料庫的應用》,臺北:辰皓國際。
    白瑋華,2005,《總統施政評價的影響因素探討-一個貫時性與橫斷性的共同資料分析》。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曉玉,2004,《我國獨立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二○○○年與二○○四年總統選舉之分析與比較》。臺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思因,1994,〈台灣地區選民政黨偏好的變遷:1989-1992〉。《選舉研究》1(1):39-52。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頁27-51。
    吳家蕎,2007,《我國女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世宏,2003,《總統施政表現對於國會選舉影響之初探:以二00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宏、吳重禮,2003,〈總統施政表現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與比較:以整體施政、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為例〉。《公共行政學報》,8:35-69。
    林聰吉、游清鑫,2009,〈政黨形象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1996-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林耀淞 2004,《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臺北:海峽學術。
    胡幼偉,1997,〈選舉新聞的第三者效果〉,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就(三) 政治參與選舉行為》,臺北:三民。
    胡佛、陳德禹、陳明通、林佳龍等,1990,〈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七十五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臺北市:中央選舉委員會。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臺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2(4):31-66。
    涂志堅、劉念夏,2001,〈陳水扁總統就職週年施政滿意度之評估〉。《國家政策論壇》1(3):1-16。
    張一彬,1998,《候選人評價與投票行為:臺灣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四明,2000,〈民意調查的科學基礎、政治功能與限制:以我國政府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2:1-40。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21-160。
    張佑宗、趙珮如,2006,〈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臺灣民主季刊》3(2):1-38。
    張茂桂,1992,〈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國家政策雙週刊》32:8-9。
    張茂桂,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年立委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0(1):7-40。
    盛治仁,2001,《臺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臺北:韋伯文化。
    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 以2001年臺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
    的決定因素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懋,〈施政表現與選民投票抉擇:以2004年及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09年5月22-23日。
    許俊湧,2005,《政見允諾的跳票與兌現-以陳水扁在兩千年大選時核四停建與客家的政見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明澤,2006,《「319槍擊案」對2004年總統選舉結果之影響研究》。臺南: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助,1998,《候選人形象研究: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陳水扁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主編,2009,《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
    陳義彥,2000,《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技整合研究》,計畫編號:NSC 892414H004021SS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傅明穎,1996,《北市候選人與投票決定—以民國83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盈隆,1996,〈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臺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研討會。
    游清鑫,2001,〈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兼論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收錄於徐永明、黃紀編,《政治分析的層次》。臺北:韋伯。頁219-249。
    游清鑫,2003,〈探索臺灣選民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以二000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17:93-120。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端,1996,〈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選舉研究》3(1):103-135。
    黃秀端,2004,《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 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信達,2006,《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瑜,2007,《臺灣地區政黨認同的性別差異》。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新聞,2012年5月8日,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3&i=TXT20120116160536A18
    楊婉瑩、林佩婷,2009,〈性別與選舉:我國總統大選之性別差距〉。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83–112。
    劉子立,2004,《省籍族群政治與投票:臺北市選民行為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昭卉,2010,《大型競選造勢活動研究:1996~2008四次總統選舉個案》。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嘉薇、鄭夙芬、陳陸輝,2009,〈2008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235–258。
    蔡佳泓,2000,〈美國政治事件及國內經濟之選舉效應:1920-1996美國總統選舉研究〉。《歐美研究》30(3):143-191。
    蔡宜寧,2010,《臺灣選民經濟投票行為之研究:以四次總統大選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夙芬、陳陸輝、劉嘉薇,〈2004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臺灣民主季刊》2(2):31-70。
    鄭棟榮,2004,《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演變研究–以第二~五屆的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蕭怡靖、游清鑫,2008,〈施政表現與投票抉擇的南北差異—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的探討〉。《臺灣民主季刊》5(2):1-25。
    蕭怡靖、黃紀,〈政治課責與投票抉擇:2009年雲林縣縣長及鄉鎮市長選舉之分析〉。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基層選舉與基層治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10月30日。
    聯合報,2011年5月19日,http://www.udn.com/2011/5/19/NEWS/NATIONAL/NATS1/6345764.shtml

    聯合新聞網,2012年7月11,http://mag.udn.com/mag/vote2007-08/storypage.jsp?f_MAIN_ID=357&f_SUB_ID=3350&f_ART_ID=66373
    謝雲嬌,1995,《臺灣選民的投票參與—民國75、78、81年三次立委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鈺珒,2003,《2000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抉擇分析:候選人評價之影響》。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mond, G. and S.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sher, Herbert B. . 1988. Presidential Electious and American Politics: Vote, Candidates and Campaigns Since 1952.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elson, B. R. , Lazarsfeld, P. F. , & W. N. McPhee. 1954. Voting.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1. “The Structure of Approval: Constraints Within and Cross Presidences”Journal of Politics 53: 993-1017.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2. Follow The Leader: Opinion Poll and the Modern Presidents. New York: BasicBooks.
    Brody, R.A. 1991. Assessing the President: the Media, Elite Opinion, and Public Support. Stanford. CA: Prentice Hall.
    Campbell,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 Voter Decid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6. Elections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York: Wiley.
    Crespi, Irving. 1980. “The Cas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In Albert H. Cantril.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Washington D.C: Seven Locks Press: 28-45.
    Downs Anthony .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5(2): 135-150.
    Edwards, Georges. 1983. The Public Presidency. New York:St. Martin’s.
    Eisentein, Maurice M and Marie A Witting. 2000. “Time and Life Cycle of Presidential Approval: A Research Not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7: 27-42.
    Erikson, Robert S.et al.2002. The Macro Polit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en, David G and James M. Poterba. 1980. “The Price of Popularity: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Reexamined.”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 696-714.
    Kelley, Stanly Jr., and Thad W. Mirer. 1974. “The Simple Act of Vot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572-591.
    Kenski, Henry C. 1977. “The Impact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n Presidential Popularity.”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3: 705-731.
    Kernell, Samuel. 1978 . “Explaining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2: 506-522.
    Kernell, Samuel. 1986. Going Public: New Strategies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Washington, D. C.: CQ Press.
    Kinder, Donald R. 1986. “Presidential Character Revisited.”In Political Cognition. edited by Richard R. Lau and David O. Sears. Hillsdale, N.J.: Erlbaum. Pp. 233-256.
    MacKuen, M. B. 1983. “Political Drama,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7: 165-192.
    Markus, G. B. and P. E. Converse. 1979. “A Dynamic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Electoral Cho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3: 1055-1070.
    Merriam, Charles Edward, and Gosnell, Harold Foote. 1924. Non-Voting, Caus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Arther, Martin P. Wattenberg, and Oksana Malanchuk. 1986. “Schematic Assessments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 521-540.
    Mueller, John E. 1970.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from Truman to Johns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 18-34.
    Norpoth, Helmut. 1984. “Economics, Politics, and the Cycl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Political Behavior 6: 253-271.
    Ostrom, Charles Jr. and Dennis M. Simon. 1985.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A Dynamics Model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9:
    334-358.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1967.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p. 266-267.
    Skorownek, Stephen. 1998. 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 Leadership from John Adams to Bill Clinton.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Stimson, J. A. 1976. “Public Support for American Presidents: A Cycle Model.”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1-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7261006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100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0601.pdf7724KbAdobe PDF2443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