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4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321603      Online Users : 9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405


    Title: 台灣的電影節之守門機制研究-以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為例
    The gatekeeping research of Taiwan`s film festival: the cases of Taipei Film Festival and Kaouhsiung Film Festival
    Authors: 王志桓
    Contributors: 溫肇東
    王志桓
    Keywords: 守門機制
    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
    高雄電影節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0:56:18 (UTC+8)
    Abstract: 電影是文創相關產業中是最具綜合性的產業,它的發達與否會反映當地影視產業、美術及文本創作的能量。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僅僅帶動攝影、動畫技術、音樂、錄音、剪輯等,同時也呈現當地人文風情,帶動觀光,所產生的綜合效應不可忽視。

      關於電影節,全世界有眾多的城市與國家皆有舉辦電影節,數量不勝枚舉。David Caves(2003)用守門人(Gate-keeper)來形容製片人的角色,認為製片是電影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如同其他創意產業中經紀人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若進一步將此概念擴大,電影節便是透過競賽的方式將守門機制做最好的體現。

      因此本研究將以守門機制的觀點切入,針對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進行探討,釐清兩者彼此之間於守門機制上之差異。本研究主要研究問題為台灣的電影節之核心宗旨如何制定?具體作為為何? 台灣的電影節之策展過程,其守門機制為何?台灣的電影節對於參展者、主辦單位與電影產業之影響為何?經過文獻探討與個案田野訪談後,研究結論如下:
    1. 個案之電影節雖以城市作為定位,但由於歷史脈絡發展的不同,導致核心宗旨的制定產生差異。
    2. 由於核心宗旨差異,導致城市影展在作為之體現上亦產生不同。
    3. 台灣的電影節之競賽設計參考國外著名影展,且不同的競賽邊界設定會影響參賽對象與品質。
    4. 台灣的電影節之評選機制有不同組成模式。台北電影節採「專家選擇」為主,「市場選擇」為輔的評選機制;高雄電影節則以「專家選擇」為主。
    5. 台灣的電影節之參賽作品呈現方式多元,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僅針對電影作品進行評選,此種設計導致守門結果可能產生不同。
    6. 台灣的電影節之流程對其利害關係人具有明確之正面加值效果。
    7. 台灣的電影節為求評選之公正性與獨立性,拉大參賽者與守門人之權力距離。
    8. 台灣的電影節在競賽獎勵設計上,為了鼓勵優良創作者,採用直接的金錢獎勵為主。但除了外顯的金錢獎勵外,亦存在隱性的非金錢獎勵。
    9. 台灣的電影節在成果保護上,於策展前、中、後期各有不同的成果保護機制。
    10. 台灣的電影節主辦單位在永續經營上,皆面臨預算不足之問題,但透過不同的宗旨與定位,持續朝建構互利共生的正面循環經營。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二章、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電影節 3
    第二節 獎項 13
    第三節 守門機制 1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2
    第三章、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28
    第四章、個案研究 30
    第一節 台北電影節 30
    第二節 高雄電影節 47
    第五章、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61
    第一節 個案基本比較 61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比較 62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5
    第二節 後續建議 77
    參考文獻 79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1、 王捷(2012)。高雄市電影補助政策之分析:以城市行銷與產業發展理論為觀點。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David Caves原著。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3、 李源(2009)。試談影視文化與城市形象傳播。電影文學(9):24-26。
    4、 江育勝(2010)。我國學生創業競賽成效研究:以守門機制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何文程(2010)。奧斯卡得獎男女演員對電影票房收入效應之探討。國立暨南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 吳凡(2009)。電影o影展。台北:書林。
    7、 吳信憲(2010),台灣兩項設計競賽成效之研究-以守門機制觀點,國立政
    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之碩士論文。
    8、 林嘉源(2007)。展覽的產業守門機制研究-以COMDEX Fall、CeBIT、COMPUTERX Taipei世界三大電腦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陳慧瑛(1997)。我國輔導金制度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陳振興(1992)。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台北:錦鏽。
    11、 殷嘉蓮(2007)。台灣電影獲國際影展獎項與票房銷售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2、 馬雅琦(2001)。金馬獎對台灣華語影片銷售票房影響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張哲豪(2009)。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溫肇東(2006)。以守門人機制看如何強化產業之創新能耐。技術尖兵:142。
    16、 劉嘉明(2004)。影視節目市場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溫肇東(2009)。產業創新能耐平臺建置與推廣(II)-B組創新守門機制之應用與推廣」。經濟部學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
    18、 劉于瑄(2011)。國際發明競賽之守門機制研究-以德國紐倫堡發明展、法國巴黎發明展、台北發明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文獻
    1、 Allen, T. J., & Nochur, K.S. (1992).“Do Nominated Boundary Spanners Become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 ”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39) 3: 265-270.
    2、 Askoy, A., & Robins, K. (1992).“Hollywood for 21st Century : Global Competition for Critical Mass in Imagine Market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6: 1-22.
    3、 Anand, N., & Jones, B. C. (2008).“Tournament Rituals, Category Dynamics, and Field Configuration: The Case of the Booker Priz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5(6): 1036-1060.
    4、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5、 DeFillippi, R; and Arthur, M. (1998). “Paradox in Project-Based Enterprise: the case of Film Making.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2):125-139.
    6、 Frey, B. S., & Neckermann, S. (2008). “Awards in Economics: Towards a New Field of Inquiry. ” Retrieved May 9, 2011, from http://www.crema-research.ch/papers/papers08.htm.
    7、 Gemser, G., & Wijnberg, N. M. (2002).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Design A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ic Review, 2(1): 61-71.
    8、 Gemser, G., Leenders,M. A. A.M., &Wijnberg, N.M. (2008).“Why Some Awards are More Effective Signals of Quality than Others: A Study of Movie Award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4(1): 25-54.
    9、 Hirschman, E.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2): 132-140.
    10、 Hill, E. (1995). “Creative Arts Marketing. ” Butterworh-Heinemann. p105-108.
    11、 Hsiang, W.H., Chen, T.W., Chen,Y.W., Wu, S.H., & Wen, C.T. (2006). “ Gatekeeping innovation: an interactive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 Atalanta, USA.
    12、 Jowett, G. & Litman, J.M.(1989). “Movie as mass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13、 Lampelm, J., & Meyer, A. D. (2008). “Field-Configuring Events as Structuring Mechanisms: How Conferences, Ceremonies, and Trade Shows Constitute New Technologies, Industries, and Marke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5(6): 1025-1035.
    14、 Lewin, K. (1947). “Channels of Group Life.” Human Relations, 1: 143-153.
    15、 Lewin, K. (1947a). “Frontiers in group dyanmics: II. chanels of group life; social planning and action research.”Human Relations, 1: 143-153.
    16、 Lewin, K. (1947b).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cince; social equilibria and social change. ” Human Relations, 1(1): 5-40.
    17、 Macdonald, S. and Williams, C. (1993). “Beyond the boundary: An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the gatekeeper in the organization. ”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0(5): 417-428.
    18、 Roberts, E. B., and Fusfeld, A. R. (1981). “Staffing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Based Organization.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2(3): 19-35.
    19、 Ramirez, R., (1999). “Value Co-production: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plication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 49-65.
    20、 Sochay Kerrigan F. (2010). “Film Marketing.” Butterworh-Heinemann.
    21、 Watson,M. R., & Anand, N. (2006). “Award Ceremony as an Arbiter of Commerce and Canon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Popular Music, 25(1): 41-56.
    22、 Wijnberg, N.M. (1995). “Selection Processes and Appropriability i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3): 221-235.

    三、 網路資料
    1、 British Film Institute. How to set up a Film Festival. http://www.bfi.org.uk/filmtvinfo/publications/pub-rep-brief/pdf/how-filmfest.pdf
    2、 FIAPF官方網站。http://www.fiapf.org/
    3、 台灣行政院新聞局電影事業服務。http://info.gio.gov.tw/mp.asp?mp=2
    4、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664
    5、 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www.taipeiff.org.tw/
    6、 高雄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www.kff.tw/2011/tw/
    7、 塗翔文(2006)。影展在台灣。http://blog.udn.com/steventu/270815

    四、 其他
    1. 台北電影節活動特刊1999-2011。
    2. 高雄電影節活動特刊2007-20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9359029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35902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