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99132      Online Users : 40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082


    Title: 台灣原住民地區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indigenous community of Taiwan - a case study in Shi-Lei indigenous community, Jienshih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Taiwan
    Authors: 何欣芳
    Contributors: 顏愛靜
    何欣芳
    Keywords: 農業多功能性
    原住民地區
    有機農業
    農業政策
    部落發展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2-10-24 16:15:35 (UTC+8)
    Abstract: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對多功能性定義為:具有多重產出的經濟活動,可以同時對社會的各種目標都有所貢獻,亦即多功能性觀念是以活動為導向,並將生產過程與其多重產出的特性相結合,強調農業生產之各種商品與非商品的聯合生產成果。這種農業多功能性是否也在台灣的原住民鄉農業經營逐漸生根,值得深入研析。
    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由於族人多以務農為生,農業收入為其生計來源之一,故對仰賴農業的程度相對較高。然因其位處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在現行法令的規範下,限制族人從事農耕,造成部落人力外流與農業經濟衰敗,故如何提振高山農業的永續經營發展便成為令人關注的課題。另一方面,早期當地族人對於農業經營型態多採慣行農業之方式,長期不僅影響農地多功能之提供,也逐漸使當地族人之土地利用與土地倫理相悖離。故本文希冀透過檢視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之多功能農業的設計或推廣,或可促進部落農業發展,同時兼顧原住民部落的傳統文化與價值,凝聚部落的社區發展共識,實現永續農業發展的目標,以進一步彰顯農業多功能性之內涵。
    本文擬先探討農業功能性之價值與內涵,並以石磊部落為研究個案,探討其從早期慣行農業、逐漸轉型為有機農業之耕作方式,藉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等研究方法,探討其如何將部落農業發展與土地永續使用相結合,以及該部落農業於經濟、環境、社會等多功能價值,以期為其他部落農業發展提供可行的方向,並供政府研訂相關政策之參考。
    Reference: 一、中文參考文獻
    Danny L.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
    Raj Patel著、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妏譯,2009,『糧食戰爭』,台北:高寶。
    Vandana Shiva著、陳思穎譯,2009,『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台北:綠色陣線協會。
    李亦園,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研究計畫。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台灣文獻館。
    王俊豪,2003,「德國農業環境措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二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王俊豪、周夢嫻,2006,「農業多功能性的影響評估—歐洲農業模式評估計畫,主要國家農業政策法規與經濟動態資訊之蒐集與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王俊豪,2007,「農地多功能利用範疇及界定指標之探討」,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王俊豪,2008,「農地多功能利用指標系統之建構」,論文發表於〈農地利用管理法制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7年11月28日。
    方正璽、黃淑真、陳佩韋、黃璋如,2001,「有機蔬菜消費者滿意度研究」,『農業經營管理年刊』,7:66-6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4,『九十三年度農業管理計畫—農業資源空間規劃配置模擬計畫(以新竹縣為例)』,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
    江榮吉,1997,「個別休閒農場未來經營方向」,」,『農業世界雜誌』,169:31-32。
    何欣芳、顏愛靜,2010,「台灣原住民地區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後山部落為例」,論文發表於〈第八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
    台中:民國99年5月1日。
    杜政榮、林高永、陳玟秀,2005,『有機環境栽培與健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崇僖,2008,「理念與實踐:有機農業的法政策課題」『律師雜誌』,345:11-21。
    李承嘉、方怡茹、徐世榮,2008,「農民對農地價值功能認知的空間差異調查」,論文發表於〈農地利用管理法制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7年11月27日。
    李承嘉、廖麗敏、陳怡婷、王玉真、藍逸之,2009,「多功能農業體制下的農地功能與使用方案選擇」,『台灣土地研究』,12(2):135-162。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李蒼郎,2005,「國家有機農業發展策略(草案)」,論文發表於〈有機農業經營管理研討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花蓮,民國94年5月1日。
    汪瑞娟,2004,「有機蔬果行銷者品牌定位與行銷策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吳輝龍,2004,「台灣治山防災推動與展望」,論文發表〈台日治山防災與環境生態研討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中,民國93年7月3日。
    吳輝龍,2006,「水土保持法制之介紹」,『水與土通訊』,68:1-6。
    吳珮瑛,2003,「簡介英國的農業環境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二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吳正宗,2010,「有機農業之土壤培育與養分管理」,論文發表於〈2010有機農業推動志工種子培訓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中,民國99年10月16-17日。
    吳國義,2010,「國內有機農業推動政策與相關法規」,論文發表於〈2010有機農業暨生態解說義工培訓〉,社團法人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宜蘭,民國99年10月2日。
    林國慶、吳珮瑛,1999,「農業補貼制度之調整與穩定農家所得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
    林國慶,2005,「山地農業定位與發展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四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林傳琦,2003,「2003年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簡介」,『農政與農情月刊』,136。
    林俊義,2005,「永續農業之理念與發展策略」,『合理化施肥專刊』,121:1-14。
    林英彥,1971,「台灣先住民之經濟結構」,『台灣銀行季刊』,22(2):1-35。
    林英彥,1969,「台灣先住民之農業經營」,『台灣銀行季刊』,20(4):1-45。
    林妙娟,2000,「我所看到的德國休閒農業」,『花蓮區農業專訊』,32:15-19。
    金惠雯、陳玠廷,2011,「從消費到參與:以環境友善耕作參與式保障系統為例」,論文發表於〈2011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北,2011年1月8-9日。
    林珊如,1998,「消費者之環境價值觀與農業環保意識對有機蔬菜與吉園圃安全蔬菜購買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段兆麟,2002,「原住民地區農業經濟與農村活性化」,論文發表於〈原住民地區部落活性化計畫〉,屏東科技大學:屏東,民國91年11月14日。
    邱茂英,1993,「我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農業部門之因應策略」,『台南區農業專訊』,3:1-3。
    洪文卿,1993,「台灣省山地農政措施」,『農業推廣文彙』,36:9-14。
    洪進雄,2005,「在國土規劃政策下原住民產業發展現況及發展策略」,論文發表於〈原住民族與國土規劃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民國94年7月21-22日。
    俞凱菱,2006,「管制政策的治理網絡:我國有機農產品驗證制度之運作」,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徐世榮、李承嘉、陳立夫、徐世勳,2008,「我國農地利用管理法立法原則與架構」,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孫稚堤,2007,「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的泰雅族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倪禮豐,2008,「日本及韓國有機觀光休閒介紹」,論文發表於〈有機生態環境營造與休閒多元化發展研討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花蓮,民國97年5月1日。
    陳建宏,2003,「日本中山間地域等直接給付制度集落協定代表者之意見調查結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二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陳怡婷,2008,「臺灣農地使用策略調整之研究—以農業多功能性為核心」,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明健、吳珮瑛,1995,「農業生產之環境外部性的問題與根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陳文德,2000,「我國有機農業之發展策略與方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陳亭伊,2009,「原住民族土地資源共同管理機制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秀卿,2002,「原住民地區文化產業發展與農村活性化」,論文發表於〈原住民地區部落活性化計畫〉,屏東科技大學:屏東,民國91年11月14日。
    陳俊吉,2005,「原住民對山坡地自然農法技術之認知與採行—以屏東縣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屏東。
    游繁結,1994,「山坡地農業發展與水土資源保育之互動」,『臺灣經濟』,208:33-47。
    莊翰華,2007,「農地多功能之規劃手法探討」,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郭華仁,2009,「我國需要怎樣的有機法規」,『有機誌』,28:90-92。
    梁仁旭,2007,「多功能農地價值評估方法」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黃山內,2003,「有機農業產業與全民農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57:1-7。
    黃山內,1989,「有機農業之發展及其重要性」,『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6:21-29。
    黃璋如,1997,「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行政院農委會研究計畫。
    黃玉瓊,2009,「有機農產品生產與認驗證制度之管理」,『農業生技產業專刊』,16:14-17。
    董時叡,2007,「有機之談—有機農業的非技術面思考」,台中:西部。
    董國昌,1995,「有機農產品之行銷策略」,『農政與農情』,34:54-60。
    楊國柱、陳亭伊、顏愛靜,2007,「農地多功能使用管理機制及配套措施之探討—以誘因機制為中心」,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楊重信,2002,「因應自由化對農地利用與農村發展之影響」,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委託研究計畫。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
    劉凱翔,2007,「有機農業法規及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劉佩琪,2009,「原住民農地利用與部落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廖安定,2008,「我國農地管理之法制架構與政策方向」,論文發表於〈農地資源與利用政策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台北:民國96年11月8日。
    鄭新鐘,2002,「有機農產品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蕭景楷、黃錦煌,2003,「農業多功能性的意義和價值」,『博學』,1:131-142。
    蕭景楷,2006,「功能分區管制機制對產業發展結構之影響及配合調整策略之研究」,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
    蕭喻文,2007,「原住民經濟變遷與觀光資源的自主治理-以新光、鎮西堡民宿事業發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謝順景,1989,『歐美國家之有機農業』,『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16:31-50。
    薛玲、洪進雄,2001,「政府在農業上為原住民做些什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
    顏愛靜、殷章甫,2006,「加入WTO後日本農地保護措施與調整應用」,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顏愛靜,2005,「新國土計畫體系下農業發展地區管理機制與配套法令之建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四年度農業管理計畫報告。
    顏愛靜、官大偉、陳亭伊、劉佩琪,2008,「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顏愛靜、陳胤安、陳亭伊、劉佩琪,2009,「以部落為基礎進行流域治理之原住民族土地政策研究:以尖石鄉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流域之泰雅族部落為例(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顏愛靜、羅恩加、陳亭伊、傅小芝、何欣芳、陳胤安,2011,「生態社區建構與永續流域治理之研究-以玉峰溪流域泰雅族原住民部落的有機農業發展為例(I/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鄉出版社。
    顏愛靜、楊國柱,2006,「德荷日農地規劃利用管理及保護制度之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09,「原住民地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論文發表於〈第一屆發展研究年會〉,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民國98年11月28-29日。
    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2009,「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台灣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第七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台北,民國98年9月18日。
    羅恩加,2006,「耶穌能做什麼?馬里光泰雅人的幸福之路」,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羅恩加,2008,「原住民發展有機農業遭遇的若干問題-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論文發表於〈2008生物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台中,民國97年11月14日。
    龔語紅,2002,「台灣地區有機農產品業經營發展之探討」,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二、外文參考文獻
    Ananata Ghimire,2002,“A Review on Organic Farming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xtension and Rural Sociolog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Science Rampur,Chitwan,Nepa,p.6.
    D.S.Thakur and K.D.Sharma,2005,“Organic Farming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Food Security in 21st Century: An Economic Analysis”,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60(2):205-219.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7,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fisheries:Perspective,framework and priorities”,In Interdepartamental Working Group Climate Chang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ubert Wiggering,Claus Dalchow,Michael Glemnitz,Katharina Helming, Klaus Müller,Alfred Schultz,Ulrich Stachow and Peter Zander.,2006, “Indicators for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Linking socio-economic requirements with landscape potentials”,Ecological Indicators,6: 238-249.
    van Huylenbroeck,G.,V.Vandermeulen,E.Mettepenningen and A.Verspecht,2007,“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evidence and instruments,”Living Reviews in Landscape Research, http://www.livingreviews.org/lrlr-2007-3 (Date visited:March 1,2010).
    Lee, D. R.,2005,“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ssues and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7(5):1325-1334.
    Libby Lawrence W.,2000, “Farmland as a Multi-Service Resource:Policy Trend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Policies Under the New Round of WTO Agricultural Negotiations,Taipei,Taiwan,December 5-8,2000.
    Marsden, T. and Sonnino, R.,2008,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State: Deny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UK”,Journal of Rural Studies,4(4):422-431.
    Piorr, A., S. Uthes, K. Müller, C. Sattler and K. Happe.,2005, “Design of a MEA-compatible multifunctionality concept”, Müncheberg:European Commission.
    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 7: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PPS7),2006,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London.
    Terry Marsden, Roberta Sonnino.,2008,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state:Deny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UK”,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4:422–43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7257011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7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701101.pdf154KbAdobe PDF2938View/Open
    701102.pdf569KbAdobe PDF2806View/Open
    701103.pdf10321KbAdobe PDF2304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