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70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64937      Online Users : 9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08


    Title: 新移民家庭親子關係之研究--以伊甸新北市板橋區親子共讀團體為例
    The research of new immigrant fami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ake eden parent-child reading group in Bancia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Authors: 洪若耘
    Hung, Jo Yun
    Contributors: 謝美娥
    洪若耘
    Hung, Jo Yun
    Keywords: 新移民家庭
    親子關係
    親子共讀團體
    new immigrant fami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rent-child reading group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1:32:4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目的係為探討新移民母親參與親子共讀團體後,其在自我認同、親子關係,以及對家庭關係上之變化。本研究採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方法。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方式;量化研究以前-後測之親子共讀問卷瞭解新移民母親在分數上的變化。九位受訪者以立意和滾雪球抽樣取得。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在「原生家庭對新移民女性在教養子女的影響」方面:新移民女性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並非為全職家務工作者,且新移民女性與台灣先生、夫家和原生娘家的相處情形,會受到原生家庭中母親與父親及上一代公婆、娘家的互動模式影響;在「自我認同的轉變」方面:新移民女性渴望得到來自夫家或社會的認同,因此,她們對於養育或管教子女的自我要求極為嚴苛,孩子的成就代表她們人生的成功。並用真誠信任且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團體中的領導者、協同領導者和其他團體成員時,其越能得到較多的社會支持與正向感受;在「提昇親子關係」方面,從質化與量化加以說明:質化方面:當新移民親子溝通和互動關係變好,在教養上就會順利許多。量化方面:研究採個人之自我分數對照方式,深入瞭解每位受訪者的改變。在「家庭關係和諧」方面:先生非常支持太太上課學習,並願意建立有效夫妻溝通模式,此也影響新移民女性跟夫家和娘家的互動關係。
    最後,針對新移民女性及家庭的需求對實務工作、服務體系及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未來實務工作、政策制定以及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self-recogni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after new immigrant mothers join in the parent-child reading group.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deep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is assisted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 pre- and post- test parent-child reading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score changing of new immigrant mothers. 9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udgment and snowball sampling.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n the aspect of “the influence of original family on the new immigrant female when raising child”: new immigrant female is the main care taker of the child, not full time house chores doer. Also,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new immigrant female with their husband, in-laws, and original family is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ir parents from the original family and the in-laws and the original family of last generation. In the aspect of “the changing of self-recognition”: new immigrant female long for recognition from the husband’s family or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y are hard on themselves in raising or disciplining the chil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hild is their life success. When they face the leader, the co-leader, and other group members with sincere, trust, and open attitude, they can have more positive social support and feeling. We explain the aspect of “increas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qualitatively, w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ent and child of the new immigrant is better, the raising and teaching will be smoother. In quantitatively, the research contrast personal scores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changing of each respondent. In the aspect of “family harmony”: the husband supports the wife to learn and is willing to build effectively couple communication model, which has also influenc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new immigrant female with the in-laws and the original family.
    Finally, we propose related suggestions on the need of the new immigrant female and the family in the aspects of practical works, service system, and future research as the reference for future practical work, policy stipulation, and research.
    Reference: 一、中文參考書目: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內政部(2008)。《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內政部移民署(2011)。《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內政部網頁〈http://www.immigration.gov.tw〉。
    內政部統計通報(2010)。《離婚者按結婚年數統計》。內政部網頁〈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孔員(2006)。《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方秋雅譯,Beverly Otto原著(2008)。《嬰幼兒的讀寫發展》。臺北:華騰。
    方隆彰(1999)。〈思考的引擎--讀書會的善問工夫〉,《社教資料雜誌》,第251期,頁3-6。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五南。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頁99-127。
    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影響》。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清(2010)。〈新移民家庭之親職教育〉。載於鍾鳳嬌(主編),《新移民家庭幅與實踐》,頁199-215。臺北:巨流。
    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適應關係之研究〉,《教育文粹》,第20期第2卷,頁230-247。
    王雅芬(2004)。《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臺北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王嘉龍(2001)。〈家庭親子閱讀活動之探討〉,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兒童及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圖書館學會。
    王碧霜、黃淑玲(2009)。〈新移民女性的敘事文本及其教育意涵〉,《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2期第2卷,頁59-75。
    王震武、林文瑛(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期,頁2-92。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第3期第1卷,頁3-36。
    田閔如(2005)。《在臺大陸女性配偶生活適應與第二代子女教養狀況之探討─以臺東縣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照(2009)。〈發展多元文化社會資本因應移民婦女貧窮問題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27期,頁42-54。
    吳宗曄(2006)。《雲林縣本籍與東南亞外籍配偶之國小高年級子女親子關係對其生活適應之影響》。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吳幸玲(2001)。〈親子共讀策略之三:幼兒閱讀〉。國語文教學及研究中心(主辦),《親子共讀種籽帶領人培訓課程研習教材》,頁76-79。臺北,國立師範學院。
    吳明玨(2000)。〈教育部推展學習型家庭之規劃〉,《成人教育》,第55期,頁36-44。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2)。《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玲(2001)。〈新移民家庭親子共讀輔導策略~分享篇〉,《幼教資訊》,第205期,頁15-24。
    呂念慈(2007)。《六位東南亞籍新移民母親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宛玲(2008)。《自我認同、角色認同、組織認同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臻(2007)。《彰化縣幼稚園外籍配偶家庭需求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譯,Catherine Marshall & Gretchen B. Rossman(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五南。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作「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發表於「2003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英蘭(2005)。《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價值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高高屏地區為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家源(2003)。《合作、競爭與衝突:潭南的災後重建與社會關係》。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琪(2004)。《幼稚園親子共讀圖畫書研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101-109。
    李澎蓉(2007)。《已婚婦女知覺原生家庭父母教養態度與母職角色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鴻瑛(2006)。《外籍配偶國小子女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杜淑霞(2005)。〈女人疼惜女人〉,載於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126-133。臺北,左岸。
    谷瑞勉譯,L.Dixon-Krauss原著(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心理。
    林于勛(2009)。《國小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新》。臺北:心理
    林安全(2003)。《讀寫萌發親職訓練方案成效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2001)。〈要鼓勵, 還要努力!〉,載於林芝(主編),《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頁23-31。臺北:幼獅。
    林幸君(2009)。〈新移民子女的親子共讀〉,載於張芳全(主編),《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頁195-214。臺北:心理。
    林姿君(2006)。《嬰幼兒家長實施親子共讀之調查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朝陽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美琴(2002)。〈讀書會的長期發展與永續經營〉,《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17期第4卷,頁1-7。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策嵌陷行為的影響:個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臺灣管理學刊》,第6期第1卷,頁157-180。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第151期,頁3132-3134。
    林敏宜(2002)。《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淑華(2009)。《大陸籍新移民母親之親子關係與其子女自我概念之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惠雅(1994)。〈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 82-0301-H031-020-N1。
    林萬億(1997)。《團體工作》。臺北:三民。
    林維勤(2009)。《新移民女性對其學齡前幼兒的教養經驗--以親子共讀讀書會參與者為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燕宗(2005)。《田中地區外籍配偶家庭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邱秀霞(2003)。〈探討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之關係〉,《大專體育》,第64期,頁33-39。
    邱珍琬(2005)。《親職教育》。臺北:五南。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第141期,頁108-117。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第164期,頁92-103。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增訂一版)。臺北:巨流。
    邱瓊蓁(2003)。《親子共讀圖畫書歷程之互動與詮釋--以岩村和朗之「十四隻老鼠」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瑞芝(2000)。〈親子共讀圖畫書之歷程:三歲與五歲組的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1期,頁193-208。
    社論(2008)。〈品格教育的兩大支柱〉,人間福報,9月18日。
    姚舒淳(2009)。《外籍配偶離婚後在臺之生活適應》。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
    姜涵淋(2006)。《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臺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第4期第1卷,頁91-112。
    柳雅梅(2002)。〈親師運用閱讀協助單親孩子〉,《國教天地》,第147期,頁80-84。
    洪巧(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信德、陳美惠(2006)。〈東南亞新移民母親親職教育方案之規劃與實施成效〉,《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下冊),頁95-134。臺北: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洪福財(1998)。〈變遷中的幼兒教育〉,《國民教育》,第38期第3卷,頁63-75。
    洪麗香(2009)。《新移民女性親職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幼稚園閩南語教學為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紀玉臨(2009)。〈臺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第38期,頁67-113。
    胡幼慧(1996)。〈第八章: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臺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第七章: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胡美智、段慧瑩(2003)。〈親子共讀樂趣多〉,《幼教簡訊》,第12期,頁4-5。
    范滿妹(2003﹚。〈家庭幸福寶典之一:親子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58期,頁10-12。
    倪佳華(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之福利服務需求與使用情形之探討-以伊甸基金會之高雄縣外籍配偶0~6歲子女生活狀況調查資料檔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慧、蔡雅玉(1999)。〈全球化下的臺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臺北:臺大社會學系。
    夏曉鵑(1997a)。〈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2期,頁72-83。
    夏曉鵑(1997b)。〈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第4期,頁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第39期,頁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第29期,頁257-304。
    徐如美(2005)。《外籍母親親職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百儀(2002)。《國中生父母採取忽視型管教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徐庭蘭(2004)。〈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學習之成效〉,《醫護科技學刊》,第6期第4卷,頁349-369。
    翁毓秀(2006)。〈為外籍配偶建構社會包容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頁61-67。
    袁美敏(2001)。〈親子一起來閱讀-讓公共圖書館成為親子共讀的補給站〉,《書苑季刊》第50期,頁1-9。
    馬南欣(2010)。《跨國婚姻下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與社會支持系統之研究:以基隆市東信國小學童母親為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7-576。臺北:學富。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
    張芳全(2009)。〈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載於張芳全(主編),《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學習》,頁1-20。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2)。《青年的認同與迷失》。臺北:東華。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齊(2006)。《愛、分享與堅持- 新移民女性參與親子共讀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素真(2008)。《臺北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張康樂譯,Rudolph Schaffer(1994)。《母親角色─成為孩子的守護神》。臺北:遠流。
    張翊群(2004)。《跨國婚姻臺灣媳婦社會權與福利需求之探討-以越南籍配偶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超聖、李復興(2005)。〈臺灣民眾對外籍配偶之刻板印象研究〉。《2005年臺灣社會學年會暨研討會》。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臺灣姊妹會」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萍(2004)。《國小五年級兒童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蕊苓(1999)。〈兒童學習動機內化歷程中的影響因素探討〉,《花蓮師院學報》,第9期,頁35-60。
    張瀞文(2002)。《親子共讀魔法DIY》。臺北:匡邦。
    張瀞文(2003)。〈從觀點轉化理論, 談「親子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2期,頁26-30。
    教育部(2001)。《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教育部網址:〈http://www.djes.ilc.edu.tw/reading-hope/libA01.htm〉。
    梁雙蓮(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2001)。〈親子共讀樂無窮-帶領孩子進入閱讀與寫作的天地〉,《師友月刊》,第404期,頁78-80。
    莊慧婷(2009)。《社會關係對幼兒同理關懷行為之影響》。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許家驊(2005)。〈鷹架個體數學解題與遷移學習潛能延展性之動態評量研究〉,《教育心理學報》,第36期第4卷,頁311-334 。
    郭宜瑾(2007)。《雙親教養態度對新移民子女行為問題影響之研究》。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9)。〈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3期,頁15-27。
    陳介英(2006)。〈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7-128。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陳光安(2009)。《澎胡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系之研究:以新移民與本國籍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宇杉(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教學信念、社會支持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志成(2005)。〈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8期。
    陳宜亨(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冠蓉(2006)。《越籍新移民女性自我認同形塑歷程之質性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伶(2005)。〈在親子共讀中享受兒童文學的樂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78期,頁4-6。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蓁(2007)。《跨文化中教養之經驗與調適歷程--一位印尼籍配偶的敘說研究》。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英梅(2001)。〈為有源頭活水來-親子共讀樂〉,《社教資料雜誌》,第271期,頁1-4。
    陳啟瑄(2008)。《無國界的學習─高雄市國小中高年級外籍配偶子女之親子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雯(2003)。《親子共讀團體輔導對健康家庭、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碩士論文。
    陳雅琴(2003)。《「溝通分析親職團體」對國小母親親子溝通及管教方式之成效》。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玉(2005)。《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系、父母管教態度與其異性交友態度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陳慧玲(2008)。《新移民家庭教養態度與親子關係之探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慧穎(2009)。《越籍新移民女性來臺後自我認同發展對識字學習影響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
    陳麗華(2007)。《跨國婚姻家庭子女教養方式與親子溝通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小琳(1987)。《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昭旭﹙2001﹚。〈為孩子的閱讀把關〉,載於林芝(主編),《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頁97-106。臺北:幼獅。
    曾美嘉(2005)。《跨國婚姻家庭父親角色及子女教養經驗之探究》。朝陽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曾瑞真(2000)。〈幼年的母女關係與母職模式〉,《應用心理研究》,第7期,頁34-38。
    游美貴(2009)。《大陸及外籍配偶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委託研究報告。
    游嘉惠(2001)。〈讓孩子自主閱讀〉,《國語日報》,第9期。
    程蘊嘉(2005)。〈激發孩子創造力-親子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76期,頁11-16。
    黃弘彰(2007)。《國小外籍配偶子女之社會支持、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夏城(2005)。〈導師輔導知能研習演講稿〉,《輔導通訊》,第36期。
    黃珮貞(2007)。《運用兒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敏秀(2002)。《學前一般兒童與發展遲緩兒童閱讀行為及其家庭閱讀環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第8期,頁135-169。
    黃敬雅(2009)。《母親與兩歲幼兒圖畫書共讀互動與經驗之探討》。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詩杏(2006)。《以無字圖畫書為橋樑-教導外籍配偶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甸基金會(2009)。《新移民服務成果報告》。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頁1-28。
    伊甸基金會(2010)。《新移民家庭成長中心服務成果報告書》。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頁1-28。
    楊正誠(2002)。《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艾俐(2005)。〈少子海嘯─娃娃不見了〉,《天下雜誌》,第334期,頁118-139。
    楊孟麗、謝水南譯,Fraenkel, R. J., & Wallen, N. E.(2005),《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心理。
    楊美雪(2000)。〈繪本童書的性別角色訊息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第51期,頁30-36。
    楊詠梅(2003)。〈外籍新娘的優生保健與健康〉,《回饋會訊》,第69期。
    楊雅斐(2003)。〈幼兒出生序、母親教養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研究〉,《慈濟護理雜誌》,第2期,頁42-52。
    楊慧真(2005)。《越南籍女性配偶家庭親子互動經驗之研究》。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騏嘉(2007)。《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永靜(2000)。〈親子共讀的觀念與作法〉,《成人教育》,第58期,頁46-51。
    廖雪如(2007)。《臺北市新移民會館對新移民社會網絡及生活適應之影響》。世新大學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熊辛蘭(2006)。《外籍配偶親職教育需求與家庭支持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淑華(2000)。《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親子「悅」讀》。網頁〈http://www.gges.tp.edu.tw/jiaowu/A5.htm〉。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泰一(2005)。《金門地區受保護管束少年家庭之親子關係與情緒調適策略研究》。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榮哲(2004)。《女警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漢玲(2003)。《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瑩(1992)。〈親職教育從親子共讀起步-共讀【雪人】圖畫故事書〉,《幼兒教育年刊》,第5期,頁93-108。
    潘玉鳳(2003)。《親子關係團體之父母教養與互動歷程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文輝(2010)。《社會學》。臺北:巨流。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1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第三版)。臺北:心理。
    蔡玲雪(2005)。《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臺南市為例》。臺南大學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蔡雅琪(2005)。《親子共讀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注意力行為成效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鄧蔭萍(2007)。〈探討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教養經驗與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第6期,頁7-23。
    鄭予靜(2004)。《臺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臺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鄭怡如、陳律睿、王俊如(2009)。〈社會關係、資源投入與進入模式之研究〉,發表於「2009年海峽兩岸創新與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暨2009管理創新與科技整合」學術研討會。新竹:元培科技大學。
    鄭喜文(2005)。《獨居老人休閒活動與社會關係對其心理狀況影響之研究---以宜蘭縣列冊獨居老人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雅(2010)。《繪本教學融入新移民女性親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瑞隆譯,Bogdan, R. C., & Biklen, S. K.(1998)。〈實地研究〉,載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蘇偉、湯惠珠(1998)。《父母成長DIY》。臺北:師大書苑。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配偶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彥君(2008)。《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與父母親子溝通「性」相關主題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晚報(2005)。《都會親子認知有落差 6成小孩:父母難溝通 6成5媽媽:溝通沒問題》。網頁〈http://udndata.com/ndapp/Story2007〉。
    聯合報(2005)。《兒盟愛調:四成小孩心事不告訴媽媽,八成受訪者給媽媽85分,三成認為母子像「鄧不利多與哈利波特」》。網頁〈http://udndata.com/ndapp/Story2007〉。
    聯合報(2010)。《心事誰人知:臺灣兒童快樂嗎? 僅77分》。網頁〈http://udndata.com/ndapp/Story2007〉。
    謝筑虹、黃永寬(2007)。〈家長參與親子休閒運動對幼兒運動行為影響之初探〉,《幼兒運動遊戲年刊》,第2期,頁41-45。
    謝毓雯(1997)。《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鳳嬌(2009)。〈遊走於東南亞文化-大學生多元文化觀的詮釋與改變〉,《教育與社會研究》,第18期,頁33-70。
    簡孟嫻 (2004)。《大陸女性配偶在臺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中縣市、彰化縣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藍佩嘉(2004)。〈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雇傭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臺灣社會學》,第8期,頁43-97。
    藍逸梅(2001)。〈概念分析-親子依附〉,《榮總護理》,第18期第2卷,頁125-131。
    顏朱吟(2009)。〈臺灣社會跨國婚姻女性之歷史映照:「流離尋岸」的另一面鏡子〉,《高雄師大學報》,第27期,頁67-82。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秀容(2003)。《臺北縣市幼兒母親伴讀狀況及對圖畫書需求之需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東大。
    蘇信如(2009)。〈愛在孩子人生起步時-臺北市文山托兒所新移民與弱勢家庭兒童親子服務經驗談〉,「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2009年年會暨研討會」弱勢幼兒的啟蒙教育論文集,頁18-40。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
    鐘鳳嬌(2010)。《新移民家庭:服務與實踐》。臺北:巨流。
    鐘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刊》,第23期,頁231-258。
    蘭美幸(2006)。《外籍配偶的親子共讀在親職教育上之應用-以繪本為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參考書目:
    Adams, G. R. and Marshall, S. (1996). “A Develop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in-Context,” Joural of Adolescence, 19 (5): 429-442.
    Adrian, J.E, Clemente, R.A, Villanueva, L., & Rieffe, C. (2005). Parent-child picture-book reading,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32(3): 673-686.
    Baker, J. K., &Crnic, K. A. (2005). The relation between mothers` reports of family-of-origin expressiveness and their emotion-related parenting.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5(4): 333-346.
    Baker, L., Mackler, K., Sonnenschein, S., & Serpell, R. (2001). Parent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first-grade children during storybook reading and relations with subsequent Home reading activity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9(5): 415-438.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arlow, J.& Brown, S. (2001).Understanding parenting programmes:parents’ views. Primary Health C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 117-130.
    Bergin, C. (2001).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beginning reading. 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33(4): 681-706.
    Birch, D.A. (1998). “Identifying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8(4): 159-161.
    Brian, G.S.,Dave, A.K., & Karen, A.E. (2004). Parent Reading Behaviors andCommunication Outcomes in Girls With Rett Syndrom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70(2): 145-166.
    Burke, P. J. and Reitzes, D. C. (1981). “The Link between Identity and Role Performa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4(2): 83-92.
    Bus, A.G. (2003). Social-emotional requisites for learning to read. In A. van Kleeck, S.A. Stahl, & E.B. Bauer (Eds.), On reading books to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s, pp.3–15. Mahwah, NJ: Erlbaum.
    Chickering, A.W. and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rnic, K. A. & Booth, C. L. (1991). Mothers’ and fathers’ perceptions of daily hassles of parenting across early child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4): 1042-1050.
    Crowe, L. K. (2000). Reading behaviors of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during repeated storybook read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 Program, 33: 503-524.
    Crowe, L. K., Norris, J. A., & Hoffman, P. R. (2004). Training caregiver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ve particip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during storybook read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 37: 177-196.
    Danielewicz, J.(2001). Teaching Selves: Identity, Pedag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eforge , R. T. (2002). Examining shared values, attitudes and beliefs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of families.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Guelph, Canada.
    Diehl, D.C. (2000). Emergent literacy and parent-child reading in Head Start families: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ultigene- rational reading program.(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9953681)
    Duncan, S. F., & Goddard, H. W. (2005). Family life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outreach. Newbury Park, CA: Sage.
    Fisch, Schulman & Akerman . (2002). Reading between the pixel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while Reading Online Storybooks.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 13(4): 435-451.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Sussman, M. B. & Steinmetz, S. K. (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97-418. New York:Plenum.
    Guofang, W. (2000). Reding aloud to childre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Reading Improvement, 37: 148-160.
    Haas, M., & Haas, L. J. (2000). Read it Aloud! A Parent’s Guide to Sharing Books with Young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38526)
    Hartup, W. W. (1989).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2): 120-126.
    Hattar-Pollara & Meleis (1995). The Stress of immigration and the daily lived experiences of Jordanian immigration woma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7(5): 521-539
    Hoffman, L. (1981). Foundations of Family Therap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ystems Change. New York: Basic Books.
    Justice, L. M., & Kaderavek, J. N. (2003). Topic control during shared storybook reading: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s. Topic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Karrass, J., VanDeventer, M.C. & Braungart-Rieker, J.M. (2003). Predictors of shared parent–child book reading in infanc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7: 134–146.
    Kitano, K. K., & Chinn, P. C. (1986). Exceptional Asian children and youth. Reston, VA: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ED 276178.
    Koeske, G. F., & Koeske, R. D. (1990).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parental stress. 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 60(3): 440-451.
    Kuczynski, L. (2003). Handbook of dynamic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andis, K. R., Umberson D., and House J.S. (1988).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 293-318.
    Lewis, H. L. (2003). “Differences in Ego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cross Age, Ethnicity, and Gender,” Id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3(2): 159-190.
    Lincroft, Y., & Bettencourt, B. (2010). The Impact of ASFA on Immigrant Children in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 Child Law Practice, 29(2): 17-26.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nner, J. K., Gaillot, M. T. (2007). Altruism and egoism: pro-social motivations for helping depend on relationship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7(2): 347-358.
    Marcia, J. E. (1998). “Common Processes Underlying Ego Identity, Cognitive/Mor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tion,” In Lapsley, D. K. and Power, F. C., Self, Ego, and Ident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pp. 211-225.
    McDavid, J. C., Hawthorn, L.R.L. (2006), Program Evaluation &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
    Introduction to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cquaid, N. E., Bibok, M. B., & Carpendale, J. I. M. (2009). Relation between maternal contingent responsiveness and infant social expectations. Infancy, 14(3): 390-401.
    Mezirow, J. (1998). On critical reflec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3): 185-197.
    Morrow, L. (1997).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 Helping children read and write. (3r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Neuman, S. and Dickinson, D. K. (2002). Handbook of early literacy research. NY: The Guilford Press.
    Newcomer, K. E., Hatry, H. P. & Wholey, J. S. (2004). Meeting the need for practical evaluation approaches: An introduction. In J. S. Wholey, H. P. Hatry, & K. E. Newcomer (Eds.), Handbook of practical program evaluation (2nd ed., pp. xxxiii-xliv).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ellegrini, A. D., Perlmutter, J. C., Galda, L., & Brody, G. H. (2001). Parents’ book-reading habits with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3): 332-340.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Piedra, L. M., & Engstrom, D. W. (2009). Segmented assimilation theory and the Life Mode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Social Work, 54(3): 270-277.
    Pinsof, W. M. (1992). Toward a scientific paradigm for family psychology: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 432-447.
    Powell, L. H., & Cassidy, D. (2007). Family life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Robbins, S. P. (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th ed, NJ:Prentice-Hall.
    Royse, D., Thyer, B. A., & Padgett, D. K. (2006). Program evaluationn: An introduction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Schopler, J. H. & Galinsky M. J. (1995). Group practice overview.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 ), pp. 1129-1139. Silver Spring,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heu, Y. H. (2007), ‘Full Responsibility with Partial Citizenship: Immigrant Wives in Taiwan’.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41(2): 179-196.
    Spaulding, T. D. (2008). Program evaluation in practice: core concepts and example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tavans, A. &Goldenberg, G. (2008). Parent-child-adult storytelling. Narrative Inquiry, 18: 230-257.
    Stryker, S. and Burke, P. J. (2000).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4): 284-297.
    Telleen, S., Herzog, A., & Kilbane, T. L. (1989). Impact of a family support program on mothers’ social support and parenting stress. 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 59(3): 410-419.
    Trelease, J. (1989). The new read aloud handbook.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Tzuriel, D. (2001). Dynamic assessment of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r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and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ynne, E. A., & Ryan, K. (1997). Reclaiming our schools: Teaching character, academics, and discipline.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8264002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4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Work]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0201.pdf4027KbAdobe PDF218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