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99767      Online Users : 10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717


    Title: 攝影•工具•新聞現場—從人與工具的關係探討電視新聞攝影實務
    Rethinking TV news photography: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hotographer, tool(s), and location
    Authors: 區國強
    Au, Kwok Kng
    Contributors: 陳百齡
    區國強
    Au, Kwok Kng
    Keywords: 電視新聞
    新聞攝影
    攝影記者
    攝影機
    新聞現場
    TV news
    Photojournalism
    Photographer
    Camera
    Location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2-04-17 09:09:15 (UTC+8)
    Abstract: 研究者以「人 – 工具 – 現場」之間的關係為觀察角度, 希望探討實作中電視新聞攝影活動的本質。本研究以錄影方式紀錄不同實作個案,並對13位不同年資的電視攝影記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實務中電視新聞攝影實際上不只是「攝影」的活動而已,更是關於什麼是「新聞資訊」和「解題資訊」的想像、聚焦和校準工作。而且,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使用攝影機的過程,也同時是智能配置與權力互動的「連結」活動。一方面,攝影記者必須與各種人與非人的工具/資源連結,才能涉入到現場的情境性中,理解新聞現場的解題意義,並以攝影機工具將特定對象轉化為新聞影像素材。另一方面,由於連結活動除了智能協力,也隱含了權力角力,攝影記者雖然「操作」了攝影機工具,但事實上主導攝影機工具如何被「使用」的人卻可能不是攝影記者。簡單來說,電視新聞攝影中「人 – 工具 – 現場」形成關係的過程,也同時是攝影記者配置智能與參與建構行動者網絡的過程。攝影記者在過程中不斷計算自己與其他行動者之間在智能上以及權力互動上的關係,以瞭解到底該「拍什麼」甚至「如何拍」。研究也發現,實務中電視攝影記者經常處於「資訊焦慮」和「權力焦慮」的狀態,也就是一方面對解題目標的模糊性感到困擾,另一方面又可能擔心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主導攝影機使用以及詮釋新聞現場的權力。本研究提出,電視攝影記者如果想強化自己在網絡中的行動位置,必須加強處理資訊以及與其他行動者連結的能力,並找出更均衡的「人 – 工具」關係。
    This study aims to rethink the practice of TV news photojournalism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V news photographers, the tool(s) they use, and the location where “news” happens. Employing methods of case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finds that TV news photographer`s job is more than just skillfully using camera to capture news video; in fact, in order to know what to film, as well as how to film, TV news photographer needs to work with different human and non-human resources, “involving-in” the context of activity, and constructing the content and objectives of the assignment. In short, TV news photography is a situated activity and process of calculation. To effectively perform his/her task, photographer is required to bring people and things together and measures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actors.
    Reference: 刁筱華譯(1998)。《寫實主義》,台北︰遠流。(原書Nochlin, Linda【1971】. Realism. Pelican Book. )
    王亞維譯( 1998)。《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 原書Rabiger, Michael【1992】. Directing Documentary. USA: Butterworth-Hienemann. )
    王光榮(2009)。《文化的詮釋-- 維果茲斯基學派心理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亞維譯(1996)。《紀實與真實— 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 原書Barsam, Richard M.【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王靜怡(1998)。《女性BBS社群的衝突處理--符擔性概念談PTT「站崗的女人」版集體合作溝通行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念萱(2008)。〈「機緣」引發的因緣際會?從《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一文談數位傳播研究轉向的議題〉。下載於cu.edu.tw/conference/080517/theme3-1.pdf。
    井迎兆譯(2002)。《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台北:五南。( 原書Katz, S. D.【1991】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
    包亞明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書名不詳)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原書Flusser, Vilem【1984】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 European Photography.)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台北: 遠流。( 原書Rothstein, Arthur【1986】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李昱宏(2009)。《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李維譯(1998)。《思維與語言》,台北︰桂冠。(原書Vygotsky, L.S. Thought and Language. )
    李惠仁(2009)。《睜開左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畢業作品。
    李惠仁(2009)。《紀錄片:睜開左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學位作品創作報告。
    李惠芳、黃燕祺譯(2006)。《邁向跨文化電影:大衛•馬杜格的影像實踐》,台北︰麥田。(原書MacDougall, David.【1998】. Transcultural Cinema. Princeton Univ. Press. )
    吳瑩、盧雨霞、陳家建( 2008)。〈跟隨行動者重組社會:讀拉圖爾的《重組社會:行動者網絡理論》〉, 《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2期。
    吳筱玫(2001)。〈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2001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林文源( 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4期,頁65-108。
    林志明(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 Bourdieu, Pierre【1996】Sur la Tele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e. Liber-Raisons d`Agir.)
    林宗德譯(2007)。《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國立編譯館。(原書Sismondo, Sergio【2004】.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
    林建光( 2009)。〈身體、科技、政治:後人類主義的幾個問題〉,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卷3期:14-21。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3-20。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陸與分析〉,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17-132。台北:巨流。
    唐士哲(2009)。〈在數度的廢墟中挺進〉,魏玓,馮建三( 編), 《示威就是傳播:台社傳媒讀本》,頁503-530。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
    陶嘉代譯(2009)。《現象學的社會學意味》,台北:韋伯。( 原書Ferguson, Harvie【2006】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Sage )
    徐宗國(2008)。〈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37-60。台北:巨流。
    莊靈(1976)。《攝影藝術散論》。台北:遠景。
    莊靈(1979)。《新聞攝影》。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陳其銳(2006)。《電視新聞中之影像與感動:以電視新聞專題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 台北︰韋柏。(原書Silverstone, Roger【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Sage.)
    陳煜彬(2007)。《電視新聞素材採集活動的知識風貌:攝影工作中的資訊蒐集活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明哲(2008)。《行動者網絡理論(ANT):布魯諾•拉圖爾科學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論文。
    曹家榮(2009年11月)。〈技術化生活形式的實在與秩序如何可能?--一個理論架構的提出〉,「2009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究》,84:1-40。
    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秀威資訊。
    張復欽(2002)。《電視攝影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區國強(2008)。〈台灣電視攝影記者「非寫實」報告〉,「2008政大傳播學院第三屆點子大會」,台北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1-36。台北:巨流。
    喬瑞金、牟煥森、管筱剛(2009)。《技術哲學導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原書 Cole, M., John-Steiner, V., Scribner, S., Souberman, E. (Ed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s. )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台北︰唐山。(原書Sontag, Susan【1977】. On Photography.)
    黃新生(1999)。《電視新聞》。台北︰遠流。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生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所碩士論文。
    許綺玲譯(1997)。《明室. 攝影札記》, 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原書Barthes, Roland. La chambre claire. )
    許靜怡(2003)。《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子毅( 2006)。《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影像產製:媒體規範與實作經驗之比較》。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楊智捷( 2007)。《數位化的美麗與哀愁 – 新聞攝影的產製初探》。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原書Wells, Liz【2000】.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蔡宜純譯(2009)。《心靈幫手—Vygotsky學派之幼兒教學法》,台北︰心理出版社。(原書Bodrova, Elena & Leong, D.J.【2007】. Tools of the Mind: The Vygotskian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熊移山(2002)。《電視新聞攝影︰從新聞現場談攝影》。台北︰五南。
    廖啟光( 2009)。《電視新聞產製數位化對攝影記者勞動過程影響之研究--以東森新聞引進非線性剪接系統為例》。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廖朝陽( 2009)。〈科技與身體〉,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卷3期:6-13。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新聞學研究》,69:66-93。
    劉希文(2009)。〈展延心靈的內在控制角色與支持內容〉,《歐美研究》,39卷第一期:1-38。
    劉俐譯( 1990)。《電影美學》,台北: 遠流。(原書Betton, G.【1983】. Esthetique du Cinema. 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
    劉仲冬(2008)。〈民族誌研究及實例〉,胡幼慧( 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5-160。台北:巨流。
    魯貴顯(2010)。〈行動者網絡抑或諸區別之網絡?對技術物思考的幾個問題〉,「系統理論研討會暨工作坊」,台灣。
    潘俊宏(2009)。《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謝國雄等( 編),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頁3-36。台北:群學。
    謝國雄(2007)。〈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茶鄉社會誌》的例子〉,謝國雄等( 編),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頁37-92。台北:群學。
    鍾宜杰(2006)。《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味形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蔚文(2008)。〈體物入微、漸窺堂奧:從感覺到行動〉,余舜德( 編),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敢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鍾蔚文、臧國仁(1995)〈如何從生手到專家〉,臧國仁( 編), 《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73-88。台北:政治大學新聞所。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 (2007) 〈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10:頁233-264。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 (1997):〈探討記者工作的知識基礎:建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
    韓連慶譯(2008)。《讓事物「說話」:後現象學與技術哲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Ihde, Don. Let Things Speak: Post-phenomenology and Technology.)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台北︰心靈工坊。
    龔永慧譯(2009)。《物質文化》,台北: 書林。(原書Dent, G.【1999】.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
    Clark, Andy, & Chalmers, David (2008). Appendix: The Extended mind. In Clark, Andy. 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nt, 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20-232
    Clark, Andy (2008). 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nt, 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urish, Paul (2004).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Context.” Pers Ubiquit Comput 8: 19-30.
    Kobre, Kenneth (2008). Photojournalism: the Professionals` Approach. Boston: Focal Press.
    Law, John (1992). “Notes on the Theory of the Actor Network: Ordering, Strategy and Heterogeneity,”published by the Centre for Science Studies, Lancaster University, Lancaster LA1 4YN, at http://www.comp.lancs.ac.uk/sociology/papers/Law-Notes-on-ANT.pdf.
    Lindekugel, D.M.(1994). Shooters:TV News Photographers and their Work. London: Praeger.
    Magnum degree (2000). Phaidon press Ltd.
    Pea, R. (1993). Practices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s for Education.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kins, D.N. (1993). Person-Plus: A Distributed View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G. Salomon (E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rer, M.D.(1994). Making the Commitment: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TelevisionPhotojournalism. Durham: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Time-Life International.(Ed.).(1971). Photojournalism. Nederland: Time-Life International.
    Underwood, Rich (2007). Roll! Shooting TV News. Focal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6941001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41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101.pdf2864KbAdobe PDF2310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