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9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72886      線上人數 : 9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86


    題名: 紀錄片:看天花板的人
    Documentary:The ALS:The Choice
    作者: 陳明輝
    Chen, Ming Hui
    貢獻者: 陳清河
    陳明輝
    Chen, Ming Hui
    關鍵詞: 紀錄片
    生命教育
    漸凍人
    ALS
    氣切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2-10-30 14:33:56 (UTC+8)
    摘要: 「如果說人生是一列火車,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張沒有標明終點站的車票,那麼沿路的每個站名對我們而言,都不重要,但是當終點站名出現時,你要怎麼面對下一站 。」

    人生列車上,有你有我。只是我們都不知道彼此的終點站。有些人的終點來得很突然,有些人卻老早就知道自己即將在不遠的下一站下車。漸凍人就是如此。
    每個漸凍人都有一條專屬於自己的病歷曲線,雖然每條線長相不同,但在曲線長尾都會面對同一件事-氣切。不願氣切的漸凍人可能隨時面臨列車靠站,被生命列車長趕下車的命運。即使願意氣切,許多漸凍人仍面臨下一站到站的威脅。

    「看天花板的人」是三個忙碌漸凍人的故事。為何說他們忙碌?因為他們深怕沒有明天,因為他們害怕深夜的一口痰就把他們噎死。於是他們過得比誰都忙碌。
    當社會上不時傳來貧瘠過活、甚至輕易了斷生命的新聞時,有一群隨時會被趕下生命列車的漸凍人,卻豐富每天的生命。當太陽照例從東邊升起時,他們嘴邊總是泛著笑意,「我又賺到一天了。」

    但是病歷總會有走到曲線長尾的一天,面對呼吸中止的威脅,到底要不要氣切,要不要成為「看天花板的人」,這樣的抉擇,卻比度過漫漫長夜還要令人煎熬。


    關鍵詞:紀錄片、生命教育、漸凍人、ALS、氣切
    參考文獻: 1. 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原書Richard Meran Barsam. [1992].Non-ficti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
    2. 王慰慈(2002)。〈台灣紀錄片的類型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
    究基礎〉。《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論》論文集。
    3.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2007b)。運動神經元疾病臺灣地區流行病學調查。內政部96年度補助計畫,未出版。
    4. 王佩辰、林綺雲、蔡篤堅(2008年4月)。飛躍漸凍生命--運動神經元罕見疾病患者的口述生命史。曾煥棠(主持人),學校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之交會。2008年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5. 王珮辰(2010)。《從漸凍病友的口述歷史 看見台灣罕見疾病支持社群之形成》。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所碩士論文。
    6.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李道明(編),《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頁285-2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
    7. 李惠仁(2009)。《睜開左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作品創作報告。
    8.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2005)。(縱深時間與沈默皺摺),《安寧療護》,第10卷,第1期,54-64。
    9. 阮明淑、張哲瑋(2008)。《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之隱性知識研究─以製片流程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10. 高克培(2002)。期待建設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的烏托邦。載於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主編),「集愛」漸凍人協會成立五週年紀念特刊(p.11)。台北: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
    11. 查立譯(2003)。《康丁斯基文論與作品集.論藝術的精神》。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
    12.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育期刊》,12(3):1-26。
    13. 袁鵬偉(2008年9月9日a)。果語。一個漸凍人的心情故事。2009年12
    月15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OdWCd4OCFRnliKm9XIuEXcFFJgTW/article?mid=137。
    14. 陳梅影(2005)。罕見疾病兒童家庭壓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5. 陳立言(2005)。《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0日,取自www.kyu.edu.tw/93/epaperv7/066.pdf。
    16.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育期刊》,12(3):1-26。
    17.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Robert Stam.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8. 殷心蓓(2009年6月)。ALS之復健治療。蔡清標(主持人),漸凍人醫療概況與新知。2009見動久久621全球漸凍人日系列活動暨漸凍人見動支持專題研討會,台北。
    19. 蔡清標(2002b)。了解運動神經元疾病。載於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主編),「集愛」漸凍人協會成立五週年紀念特刊(pp.92-93)。台北: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
    20. 蔣勳(1997)。《島嶼獨白》,台北:聯合文學。
    21. 盧非易(1999)。〈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政大傳播研究簡訊》12期,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22. Antonietta Vitale & Angela Genge .(2007).Codman Award 2006: The experience of hope in ALS patients. AXON, 28(2).
    23. Nichols, Bill (2001). Int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4. Nichols, Bill. (1991). 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5. Nichols, Bill. (1983). “The Voice of Documentary. Film Quarterly. 36.3:17-30.
    26. Winston, B. (1995). Claiming the real: the Griersonian documentary and its
    legitimation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8941013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4101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301.pdf1588KbAdobe PDF2135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