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45873      Online Users : 9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129


    Title: 我國電信產業發展策略與世界貿易組織貿易協定之研究
    Study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GATS in Taiwan
    Authors: 杜鴻國
    Do, Horng Guo
    Contributors: 許耀明
    杜鴻國
    Do, Horng Guo
    Keywords: 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協定
    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
    平等接續
    用戶迴路開
    有線電視系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2-10-24 16:40:08 (UTC+8)
    Abstract: 電信事業是各種社會活動的重要溝通載具,同時其所具備的商業利益更是龐大,雖然我國已經在電信自由化的路程上邁出腳步,然而電信事業相關資源卻仍然由國家獨佔與把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電信事業自由化的程度必然是相關會員國所競相覬覦的市場利益,因此自由化是不但是一條不可回頭的不歸路與必經之路。政府在開放電信事業市場的同時,一方面需要遵守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簡稱GATS)有關電信事業服務的規範,另一方面又如何將國內既有的電信事業相關業者、政府與國外業者的衝擊降到最低,這將是政府一項艱鉅的政策規劃。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檢視我國電信法規是否有修改空間使之加速數位匯流發展與符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自由精神。

    政府是否應介入並課與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負有開平等放接續與用戶迴路開放的義務,本研究將進行探討以提出之觀點,大體上可將以下三個剖析方向進行探討:(1).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有無主動開放接續之誘因、(2).競爭法之搭售行為、 (3).普及服務反競爭效果之避免。由通訊傳播技術持續的演進,原先所設定的管制方式可能會因網路架構之改變而有不合時宜之處,為保持事前的產業管制彈性,必須隨時因應網路架構與技術變化,定期檢討現有之業務規範。尤其是在現行電信法規下,對於各電信事業的市場界定係以不同法規命令的管制作為區隔,因此現行制度下每開放一個新的業務就會創設出一個新的管理規則與一個新的業務市場,進而產生許多過度切割的市場或是重複管制的可能性。

    「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修法工程已延宕經年,更造成我國在第四代寬頻通訊上逐步落後於相關競爭對手。雖然目前已經將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列入第一類電信經營者管理,但是仍然與電信事業經營者間的管理與發展仍有些許不同,因此如果早日完成基礎網路與服務平台分管,將可因為各項加值與應用服務的進入門檻降低而大幅提升競爭效率。

    本研究建議由有線電視系統的平等接續與用戶迴路開放義務兩個面向進行變革方可收全功之益。依現行電信法有線電視系統不需擔負平等接續義務,然而所劃分的有線電視經營區過於狹小無法滿足有效經營所需的經濟規模,因而造成現成財團蠶食後壟斷的現象。在電信產業引入競爭,有兩種基本作法:一在基礎網路層採用「網路競爭」(network competition)模式,而服務平台層則採用「服務競爭」(service competition)模式,且將基礎網路層與服務平台層採分別擁有與管理的模式。
    Reference: 一、專書
    A.中文
    1. 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92年年報》,交通部電信總局,第102頁,(2004)。
    2. 陳銘祥,《通信的規範結構與通信變革》,第55頁,(2001)。
    3. 霍德明、熊秉元、胡春田、巫和懋,《經濟學2000》上冊,第210頁,(2002)。
    4. 霍德明、熊秉元、胡春田、巫和懋,《經濟學2000》上冊,第211頁,(2002)。
    5. 施俊吉,〈電信成本與電信資費〉,《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 卷,第一期,第29-31頁,(1998)。
    6. 于立、肖興志,〈自然壟斷理論演進綜述〉,《經濟學動態》,第6 期,頁70-73,2000 年。
    7. 林石根,《電信管制與競爭》,第239頁,(2004)。
    8. 行天,〈融合成大勢所趨:IBM 助推電信生態系統〉,《通訊世界》,第10 期,第19頁,(2006)。
    9. 劉時淼,〈電信網路競爭與普及服務之關係(上)〉,《通訊雜誌社》,第88期,(2001)。
    10. 王文宇,〈公用事業管制與競爭理念之變革一以電信與電業法制為例〉,《台大法學論叢》,國立台灣大學第二十九卷第四期,第86頁、第104頁,(2000)。
    11. 劉崇堅、莊懿妃,〈論電信費率管制〉,《經社法制論叢》,第十九期,第2頁,(1997)。
    12. 詹婷怡,〈英國電信自由化發展之介紹〉,《電信產業規範之研究》,第10頁,(2000)。
    13. 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因應全面電信自由化相關機制之規劃期末報告〉 ,《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報告》,第2頁,(2001)。
    14. 王紅梅,《電信全球競爭》,第2頁,(2000)。
    15. 張玉山、李淳著,〈公用事業管制革新與管制組織的重新定位一以電力事業為例〉,載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253頁,(2001) 。
    16. 劉柏立,〈從政策面看寬頻匯流對電信產業的影響〉, 第7頁,(2008)。
    17. 詹鎮榮,〈德國法中「社會自我管制」機制初探〉,政大法學評論第78期,第79-120頁,(2004)。
    18. 石世豪,〈淺析《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兼論我國促進通訊傳播匯流的立法策略〉,《國會月刊》,36卷11期,第38頁,(2008) 。
    19. 聯合國秘書處公佈了《臨時中央產品分類》(Provisional 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 Provisional CPC),做為產品分類初步標準,(1989)。
    20.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 中心),〈『WTO 電信服務業產業論壇』座談會實錄-WTO 電信服務業為業者帶來什麼利益?〉,《WTO 電子報議題論壇特刊》,第七頁,(2006)。
    21. 黃宗樂,〈數位匯流趨勢下的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範建得主編,《電信法制新紀元》,元照,第79頁 以下,(2003)。
    22. David Parker,潘偉華,〈國營事私有化之後的管制:英國經驗的回顧與檢討(Regulating the Privatis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Experience)〉,《公營事業評論》,第1卷第1 期,(1998)。
    23. 王鬱琦,〈有線電視新進業者的競爭管制〉,《資訊、電信與法律》,第172-173頁,(2004)。
    24. 翁曉玲,〈數位匯流下電信業者跨業經營有線電視之法律研究:以探討中華電信MOD 案為中心〉,收於:《有線電視經營管制之「公權力之界限」法律分析研討會論文集》,第11-12頁,(2007)。
    25. 許育典,《宗教自由與宗教法》,第 211頁,(2005)。
    26. 宋佩珊,〈普及服務提供與數位匯流下的網路電話〉,收錄於:吳兆琰主編,《次世代浪潮下的科技法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第35頁,(2008)。
    27. 李淳,《科技法律透析》,第3頁,(2008)。
    28. 如意淼,〈從歷史背景探討當今網路互連政策〉,《通訊雜誌》,第93期,第94-99頁,(2001)。
    29. 蔡清彥,〈從寬頻建設審視我國電信管道之政策〉,《通訊雜誌》,第100 期,第22-23頁,(2002)。
    30. 石世豪,〈我國固定通信網路開放用戶迴路的法律分析〉,《律師雜誌》第296期,第44-48頁,(2004)。
    31.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 (上)》,第497頁,(2006)。
    32.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第3、4、30頁,(2002)。


    B. 外文
    1. Jonathan David Aronson & Peter F. Cowhey, WHEN COUNTRIES TALK :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19, 19(1988)。
    2. Provisional 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 Provisional。
    3. Paul Cook, PRIRIVATISATION IN THE UK: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David Paker ed., PRIVATIS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ORY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218, 218-239, 1998.
    4. David Rogerson, Mark Donnelly, Barry Ladbrook, Nick Owen, IMPLEMENTING COST-BASED INTERCONNECT, (1999).

    二、學位論文
    1. 杜鴻國,《影響台灣地區電信產業員工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因素探討 ═ 以固網經營業者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第1頁,(2006)。
    2. 何佳梅,《從GATS 論我國電信服務業之競爭政策》,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第17頁,(2001)。
    3. 簡維克,〈數位匯流下法律架構之調整與重塑:論互動電視服務管制原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第11-38頁,(2002)。
    4. 趙啟宏 ,《建構我國資通訊法規體系雛型架構之研究─以優質網路社會下之次世代接取網路為中心樞紐設施原則之研究》,私國立東吳大學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班論文,(2009)。
    5. 林淑娟,《電信產業網路互連競爭議題之研究—美國與我國法制之比較》,世新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第16頁,(2003)。
    6. 鄭嘉逸,《數位匯流下電信普及服務之檢討》,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7. 簡維克,〈數位匯流下法律架構之調整與重塑:論互動電視服務管制原則〉,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第110-111頁,(2003)。

    三、期刊論文
    A. 中文
    1. 石世豪,〈淺析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兼論我國促進通訊傳播匯流的立法策略〉,《國會月刊》,36 卷11 期,第25頁,(2008)。
    2. 林淑馨,〈電信產業改革與普及服務制度:日本與台灣得比較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6 期,第75頁,(2008)。
    3. 林淑馨,〈電信產業改革與普及服務制度:日本與台灣的比較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6 期,第81頁,(2008)。
    4. 周慧蓮,〈普及服務的國際法建制趨勢:以寬頻佈建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46-50頁,(2004)。
    5. 高玉泉,〈全球數位落差:一個超國界法的新議題〉,《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2 卷1 期,第2頁,(2006)。
    6. 彭心儀,〈由「稀有性」論頻譜資源的管制規範〉,收錄於《通訊法制研討會—科技、法理與管制論文集》,第11-12頁,(2008)。
    7. 石世豪,〈傳播陏命衝擊下的廣播電視定義問題:功能性觀點下的概念解析〉,《台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3期,第143頁,(1997)。
    8. 翁曉玲,〈數位匯流下電信業者跨業經營有線電視之法律研究—以探討中華電信MOD案為中心〉,收錄於《有線電視經營管制之「公權刂之界線」法律分析研討會論文集》,第11頁,(2007)。
    9. 劉孔中、劉紹樑、劉崇堅、莊春發、石世豪、蔡志宏、陳光禎、謝穎青、王鬱琦、莊國榮,《四C產業整合發展之競爭規範研究》,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託研究,第1頁,(2000)。
    10. 劉欣怡,〈數位匯流下電視產業集中化制管制〉,《公平交易季刊》,13 卷4 期,第133頁以下,(2005)。
    11. 江耀國,〈我國有線電視第二次管制革新〉,收於:氏著,《有線電視市場與法律》,元照,頁226 以下,(2003) 。
    12. 莊國榮,〈廣播電視媒體集中化及其管制〉,《千禧年傳播法制的回顧與前瞻: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八)》,國立政治大學,第75頁以下,(2002)。
    13. 康照祥,《媒體識讀》,第339頁以下,(2005)。
    14. 鄭學涵,〈頻道授權差別待遇當心違法〉,《公平交易通訊》,第10期,第5-6頁,(2008)。
    15. 莊國榮,〈數位化時代廣播電視、電信及資訊產業之新管制架構〉,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卲主編,《管制陏新》,第235-36頁,(2001)。
    16. 莊懿妃、劉崇堅,〈電信法之行為管制分析〉,《經社法論叢》,第24期,第44頁,(1999)。
    17. 江耀國、周韻采,〈有線電視與電信產業匯流之法律問題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70期,第107頁,(2002)。
    18. 江耀國、周韻采,〈有線電視與電信產業匯流之法律問題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70期,第99頁,(2002)。
    19. 劉孔中,〈電信管制革新政策與法規之檢討〉,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第115頁,(2001)。
    20. 劉孔中,〈電信管制革新政策與法規之檢討〉,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第115頁,(2001)。
    21. 劉孔中,〈電信管制革新政策與法規之檢討〉,收錄於劉孔中、施俊吉主編,《管制革新》,第50頁,(2001)。
    22. 簡維克,〈寬頻發展下應有的市內用戶迴路管制探討〉,收錄於吳兆琰主編,《次世代浪潮下的科技法律》,(2008)。
    23. 蔡文宜,〈電信自由化後公平競爭法制之研究—以網路互連機制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9 卷第3 期,第100、102頁,(2001)。
    24. 李治安,〈寬頻網路之開放接取與競爭政策〉,《公平交易季刊》,第12卷第3期,第37頁,(2004)。
    25. 吳俊幟,〈從AT&T v. Portland乙案談台灣寬頻網路現狀網路強制出租之必要性〉,收錄於彭心儀主編,《美國資訊通信法案例評析》,第398-399頁,(2002)。



    B. 外文
    1. Marco C.E.J. Bronckers and Pierre Larouche,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31 JOURNAL OF WORLD TRADE No.3, 3-5, (1997).
    2. Marco Bronckers and Pierre Larouche,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31 JOURNAL OF WORLD TRADE, No.3 19, 19, (1997).
    3. Harry Broadm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Servic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afta, THE INTERNATIONAL LAWYER 27, No.2, 633, 633(1993).
    4. John Harwood, William Lake and David Sohn,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OLUMBIA LAW REVIEW 97 880, 880, (1997).
    5. Stephen Breyer,Regulation and Deregulation in the Uniond States: Airlines,Telecommunications and Antitrust, in Majone ed.,DEREGULATION OR REREGULATION? REGULATORY REFORM IN EUROPE AND IN THE UNIONED STATE 24, 24-28, (1990).
    6. Colin R Blackman, Convergence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 and other media, 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Vol. 22, No. 3 163, 163-165, (1998).
    7. ITU,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nvergence, CHAIRMAN`s REPORT OF THE SIXTH REHULATORY COLLOQUIUM ON THE CHANGING ROLE OF GOVERNMENT IN AN ERA OF TELECOM DEREGULATION 11, 11-13, (1996).
    8. TRIENNIAL REVIEW ORDER, para.56.
    9. LOCAL COMPETITION ORDER, para.258-264.
    10. TRIENNIAL REVIEW ORDER, para.58.
    11. TRIENNIAL REVIEW ORDER, para.203.
    12. James B. Speta, Handicapping the Race for the Last Mile?: A Critique of Open Access Rules for Broadband Platforms, 17 YALE J. ON REG., No. 39 76, 76-78, 84, (2000).
    13. Joseph Farrell & Garth Saloner, Predation 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 76 AM. ECON.,REV. 940 942, 942, (1986).
    14. Thomas G. Krattenmaker, The Good, the Bad, and Ugly, The Telecomunications Act of 1996, CONNECTICUT LAW REVIEW 29 123, 123-164, (1996).
    15. Dennis Weller, Auctions for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140, 140, (1999).


    四、研討會論文與研究報告
    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我國 700MHz 頻段資源規劃先期研究》,交通部,第214頁,(2011)。
    2. 田中辰雄,《電氣通信與競爭政策之相關現況及課題》,第672 號,第18至23 頁,(2006)。
    3. David Parker,潘偉華,〈國營事私有化之後的管制:英國經驗的回顧與檢討(Regulating the Privatis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Experience)〉,《公營事業評論》,第1卷第1 期,(1998)。
    4. 劉兆龍,〈管制與開放的困境?以台灣的電信管制為例〉,《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第4頁,(2008)。
    5. 張新平,〈GATS 自然人移動有關問題之探討〉,《第四屆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9頁,(2004)。
    6. 劉柏立,〈從政策面看寬頻匯流對電信產業的影響〉,經濟部演講稿,(2008)。
    7. 劉孔中、周韻采、簡維克,〈電信事業跨平臺結合之競爭規範─在利益與不利益之間〉,《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第16屆競爭政策與公帄交易法學術研討會》,第26-35頁,(2008)。
    8. 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二):第18條至第24條〉,《93年度委託研究報告2》,公平會,第165頁,(2004)。


    五、官方文件
    1. GATT, Group of Negotiations on Services: Trade i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MTN.GNS/W/52, (1989).
    2.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Report 1996/97.
    3. GATT, Group of Negotiations on Services: Services Sectoral Classification List -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MTN.GNS/W/120, (1991).
    4. NGBT, Negotiations on Basic Telecommunications -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 Revision, TS/NGBT/W/1/Rev.1 6, 6-10, (1994).
    5. OECD, Report of OECD Roundtable on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Issues in Broadcasting in the Light of Convergence, DAFFE/CLP(99)1 41, 41, (1999).


    六、網際網路資料
    1. http://docsonline.wto.org/imrd/GEN_searchResult.asp,(Last Visited 7-6-2011)。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9.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249.htm, (Last Visited 3-15-2011) 。
    3. http://cwto.trade.gov.tw/ct.asp?xItem=11557&CtNode=633&mp=1&xp1= (Last Visited 3-15-2011) 。
    4. 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476&is_history=0&pages=0&sn_f=947,(Last Visited 7-6-2011) 。
    5. 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aspx?site_content_sn=1974&is_history=0,(Last Visited 7-5-2011)。
    6. http://www.imd.org/research/publications/wcy/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Results/#/wcy-2010-rankings/,(Last Visited 3-15-2011)。
    7. http://www.ncc.gov.tw/chinese/Report520.aspx,(Last Visited 7-7-2011)。
    8. http://www.utaiwan.nat.gov.tw/index.php,(Last Visited 7-7-2011)。
    7. WTO,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08_e/pr517_e.htm。
    8. 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Last Visited 7-7-2011)。 。
    9. http://cwto.trade.gov.tw/kmi.asp?xdurl=kmif.asp&cat=CAT313,(Last Visited 7-8-2011)。
    10. http://cwto.trade.gov.tw/kmi.asp?xdurl=kmif.asp&cat=CAT313,(last Visited 7-8-2011)。
    11. WTO,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serv_e/s_negs_posturuguay_e.htm。
    12.http://www.utaiwan.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utaiwan/generalb/guest-cnt-browse.php?ordinal=10020026&cnt_id=1762(Last Visited 3-25-2011)。
    13. 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202.asp(Last Visited 4-4-2011)。
    14. http://www.ftc.gov.tw/,(Last Visited 4-4-2011)。
    15.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566&is_history=0&pages=0&sn_f=19162(Last Visited 4-4-2011)。
    16.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aspx?site_content_sn=721&is_history=0,(Last Visited 4-4-2011)。
    17. 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aspx?site_content_sn=721&is_history=0, (Last Visited 4-4-2011)。
    18. http://www.businessdictionary.com/definition/economies-of-scope.html (last visited: 4-14-2011) 。
    19.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428&is_history=0&pages=0&sn_f=487(Last Visited 4-15-2011)。
    20.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2013&is_history=0&pages=0&sn_f=17564。(Last Visited 3-25-2011) 。
    21.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aspx?site_content_sn=2001&is_history=0。(Last Visited 3-25-2011) 。
    22. http://www.tbc.net.tw/p2-promotion-1.php,(Last Visited 5-17-2011)。
    23. http://www.taaa.org.tw/cview.asp?cid=201022219881&dtype=bzxboypf,(Last Visited 5-17-2011)。
    24. 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213&docid=277;(Last Visited 5-12-2011)。
    25.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213&docid=277;(Last Visited 5-12-20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7961232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6123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23201.pdf11389KbAdobe PDF27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