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4/144300 (79%)
Visitors : 51113035      Online Users : 9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461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616


    Title: 論唐宋時期詞體婉約本色的建構
    Authors: 林怡劭
    Contributors: 廖棟樑
    林怡劭
    Keywords: 婉約
    本色
    隱典律
    以人為詞
    詞法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1:25:35 (UTC+8)
    Abstract:   「詞以婉約為本色」是詞學界長久以來的普遍共識,其以本色論為基礎,開展出的議題包括對審美特性的深掘,如王國維「境界說」或葉嘉瑩先生「雙重意蘊說」等等,以及「以詩為詞」和「別是一家」的辨體之爭等等;另外又與風格論相關,如婉約/豪放之爭等等。然而,不論是審美特性或風格,此二部份如何統合形成「詞以婉約為本色」這樣的觀念,卻是少見有一圓滿的探討、詮釋,此實由於婉約一方面被視為單純的風格而遭到窄化,另一方面對本色的發展又沒有回到歷史的動態脈絡下觀察所致。

      基此,本文採取文體論與觀念史的角度重新探討此一後設的命題,第一章先探討本色術語在文體論範疇運用之深義,認為其應指向文體本質,為一具有規範、區別性的主特徵;接著從觀念史的方法入手,考究「婉約」之所以能承擔詞體本色,是由最初的陰性風格定調,經過雅化而達至抒情詩化的美典高度,此為觀念興起的前階段,在這個階段,不僅要以追源溯流之法探究陰性風格定調之因,還要觀察《花間集》到南唐、宋初詞之間的細部差異;接著,蘇軾「以人為詞」的作法打破主流而引起本色的思索,為觀念興起的磨合階段,在這個階段批評家們確立了聲律為詞體基礎,並開始在作者個性本色與詞體主流間尋求調和,而周邦彥的創作在聲律、詩化及雅化三方面皆給了著重辨體的詞學家們一個很好的典範,遭後代推為婉約之宗,婉約於是在周邦彥「合」與「新」的創作態度下提升了更為豐富的內涵,而能真正碰觸到本色的高度;到了南宋為觀念興起的確立階段,此時因時代變革,作者個性本色有足夠的本錢張揚,是以產生辛棄疾那般破體為詞的作法,但同時,部分流於叫囂的辛派末流卻也引起著重辨體的詞學家的不滿,恰逢姜夔出,同樣採取了「合」與「新」的創作態度,以與周邦彥不同的路數寫出了具有自我風格又能巧妙地包容於婉約之下的創作,成為宋末為人標舉的本色第二典範,婉約本色的建構至此終告穩固。

      如上所說,婉約本色其實經歷了唐末到宋末三個階段方建構完成,在作家的作品表現與批評家的評論中可以看出它們共同塑造文體本色的痕跡,是以本文站在以文體論為橫軸,觀念史為縱軸的研究方法上,以對本色影響較深遠的代表作家作品為主,再輔以批評家的評論,並借助現代相對具邏輯性的後設分析,分析此一歷史動態發展進程,期望能在大家「習以為常」的觀念之下開展出更深入的內涵。
    Reference: 壹、古典文獻

    1. 【周】莊周著;陳鼓應註:《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
    2.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3.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2003年。
    4. 【晉】葛洪著;陳飛龍註譯:《抱朴子外篇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02年。
    5. 【劉宋】劉義慶著;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6. 【齊】蕭子顯:《南齊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59冊,史部一七正史類。
    7.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8. 【唐】姚思廉:《梁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60冊,史部一八正史類。
    9. 【唐】魏徵等:《隋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64冊,史部二二正史類。
    10.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1. 【唐】劉肅著;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2. 【唐】李肇:《新校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13. 【唐】崔令欽:《教坊記》,臺北:世界書局。
    14.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15. 【唐】杜牧著;何錫光校注:《樊川文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16. 【唐】孫棨:《北里誌》,臺北:世界書局。
    17. 【唐】司空圖著;陳國球導讀:《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18. 【後唐】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9.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68、271冊,史部二六、二九正史類。
    20. 【南唐】馮延巳著;黃進德輯評:《馮延巳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
    21. 【宋】宋祁等:《新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76冊,史部三四正史類。
    22. 【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78冊,史部三六正史類。
    23. 【宋】張唐英著;王文才、王炎校箋:《蜀檮杌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24. 【宋】晏殊著;劉揚忠輯評:《晏殊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25. 【宋】歐陽修著;邱少華輯評:《歐陽修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26. 【宋】歐陽修著;李之亮箋注:《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27. 【宋】吳處厚著;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8. 【宋】晏幾道著;王雙啟輯評:《晏幾道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29. 【宋】蘇軾著;朱靖華等輯評:《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30.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31. 【宋】黃庭堅著;劉琳等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32.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3. 【宋】阮閱:《詩話總龜》,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34. 【宋】周邦彥著;王強輯評:《周邦彥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
    35.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宋】左圭輯:《百川學海》第二冊,臺北:正光書局,1971年。
    36.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
    37. 【宋】朱熹著;【日】荒木見悟、岡田武彥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大化書局,1985年。
    38. 【宋】辛棄疾著;朱德才等輯評:《辛棄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
    39. 【宋】葉適:《葉適集》,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40. 【宋】姜夔著;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1. 【宋】姜夔著;孫玄常箋注:《姜白石詩集箋注》,山西:新華出版社,1986年。
    42. 【宋】姜夔著;黃兆漢注:《姜白石詞詳注》,臺北:臺灣學生,1998年。
    43. 【宋】嚴羽著;【清】胡鑑注,任世熙校:《滄浪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44. 【元】托克托等:《宋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第287、288冊,史部四五、四六正史類。
    45.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陳慷玲校對:《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46.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偉文,1976年。
    47. 【清】曾益等箋注:《溫飛卿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48.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9.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50. 【清】袁枚著;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51. 【清】張廷玉等:《明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298冊,史部五六正史類。
    52. 【清】紀昀、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53.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4. 【清】姚鼐著;楊家駱主編:《惜抱軒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55.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1985年。
    56. 【清】況周頤著;全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編委會編:《歷代詞人考略》,北京:新華書店,2003年。

    貳、專書

    1. 【美】J.Z.愛門森:《清空的渾厚──姜白石文藝思想縱橫》,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
    2. 【日】村上哲見著;楊鐵嬰、金育理、邵毅平譯:《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 【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4. 上海古籍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 王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6.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三聯書店,1988 年。
    7.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2009年。
    8. 方滿錦:《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年。
    9. 木齋:《曲詞發生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10. 丘瓊蓀:《燕樂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年。
    12.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13. 任二北:《敦煌曲校錄》,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14. 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5.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16.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年。
    17. 吳世昌:《吳世昌全集》第四卷《詞學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9.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0. 李冰若:《花間集評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 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22. 李冬紅:《《花間集》接受史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23.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
    24. 沈家庄:《宋詞的文化定位》,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 余傳棚:《唐宋詞流派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26. 余恕誠、吳懷東:《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27.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28.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29. 周振甫:《文學風格例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30. 林順夫著、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1.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32. 施議對:《宋詞正體》,澳門:澳門大學出版中心,1996年。
    33. 施蟄存、陳如紅:《宋元詞話》,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
    34. 洛地:《詞體構成》,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35. 姚愛斌:《中國古代文體論思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36.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37.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38. 唐圭璋編:《宋詞紀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39. 夏承燾:《唐宋詞論叢》,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40.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41. 孫立:《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42.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形態探論》,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43.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44.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詞學思想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45. 徐晉如:《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46. 高峰:《唐五代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47.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詞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8年。
    48. 曹辛華:《中國詞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49. 曹艷春:《詞體審美特徵論》,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50. 許興寶:《唐宋詞別論》,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51. 袁向彤:《姜夔與宋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52.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1991年。
    53. 費振綱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1993年。
    54. 張惠民:《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55. 曾昭岷等編撰:《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56. 黃雅莉:《宋代詞學批評專題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57. 楊易霖:《周詞訂律》,臺北:學海出版社,1975年。
    58. 詹安泰:《宋詞散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
    59. 詹瑛:《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臺北:正中,1994年。
    60.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61. 葉嘉瑩:《詞學新詮》,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62. 葉嘉瑩:《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63. 葉嘉瑩:《葉嘉瑩談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64.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以詩詞互動為中心》,北京:崑崙出版社,2006年。
    65. 劉尊明:《唐五代詞的文化觀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66. 劉尊明:《唐、五代詞史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67.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銓》,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68. 劉少雄:《詞學文體的史觀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69. 劉靖淵、崔海正:《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70.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71. 聞一多:《唐詩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72.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73. 鄧子勉:《宋金元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74. 歐明俊:《詞學思辯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75. 錢錫生:《唐宋詞傳播方式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76. 繆鉞、葉嘉瑩:《靈谿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7.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78. 韓經太:《詩學美論與詩詞美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79. 羅忼烈:《元曲三百首箋》,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
    80.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81.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82. 饒曉明:《東坡詞研究新思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83.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84. 龔鵬程:《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85.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下)》,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參、期刊論文

    1. 王衛星:〈古典詞論中的「本色」概念辨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2011年9月),頁170-173。
    2. 肖林桓:〈劉克莊「本色」說的詞學觀批評〉,《大眾文藝》2011年第5期,頁138-139。
    3. 林立:〈流行美學與唐宋民間俚詞〉,《文與哲》第4期(2004年6月),頁157-203。
    4. 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批評中的正變論〉,《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0卷第2期(1999年6月),頁81-85。
    5.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中外文學》第18卷第2期(1989年7月),頁4-34。
    6. 徐安琪:〈晚唐燕樂文化生活概述〉,《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6卷第2期(1996年),頁47-49。
    7. 徐安琪:〈詞學本色論在唐宋時期的形成與發展──兼論「本色論」與儒家審美文化的關係〉,《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2000年5月),頁86-91。
    8. 徐安琪:〈試論南唐詞學思想──從花間到北宋詞學思想的過渡〉,《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頁65-71。
    9. 徐安琪:〈敦煌曲子詞之詞學思想初探〉,《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頁77-81。
    10. 徐安琪:〈花間詞學本色論新探〉,《文藝研究》2008年第6期,頁58-64。
    11. 孫克強:〈清代詞學正變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頁44-51。
    12. 黃雅莉:〈「辨體」與「破體」兩種尊詞指向的交融──宋代詞體觀的建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頁1-42。
    13. 黃雅莉:〈李之儀詞學觀在宋代詞論中的位置〉,《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頁135-176。
    14. 楊雨:〈婉約之「約」與詞體本色〉,《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頁32-43。
    15. 劉懷堂:〈元祐詞人的本色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8年1月),頁106-110。
    16. 蔣寅:〈中國古代文體互參中「以高行卑」的體位定勢〉,《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頁149-167。
    17.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33-68。
    18. 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第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95-330。
    19.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7。
    20. 顏崑陽:〈宋代「詩詞辨體」之論述衝突所顯示詞體構成的社會文化性流變現象〉,《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1期,頁71-98。
    21. 蕭名女秀:〈明代「本色論」的詮釋問題及其反思〉,《問學集》第17期(2010年5月),頁191-208。

    肆、論文集、單篇論文

    1. 【美】洛夫喬伊著、吳相譯:〈觀念的歷史編纂學〉,《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1-11。
    2. 丁原植:〈中國古典哲學觀念的思辨性徵〉,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2009年),頁353-390。
    3. 王國維:〈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謝維揚、房鑫亮主編,胡逢祥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十四卷,頁106-111。
    4. 王偉勇:〈試述「當行」、「本色」在詞壇上之應用〉,《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頁125-180。
    5. 王偉勇:〈論賀鑄、周邦彥借鑒唐詩之異同〉,陳維德等編:《唐宋詩詞研究論集》(彰化:明道大學中文系,2008年),頁510-557。
    6. 吳肅森:〈論敦煌歌辭與詞的源流〉,《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文史、遺書編下》(蘭州:敦煌文物硏究所,1987年),頁142-161。
    7. 吳惠娟:〈試論北宋詞發展的重要途徑──賦化〉,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六期》(高雄:麗文文化,2000年),頁243-254。
    8. 李旭:〈論周、姜詞是詞學的鐵門檻〉,鄧喬彬編:《第五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305-315。
    9. 林玫儀:〈敦煌曲在詞學研究上之價值〉,收入王小盾、楊棟主編:《詞曲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254-287。
    10. 施議對編纂:《中國詞學論叢》,澳門:澳門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11. 侯雅文:〈宋代「詞選本」在「詞典律史」建構上的意義──對「詞史」的研究與書寫提出「方法論」的省思〉,鄧喬彬編:《第五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43-466。
    12. 高友工:〈中國抒情美學〉,《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頁537-638,
    13. 陳國球:〈本色的探求與應用──胡應麟的詩體論〉,《香港地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頁391-459。
    14.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15. 陳英傑:〈宋詩「以故為新」特色之形成──以宋人論「師古」、「去陳言」為討論進路〉,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十一期(高雄:麗文文化,2006年),頁49-88。
    16. 曾永義:〈當行本色〉,《清風‧明月‧春陽》(臺北:光復出版社,1989年),頁153-157。
    17. 童向飛:〈宋代唱和詞與詞的詩化〉一文,鄧喬斌編:《第五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399-408。
    18. 喬力:〈論姜夔的創作心理與藝術表現〉,收於施蟄存等主編:《詞學》第4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9年),頁106-117。
    19. 鄭騫:〈詞曲的特質〉,《景午叢編(上)》,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20. 潘麗珠:〈論「詩莊詞媚曲俗」的審美旨趣及文化意涵〉,《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頁41-58。
    21. 羅多弼:〈觀念的意義與功能辨析〉,張岱年等著、苑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頁16-23。
    22. 龔鵬程:〈說「文」解「字」──中國文學藝術發展的結構〉,《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頁189-220。

    伍、學位論文

    1. 王秀珊:《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2. 李燕:《唐宋時期的詞學本色論》,新疆:新疆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5年。
    3. 侯淑娟:《明代戲曲本色論》,臺北:東吳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4. 陳慷玲:《宋詞雅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5. 陳蔚瑄:《論南宋江湖詩人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以姜夔為考察中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6. 黃雅莉:《兩宋詞人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17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701.pdf1402KbAdobe PDF2285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